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南王妃 >

第2部分

南王妃-第2部分

小说: 南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姑娘您等等。”小丫鬟忙应了,去了一边桌子上斟了一杯热茶,试了试温度才给安槿端了上来,扶着安槿饮了。
  而另一个丫鬟则是给安槿行了一礼说要禀告夫人便退下了。
  安槿喝完水便哑着声跟那给她递水的小丫鬟打探情况,可是那小丫鬟却是一问摇头三不知,显是受过吩咐不要随便说话。
  安槿无奈,便要小丫鬟扶她起身,那小丫鬟便道:“姑娘,您已经昏迷了三日,大夫说了,您身上多处受了伤,就是醒了来,也不便走动,否则将来怕是会腿脚不便,您还是躺着吧,夫人知道姑娘的情况,夫人疼爱姑娘,必不会怪罪的。”
  安槿皱眉,竟是昏迷了三日这么久?难怪全身都是乏力。她再看自己衣着,衣裳竟也都是换过的。
  她看自己嫩白如玉的双手,心里就是一紧,道:“拿镜子来我看看。”
  小丫鬟忙应了身“是”,就转身从桌上拿了一面镜子递给安槿,一面递还一面道:“姑娘不必担心,姑娘的脸上虽然之前有些划伤,却是不碍事的,大夫给用了上好的美玉养颜膏,已经一点伤痕都没有了。”
  安槿没有听她咕哝,拿着镜子一照,镜子里的少女明眸弯眉,凝肤如玉,可能是因在病中,面上带了丝潮红,不见苍白憔悴,反是更添了几分娇妍动人。
  果然,她之前的乔装应该是全部被洗去了,也是,连美玉养颜膏都用了,那些乔装哪里能瞒得住?
  安槿摸了摸身上,各种贴身的首饰玉佩锦囊都在,独独少了幼时萧烨送自己的那把防身的匕首,想必是被救自己的人当作利器收走了。
  安槿按了按自己忐忑的心情,和这名叫小满的小丫鬟说着话,不时便又有丫鬟进来禀告说大公子过来探望姑娘。
  小满看向安槿,安槿低头看自己着装尚属整齐便点了头,其实她此时寄人篱下,对方且还是她的救命恩人,询问她也不过是顾着礼仪而已。
  进来的是那日安槿晕倒前见到的骑在马上的公子,那日安槿求救时不在状态,不过是才言语几句便又晕倒,此时才算是真正看清这位应是救了自己的恩人。
  安槿的外家是顺国公赵家,赵家是名闻天下专出美人的后族之家,又被养在宫中,身边所见皆是貌美之人,男子亦都是外形俊美出色的。
  眼前的这个男子在安槿眼里只能算是长相普通,但他气质冷峻,不苟言笑,自有一种让人对着他就不自觉正襟谨慎相对的感觉。
  安槿观察着陈峖柏,陈峖柏也同样在打量着安槿。
  他知道她乔装过,但那日他母亲带回这小姑娘,他收了她的匕首,听侍女和大夫回报说她的确是身中外伤,身上所穿所戴之物又皆是不凡,便打消了她是别人派过来的暗探之类的念头,后来也只是隔了帷帐远远看了看她,这,还是第一次看她洗过乔装,正面的打量她。
  陈家是岭南积年的书香世家,其先祖在前朝便是有名的大家,陈家现任的家主,陈峖柏的祖父陈老太爷现时就是岭南最大的书院南华书院的院长,陈峖柏的父亲陈大老爷也是书院的先生。
  可是奇怪的是陈峖柏却尚武不喜文,走的也不是祖辈文人雅士的道路,而是出仕任了岭南刑律司的律史,专职修订律法,监督法治。
  岭南虽然是大齐的藩地,却更似一个附属国,大齐律法之下亦有自己的官制和律法,官制分三司十六局,分别就是户政司,刑律司和工农司,三司下面则共有十六局分治岭南各项事务。
  陈峖柏生性严谨寡淡,向来不怎么注重外物,对女子容貌什么的也从来不怎么留意,但此时看到安槿,也不由得被她的容色给震了震,他万万想不到这小姑娘竟是生得这幅样子,如此,也就能解释她出行为何要乔装了。
  他也很无奈的想到,为何母亲对这小姑娘这般的上心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他母亲向来喜欢粉雕玉琢的小姑娘。
  当然,他此时过来不是来看安槿长什么样的。
  先前他过去母亲院子里给母亲请安,路上正好碰到小丫鬟去跟母亲禀报三日前救的小姑娘醒了,想到母亲对这小姑娘的格外关心,便就先一步过来问问她的话,看看可有什么可疑之处。
