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753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753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呀!
  科举考试制度,完全不人性化,极度恐怖。
  难怪每次会试,不下百人被抬出来。
  能坚持到最后的,不管有没有考上,都是牛人。
  刘诏说道:“这次会试,山河书院出了大风头。你打算怎么庆贺?”
  顾玖笑道:“没有任何庆贺方式,比得上金钱奖励来得实在。我决定重赏每一个榜上有名的学子,对付出甚多的诸位先生也要重赏。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发光发热,教出更多进士学生。彻底打响我们山河书院的名声。”
  “山河书院的名声已经足够响亮。”
  “还需要更响亮,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周第一书院。”
  顾玖力争上游,刘诏全力支持。
  ……
  转眼到了殿试。
  转眼到了放榜的日子。
  一如之前的判断,状元是南方人,剑南道人士。
  榜眼不出意外,妥妥的北方人。
  杨季则被点为探花。
  这是山河书院成立以来,在殿试中获得的最好名次。
  科举落下帷幕。
  几家欢喜几家愁。
  生活秀再无顾虑,大书特书山河书院的丰功伟绩,连着三期,为山河书院做了一回效果极好的软广告。
  弄得很多落榜的举子心动不已。
  免费读书?
  免费吃饭住宿?
  免费笔墨纸砚?
  还有免费的衣服鞋袜。
  还有开放式的图书馆,藏书上万册。
  还有机会得到三元公,孙状元,前中书令李大人的亲自指导。甚至有可能成为三位大佬门下弟子。
  诱惑力太大了。
  不能不动心啊。
  就连国子监落榜考生,也都生出了转学到山河书院读书的想法。
  “以前徐闻的文章还不如我,结果呢,这回徐闻榜上有名,而我名落孙山。想来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没有遇到名师指导。”
  “此话有理。”
  “徐闻当初什么水平,大家心知肚明。在座的,谁自认比徐闻差?结果最差的徐闻上了榜,我们一个个却都榜上无名。”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服气啊!
  “真要报考山河书院吗?”
  “国子监已经有所改进,或许我们该继续留在国子监。”
  “国子监现在搞的那一套,都是照搬山河书院。与其继续留在国子监,不知道下次会试什么情况,不如去山河书院搏一把。”
  “徐闻都能拜师三元公,我们不比他差,想来也能顺利拜师三元公。”
  一群国子监落榜学子,很快分为了两派。
  一派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更倾向于留在国子监。
  一派则是坚决要去山河书院。
  很快,文青书局售卖的考试冲刺习题集,又迎来一波销售小高峰。
  买者如云,而且很多都已经取得了举人功名。
  买书的时候,还不忘问一声,“山河书院报名处在哪里?”
  “集市公房,知道在哪里吗?不知道啊。那知道大槐树广场吗?广场边上那栋两层楼就是集市公房,报名处就设在里面。走过去就能看见大大的报名处三个字。”
  举人们怀里揣着习题集,来到集市公房,偷偷摸摸打量环境。
  结果定睛一看,特么的,全是熟面孔。
  “许兄也来报名?”
  “真巧,孙兄也在。”
  “不知李兄准备得如何?”
  大家打着招呼,掩饰着尴尬。迅速领取了报名表,报完名,跑路。
  王学成忙死了。
  报名处从早到晚,就没少过人。
  差点忙到错过杨季的酒席。
  如果说,这个时候,大家报名山河书院,还有那么一点点迟疑的话。
  当《大周生活秀》刊登了一篇山河书院重赏上榜进士的文章后,报名处彻底被热情的学子们攻陷。
  被点为探花的杨季,得到了五千两白银的重赏。
  其他三十名进士,依着名次高低,分别获得了三千两到一千两不等的现金奖励。
  而身为会试攻坚办的主要负责人三元公杨先生,也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励,足足八千两。比探花郎杨季还多出了三千两。
  孙状元也得到一笔现金奖励。
  就连刚加入会试攻坚办的李大人也跟着沾了光,分润了一点好处。
  消息刊登在《生活秀》上面,全京城的人,齐聚在京城的举子们,全都知道了山河书院究竟如何阔气。
  读书不仅不用钱,还能赚钱。
  哎呀妈呀!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么好的事情。
  学子们捂着心口,确定这是心动的信号。
  “不回去了,就留在京城考山河书院。”
  外地考生,纷纷做出决定。
  新民县二期,三期,六期的房子,都迎来一波租赁高峰。
  房东们喜笑颜开。
  朴实的房东们竟然在家里设了香炉。
  不拜菩萨,也不拜三清祖师。
  而是拜山河书院。
  噗!
