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701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701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侍中微微躬身,“此事应该是真的。这几年条件好了,人口只多不少。加上新民县的人口,整个南城的人口数量,恐怕已经突破了两百万。”
  “京城有这么多人?”文德帝诧异,不太敢相信。
  陆侍中说道:“回禀陛下,这些年,各地频发灾情,唯独京畿一地因为兴修水利,灾情不算严重,还算过得去。
  于是大量失地破产的灾民涌入京城找活干。这些人有来自西北,有来自东北,西南,甚至还有人从岭南而来。在京城,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就能活下去,女子也能找到活干,于是这些灾民纷纷扎根京城,不肯回乡。
  另外,京畿各地乡村小民,皆知京城容易找活干,工钱又给得高。所以很多小民都会在农闲时到京城打零工。
  更有甚者,常年留在京城,带着一家人做活挣钱。攒够了首付钱,也不回乡置办田地房屋,反而是在新民县买房置产,用于出租。据微臣了解,新民县六期,目前已经建有五千栋二层小楼。
  购买这些小楼的人,要么是京城小民,要么就是京畿各地小民,少量外地灾民也会选择在新民县置产出租。因为诏夫人限制富户同小民抢房,富户在六期购房,反而是少数。
  微臣可以说,因为诏夫人给小民建房子,因为新民县,每年都有大量人口涌入京城。整个南城人口,突破两百万,绝不是微臣夸张之言。微臣甚至大胆估计,南城人口只怕要不了几年,就会突破三百万。”
  文德帝听完陆侍中一席话,眉头紧皱。
  “爱卿告诉朕,这个情况是好是坏?”
  陆侍中严肃地说道:“有好有坏。人口增加的弊端在于,大大增加了京城的粮食供应压力,增加了京仓压力。户部上本要求增加京仓数量,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口暴增。
  然而京城土地有限,产量也不高,增加京仓意味着增加地方官府的压力。朝廷要花费更多的钱粮,才能将粮食运输到京城。
  其次,五城兵马司,绣衣卫的压力随之增加。需要更多的人手去维护京城治安。这么多人集中在一地,一旦爆发险情,或是疫情,后果不堪设想。比如去年灾情最严重那段时间,不瞒陛下,当时微臣真的担心因为粮食不够吃,京城爆发乱子。
  最后,京城人口暴增,等于是京城在吸地方的血。京城一地,就抽干了无数个县,无数个州府的人口。那些县,那些州府被抽干了人口,却依旧要完成额定的税收,征粮,徭役。这会大大加重留守在家乡的小民负担,会造成更多人破产。最终结果,肥了京城,穷了地方。”
  文德帝眉头皱得越发厉害。
  “好处呢?”
  “好处就在眼前!”
  陆侍中指着马车外面,“随着京城人口暴增,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到京城经商。朝廷税收也跟着年年增加。这是第一大好处。第二个好处,京城一地,养活了这么多破产的灾民,穷困小民。这些人有钱吃饭,就不会落草为寇,为祸地方。为朝廷减轻了极大的负担,也为地方官府减轻了赈灾的压力。
  小民安居乐业,才有钱结婚生子,大周人口随之增加。同时会有更多的小民家庭出生的孩子接受教育,十年二十年后,朝廷将是一番新局面,此乃盛世之兆。
  但是不能为了一点好处,就忽略了人口暴增的弊端。微臣建议,重新核定地方官府的税收,田亩,粮食产量,人口统计。减轻对地方小民的盘剥。”
  文德帝突然笑了起来,“爱卿想法很好,只是此事关系甚大,需从长计议。爱卿不如陪朕上城墙走一趟。”


第749章 奉旨杀人,何所惧!(三更)
  一行人上了城墙。
  天气晴朗,视线良好。
  往北望,远远的能看见皇宫屋顶。
  “皇宫竟然如此高大,朕还是第一次站在城墙上打量皇宫。”
  “陛下,下面就是新民县。”陆侍中指着南边。
  站在城墙上,偌大的新民县一目了然。
  一眼看去,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密密麻麻的房子,一排排整齐排列。
  其次就是好多人,全都是人。
  “怎会有如此多的人?”文德帝发出惊叹声。
  陆侍中介绍到:“新民县没有城墙,没有宵禁,加上山河书院的影响,很多读书人都租住在新民县。于是很多青楼楚馆,酒楼茶楼,纷纷跑到新民县开分店。
  这便吸引了天下各地的商人,以及文人墨客,到新民县风流潇洒。人一多,各种商铺也随之增多。于是人就越来越多。”
  “原来如此!”
