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

第76部分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第76部分

小说: 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一见婆子叫开饭,赶紧拉着李成则站起来,道:“则儿饿了吧,咱们去偏客吃饭去。
  一家子便是去了那头,坐在一起吃了个整齐饭,李成则间或给他们说些一路上的见闻。
  白氏就算不喜欢顾青瓷,眼下也是顾不得许多,一脸笑模样对儿子,把平时那个看顾青瓷不顺眼喜欢刺人的样子忘了去,一心同李成则说话。
  吃了饭又说过话,天也黑透了,平素这个时辰老太太早该歇下了,李成则和顾青瓷才提着灯笼回了西院。
  李成则进宫那会儿,顾青瓷是顺道回了顾府。
  自然在她心里娘家肯定比婆家亲,相公不跟着,顾青瓷也不乐意一个人先回去,跟李成则说了,李成则自然随她的意思,于是顾青瓷就跟着车队一路到了顾府。
  在顾府叙了半日话,同二太太好一阵香亲,末了等李成则出宫,才一起回的李家。
  眼下已经是累得不行,好在屋里玉珠玉钏一早烧好了热水,主子一回来就伺候洗漱。
  张嬷嬷更讲究,还给水里加了去邪去祟的柚子叶,说是外头走一遭,怕主子沾上不好的东西害了身体。
  洗得一身清爽进了自个儿屋子,顾青瓷才一口气喘过来。
  身子也放松了,心也定了下来。
  一屋子丫鬟这么久未见到主子,现下俱是一脸笑容。
  好在里屋伺候的只有两个玉丫头,张嬷嬷也是想念自家奶奶想念得紧,就这一段日子都往庙里跑了不下三四回,别的也不求,就求一个奶奶大爷在外头一路平安。
  如今主子平安回来了,一颗心才全落回了肚子里。
  闲话说了许多,张嬷嬷又担心奶奶走了这一路早该疲倦了,也就退了出来,让两个丫鬟伺候主子歇息。
  李成则更忙一些,一路上得的东西也都要处理,他先去了一趟书房,不知道在整理什么,弄好了才终于空下来,转身去沐浴了。
  屋子里玉珠在给顾青瓷擦头发,一边擦一边跟她说这些日子家中的事,别的琐碎事一两句话也能带过,只把李家来了远亲这事说了。
  顾青瓷一愣,跟着就问:“远亲?老太太那边的亲戚?倒是没听说过,怎的今日没见着人?”
  玉珠轻笑了笑,回说:“是奶奶走了一个多月的时候寻过来的,现下自然不在了。姓罗,只有祖孙二人,乍一见时像是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实则不是。先头的确是来投奔的,毕竟在这京中人生地不熟,没个认识的人引着怕吃亏上当。那罗老太太是个明白人,只得住几日就走了。再说那位罗少爷,年纪也不很小,跟大爷一般的年纪,还未娶妻,听说是因为无父无母,旁人都道他命硬克亲不愿意结亲,但这位罗少爷很是争气,身上已经有了举人功名,祖孙二人之所以上京来,也是为了下一科的科举。
  那两个都是懂礼之人,没说一直在咱们家住着,一早就托了老爷帮忙看屋舍,约莫是卖了家里祖产进京的,身上有些银钱,眼下已经买了个一进的宅院,小是小些,但也尽够祖孙两个住的了,离咱们家也不远,估计过两日会过来,奶奶必是要见上一面的。”
  顾青瓷听着得了些趣味,这会儿子困意也去了些,嘴里啧啧出声,“身世却是凄苦,一家子只得剩一老一少两个人,如今还背井离乡。”
  玉钏在那头铺床,听见也笑了一下,说:“其实也算不得背井离乡,听说罗老太太原就是京城里长大的,做姑娘时同我们老太太最是要好,之后被家里说亲嫁去了外地。只是到底几十年过去,京城变化多大了,罗老太太心里没底,头一个来找的肯定是当年的姐妹。”
  顾青瓷更好奇那个罗家少爷,就问:“你们都见过罗家公子了,是个怎么样的人?”
  玉珠玉钏还没来得及说,就见李成则掀了门走进来,朗声道:“谁是怎么样的人?”