  是的。
  房东们齐齐设香炉拜山河书院。
  山河书院好啊!
  山河书院妙啊!
  山河书院越兴旺,他们的房子永远不愁租。
  果然皆大欢喜。


第818章 同御哥儿的情谊(十三更)
  文德帝翻着新科进士名册。
  “山河书院竟然上榜三十一人。可有检查过这些人的考卷?”
  “启禀陛下,全都复审了了数次,绝无问题。”
  文德帝嗯了一声,“看来山河书院的先生教书还是有一两下子。”
  话音一落,文德帝突然笑了起来。
  就听他说道:“山河书院上榜三十一人,其中二十人都是出身小门小户。就连探花杨季,也是普通人家出身。不错,不错。山河书院的确给普通学子创造了一条晋升之路,没有辜负朕对山河书院的厚望。”
  常恩眉开眼笑,“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朝廷又多了几百良才美玉。”
  文德帝笑道:“此事的确值得庆贺。”
  文德帝庆贺的方式,就是宠幸新进宫的美人。
  后宫又添了一批新面孔。
  男人贪新鲜,皇帝更是其中翘楚。
  新面孔得到宠爱,老面孔自然就失去了宠爱。
  有子女的还好一点,至少有个依靠。
  没有子女的后宫嫔妃,就比较惨啦。
  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容貌一天天老去,未来的日子几乎没有翻身的指望。
  ……
  萧夫人来到后宫面见萧昭仪,同她说起萧家的情况。
  萧昭仪耐心听了听,突然问起萧琴儿。
  “有一段时间没见姐姐,不知道她好不好。母亲最近见过她吗?”
  萧夫人点头,“倒是见了两面。她刚买了新房,请了工部修缮装饰,每日都在为搬家做准备。我告诉她,搬出王府住,各个要紧的地方一定要安排自己人打理。不可让殿下的妾室们把持了府邸。
  原本我都替她安排了几个妥当的人,结果她不肯要。她说她会到少府,自己挑选合适的人。我瞧着,她是看不上萧家的仆人。”
  萧昭仪挑眉一笑,“恐怕不光是看不上萧家的仆人,而且还防着萧家人。”
  “防着萧家人?”萧夫人蹙眉,“不能吧!琴儿最是恋家,时常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两天,哪能防着娘家人。你肯定是误会了。”
  萧昭仪笑了笑,“姐姐若是没有防着娘家人,为何不肯接受母亲替她准备的下人?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冤枉了姐姐。”
  萧夫人眉头不展,有点愁。不知道该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该相信萧昭仪的话。
  萧昭仪叹了一声,“我也不瞒母亲,我和姐姐,自上回闹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说过话。每次她进宫,只去未央宫,从不来我这里。我若想要见她,还得去未央宫才行。姐姐对我有极大的怨气,恨屋及乌,怨恨上娘家也不奇怪。”
  萧夫人不愿意相信萧昭仪说的话,连忙替萧琴儿解释,“你不要多想。琴儿我是了解的,她怎么可能怨恨上娘家,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
  萧昭仪一副愁绪满腹的模样,“希望是我误会了姐姐,她是真的忙,而不是故意躲着我。”
  萧夫人转过来安慰萧昭仪,“等我见到她,我会好好和她谈一谈。你们是两姐妹,理应互相扶持。”
  萧昭仪展颜一笑,“多谢母亲。希望母亲能解开我和姐姐之间的误会。”
  萧夫人忧心忡忡。
  她问了一句,“九皇子同征哥儿相处得怎么样?”
  萧昭仪苦笑一声,“不敢欺瞒母亲,并不好。”
  “怎么会?”萧夫人急了。
  萧昭仪叹了一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孩子不能和睦相处。刘征同大殿下家的刘御倒是相处得极好。”
  萧夫人一听,眉头紧皱。
  萧昭仪转过头来,又劝她不要担心。
  萧夫人怎么可能不担心。
  萧琴儿同萧昭仪闹矛盾,结果两人的孩子也不能好好相处。
  萧夫人都快要愁死了。
  出了宫,想了想,转道去了王府。
  “议夫人在吗?”
