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684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84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场,蹴鞠比赛正在火热进行。
  校场周围都是人,都在为各自支持的队伍加油鼓劲。
  徐闻站在树荫下看了会,看得热血澎湃。
  他小心翼翼的举起手,学着周围的人的样子,小声的喊着口号,为队伍加油。
  他越喊越有劲,越喊声音越大。手臂比所有人都要有力。
  从小心翼翼,到完全融入气氛中,只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当蹴鞠比赛结束,他满头大汗,脸色潮红,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跟随人群离去,和认识不认识的人畅快地聊着刚才的比赛。
  “真过瘾!”
  他和周围的人,像是认识许久的老友,毫无障碍的交流。
  他感受到了快乐,无比的投入。
  “徐兄,书院大门外有人找你。”
  两位同窗迎面走来,叫住他。
  徐闻和刚认识的朋友们告别,有些怔愣,“谁找我?难道是我家里来人了?”
  “应该不是你家里人。看着像是国子监的人。徐兄要不要我们陪你出去?”
  同窗都知道徐闻原本是国子监的学生,为了拜师三元公,才会报考山河书院。
  徐闻摇摇头,“多谢两位,我一个人可以应付。”
  他怀揣忐忑的心情来到书院大门外。
  远远的,他就认出大门外找他的人,果不其然,正是是国子监的同窗。
  他面色迟疑,直到对方发现了他,并高声呼喊他的名字,他才挪动脚步走出校门。
  “你们……”
  他板着脸,很严肃,想要义正言辞划清界限。却不料刚开口,就被对方打断。
  对方压着嗓门,又紧张又兴奋地问道:“有没有《山河书院报》”
  咦?
  这画风不对啊!
  他以为昔日同窗找上门,是为了羞辱他。哪里料到,一开口竟然是问他有没有《山河书院报》。
  “你们也知道《山河书院报》?”他很惊诧,能否让他缓一缓。
  昔日同窗隐秘一笑,悄声说道:“《山河书院报》在国子监无人不知。你们这边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国子监那边立马就会知道。徐兄,你手上有《山河书院报》吗?能否借我们一阅?我们听说,这一期刊登了三元公杨先生的文章,我们对杨先生十分仰慕。还没恭喜徐兄顺利拜杨先生为师。”
  徐闻一边震惊着,一边应付着昔日同窗,“同喜同喜。”
  “杨先生授课怎么样?是不是特别不同?”
  “没,没多大不同。”
  “杨先生怎么评价你的文章?徐兄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二?”
  昔日同窗拉着徐闻,滔滔不绝,太热情了。
  徐闻有点招架不住,不过他还是老实说道:“杨先生说我的文章太过匠气,无丝毫亮点。还说我临场反应很差,一到考场就不知道怎么做文章。先生给我布置了功课,三日后我会和书院其他学子一起进入号舍模拟会试,锻炼临场写文章。”
  “徐兄说的号舍,可是传闻中照着贡院所建的号舍?连火号,臭号都有?”
  徐闻点头,“正是!”
  昔日同窗一脸艳羡,“真想进去见识一番,来一场会试模拟。不知道我能不能熬过九日。徐兄能否熬过九日?”
  徐闻摇头,“我不知道。”
  “半个月后,徐兄应该从号舍出来了。届时我们再来找徐兄,请教模拟感悟。望徐兄不吝赐教。”
  “太客气了!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就说定了。最最重要的是,徐兄有《山河书院报》吗?”
  昔日同窗一脸期盼地望着徐闻。
  徐闻点头,“我刚好领了一份。你们是要在这里看,还是要带回国子监?不怕惹麻烦?”
  “徐兄有所不知。自《杨先生讲论语》面世后,国子监很多人都变成了杨先生的支持者。”
  “大家私下里传阅着杨先生的文章,大家一起保守秘密。”
  “我们将《山河书院报》带回去,不仅不会招惹麻烦,还会成为风云人物。”
  “徐兄能否将《山河书院报》借给我们?外面根本买不到。”
  几个昔日同窗,你一言我一句。
  徐闻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很兴奋。
  兴奋于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兴奋国子监有这么多人都是杨先生的支持者。
  他欣然答应,将《山河书院报》借给了昔日同窗。
  他希望国子监有更多的人报考山河书院,有更多的人成为杨先生的支持者。
  ……
  令众学子崇拜的杨先生,此刻正坐着马车,从书院后门离开,沿着整齐幽静的水泥路,前往另一个山头的别院。
  马车停在晓筑门口。
  杨先生下了马车,被下人请了进去。
  顾玖正坐在水池边钓鱼消遣,眯着眼睛,享受秋日暖阳。
  下人禀报杨先生到了,她才睁开眼睛。
  她含笑招呼对方,“杨先生请坐!”
