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南王妃 >

第16部分

南王妃-第16部分

小说: 南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有甚者,因为她身份的问题,院长再偏袒,也不该让她再继续打理女刊了。至于其他议题,若是有机会,属下也会引导。”
  宣衣史定定看着华蓉,良久才点了点头,道:“这主意好是好,但分寸极不易把握,你需得小心些,更不要让人疑到你的身上。”
  华衣史忙道:“属下知道,届时属下也会将相关的资料以及她的成稿给衣史审阅。”
  宣衣史点头,又和林衣史细细商议一番,这才放下心来离去。
  安槿这些时日真是忙得团团转,最初的定题还好些,就是翻看了过去两年千机社主刊和女刊的内容,然后听女院学生们叽叽喳喳的兴趣爱好,再和陈峖棋还有熊真真几人细细商议后,便初步定下了大概的议题和方向。
  之后便是开始费尽脑汁的查资料,定内容框架,再查资料,但说实话,非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游记什么的,这类资料真是少之又少,几乎等于无,查故纸堆真是半点用都没有。
  然后她便改变了策略,定了框架后,便有针对性的找人查问,例如一直跟着她的采枝,霍大公子送她的明枝,女史科两个昌华长公主暗中安排的女史,以及熊真真等人。
  唔,她休沐日还回了趟陈家,送了陈大夫人不少的书院写真,都是忙里偷闲画的,让陈大夫人搂了她高兴得不行。陈大夫人自也是知道了她接手女刊的事,她便又细细把自己定下的议题和现有的想法都说了,让陈大夫人又给了不少意见。
  如此倒也慢慢摸清了大致的脉络,基本内容看起来竟也已经十分丰富了,再有需要查的,她便是交给了采枝,让她找萧烨的人去查了。
  不过,就在安槿觉得进展还不错,已经小有成就感的时候,却又收到了昌华长公主暗中送来的一批资料,拿来细细看了,心中就不由得一跳。