  她母亲心慈良善,又因只得他一子,二房又远在外地任职,家中人口清冷,自来就极喜爱温柔雅致的小姑娘,尤其是所救的这位小姑娘名唤“安槿”,正合了陈家这一辈的取字,她便觉得这实在是难得的缘分,所以陈峖柏也不能不格外慎重些。
  那日安槿晕倒在马车前,他母亲便要将其安置到自己马车上,陈峖柏不放心,便命侍女收了安槿的身,拿了安槿贴身的一把匕首。
  陈峖柏见匕首虽然外表朴实,那手柄上暗嵌的却是极品红宝石,抽开看竟是寒铁所制,便知是一把价值不菲的利器,且应该说是有钱也未必能购到的极品武器,心中便越发怀疑安槿的身份。
  只是那匕首上的确刻有“安槿”二字,知道她并未骗人,才勉强同意了母亲将她安放到另一辆马车上带回了陈府。
  陈峖柏本是反对将这小姑娘带回陈家,觉得她行迹可疑,不若就放在庄子上,派了大夫帮她治了伤,然后养好伤后送走,也就算尽了善心了。
  可是陈大夫人却是摇头反对,她手抚过安槿脖子上露出的一块玉佩,上面也正是刻了一个槿字,柔声道:“柏儿,我们陈家虽然是积年的世家,却并不富贵,你看这姑娘身上所穿的衣料,佩带的玉石佩饰,哪样不是看起来朴实低调实际却是价值不菲?这样人家的女儿,有什么好算计我们陈家的呢?我看她怕是因为地动,和家人走散的。”
  陈峖柏不过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却并非怕事,见这小姑娘应该出身富贵,而非有所图谋,母亲又是坚持,便也就罢了。
  安槿看着沉默打量自己的陈峖柏,心里很有点无奈,但对方的救命之恩是实打实的,她又出现的奇怪,对方对自己有所怀疑和防备是再正常不过的。
  安槿欲起身行礼,陈峖柏就淡淡道:“你身上有伤,虚礼就不必了。”
  安槿便弯腰给他行了个简礼,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他日必当厚礼相还。只是不知公子能否告知此处是何处?”
  放心,我是不会说什么“救命之恩定当以身相许的”,所以你不必那么紧张。
  陈峖柏看着安槿的眼睛,不得不说,安槿的眼睛长得实在太好,黑如点漆仿佛深不见底却又偏偏清如晨溪,饶是陈峖柏心志坚稳,看着这样大大的眼睛,心里也有些微微异样。
  他微微转开了眼,撇开心头那丝异样,略摇头道:“是家母救了安姑娘,并非在下。此地是岭南王城越州城,姑娘是在越州陈家。”
  越州陈家,安槿来岭南之前,是背过岭南大大小小世家的家谱的,自然也知道这个陈家。
  安槿心里不禁松了口气,越州陈家是积年的书香世家,至少在表面上并未参与岭南王府的权势之争,这样自己就不会太过危险。
  陈峖柏看到安槿的眼神先是闪过一抹若有所思然后便是放松了些,便知她必是知道陈家的,并且还因知道这是陈家而放下了些戒心。
  看见安槿不再那么紧绷,陈峖柏竟也意外的放松了些,原来他其实也在意她的态度的。
  他道:“安姑娘,不知姑娘家在何处,好让在下把姑娘在此的消息送过去,或者待姑娘养好伤,也好送姑娘回家。”
  安槿听了他的话,脸上闪过一丝惆怅,片刻后才道:“小女祖籍交州,但父亲在京中锦华书院教书,小女便自幼跟随父母住在京都,此次是家中出了些变故,家父便让小女随了商队来交州寻亲的,不想却在半路遇到水匪,又遭地动……”
  她摇了摇头,看向陈峖柏继续道,“如果方便的话,我可以手书一封信,麻烦公子转交给交州的霍家大公子。”
  交州城近海,有岭南最重要的交州港,乃是岭南第一大商贸城镇。安槿的外祖家顺国公赵家和交州最大的行商世家霍家有旧,临行前,其外祖母顺国公老夫人曾修书霍家,请其看顾安槿,又帮安槿在交州和王城越州都置办了不少产业,现时都由霍家的大公子霍珩帮忙照看。
  此时安槿不便说出自己的身份,只好先托陈家联络霍家,虽然她并不认识霍家大公子霍珩,但既然外祖母那么信任霍家,应该是可信之人。她此时和侍卫失联,又身受重伤,不便把自己在陈家的消息传出去,只希望能联络到霍家再作打算。
  陈峖柏看到安槿身上一闪而过的惆怅和伤感,猜测她的家中必是出了大变故,让自己女儿孤身千里迢迢从京都到岭南来寻亲,而且她还是生得如此模样,不是万不得已一般人家必不会行此冒险之举。
  他再听安槿说要联系霍家,心里又有些诧异,不想这个姑娘竟是霍家的故旧,霍家大公子霍珩,他其实算得上是熟悉的,却不知这姑娘和霍家大公子是什么关系?