  看着人头攒动的新民县,文德帝心中隐隐的兴奋。
  “陆爱卿,此乃盛世否?”
  陆侍中迟疑了一下,想说不是,又站不住理由。
  于是他便说道:“新民县一地,乃盛世景象。但是城墙内,微臣斗胆,绝非盛世。”
  文德帝点点头,“事实就在眼前,朕看得见。这里是新民县,繁荣就在眼前。”
  说完,文德帝走到城墙另外一头,指着南城,“这里就是京城南城,混乱,贫穷,同样在眼前。两边有多大的差距,朕看见了,也知道了。”
  “微臣无能,死罪!”陆侍中干脆请罪。
  文德帝摆摆手,说道:“和你没关系。你都说了,这是京城顽疾。几十年上百年留下来的顽疾。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不过在朕眼里,南城不仅是顽疾,更像是京城的一块补丁。破破烂烂,可不就是补丁。
  爱卿同朕说了许多关于人口暴增带来的弊端,首当其中就是粮食压力。这一点,的确无法忽视。但是在朕眼里,京城人口暴增,好处远远大于弊端。
  光是税收这一块,直接由户部接管,中间省却了多少道手续,减少了多少贪墨?地方上的税银伴随着各种摊派,十两银子最多只有一两能落到户部口袋里。京城有钱,户部有钱,朕就不用增加赋税,地方小民就不用承担沉重的摊派和徭役。这个好处,爱卿怎么没见到。”
  陆侍中却有不同想法,“陛下,地方税银是定额,无论人口多寡,都必须如数缴纳。地方人口减少,官员为了完成任务,势必会加倍压榨留守当地的小民。”
  “这些灾民的原籍,基本上都是中下等县,一年的税银区区四五千两。这点任务,难道都完不成?”
  陆侍中连连摇头,文德帝没做过地方官,不知道这里面的名堂。
  他说道:“地方官府除了税银,还要养人。一个县,少说七八十号人,多的能有上百号人。人吃马嚼,一年开销可不少。靠谁支应,自然是靠着摊派。
  地方每逃走一户人家,就意味着没逃走的人家,要承担更多的摊派。若是当地官员要兴修水利,支应县学,还有迎来送往,再贪墨一点,则需要更多的摊派。这对留守当地的小民极不公平。”
  地方官府的鬼名堂之多,文德帝的确没那么了解。
  但是他看得更深远。
  “即便将扎根在京城的小民赶回原籍,爱卿莫非以为地方官府就会良心发现,减少摊派吗?摊派不会减少,然而却有更多的小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允许这些小民扎根在京城,至少能让一部分人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陆侍中很诧异。
  他以为文德帝很保守,却没想到文德帝比他想象中的更开放。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自去年年底,陆续有地方官员上本,说京城抽干了地方上的人口。致使当地人口锐减,完不成赋税。此事,还请陛下定夺。”
  文德帝沉默片刻,“此事,明日朝堂上商议。”
  “微臣遵旨!”
  文德帝双手背着背后,望着繁荣的新民县。
  “自太后过世,朕时常感到精力不济。”
  “陛下节哀!请陛下务必保重身体。”
  文德帝面无表情地说道:“一开始,朕真的以为太后是病逝,还曾感慨生死无常。结果太后竟然是被人毒杀,真正是骇人听闻。什么时候,皇宫竟然变成了一个筛子。连太后的安危都无法保证。”
  “臣无能,还没有抓到案犯苏文芷。请陛下处置!”
  文德帝冷哼一声,咬牙切齿地说道:“苏贵妃那个贱人,竟然还有一个女儿,胆大狂妄,祸害后宫。朕必杀之。”
  陆侍中躬身听命。
  文德帝扭头看着他,“陆爱卿!”
  “微臣在!”