第21章 婚事坷
  安槿合上了资料,手轻轻在桌上无意识的划着,想了一会儿,才问面前长相清秀的女史,道:“王妃娘娘除了送了这些资料,还有交代什么话吗?”
  面前的这名女史姓曾,闺名以晴,年纪在女史科中算是小的,今年也不过十五。她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她并非王府或官府部门推荐的下官女史入女史科的,她出身书香之家,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后来经岭南的女子选考得女史位,然后再因资质卓越经院试进入书院的。
  与大部分经王府或官府部门推荐入书院的女史不同的是,她虽没有丰富的专项经验,但饱读诗书,知识很是扎实,幼时又跟随爱游历的父亲去过不少地方,眼界颇为开阔,更是写得一手好字。
  安槿便是借此叫了她做自己的助手,不上堂闲暇时便叫她过来帮忙整理誊写资料。
  而众人不知道的是,这位曾女史实际是昌华长公主的人,她母亲便是昌华长公主当年嫁来岭南时暗中带过来的人,后来嫁予曾女史的父亲,只是此事比较隐蔽,外人并不知情。
  曾女史摇了摇头,回道:“娘娘并无其他交代,只道是姑娘自己看看这些资料,若是需要,便可随意选用。”
  曾女史并不知安槿真正身份,只是收了昌华长公主传达的话,让她协助这位安姑娘,听从她的吩咐。
  安槿点头,这大概是长公主试探自己对这些事的敏感度和行事风格了,也或者是她给自己自主权让自己决定如何做,也是告诉自己她会尽力帮助自己,但并不会干涉自己的行事自由。
  安槿心里思了几转,便让曾女史退下,然后又细细看了两遍这些资料,再又拿出前几日华女史给自己整理的资料,细一比对,慢慢便觉出些滋味来。
  华女史给了自己很多资料,其实在昌华长公主送来的资料之前,她便已经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因为华女史不知道,其中有一部分资料她本来就是非常熟悉的。
  她来岭南之前,早就将岭南和大齐的互动记录都熟背于心,包括每年岭南给大齐的上贡物品,来访人员,大齐的赏赐等等。那些上贡的衣料珠宝她更是熟悉,因为这么些年来,每年收到的贡品都会有一份被送到赵皇贵太妃那里,然后赵皇贵太妃就会让她过去随便挑。
  所以她只看这一部分便发现了华女史给自己的资料和实际情况有出入,她原先还不太明白这出入到底是怎么回事,此时再一对比昌华长公主送过来的资料,立时便明白了。
  岭南出一种衣料,名唤海心罗,是岭南所产蚕丝所织,色泽幽远碧透,行动时流光暗动,光照时却如入大海只觉清透而无丝毫闷热之感。不过岭南天气湿热,蚕丝产量质量都少过江南一带,这海心罗更是从千千万万蚕丝茧中抽选特制而成,耗时耗力,每年产量也不过数匹。
  根据华女史给自己的资料,这岭南所产出的海心罗除了少量的几匹是王府留用之外,全部上贡给了大齐。
  可是安槿知道的很清楚,每年进贡给大齐的,并非是真正的海心罗,只是仿品,她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仿品每年她能从贡品那里得到,而真品,萧烨却也是送过她几次的。
  类似的出入不胜凡几。而华女史给出的有关进贡大齐的这部分资料,字里行间无不是隐隐在夸着这些东西的珍贵,特别,不凡,还有部分夸赞岭南王妃昌华长公主的着装品味,衣饰引领岭南风潮的,唔,连有些异族的风潮衣物灵感都是来自于岭南王妃的着装的。
  这个,还真是有些意思,陷阱还不少,那想必其他她不熟悉的部分应该还有不少她没看出来的问题的。
  而且因为萧烨去了玄州,正是因为异族叛乱纠纷引起,她心里担心萧烨,就又花了不少心思去书院的书库翻看岭南各族相关的典籍,知道这些异族避忌很多,而华女史给自己的资料中偏偏不少是讲这些异族之事的,这,可不就是仗着自己不懂。
  安槿一笑,便有了主意,不过想到萧烨,她便忍不住取了萧烨昨日送给她的信来看,又调笑着把此事写进了给萧烨的回信中。
  这几年她在京都,萧烨在岭南,两人便一直都有通信的习惯,没什么话说,她便常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调侃来跟萧烨当笑话说,慢慢的倒也觉出不少趣味来。
  只是也不知萧烨现在怎么样了,反正萧烨给她的信也从来不会说任何不好的事,她觉着,以后自己做了他的世子妃,是不是得调整下交流的内容?
  写完给萧烨的信,封好,交给了采枝,她便又开始整理华女史的资料,誊了一些扼要,第二日一早就回了陈家一趟。
  因着她打理女刊,每日的外出也算是常事,书院其他人对她的外出也就并不以为意。
  此时的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好在安槿是赶在一早下山,又有微风,走在有树荫的山路上,还是很舒服的。只是下了山,天上的太阳也开始毒了起来,再从山下坐一个时辰的马车回城中陈府,马车闷热,身上衣裙又裹得严实,那感觉就不怎么好了,此时安槿就会格外怀念在京都时马车上散发出阵阵凉意的冰块了。
  回到陈家,已是巳时多,陈大夫人已经理完了事,正在和陈二夫人说话。听下面人突然回报说二小姐回来了,且只是安槿带了丫鬟侍女回来,并没有峖棋同行,两人都有些诧异。
  其实此时陈大夫人和陈二夫人正在说着峖棋的婚事,陈峖棋也已经不小,和她同龄的大家小姐大多都已经定亲了,所以此次陈二夫人趁着陈老太爷寿辰回来,便打算先将女儿的亲事定了,才好再回临州。
  只是陈二夫人对陈峖棋的婚事很是有些苦恼,这其中还是有些缘故的。
  在安槿这个陈家伪小姐之前,旁支不算,陈峖棋是陈府唯一的小姐,陈家是老牌书香世家,门第清贵,陈老太爷又德高望众,陈家在岭南的隐形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陈家唯一的大小姐自然是不少世家和商家公子求娶的对象,至少别的不说,拿来提高门第也还是很不错的。
  不说别人,就是白侧妃都动了这个心思,想替自己的次子萧翼求娶陈峖棋。萧翼喜文,对陈老太爷很崇敬,也曾在南华书院入读多年,对文雅才华出众的陈峖棋也有好感,所以对她母亲的提议并不反感。
  但萧翼喜文,也有文人怜香惜玉的习性,所以刚在白侧妃跟陈二夫人提亲过后,就曝出了和白家一个远方旁支美貌表妹的□□,那萧翼还道娶妻娶贤,那表妹做侧室即可,并不会影响峖棋的正室地位。陈家听了这话更是不悦,毫不犹豫就拒了白侧妃的提亲。
  拒了便拒了吧,理由也是现成的,可是因着这一事闹得有点大,白侧妃就放出话来,道是发生这样的事,陈峖棋生气也是自然的,这都是他们家萧翼的错,但萧翼倾慕陈峖棋,愿意等陈峖棋气消,届时再给萧翼和陈峖棋定亲。
  这话一出,哪里还有其他家敢求娶陈峖棋?因此饶是陈二夫人白氏修养好,鼻子也给气歪了,她娘家白家还不停的给她施压,一副不把陈峖棋许给萧翼就不罢休的样子。
  所以最后陈二夫人受不了了,就带了女儿去了陈二老爷任上临州。
  此次陈老太爷寿辰,陈二夫人想着事情已经过了一年,也该淡了下来,女儿的婚事也不能一直拖着,所以就带了陈峖棋回来想把她的婚事给定下来。
  然而这一年,除了白侧妃对陈家和陈二夫人的娘家父母兄长继续维持着热情之外,也就只有一家表达了想求娶陈峖棋的意思。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家大业大的熊家,熊家下一代家主熊二公子熊骞表达了想求娶陈峖棋的意思。
  熊家很好,奈何熊二公子实在非一般女子的良人啊!萧翼还只是暗地里和表妹不清不白,那熊骞可是侍妾外室红颜知己的一大堆,这如何能行?
  所以陈二夫人如何能不愁,她甚至觉得把女儿嫁给熊骞,还不如嫁给萧翼呢,这年轻公子,有哪个没和什么貌美表妹侍女的有过点什么,不过是看把没把得住,事后压没压得住而已。
  然后陈二夫人也听说了最近陈峖棋以及安槿和熊家小姐熊真真来往密切,常常见面的事。她知道熊二公子手段高超,想要什么难有不到手的,生怕女儿就被人给骗了,这日她在陈大夫人这里说话,也是有打探一二的意思。
  所以此时安槿回来,她正和陈大夫人说到烦恼处,又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消息,自然就想着顺便问问安槿好了。


