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677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77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皇后替顾玖说话,“儿媳问过胡太医,老大媳妇这回元气大伤,没有一两年时间怕是养不好。虽说能下床走走,可还是出不了门。
  从城外到宫里,一来一回,路途遥远,就怕有个三长两短,刘诏得了消息又闹出幺蛾子。母后也知道,刘诏是个牛脾气,他要是犯起倔来,坏了朝廷大事,触怒陛下,如何是好!”
  萧太后哼了一声,脸色一沉,“哀家只是想见见龙凤胎,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敢情哀家见孩子一面,灾区百姓都得饿肚子?哀家真成了罪魁祸首。”
  “母后息怒,儿媳绝无此意。儿媳的意思是,不如缓一缓,等到秋天,她能出门的时候,再叫她带着孩子进宫请安。”
  “罢了,罢了!哀家不做那恶人。”
  萧太后一脸无趣,心头对顾玖诸多不满。
  裴皇后也有不满,回到未央宫后发了一顿脾气,最后还是被文公公给劝住了。
  “娘娘息怒!大殿下办好差事,就是娘娘的体面。这个时候,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
  裴皇后深吸一口气,“你说的对,本宫要以大局为重。顾玖身体如何呢?”
  “一天三顿,汤药不断。不过气色好了些,也能在园子里走几步。就是还不能出门。她那里一摊事,都是交给下人处理,她都不过问。”
  “既然她身体还没养好,本宫就不和她计较。得空你替本宫去看看她。免得老大又抱怨,说本宫不关心他的妻儿。”
  “老奴遵命!”


第717章 地
  邓存礼走出货仓,就看见徒弟赵民发等在外面。
  “师傅!”
  赵民发迎上去,满脸笑意。
  邓存礼问他:“你不在夫人身边伺候,怎么跑这里来了?”
  赵民发急忙解释道:“夫人派我过来请你上晓筑。”
  邓存礼点点头,“前面带路。”
  “师傅这边请。”
  邓存礼回京已经有一段时间,一直很忙。
  他跟随赵民发上了晓筑,面见顾玖。
  “夫人身体好些了吗?”
  “累你操心,我的身体好多了。坐下说话吧。”
  顾玖在花厅里摆上茶水点心,显然是准备同邓存礼长谈。
  邓存礼微微躬身,在圆凳上坐下,规规矩矩的样子。
  顾玖招呼他喝茶,然后问道:“货物都准备齐全了吗?”
  邓存礼点头,“按照夫人的吩咐,准备了五百万两的货物。已经运走三百万两货物,还剩下两百万货物存在仓库里,十天内会陆续运走。老奴会跟随最后一批货物前往西北。”
  顾玖满意地说道:“你做得很好。这两年老天爷不开眼,从南到北都不太平,货物价格波动也大。这回我让你一次性运送五百万两货物到西北,你可知为了什么?”
  “请夫人示下。”
  顾玖轻轻敲击了桌面,斟酌了一番才说道:“你也看见了,京城不太平。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没办法分心兼顾西北那边的情况。因为山河书院,还有女子学堂,盯着我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西北那边的情况,得继续瞒着。不能让人知道,我们是在和西北军合作做生意。因为一旦被陛下知道,以陛下的多疑性子,肯定会怀疑大殿下和西北军勾结。
  所以必须趁着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粮食,盯着江南的时候,尽可能将未来两年的货物都运送到西北。未来两年,不会再有大量的货物送往西北,我只能保证会有少量的货物补充。接下来两三年,西北那边所有的困难都需要靠你去解决,有问题吗?”
  “多谢夫人对老奴的信任,老奴没问题。”邓存礼重重点头。
  顾玖笑了起来,“我就知道将西北那一摊子交给你是对的。我听说因为采购量巨大,新民县多了很多来往客商,比往常更热闹一些。可有引起朝廷的关注?”