  顾青瓷眨了眨眼,她头发已经干了大半,于是让两丫鬟退下了。
  丫鬟出去后,她给李成则挑了条干帕子过去让他擦头发。
  把方才听得事又说了一遍,“咱家的亲事,我好奇就多问两句,免得回头见了人还一脸懵懂。”
  李成则低声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也是真疲累了,不大会儿,二人就上床歇息睡去。
  一夜好眠。
  翌日起得不早不晚,两人一同吃过早食,李成则外出了去,说是三皇子那边传。
  顾青瓷将近三个月不在家,屋子里也积了一堆事。
  饭食过后,张嬷嬷又给顾青瓷上了一杯茶水。
  一边喝,一边听她们回禀外头的事。
  玉珠问起顾青瓷带回来的两个丫鬟,问该排着什么事儿做。
  顾青瓷一笑:“倒把她们两个忘了,这是在于连府里知府大人看我身边没丫鬟伺候,这才特地寻了人来送给我,这一路都是她们两个伺候过来的,便还叫她们在屋子里伺候,福儿就让她管着平素我吃的茶水点心好了,庆儿手艺好,会梳头,以后就让给我梳头罢。总之,你和玉钏两个看着也出不来乱,就先这么着。”
  “是,奶奶。”玉珠点头应下,回头出去带着福儿庆儿把院子里的人都认认,又把奶奶屋子里的规矩忌讳细细说了一遍。
  张嬷嬷就把外头的账本都给顾青瓷拿了过来。
  自从李成则帮她把手上的田产铺子都料理妥当,下面也没人再有胆子敢欺上瞒下,账目上都是清清楚楚的。
  后来李成则又花了些时间,手把手教顾青瓷做账看账,顾青瓷也慢慢学会了,再看账本也不会觉得头疼。
  这不,用了半日功夫就理得干干净净了。


第104章 
  有些事李成则没有跟顾青瓷细说, 怕她心里压不住事或会露了形迹。
  在此之前, 他们根据羊皮卷从山洞地宫中发现的东西, 那些金银财宝也确实是一部分,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厉害的, 是一匣子里装着的秘方, 第一个是锻造“神兵利器”图,不是神话故事里那种虚无缥缈的神兵利器,而是实打实的利器图,凌驾在在世所有刀枪剑戟的武器锻造图。
  就说那柄龙凤匕首就是根据这里其中一张面图锻造而成的。
  第二个就更厉害了, 乃是地质勘探图, 里面囊括整个大陆平原, 地图上标明了许多资源的地点,包括金银铜铁这些山头地埋。
  大邺,炎国, 大司, 还有周边厉害国家, 每处地面上都标记有。
  这东西一亮相, 当时在场诸人都意识到这一份才是重中之重, 外面石屋那些金银器皿反而只能当个添头, 许是用来掩人耳目的。
  当是时,三皇子和庆王爷分别拿了五种兵刃兵器锻造图。剩下的地质图, 先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 总之他们各自拿好自己国土的, 剩下的就全部分配, 一方各握着一份。
  也是因为那些成箱成箱的金银财宝太多太打眼,于是三皇子便想出将锻造图那些放在五皇子身上保管,自己先行带着那些宝物回去,将焦点凝在自己身上。
  如果真要半途上出了事,舍些财物没什么,那些图是断然不可以丢的。
  如此才分了两批返回,三皇子那边回来是也真遇上了一些匪徒,好在不成气候,被随行的几百精锐士兵绞杀得干干净净。
  五皇子这一路却是太平得很。
  这些事知道的就只有这些人,他们个个守口如瓶。
  李成则同样没有跟顾青瓷多讲。
  眼下回来,还有一些琐事细事要一并全仔细。
  李成则就忙了两日的功夫。
  ——
  出门将近三个月,冯如是那小孩一直是放在先生那里读书,旬假的时候是才让端砚去把人接回来,在东院吃饭,老太太对他甚为不错,晚间就回西院,自有玉珠玉钏她们照顾。
  好容易回来,李成则这次便亲自去接人,冯如似一见李成则,十分高兴,他虽年纪不大但素来是沉稳的性子,尽管克制,但眉梢眼角都透露着欢喜。
  李成则从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孩子,一时心头十分怜惜,愈加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
  也没有直接就回家,而是让元宝赶车去书肆,慢慢给冯如似挑了些书本字帖送给他。随后出来又拐道去了酒楼,带他吃了外头的饭食,之后在这路上转了转,这才回去了。
  冯如似十分开心,心中生出许多孺慕之情。
  回家冯如似见顾青瓷,乖乖孙巧给人请安,顾青瓷久不见这孩子,一时起了兴致,留他在屋子里玩。
  她去外面一趟路上买了许多东西,这便又拿出许多,很挑了几样给冯如似。
  这一桩事也做完,顾青瓷记起李成则还要去奉太书院读书的事。
  于是就问:“相公几时回书院。”
  “且再过两日吧。”李成则道。
  这么久没去,还要先去拜见先生一趟,然后再过去销假。
  顾青瓷就没再说什么,心里想明年就有秋闱,算起来也就剩下不到一年的功夫就要下场,可不得要紧着了。
  翌日,罗家老太太和罗盛礼登门了,拎着几坛酒,一些家乡带来的特产,并几盒食香斋刚出炉的新鲜点心。
  孙氏见了怪嗔她道:“原本就是一家子姐妹,怎么如今反而生分了,来就来,做甚提这些东西,也不是旁人家。”
  罗老太太笑了笑:“不是什么好东西,顺路买来的吃食,且尝个新鲜。”
  李芝李蝉都在呢,见有客来忙过来见礼。
  罗老太太拉着两人说:“好,好,都是好孩子。”
  罗盛礼也给孙氏请了安。
  才说了几句话,孙氏转头吩咐下人:“去请你们大爷和奶奶过来,说家里来了客,叫他们来见。”
  下人得了吩咐忙过去了。
  顾青瓷正在自个屋子里描花样子,一时听得家里来了客,忙放下笔,问:“可是那罗家人?”