  “朕再给你十天时间。若是还抓不到苏文芷,你知道该怎么做。”
  陆侍中脸色一白,“陛下,这里面有不少无辜之人。”
  文德帝冷笑一声,“太后被人毒杀,只能用鲜血洗刷朕心中的愤怒。没有无辜之人,所有人皆可杀!朕只给你十天时间。十天后,无论有没有抓到苏文芷此人,朕要血染京城。要让菜市场的血永不干涸。”
  陆侍中和常恩齐齐打了个寒颤。
  文德帝杀意之浓烈,如有实质。
  按照文德帝的要求,慈宁宫上下,皇宫成百上千的人,凡是和苏文芷有牵扯的人,全都要人头落地。
  人头滚滚!
  上千的人头,实在是骇人。
  文德帝要用数千人的性命,去祭奠萧太后的身亡。
  陆侍中有心劝解,这几千人,很多都是无辜者。
  “陛下……”
  “爱卿休要再说,朕已经决定。天子之怒,唯有人头和鲜血才能够平息。”
  文德帝目视陆侍中,“爱卿若是担不起这个责任,现在可以提出来。朕会另外派人执行此事。”
  陆侍中脸色发白,冷汗直冒。
  几千人命,他担得起吗?
  一边是文德帝的信任,一边是人命这,他该作何选择。
  “爱卿想好了吗?”
  “微臣,微臣遵旨!”陆侍中艰难说道。
  他一定会被史书大书特书,死后一定是毁誉参半。他会被后人冠以酷吏,侩子手之类的名声。
  身前身后名!
  读书人一辈子追求的不就是这些。
  然而,他已经顾不上身后名。
  他就是文德帝手中的刀,文德帝指向哪里,他就必须杀向哪里。
  唯有获得文德帝的信任和支持,他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陆侍中深吸一口气。
  大丈夫杀一人是贼。
  杀千人就是忠臣良将!
  哈哈哈……
  他奉旨杀人,何所惧!
  陆侍中眼中多了一抹疯狂。
  文德帝满意地看着他,“爱卿从未让朕失望。”
  陆侍中低头说道:“微臣会竭尽全力抓捕苏文芷。”
  “抓住她,朕要将她凌迟处死。”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文德帝杀人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强烈。
  若非苏贵妃已经没了娘家人,文德帝早就将苏家灭族。
  不能灭族,那就抄苏家祖坟鞭尸。
  文德帝密旨鞭尸,金吾卫已经派遣心腹干将前往苏贵妃祖籍。
  这就是天子之怒!
  胆敢在宫里下毒,胆敢谋害太后,就要做好承担皇帝怒火的准备。
  天子一怒,伏尸即便没有百万,也有一万,十万!
  陆侍中奉旨杀人,只不过是一切的开始。
  后面,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牵连其中。
  从京城通往皇陵的道路,将由人头铺就。
  太后的死,必须用无数人头偿还。
  文德帝并没有失去理智。
  此时此刻,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
  此时此刻,文德帝比任何时候都要理解先帝的做法。
  不是先帝暴躁嗜杀,而是有时候不得不杀。
  没有满目鲜血,哪有太平盛世。
  文德帝动着手指头,嘴角挂着一抹笑容,“朕对爱卿寄予厚望,相信爱卿也不会辜负朕的信任。”
  陆侍中躬身一拜,“微臣肝脑涂地,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甚好!好好办差!”
  “微臣遵旨!”
  文德帝指着新民县,“朕的大好江山,你说该交给谁?”
  陆侍中想骂娘,今日太刺激了。
  先是奉旨杀人,现在又问立储之事。
  桩桩件件都是要命。
  “微臣不知!”他只能如此回答。
  文德帝似笑非笑地看着陆侍中,“究竟是不知,还是不敢回答?”
  陆侍中很坦诚,“既是不知,也是不敢。”
  “哈哈哈……”
  文德帝放声大笑,然后亲热地拍拍陆侍中的肩膀,“朕不为难你。这个问题,为时过早。”
  “陛下说的是。”
  “陛下一定能长命百岁。”
  “不敢奢求长命百岁,能活到先帝的寿数,朕就满足了。”


第750章 都是侩子手
  十天之期已到。
  菜市口人头滚滚!
  鲜血染红了街面,看一眼都让人胆战心惊。
  无数的尸体从金吾卫诏狱运出来,运往城外乱葬岗掩埋。
  三千条人命,意味着三千颗人头。意味着背后许许多多个家庭。
  一时间,陆侍中名声大振,能止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