第22章 何相似
  安槿回到陈家,也没有忙着回去自己的院子,而是直接到了陈大夫人的院子里先过来给她请安。
  安槿见到陈二夫人也在,忙先就上前分别给陈大夫人和陈二夫人两人都行了礼。陈大夫人拉了她到身边坐下,看她脸上身上都微微冒着热气,面上红扑扑的,微微被细汗润着,反倒是格外的娇艳起来。
  只是安槿额前留了厚厚的留海,这样的天气看着越发的闷热,陈大夫人就拨了拨她的额发,从她的两边发髻前抽出珍珠梳篦,重新帮她把留海捋上去用珍珠梳篦插上,再拿帕子给她微微拭了拭额头,才慈爱的笑道:“怎么今日回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棋姐儿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安槿一直坐在陈大夫人旁边由着她的动作,听得她问话,才回道:“嗯,是回来有事情请教义母的,因为是临时起意,这天气又这般热,不好折腾棋姐姐,就自己回来了。”到后面几句,已是对着陈二夫人解释了。
  安槿未去书院前,平日里陈二夫人也是常见到她的,但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安槿的额发别到两侧,此时看着安槿看向自己微笑着解释得模样,都不由得给惊了惊,她知道安槿生得很好,却不曾想,这模样竟是如此,且还莫名带了些熟悉感,好像不知道在哪里见过似的。
  她收了收心中的惊异,就笑着对安槿道:“你这孩子,就是对她太好,她呀,外面看着稳重,其实最是懒散的,既是做了姐姐,就该有姐姐的样子,陪着妹妹走一趟怎么就叫折腾了。”
  几人说笑了一阵,陈二夫人便开始细细打听安槿她们这几日都去了何处,和谁见面云云。
  安槿初时还不觉,但被问得多了,自是觉察出了异样,心里猜测这二夫人大概是在她答话中寻找峖棋的一些事情,而自己又不知其目的,便小心谨慎起来,生怕自己随口一句话给峖棋带来了麻烦。
  如此几人闲聊了好一阵,陈二夫人看安槿说了说去她们都只是和熊家小姐或其他家小姐一起讨论女刊内容的事,并无任何异样,这才放下心来。
  于是松了口气道:“槿姐儿好不容易回来,想必是有不少话要跟大嫂说的,那我就先告辞了,改日再来找大嫂聊天。”
  又嘱咐了安槿几句让她在山上好好照顾自己云云,这才离去。
  安槿应过,起身恭送她出了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