  玉珠点头,“是呢,奶奶快些起来换身衣裳。”
  说罢便和玉钏伺候她换了身见正经见客衣裳。
  顾青瓷又说:“相公那边呢,去说了么。”
  “哪里会忘,说了,书房还有元宝和端砚在,不会出错。”
  顾青瓷刚一收拾好,李成则就过来了。
  于是两人一同过去东院。
  才一入得正堂门,见上首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孙氏,另一个自然只能是那论罗老太太。
  头发有些花白了,一脸慈祥模样。
  左边位置上坐着一个年轻男人,穿着一身靛蓝色袍子,面容温和,气质出尘,长相十分好看。
  想来就是罗盛礼了。
  顾青瓷看了几眼就收回目光,垂着眼睑同李成则一起进了屋子里。
  “快来见人!你们该叫一声姨祖母。”孙氏笑着说道。
  两人行礼叫了人,孙氏又指着罗盛礼说道:“则儿,盛儿与你是同年,他月份大些,是你表兄。”
  于是两人又相互表礼,说了名字。
  顾青瓷也跟着喊兄长,之后才退到一边,跟李芝李蝉她们坐在一起。
  孙氏说道:“盛儿日后也是要在奉太书院读书的,这却是好,你们兄弟二人也有个伴了,一处读书,要守望相助才行。”
  李成则口中自然无有不应久,一时心里又想罗盛礼此人学问肯定不差,听说已是举人。他从外地来,却能进得奉太书院,大约是有名师赏识他的才华,帮他写了荐帖。
  再观其言行举止,目光清正,神色坦然,能看出其品行应当不错。
  略略交谈几句,李成则就邀他去书房,罗盛礼自然答应下来。
  这头罗老太太头一次见顾青瓷,还给她封了表礼。
  顾青瓷起身福了个礼,谢过,一屋子人说了会儿子话,午间留了罗家人吃饭,吃完了不多时也就走了。
  顾青瓷他们随后也回了西院。
  两人说着话,顾青瓷道:“相公,你觉得罗公子那人怎么样?”
  李成则乍闻这话还愣了一下,奇怪她怎么问起这个,嘴里却是答:“进退有度,学问也好,极为聪敏,人不错。”
  顾青瓷眨了眨眼,才又说:“我瞧着罗老太太对二妹妹十分好,莫不是想同咱们家结亲?”
  李成则倒没看出来,有些讶然,却自顾自摇了摇头,说:“我看不妥,我同罗盛礼接触这么短的时间,都觉出他不是个简单人物,虽面上温和,但心思深沉,想得多,不是二妹能把握得住的男子,且他自己好像也没有那个意思。”
  让李蝉嫁给罗盛礼?李成则直觉就是不般配,两人层次不一样,学识上也不对等,罗盛礼那样冷静聪明德估计得要个更厉害的姑娘才能压得住。
  李蝉以后还是嫁个性格家家庭都简单些的人家比较好,像李芝那样的就差不多,那样夫妻间更容易相处,也好交流培养感情。
  顾青瓷听了跟着说:“我也觉着不是很般配,二妹妹心性单纯,罗公子我看着人有些冷淡的样子。再一个,虽说是亲戚,可是罗家也太落魄凋零了,一户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