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779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779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没能将顾玖告倒,反而引起了文德帝的反感。
  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亏大了!
  常恩低着头,不敢说话。
  文德帝这几天,心情一直不太好。
  别人看不出来,常恩一清二楚。
  文德帝又问道:“刘诏那边什么情况?”
  常恩小声说道:“都是皮外伤,好得差不多了。”
  “慎刑司的人,当真是看人下筷。朕有允许他们放水吗?”
  “陛下息怒!毕竟是大皇子殿下,给慎刑司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真的往死里打。”
  文德帝冷哼一声,“派人去看看老二,叮嘱他好生养伤。伤势好了后,多和武师傅练练。再派人申斥刘诏,老实闭门思过,再敢弄出幺蛾子,自觉滚到宗正寺反省。”
  常恩躬身领命,正要安排人前往两位皇子那里传话,谁知又被文德帝叫了回去。
  “罢了!先不管这两个逆子!”
  文德帝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
  常恩大气都不敢出。
  文德帝闭目养神,曲指轻轻敲击桌面。
  “老二到底怎么回事?还是说他误以为学朕当年的手段,就能得到朕的喜欢?”
  似是喃喃自语,又似是在询问常恩的意见。
  常恩没敢吭声。
  文德帝也没指望常恩回答,自顾自地说起来。
  “朕从未想到,老二会有如此阴柔的一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哭哭啼啼,真不怕丢人现眼?想当初,朕身为皇子,可不曾在百官面前哭诉。”
  最多就是往地上滚两滚。
  要哭也是私下里,当着先帝的面哭。效果超级棒!
  二皇子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了文德帝的反感和厌恶。
  “朕对他着实有些失望。”
  常恩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权当自己不存在,什么都没听见。
  要命啊!
  陛下的心里话,哪是能随便听的。
  “常恩,诸位皇子中,你认为哪一个有为君之相。”
  常恩战战兢兢,冷汗已经湿透了衣衫。
  “启禀陛下,老奴一介阉人,见识浅薄,此等大事,哪有什么见解。要不将诸位大臣请来?”
  “你就说说对诸位皇子的印象。”
  文德帝没有轻易放过常恩。
  常恩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小声说道:“诸位皇子都挺好的!”
  文德帝猛地睁开双眼,扭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常恩,“没少收好处吧。”
  “陛下恕罪!”
  常恩干脆利落跪在地上。
  此时不跪,要等何时。
  “起来吧。刚才也是为难你。”
  “老奴叩谢陛下!”
  常恩如释重负,爬起来擦擦额头的汗水。
  皇帝的心意,总是变化莫测。
  主意改了又改。
  “照着朕之前的吩咐,派人去看望老二,申斥老大。”
  “老奴遵命!”
  ……
  对于皇帝的申斥,刘诏毫不在意。
  他是老油条,关宗正寺也不是一次两次,怕个屁。
  别人不招惹他,他自然不会搞幺蛾子。
  当然,面上还是要应付一下。
  恭恭敬敬朝皇宫方向行礼,嘴上说着恭听父皇圣训,心里头则是不以为然。
  顾玖给传话的内侍,送上丰厚的红包。
  内侍眉开眼笑。
  他可是打败了无数对手,好不容易才抢到到晓筑传话的差事。
  宫里都知道诏夫人出手大方,果然如此。
  内侍拿着钱心满意足离去。
  到皇帝跟前复命,少不得要说说刘诏的好话。
  ……
  欧阳芙送走传话的内侍,回到卧房一看,二皇子正皱眉深思。
  她倒了一杯茶水喝,默不作声。
  二皇子一拳头砸在床板上,“叫我养好伤后,多和武师傅练练,你说父皇到底是什么意思?嫌我武艺不精,打不过刘诏?”
  欧阳芙垂眉,“你听父皇的话就行了,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为什么。”
  “当然要知道为什么。不弄清楚父皇的想法,本殿下寝食难安。”
  “你就当父皇对你武艺不满意,你听话多跟着武师傅练练,肯定没错。”
  二皇子不满欧阳芙的态度。
  “我们夫妻一体,本殿下若是倒霉,莫非你以为你能置身事外?”