  “多谢夫人。”
  “钓鱼吗?”
  顾玖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闲置鱼竿。
  杨先生欣然答应,将鱼竿甩出去,然后坐在杌凳上,等候鱼儿上钩。
  顾玖打量杨元庆,“看到杨先生气色很好,我就放心了。犹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见到杨先生时候的情景,你我二人坐在马车里面一番畅谈,才有了今日。”
  杨先生嘴角带笑,等着顾玖的下文。
  顾玖突然问道:“杨先生可有后悔到山河书院教书?”
  杨先生摇头,“不曾后悔。我这个年纪,到书院教书正合适。”
  “这么说,当年我邀请先生到书院教书是正确的。”
  “的确!”
  “《杨先生讲论语》一上市,先生才名远播。我听下面的人说,现在很多报考书院的学子,都是冲着先生而来。”
  “老夫惭愧,不得不辜负大部分的学子。老夫年老体衰,精力有限,只能指导有限的几个学生。”
  “先生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让先生带更多的学生。这次请先生过来,是有一事相求。”
  杨先生一脸诧异,“夫人请说。”
  顾玖挥挥手,丫鬟阿晴很快抱来一堆资料放在矮几上。
  顾玖轻轻敲击桌面,“据我所知,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在江陵府游学三年?”
  “正是!”
  顾玖好奇问道:“江陵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杨先生不由得回忆起来,“那是个好地方,那里的姑娘很热情很美丽……”
  顾玖抿唇一笑,“早就听说先生年轻时风流倜傥。”
  杨先生哈哈哈一笑,“现在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不提当年。”
  顾玖笑了笑,接着说道:“我希望先生能趁热打铁,继《杨先生讲论语》《杨先生讲中庸》之后,出一本《杨先生讲江陵》。”
  说完,她指着桌上的一堆资料,“这里是我派人搜集的关于江陵府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历史传奇,地方特产等等方面的资料。希望对先生有用。”
  杨先生面露疑惑,“老夫不明白。”
  顾玖笑了起来,盯着水池,“想要鱼儿上钩,就要有鱼饵。不瞒先生,《杨先生讲江陵》这本书,正是本夫人所需要的鱼饵。”
  杨先生微蹙眉头,“老夫还是不明白。这件事,夫人为何偏偏找老夫?”
  顾玖郑重说道:“因为先生名气够大,名气大就意味着影响力大。这本《杨先生讲江陵》会是明年,乃至未来五年十年的爆款书籍,会随着先生的名气传遍大江南北,关内关外。届时,人人都知江陵,人人都要向往江陵。”
  三元公杨元庆显然是极聪明的人物。
  他从顾玖的话语中,隐约猜到顾玖的目的。
  他深吸一口气,“夫人对江陵府很感兴趣?”
  “听说江陵府的反贼闹得格外厉害,已经死了好几个朝廷命官。事关朝廷大事,我身为皇子妻,对江陵府一带自然要格外关注。”顾玖笑着说道。
  杨先生也跟着笑了起来,隐晦问道:“夫人对江陵府有多大的期待?”
