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数理王冠 >

第103部分

数理王冠-第103部分

小说: 数理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方法,每一个步骤都用试图用几个不同的方法去推翻,而每一个方法运算起来都颇费时间,太阳不知道什么时候落山了,埋首在桌子上奋战的鲍里斯教授发现看字有些费劲了,这才恍然,“天黑了?一下午过去了?”
  他居然在这篇一开始不怎么看得上的论文上耗费了一下午的时间?
  而现在他绝对无法再看不起这篇论文了,他打开灯重新坐了回去,“不应该啊,不应该啊……”
  声音里充满了不可置信,甚至忍不住敲了敲脑袋,他和这篇论文硬拼了一下午,居然没有找出来一个逻辑漏洞!!
  他,康奈尔大学数学系正教授。
  而对方,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学教师。
  他备受打击,头一次感觉到了,数学界真的是藏龙卧虎,天才频频出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出来一个天才。
  其实是他运气不好,偏偏审核到了这一篇,如果是洛叶关于群的那篇,他不至于忙活到现在也找不到漏洞开始怀疑人生。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139

  没错,真的怀疑人生。
  鲍里斯教授几乎都控制不住手想要再去搜一搜这位作者的其他论文; 这么严谨的论文真的是一个新手写出来的吗?
  他回想他在大学时刊登的第一篇论文; 不是这样高端的数学杂志; 就是一本半科普性质的数学期刊; 他写的时候查阅了好多资料,还请教授帮忙修改了下,可是仍旧被通知小改了几次,对方如果是纯新手,这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他现在已经不需要看那种半科普兴致数学期刊了,也就没有订阅,也许这位作者就是在这样低端数学期刊上练手; 最近才投稿到了这样的数学期刊上; 如果他去搜或许能找到。
  可是刚刚冒出来这个念头; 他又制止了自己,拍了拍自己的脸,他已经在这篇论文上用了太多时间了,他接下来还有工作要做; 如果对方接下来再在高端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 他肯定能看到,到时候再去详细打听下这位作者的消息也行,如果接下来沉寂无声,那他也没有必要关注了。
  做了决定后,他就开始写自己的审稿结果,“给予通过; 无修改意见。”
  这篇论文的水平确实配得上期刊水平。
  ……
  与此同时,西北大学的洛夫教授也刚好看完了这一篇论文,他的身边也堆了几张演算的草稿,确定了这篇论文没有错误,他同样回了一封邮件,“予以通过,无修改意见。”
  在一星期后,另一封来自于芝加哥大学的邮件同样到了编辑部邮箱,上面同样写着,“予以通过,无修改意见。”
  一篇论文同时得到回复后,常驻编辑就会得到提醒,听到邮箱叮咚一声,他匆匆的搞定了手头上的事,打开了邮箱,“让我看看,是哪一篇论文得到回复了……”
  他每天至少要筛选几百篇论文,论理是记不住不知道多久前发出去的一篇论文的,可是毕竟洛叶这篇论文让他们编辑部惊讶了一段时间,他对这篇还有点印象,他点开后,心道原来是这一篇啊。
  这通过是一个还是两个呢?三个审稿人,两个给予通过,这篇论文就处于待定状态,看第三位审稿人是全盘否定还是部分否定,后者好说,前者他们就需要分别和这三位审稿人沟通一下,实在无法统一,那就要去向主编汇报,让对方拿主意。
  而三个通过就可以直接送到主编面前了,成为“备选”,到了这一步,这篇论文刊登几率就超过百分是六十了,接下来就看运气了,只要到了这一步的论文篇数不太多,就可能在这一期,或者下一期刊登。
  而点开之前,这位编辑完全没有想到,居然会看到三个“予以通过”,根据他的猜测,有两个予以通过已经很不错了,居然是三个!而且后面还都是“无修改意见”,这意味着这三位审稿人都没有找到这篇论文的一丁点错误。
  一般这样齐刷刷的“无修改意见”只会出现在权威教授的论文后面,万万没想到,现在就猝不及防的出现在了他面前,这位编辑呆滞了一下。
  眼睛不由的看向署名的位置,心里很难平静下来 ,直到同事好奇的推了下他,询问他这样是发生了什么事吗,他才从呆滞中回过神来,眼神复杂,“没……”
  心里不由的和鲍里斯教授的心理活动重合一部分,数学界真的藏龙卧虎啊……
  看来,民间除了那些不靠谱的民科,还是有真材实料的数学家的,以后看到这样毫无名气的不能掉以轻心啊。
  整理下自己的复杂情绪,把这篇论文和三位审稿教授的意见全都发给了主编,接下来就是等着主编意见就够了。
  ……
  主编往往也是兼任,身上同时会有多个头衔,平常异常忙碌,每每也就月底可以分给期刊几天时间,查看发到他邮箱的论文。
  《一类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可增长性》。
  《平均振荡和相关于具有非光滑核的奇异积分算子的 Toepl itz 型算子的有界性》
  ……