  欧阳芙自嘲一笑,“自殿下受伤起,我日夜伺候在殿下身边,不曾好好休息过。殿下还有什么不满?不如叫你的爱妾来伺候你?”
  “你还敢质问本殿下有何不满,你看看你的态度,你叫本殿下如何满意?”
  欧阳芙放下茶杯,起身说道:“我去安排后院的女人轮班伺候殿下。”
  不顾二殿下的怒吼,欧阳芙果断离去。


第851章 不信任他,防备他
  江南。
  陈大昌的心情不太美好。
  周瑾已死。
  按理说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海盗,在失去了周瑾这个海盗头子的统领,就是一盘散沙。
  最多一个来回,就能将这群乌合之众收拾干净。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何止一个来回,都快十个来回,手下的人依旧没能解决散沙一般的海盗。
  陈大昌一张脸阴沉沉的。
  他看着容信,“海盗那边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容公公可有消息?”
  容信轻描淡写地说道:“抓了几个俘虏,交代说所有海盗都已经知道周瑾被杀身亡的消息。现在所有海盗都不相信我们,宁愿死战也不肯投降。”
  陈大昌皱眉,不满,“周瑾被杀的消息,到底是怎么传到海上去的?”
  容信摇头,“有可能周瑾在京城除了胡安,还安排了其他人。京城那边暂时没有消息过来。”
  “还有吗?”陈大昌继续问道。
  容信说道:“据我得到的消息,周瑾进京之前,有几股海盗势力想要招安。你也知道,最近几年海盗日子不太好过,投靠朝廷好歹也是一条出路。
  却没想到,周瑾会抢先一步,前往京城。那几股想要招安的海盗只能按兵不动,静候周瑾的消息。结果没等到周瑾当官的消息,反而传来周瑾被杀身亡的消息。想要招安的海盗纷纷改了决定,打定主意同我们死战到底。”
  陈大昌蹙眉,“看来有人在搅局。”
  “有人搅局是肯定的。”
  “会是谁?”
  容信摇头,“目前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消息。”
  “会不会周瑾留下的人?”
  “周瑾留下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剩下几个都是小喽啰,不足为虑。”
  “咱家听说周瑾有个儿子,他儿子人呢?”
  对于周瑾的情况,容信信手拈来,“周瑾一共有两个儿子,小的那个,还不满五岁,目前下落不明,极有可能已经死了。大的那个,去年周瑾统领的几股海盗发生叛变,当场杀了他的儿子,砍下脑袋祭旗。也就是说,周瑾已经没儿子。”
  陈大昌很不满,“这么长时间,容公公才收集这么一点消息?”
  容信将一摞资料丢在陈大昌面前。
  “陈公公要明白,我们是在海上收集消息,不是在陆地。海上消息传递不便,这么短时间,能弄清楚海盗内部情况,实属不易。陈公公要求不要太高。”
  陈大昌哼哼两声,“现在明显有人在给海盗传递消息,从中搅局,容公公却连对方的皮毛都没摸到。”
  容信轻蔑一笑,“事情进展不利,陈公公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你手下的人到底干什么吃的。一群乌合之众都打不赢,还怎么称霸大海?”
  陈大昌理所当然地说道:“海盗存了死战到底的决心,咱家不能让儿郎们白白送命。”
  容信说道:“这就是问题所在。陈公公不舍得让儿郎们送命,妄图内部攻破海盗。那就必须给我足够多的时间来布局。不管是谁在搅局,这群散沙一般的海盗都坚持不了多久。
  或许半年,或许一年,最多不超过两年,就能彻底解决他们。按照夫人的吩咐,不服管教的全杀光。肯缴械投降的全部送到海外基地干翻那群土着。”
  陈大昌站起来,“咱家给你半年时间。半年后若是毫无进展,咱家会亲自进京向夫人禀明情况,撤了你的职。”
  容信呵呵冷笑,“陈公公自便。”
  陈大昌拂袖离去。
  ……
  京城,新民县。
  集市公房,王学成正忙着招生。
  人太多,有点忙不过来。
  幸好有人来帮忙。
  “多谢袁兄。若非袁兄帮忙,我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袁庸外表斯斯文文,一身书卷气,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他含笑说道:“今儿休沐,无事可做,能帮上王兄,是我的荣幸。”
  “袁兄太客气了。晚上我请你喝酒。”
  “好啊!王兄请客,却之不恭。”
  王学成很热情,“晚上我介绍几个朋友给你认识,大家都是从山河书院出来的学子。”
  “多谢王兄介绍诸位师兄给我认识。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若非王兄帮忙,怕要闹出许多笑话。”
  “袁兄聪明过人,即便没有我的帮忙,也一定能很快适应书院的生活。”
  “王兄谬赞。”
  二人一顿商业互夸,气氛融洽。
  报名的人络绎不绝,从刚读书启蒙的学童,到已经考取举人功名的举子,都是冲着山河书院的名气而来。
  尤其是三元公的名气,对天下举子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我考上山河书院,是不是就能拜三元公为师?”