  邓存礼点点头,“绣衣卫有来问过两回,都被老奴打发了。老奴告诉他们,因为怕南边货物涨价,成本增加,所以提前囤货。绣衣卫没有过多询问。想来是相信了老奴的说辞。”
  “那就好!仓库里的货物尽早运送出京,免得节外生枝。我在考虑开辟第二条商道后,若是能成功,以后凡是送往西北的货物,都不用再经过京城周转。”
  “夫人打算开新商道?”邓存礼意外。
  顾玖点点头,“有这个想法,已经派人下去沿途考察。如果确实可行,我会想办法促成这件事。”
  邓存礼有些担心,“会不会引起朝堂的关注?开辟商道毕竟不是小事。”
  顾玖笑了起来,“此事你大可放心。现在朝廷最发愁的事情就是如何安置那些灾民,官府不可能也无力一直养着那些灾民。
  这个时候,我若是提出集资修一条水泥路,顺便在灾区兴修灌溉渠道,而是优先招工受灾民众,朝廷一定会十分乐意配合。这可是解决了他们的大问题,朝廷还能省下一大笔粮草。”
  “夫人是想在灾区复制一个新民县吗?”
  顾玖摇头,“新民县无法复制,即便是我也不行。但是可以同时开工数个大工程,解决灾民吃饭和安置问题。”
  “此事劳心劳力,花费甚多。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收益,反而要帖进去大量钱粮。老奴不明白,夫人为何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再说灾区离着京城上千里远,那些都不是夫人的责任。”
  邓存礼完全不能理解。
  顾玖点点头,“的确不是我的责任。”
  “难道夫人是在替大殿下邀买人心吗?”
  “当然不是!正如你所说,灾区离着京城几千里远,那里的人心可影响不了京城的大局。”
  “那夫人为何要做这些事情?”
  顾玖拍拍手,丫鬟阿晴知机,从书房安格里取出一副地图,在邓存礼面前展开。
  占据一张桌面的地图,十分清晰的将天下绘制在其中。一江一河,山川地脉,城镇乡村……
  邓存礼哪有见过如此高清晰的地图,瞬间就被震撼了。
  “这,这……”
  他神情激动,难以抑制。
  地图是什么?
  在这个年代,地图就是军国利器。
  是决不能拿出来示人的宝藏。
  是只有少数人才有幸看见的绝密文档。
  一副完整的地图,意味着在战争中占据先机。
  地广人稀的古代社会,没有地图,分分钟能将将士往沟里带。
  尤其是是在野外作战,地图就是保命法宝,制敌先机。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在作战途中迷路,从而贻误战机,甚至是改写了一个家族,一个国家的历史。
  可见地图的重要性。
  尤其是如此高清又精确的地图。
  这就是绝世珍宝啊!
  不等邓存礼询问,顾玖率先解释道:“这副地图,耗时数年绘制,应该是目前全天下最完整的地图。这都多亏了书院的先生学子,不计辛苦,常年奔波在外,测绘地理山川,才有了这副地图。”
  邓存礼诧异,“夫人的意思是,这副地图由书院师生绘制?这这这……夫人不担心他们走漏风声吗?”
  顾玖摇摇头,“你误会了,地图由本夫人亲自绘制。书院师生负责为我提供各地数据,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
  “夫人亲手绘制的?”
  顾玖点头,“这等要命的大事,目前还不能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只能我自己动笔。其实这件事,多年前就想做。那时候苦于没有准确的数据,只绘制了京城一地的粗略的地图。
  书院成立了游天下项目后,由书院先生带队,率领优秀学子游览天下。我给他们布置了功课,收集人土风情,地质地貌,测绘山川地形的数据。然后汇总到我这里,才有了这张地图。”
  为了保密,顾玖全程手工绘制。
  叫书坊送来一套印刷工具,由刘诏亲自上手,彩印了两套。
  其中一套,被刘诏带去了江南。
  顾玖说道:“目前知道这副地图存在的人,你是第五个。记得保密。”
  “老奴就是死,也不会透露一个字!只是这和夫人的计划有何关联。”
  顾玖随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这一片,就是今年的重灾区。旁边就是富庶的江南。看出来了吗?”
  邓存礼皱眉,“夫人是想经略江南?”