  一直到《单位球上星形映射在极值点处的偏差定理》。
  到现在为止,同时被三位审稿人予以通过,表示可以刊登的论文数量超过了二十篇。
  这对一个高端数学期刊来说,数量太多了,物以稀为贵,走到哪都是一个道理,一本高端数学期刊想要维持格调,就要严格控制每次刊登论文的数量,国际四大期刊就做的很不错,每年予以刊登的数量也就那么几十篇,每个学者都以刊登上为荣。
  他们期刊比不上四大的格调和威望,但是好歹也属于权威杂志,季刊一次也不能刊登这么多篇。
  主编之所以能当上主编,就因为他涉猎数学范围比较广,可以看得懂大部分的数学论文,不说完全看懂,至少可以大致的知道这篇论文的质量水平,如果再拿捏不准的,只能向业内的好友求教了。
  他一看这些论文就看了几天,最后才翻到了洛叶的论文,嘴里嘀咕着,“这次过稿的论文水平都不错啊这……”
  实在有些难以抉择啊,而且投稿的人,他不是见过就是听说过,不是成名已久,就是数学新秀,数学圈就是小……等看到了洛叶的,也下意识的看了看署名,“这不会又是哪一个老朋友吧?或者是哪一个老朋友的学生。”
  等看到了洛叶的名字,不由的惊讶的挑了挑眉,居然不是,猜错了。
  再看向了三位审稿人意见,全都没有意见?
  看来水平不错。
  随后打开论文开始看,看完了第一部分,他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三位审稿人都没有修改意见,实在是太严谨了……
  一步步的朝下推导,环环相扣,最后得出结论,不给审稿人留下一丝找茬的机会。
  等看完后,审稿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居然能写出来这么一篇毫无漏洞的论文,这篇论文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属于数学的味道——严谨。
  读下来真的让人不由的就心生愉悦,他犹豫了下,把这篇论文放到了“待定”的位置,“如果接下来再没有比这篇高质量的论文,就这篇吧……”
  ……
  这篇《单位球》论文虽然在编辑部的邮箱底部待了许多时间,可是总体来说,还是十分顺利的,没有遇到最让作者头痛的大修事件。
  大修简直是每个作者心里的痛。
  这几乎相当于推翻重写了,要花费几乎和写作时相同的精力,而更可怕的是花了这么多长时间,最后还可能通不过……
  大修就相当于吊在你眼前的胡萝卜,能不能吃的下去,还要看自己的本事。
  而洛叶的《散在单群》论文,险之又险的遭到了这个“大修”,之所以是说是险些,是因为这篇论文被要求修改的部分非常多,几乎就要到了“大修”定义的最低标准,还有一个原因,审稿人大概是个话痨,他不但把要修改的地方给洛叶标注了过来,还非常热心的写了修改方法。
  只要按照这个修改方法来,这篇论文就能得到予以通过。
  大概是帮忙转发修改意见的编辑也很无语,在发给洛叶的邮件时,小心翼翼的加了句,“是否采用,或者是有其余意见,请再发邮件通知我们。”
  洛叶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沉默当中。
  在认真看完了修改意见,又拿出了草稿纸开始演算,再然后,又啪啪啪的写了一封邮件,连同收到的论文一同发了过去。
  这篇论文耗费的精力比《单位球》还要多,几乎被审稿人推翻,这对洛叶来说简直不能忍,这岂不是说明她前段时间的努力都成了一片空?
  于是她根据审稿人的意见,找到了对方的逻辑——既然对方想用自己的逻辑来击溃她,那她也可以。
  ——她不承认自己的逻辑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在看过了对方的意见后,洛叶也是如此认为的,她和对方明明是两个思维,这两个思维不一定说非要有一个错的,可是对方否定了她的,这就是说,对方觉得她的思维和逻辑是错的。
  既然这样,那就看看,谁能说服谁吧。
  而《数学学会会报》编辑部,在收到洛叶这封邮件后,负责的编辑不由哀嚎一声,“又来了……”
  审稿人和作者隔空过招,而他们这群人要负责当传声筒,并且要一直看到结尾,等着这一次数学大战的结果。
  理论上来讲,只要双方没有一人休战,就可以对战到地老天荒,而据他们所知道,他们编辑部最长的一个对战时间是半年,负责的编辑看到那篇论文都要口吐白沫了,双方还没有鸣金休兵的意思,最后还是他们汇报了主编,让他老人家终止了那一次的世界大战。
  而这一次负责这篇论文的编辑似乎又嗅到了世界大战的感觉,论文修改意见长的让人怀疑审稿教授太闲了,而洛叶虽然简洁但是一针见血的回函似乎能看到这位作者的性格。
  ……靠。
  他痛苦的把洛叶这封回函发给了审稿教授,告诉他这是作者的意见,并且把洛叶拍下的照片——她在草稿纸上演算的过程一同发给了对方。
  过了一天,对方再次发回来了邮件,这次还有他详细的推理过程。
  大战果然开始了……
  洛叶和对方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发邮件,唇枪舌战,没有一个人认输投降,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编辑把这篇论文给了主编。
作者有话要说:  早安