  “三元公平日里都在什么地方活动?有何喜好?”
  “三元公对容貌身高有要求吗?”
  “诗词歌赋有要求吗?”
  类似的问题,数不胜数。
  为了应付各种问题,王学成口水都说干了。
  一直忙到傍晚收工,将报名表交到学校教务处。
  略作休整,王学成就带着袁庸下山,在集市找了一家酒楼坐下。
  没多久,严辞到来。
  杨季也来了。
  四人小队伍缺了一个陈壮实。
  陈壮实如今正在西北,大干快干,同李大人一起筹建西北大都督府。
  王学成正式将袁庸介绍给严辞,杨季认识。
  “袁兄,剑南道人,今年刚到京城。”
  袁庸起身,端着酒杯敬酒。
  显然,他是个善于交际的人,交际手腕十分高明,无论什么话题都能说上两句,并且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小团队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袁庸,而变得尴尬。反而气氛热烈。
  尤其是严辞,滔滔不绝,说他写的书多受人欢迎,多少多少书迷给他写信表达对小说的喜爱。
  他现在已经不做枪手,而是正式签约文青书局,做了一名专职写手。
  拿着丰厚的签约金,保证每年都有作品出来就行。
  如今,严辞俨然是小团队里面最有钱的一个人。
  一场酒宴,宾主尽欢。
  严辞喝醉了,王学成和杨季负责送他回书局。
  袁庸主动告辞。
  四人分开。
  王学成和杨季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将严辞送回书局宿舍。
  初冬季节,两个人都累出了一身臭汗。
  王学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下次不准严辞喝酒。”
  杨季点头,深以为然。
  严辞喝了酒,话多,又容易醉。
  两个人坐在宿舍里喘气。
  王学成问道:“杨兄认为袁庸此人如何?能否继续来往?”
  王学成向来没什么主见,但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最重要的是他信任杨季,犹如信任陈壮实那般。
  杨季微蹙眉头。
  王学成见状,急忙问道:“杨兄可是有疑虑?”
  杨季想了想,斟酌了一下言辞,“既然王兄问起袁庸,那我就说说对他的印象。我不信任他,甚至会防备他。”
  王学成大感意外,“这是为何?袁兄很好啊!”
  杨季说道:“正因为他太好了,太面面俱到,才让我心头不安。今晚酒宴,严辞有多啰嗦,多讨人厌,连王兄你都快速受不了,可是我观袁庸全程没有流露出丝毫不耐烦。要么他是圣人,可以包容一切。要么他就是伪君子,太会伪装。无论他是哪种人,我都不欲和他过多来往。”
  王学成有点懵逼,“一个人太完美,也是错吗?”
  杨季郑重说道:“世上没有完美的人。陈壮实喜好放大话,好斗,偶尔冲动不顾后果。严兄唠叨啰嗦,一旦沉迷话本小说就不可自拔,浑身发臭也不肯洗漱,能把人逼疯。
  王兄你缺乏主见,总是难以做出决定。而我,很多时候都显得不近人情。你看,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可是这位袁庸,我没发现他的缺点,完美得让人感到可怕。这些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你大可不必当真。”
  王学成连连摆手,“杨兄说得有道理。我仔细想了想,袁兄任何方面,似乎都挑不出毛病来。他总是善解人意,说话做事又有分寸。不瞒杨兄,袁兄在书院很有人气,很多人都喜欢他。”
  杨季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