  “四夫人一大早出门去了,这会应该在新房子那边。”
  萧夫人吩咐车夫,转道去萧琴儿置办的新房子,离着王府有三条街的距离。
  偌大的府邸,正在进行改造修缮,乱糟糟的。
  萧琴儿不嫌弃,反而兴致勃勃。
  三天两头,她总要过来看一眼。
  每次过来,都会发现新的变化。
  正是春天,萧琴儿吩咐下人布置花园,种上花花草草。
  等到明年,花园将开满鲜花。
  届时在府中办一场赏花宴,将亲朋好友全都邀请过来。
  一想到那个场面,她身为唯一的女主人,招呼着宾客,心头就觉着美滋滋。
  下人禀报,萧夫人来了。
  “母亲怎么过来了?快请她进来,我带她参观。”
  萧夫人被领到乱糟糟的花园里,心情可不美妙。
  “这里有下人盯着,你怎么也往这边跑?”
  萧琴儿笑眯眯地说道:“反正我没事干,就过来看看。”
  萧夫人叹气。
  她拉着萧琴儿到了僻静的地方。
  “我今日进宫看望昭仪娘娘。她和我说,她很惦记你,你什么时候有空进宫看看她。“
  萧琴儿呵呵冷笑,“母亲不用替她粉饰太平。她是不是在你面前告状,说我故意避着她?”
  “那你有故意避着她吗?”萧夫人问题直接,又令人措不及防。
  萧琴儿的眼神,有一瞬间显得很飘忽。
  很快,她又镇定下来。
  “我不想见到她那张脸。”
  “你们是亲姐妹。”萧夫人快愁死了。
  萧琴儿挑眉,“哪又如何。我没去招惹她,她最好也别惦记我。”
  “你让我说你们什么才好。”萧夫人叹气。
  “母亲,你看看我这个花园布置得怎么样?”
  萧夫人哪有心思关心花园。
  她问道:“听说征哥儿和九皇子不睦,反而同刘御关系要好。你就没想象办法,管管征哥儿?”
  “为什么要管征哥儿,我觉着他挺好的,没有做错的地方。”
  “他和九皇子……”
  “他是他,九皇子是九皇子。母亲,他们一个是皇子,一个是皇孙,还是不要多来往比较好。”
  萧夫人眉头紧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昭仪娘娘说你对她有成见,我还不信。如今看来,她并没有冤枉你。”
  萧琴儿讥讽一笑,“母亲,不提昭仪娘娘,女儿还能好好招待你。提起昭仪娘娘,恕女儿不奉陪。”
  “你们姐妹怎么闹这样,连孩子都受了影响。”
  萧夫人被萧琴儿给气走了。
  回到家里,她和夫君萧大人嘀咕。
  萧大人听完事情经过,沉默良久。
  最后说了一句,“这样也好。一个皇子,一个皇孙,的确不该来往太密。一人一个立场,未必不好。”
  “老爷怎么能这么说,她们可是亲姐妹。”
  “亲姐妹又如何?你和你的亲姐妹不也多年没来往。”
  萧夫人语塞,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萧大人又说道:“昭仪娘娘有自己的想法,琴儿也有自己的想法。让她们折腾去吧。她们知道分寸!”
  分寸?
  呵呵!
  这两姐妹根本没有分寸,好不好?
  ……
  萧琴儿脸色阴沉沉,没心思继续侍弄花园。
  她回到王府,将刘征叫到跟前。
  “你和九皇子还在一起上课?”
  “是的!母亲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刘御呢?和你一起吗?”
  刘征摇头,“先生说御哥儿学习程度深,和我们一起上课太耽误。给他另开了课堂。”
  萧琴儿微微蹙眉,“为什么你还和九皇子一起上课,御哥儿却可以让先生另开课堂?”
  刘征顿时心虚起来,“儿子,儿子想起还有功课没做,儿子现在就去……”
  一边指着门外,一边往门外退去,准备随时跑路。
  萧琴儿呵呵两声,“站住!我准你离开了吗?”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