  ☆、140

  这经过了这漫长的一个星期后,编辑有理由相信; 只要给他们两个时间; 他们也可以达成论战半年的成就。
  ——可是他一点都不想做传声筒了!他看着那篇论文也要吐了。
  这还是交给英明神武的主编来解决吧。
  愉快的做了决定; 就迫不及待的把这篇论文; 以及他们这一个多星期的争论也全都发给了主编。
  不得不说,这位编辑还是很佩服洛叶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居然可以和洛杉矶大学教授争辩这么长时间。
  而主编也在几天后顺利看到了这篇论文,还有两人长篇大论的内容,先看的是洛叶的论文,又看了审稿人的意见,看完之后; 无语了; “至于吗?”
  这两个人到底有多闲?
  这就相当于同一个题目; 有两个解法,不能说是谁对谁错,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解法,只是思路不同; 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破题; 而这两个人为了争论哪一个方法更优,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星期的“论战”。
  所以他才感慨,这特么的到底有多闲啊?
  他看了整篇论文,给洛叶找了五处需要修改的地方,重新发邮件给了洛叶,这属于“小修”范围。
  发完后; 又重新看了遍论文,“质量不错,可以考虑刊登。”
  ……
  洛叶收到邮件的时候,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对方又发来的“战书”,做好了心理准备,实际上,一个多星期了,她的耐性也快到了,对方完全就是固执,不肯接受她的思路,对这样的人再说下去,似乎就是浪费时间。
  她再努力最后一次,如果对方还不肯接受她的思路,那她只能把考虑稿件另投了。而没想到点开后,居然不再是被要求“大修”,而是小修,对方也没有长篇大论,异常简洁了起来。
  洛叶看了一遍,这次的修改意见她可以接受,耗费了那么多精力,现在小修就能通过,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她干脆的回了封邮件,三天内改完再发回去。
  等她按照要求改完后,重新看了遍论文,发现确实比之前更好了许多,她心悦诚服,把邮件发回去后,没过两天,她就收到了对方确认并且通知她已经通过审核等待刊登的消息。
  比起来之前,这算是雷厉风行了。
  之后两天,洛叶又收到了另一封邮件,确定了另一篇论文也通过了审核,最迟年底之前会刊登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