  顾玖同样隐晦地说道:“想象有多广阔,我对江陵府的期待就有多大。”
  “夫人的想法,令老夫佩服。”
  “先生谬赞!不过是妇人之见,不值一提。”
  “夫人不必过谦。”
  “谦虚是美德,尤其是在皇室。”
  哈哈哈……
  杨先生放声大笑。
  他很喜欢顾玖的坦诚。
  笑过之后,他捋着胡须说道:“夫人力捧老夫,老夫不敢让夫人失望。《杨先生讲江陵》这本书,老夫会专门腾出时间来写。不过老夫已经多年不曾写游记。
  游记中要穿插什么样的小故事才能吸引人,老夫也不太清楚。故而,此书还需人帮忙。依老夫看,文青书局后院那几位写手就很合适。”
  顾玖低头一笑,十分满意,“我与先生所见略同!”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游记不同于科举书籍,不需要逻辑,不需要严肃,关键是要好看,让人看了后心之向往。
  显然,三元公并不擅长这类书籍的写作。
  不过文青书局常年养着专业写手,他们知道什么时候穿插什么剧情,什么样的故事节奏让人欲罢不能。
  江陵府,姑娘热情大方又漂亮,这就是现成的卖点。
  在后世,多个热门旅游城市,最初就是靠着姑娘漂亮又大方,小伙高大帅气又深情,邂逅最美的爱情之类的炒作而火爆网络,进而火爆旅游市场,成为超火爆旅游城市。
  无数的男男女女前仆后继的扑向他们心目中的邂逅爱情的圣地。
  即便网络上,大量关于这些城市诸如宰客,景色辣鸡等等负面文章,依旧不能阻挡人们对他的向往。
  而今,顾玖要替江陵府量身打造一本书。
  她要用一本书,打造一个带有浪漫色彩的城市,吸引全天下的男人前往江陵府。
  做什么?
  当然是去投资!
  去花钱!
  花大笔大笔的钱,替顾玖打造第二个新民县,第二个根基。
  根基的起点就是《杨先生讲江陵》


第727章 旷世大戏
  文德帝接纳朝臣建议,决定祭天。
  钦天监定下吉日良辰,文德帝沐浴斋戒三日,登坛祭天。
  大皇子刘诏不在京城,刘御身为刘诏的嫡长子,代表父亲参加祭天。
  小小的孩子,站在一群大人中间,显得格外渺小。
  他仰视着文德帝,心情犹如一汪深潭,罕见的平静,幽深。
  文德帝身穿十二章衮服,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向祭台。
  多少人为之目眩神迷。
  多少人为之热血澎湃。
  多少人为之父子相残,兄弟反目。
  全都是为了那一套十二章衮服,为了衮服所代表的无上权利。
  有老臣伏地痛哭,口称不枉此生。
  有年轻官员激动兴奋,同称不枉此生。
  诸位皇子,就连几个小皇子,也都满脸严肃。
  唯有刘御,目光平静而清澈。
  他内心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疑问,上天真的会有感应吗?
  良辰到!
  祭天大典正式开始。
  严格而繁复的程序,庄重而肃穆的场景。
  钦天监的官员十分卖力。
  若非场合限制,刘御一定会走上台阶问一声:“有用吗?”
  祭天之后,真的会下雨吗?
  是的。
  皇帝祭天,是为了祈求上天降下甘霖。
  干旱还在持续。
  天灾一日不缓解,反贼就无法彻底平息。
  明年会比今年更加艰难,粮价会涨到一个无法想象的高度。
  届时,烽火将遍布大周江山。
  没有哪一刻,众人对雨水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
  轰隆隆!
  惊雷轰鸣,众臣欢呼,三跪九叩,高呼万岁。
  此乃神迹啊!
  祭天大典刚刚结束,上天就降下甘霖,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彰显神迹,彰显皇权。
  这是皇权的一次伟大胜利。
  瓢泼大雨落下,无人躲闪,无人回避。
  反而在雨幕中手舞足蹈,欢呼庆贺。
  下雨了,终于下雨啦!
  高台上,文德帝同钦天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少卿相视一笑。
  君臣二人,均是一脸如释重负。
  没有枉费君臣二人力排众议,特意选在今日今时祭天。
  ……
  “钦天监有高人啊!”
  山中晓筑,顾玖往棋盘上落下一子。
  棋盘上厮杀正酣,双方都是凌厉的棋风。
  苏政思考片刻,落下白子,然后说道:“经此一事,陛下权威高涨,有力反击了关于先帝和陛下得位不正的谣言。接下来,无论反贼有多少手段,都是作茧自缚!上天回应了陛下,陛下就是名正言顺的天选之子。没有任何形式比得上上天的意志。”
  顾玖笑了笑,再次感慨,“钦天监有高人啊!”
  能准确预估到何日何时下雨,无论是在哪个年底都是高人。
  什么上天的意志,顾玖是不相信的。
  “真想将这位高人请到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