  不是他脑补过度,实在是此事怎么看怎么透着古怪。


第3章 住陈家
  “夫人。”
  安槿和陈峖柏正说着话,就听到了小丫鬟小满给夫人请安的声音。安槿转头看过去,便看到了那日自己晕倒前见到的那位慈和的夫人。
  陈大夫人免了丫鬟的礼,便坐到了安槿的床前,按着安槿不让她起身行礼,然后温和地道:“你晕了好几天才刚刚醒来,怎么就说这么多话,仔细伤神又累着了嗓子。”
  说完还有些怨怪的看了一眼问安槿话的儿子。
  安槿忙道:“不碍事的,夫人。是小女心急,才问了大公子些事。”
  陈大夫人柔和的拍拍她,便召了她身后的丫鬟上前,却是她过来时便已让人备了些清淡的莲子燕窝粥,好让安槿醒后用了恢复些元气。
  陈大夫人不再让安槿说话,只吩咐丫鬟上前服侍了安槿用了燕窝粥,又用了大夫开的比较温和些的药,便让她安心歇着晚些时候才说话。
  安槿虽然想了解清楚现在的状况,却也知道这位夫人是为了自己好,此时伤了嗓子以后再怎么调养也会伤些元气的,便只得应了。
  陈大夫人刚刚已经听到了安槿和自己儿子的对话,知道安槿的父亲竟然是京都锦华书院的先生,很是高兴。
  却是大齐王朝有三大书院,分别就是京都的锦华书院,江南的庐林书院和岭南的南华书院。
  锦华书院是大齐朝开国老丞相致仕后邀众前朝遗老遗少隐居饱学之士所建,名人大家众多,能在锦华书院教书,必也是有过人之识的。
  不说陈家是积年的书香世家,就是陈大夫人自己,也是出身书香之家崔家,父亲还是岭南有名的书法大家,也偶在南华书院授课的。所以对同样出身的安槿自然又添了几分亲近喜爱。
  陈大夫人安抚了安槿一阵,让安槿好些歇下,又吩咐了丫鬟待安槿再醒来时再喂她些清粥云云,然后才唤了儿子去自己院里说话。
  翌日安槿便手书了一封书信给霍大公子霍珩,只道是自己来岭南途中遭遇水匪,幸被陈家所救,盼霍珩能帮忙接她去越州城安家的别院。
  只是不巧的是陈峖柏派人送信去交州霍家,几日后就得到消息说霍珩却是刚好外出了,道是少则一个月多则数月后才会回来。
  安槿得知这个消息很是无奈,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自她入了岭南真是没一事是顺顺利利的,当然遇到陈家人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她来岭南之前,虽然外祖母托人帮她私下置了不少产业,但多数是托了霍大公子管理,此时她孤身一人贸贸然断不敢自己找去那些置下的庄子别院去的。
  陈大夫人见安槿得了霍珩不在的消息后便愁眉不展,就劝道:“槿儿,其实之前听你说,你们家和霍家也只是故旧,其实若你不嫌弃,以后可以安心就在我家住下,我让柏儿再慢慢帮你寻访你的姨母。”
  自这些时日熟悉之后,陈大夫人便让安槿唤她伯母,而她则是直接唤她槿儿的。
  安槿曾跟陈大夫人说过她在岭南有一姨母,此次回来便是寻这姨母投亲的,只是和这姨母也是多年未见,早已失联,反是霍大公子经商常去京都,和父亲很是熟悉,父亲便拜托了霍大公子帮忙寻找姨母。
  其实陈大夫人此时已经有心想将安槿留在陈府,这几日相处,她很是喜欢安槿乖巧知礼的性子,两人喜好兴致也颇为相投。她觉得一个长相太过出色的姑娘家,投靠多年未见又失联的姨母,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安槿也心知留在陈家是最稳妥的法子,且陈家家主陈老太爷是南华书院的院长,萧烨曾经也在南华书院陈老太爷门下就读过一段时间,陈峖柏又是身在朝堂,她无论是想联系到萧烨还是想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