  顾玖笑了起来,摇摇头,“我是想经略产粮区。鱼米之乡,大有可为。现在每年所产粮食,还不足潜力二十分之一。
  如果将这一片,全都开发出来,把水域打通,兴修水利,开垦良田,迁移西北穷苦人前往那里垦荒种地。等将来人口稠密,稻谷满仓,那才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邓存礼皱眉,“夫人过去常说,种田赚不了什么钱。为何如今又改变了主意?”
  顾玖的手缓缓朝北边移动,最终落在新民县,“新民县是本夫人的根基,然而这个根基有个致命的弱点,他没有后援,没有退路。
  现在老天爷送来一个机会,让本夫人有机会插手这一大片土地人口。只要经略得当,数年之后,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根基,是我们的后援。
  这里的人口,粮食,学子,各种资源,都可为我所用。只需要投入一点微不足道的钱粮,就可以得到这一切,本夫人没道理将送上门的机会让出去。”
  “官府呢?夫人打算如何应付官府?朝廷不会坐视夫人经略此地而不过问。”
  顾玖轻笑一声,“所以需要一个配套计划吸引朝廷内外所有人的目光。让人忽略此地。”
  邓存礼瞬间领悟到顾玖的计划。
  “夫人打算用书院还有书局,吸引朝廷关注?”
  “正是!别忘了我们还有三元公。”
  三元公一出,谁还关心千里之外的灾区百姓。
  邓存礼吃惊极了,“难道夫人当初招揽三元公,就已经想到了今天。”
  “当然没有那么神。本夫人不是神算子,不可能在几年前就料到江陵一带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灾情。本夫人招揽三元公,就是冲着他名气大,有影响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很显然,这一步棋走对了。三元公没有辜负本夫人对他的厚待。”
  顾玖给三元公的待遇,绝对是高薪。
  足够三元公养活一大家子人,并且绰绰有余。
  三元公,本夫人不曾辜负你。
  你也不要让本夫人失望!


第718章 读书好可怕
  江南传来好消息。
  刘诏到了江南,顺利打响第一枪,买到了第一批粮食,已经运往灾区。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内外齐齐松了一口气。
  “还是大殿下办事靠谱!”
  “江南有粮,京城就不用限价了吧。”
  “早该取消限购,搞得人心惶惶,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大殿下能在江南买到粮食,能否请大殿下运送一批粮食到京城?”
  “诸位皇子中,还是大殿下办事最让人放心。”
  这话传到文德帝耳中。
  文德帝即便嘴巴上不承认,心里头也清楚所有儿子里面,刘诏能力最强,脾气最坏。
  刘诏自小历练,随同他一起经历风风雨雨,这一点其他儿子都比不上。
  正因为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文德帝太清楚刘诏的能力,不由得生出忌惮之心。
  屁股决定脑袋。
  一起打江山的时候,父子情深。因为父子利益一致。
  守江山的时候,父子反目,这太正常。因为身份转换,利益冲突。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无论是文德帝,还是刘诏,心里头对这一切其实早有准备。
  文德帝大权在握,更快地适应了身份上情感上利益上的转变。
  刘诏做了皇子,权柄被压制,理智上已经准备好接受这一切,情感上却难以接受。
  太特么翻脸无情!
  砰!
  父子二人于是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冲突。
  “大殿下顺利买到粮食,而且已经运往灾区。陛下应该高兴。”常恩小声劝道。
  文德帝笑了笑,“朕的确该高兴。”
  高兴只是瞬间,担心却是长久的。
  他又开始揣测起刘诏言行,换做他去了江南,肯定也会借机搞各种小动作。
  “给江南大都督去一封密旨,严密监视刘诏,每十天汇报一次情况。”
  常恩没有再劝,而是躬身领命,安排妥当的人下江南送密旨。
  文德帝又问道:“皇后最近怎么样?”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最近心情不错,赏了几位后宫嫔妃。”
  文德帝了然一笑,“老大有出息,她理应高兴。太后哪里有说什么吗?”
  常恩就是宫里的万事通,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太后娘娘对诏夫人有所不满。抱怨诏夫人不带孩子进宫请安。”
  文德帝嗯了一声,问道:“顾玖的身体真有那么虚弱?”
  常恩躬身说道:“回禀陛下,老奴询问过胡太医,诏夫人此次元气大伤,至少要养个一两年。”
  “哦!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