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老师是首辅 >

第128部分

我的老师是首辅-第128部分

小说: 我的老师是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消息?”青辰愣了一下。
  赵其然使劲点了点头,“蓝叹回来了!还带了个人。”
  夕阳下,青辰的心跳有些加快。
  “是你的同窗好友,顾少恒!”赵其然道,“顾少恒在开平卫立了功,不必再戍边了!昨天夜里回来的。”
  赵其然不知道,那一瞬,他的脸在青辰眼里变得无比顺眼。
  这真是,她回京以后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散值的时候,秋风又起,刮落了院子里的梧桐叶。青辰的脚步异常轻快,她急着要去见顾少恒!
  听赵其然说,蓝叹住到了他的府上,顾少恒则回家了。
  顾府被抄家后,男人们都被罚去戍了边,女眷则被贬为了庶人。现在的顾家的女眷都住在一间普通的二进小院里。
  青辰踏进这一间小院的时候,才过了影壁,就看到有个人在庭院里,正用木飘舀水浇灌墙角种的皂角。
  他穿着一身素色的粗布衣服,看起来有些清瘦,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她熟悉无比的姿势。
  “……少恒。”
  青辰在他身后叫了一声,他的身子微微一顿,然后才转过头来。
  隔着大约七八步的距离,顾少恒与青辰就这样对视着。情绪在暗中涌动,分别两年的人终于见了面,此刻皆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边境的日头把他晒黑了些,边境的风沙也让他的脸变得粗糙了。那双熟悉的眼睛,慢慢地,一点点,泛上了泪光。所幸,他的气色还好,只有一点长途跋涉遗留的疲惫。
  “你回来了。”唇翕张了一下,青辰才说了这一句。
  顾少恒看着她,咧起嘴笑了,牙齿还是白白的,“回来了。”
  霎时间,青辰仿佛回到了在翰林院生活的时光。
  那个时候,他们青春年少,无忧无虑。他是那么俊朗朝气,那么意气风发,有着做不完的梦和使不完的劲儿。
  她受伤的时候,他帮她包过手指,她受委屈的时候,他替她仗义执言。他跟她一起在重阳节埋下竹简,许下心愿,他跟她一起到棋盘街喝酒,买了两个烧饼塞到她袖子里。她从酒馆楼梯上滚下来,是他第一时间把她抱起来,送去了医馆……
  时光匆匆,昔日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可惜的是,一夕之间惨遭变故,他变成了阶下囚,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今日恍然一见,她觉得他好似没变,又好似变了。
  顾少恒放下手中的木瓢,笑着走过来:“可是又见到你了。刚散值?今日还挺早的。”
  青辰的眼角湿了,抬起手来擦了擦眼角,“赶着过来看你。”
  后来,他们坐在廊下叙旧。
  顾少恒说他在边境的生活,沈青辰就静静地听着。在他的描绘里,她仿佛能看到那些烈日当头,风吹雨打的日子,他身上戴着手铐脚镣,背着粮草木桩,拉着车马辎重。
  种种场景,皆不堪细想。
  顾少恒笑着看青辰,“听蓝将军说,你升得很快,现在已经是正三品的户部侍郎了。卫所里的人偶尔也谈论朝里的事,说的最多的,就是你。”
  “嗯……”青辰点了点头,本想多说点话,在这个问题上却不知该怎么回。
  天子对她很是优待,对他却很是亏欠。背上莫须有的罪名,天子只因猜疑便斩断了他们一家的生路,可想而知他心中的恨意有多少。
  当旁人每一次谈起她的高升时,作为她的同窗,他就会受到一次伤害。虽然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
  顾少恒看她沉默,便换了个话题,“听说你也刚从云南回来。云南那么远,我都没有去过,那边是不是很苦?”
  青辰把她的经历大略说了说,他听了轻叹一声,“还好白莲教的人没有伤了你。此去那么辛苦,倒莫如在京城安稳一些。”
  青辰听得出来,他的意思是这么辛苦换得的官位,到底是浮云。说没就没了的。
  百年世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她出身市井。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问:“宋老师还好吗?蓝将军对我们很好,我知道是宋老师的缘故。冠礼时是他帮我加的冠,抄家那天他又与你来看我,他这老师对我当真是不能再好。我经常想,我这一生还是幸的,认识了你们二人。我不在这些日子,你与老师相处得还好吧?”
  “好……挺好的。”青辰不自然地笑了笑,不愿再提那人,又转了话题,“我们吃些东西去吧。棋盘街那间面馆还开着,烧饼摊,也还在。”
  顾少恒点了点头,想起什么,进屋一趟,出来手里多了个东西,“青辰,你看,我在边境的时候给你刻了这个。”
  竟是个木头雕的小人,是青辰的人像。
  青辰握着端详了一番,有那么三分相似。
  他戴着手铐,还能做得这么精细。
  青辰的心里一酸,把它仔细收到袖里,笑道:“最珍贵的礼物,我一定好好收着。我们走吧,我都饿了。”
  顾少恒猛一点头,“走!”
  吃面的时候,他们说了很多话,唯独有一个话题,顾少恒没有提,青辰也没有问。
  顾少恒曾经是个世家子弟,白马青衫少年郎,享着泼天的富贵,读着圣贤的书,然后按着世人最艳羡的路往前走,考中进士,入了仕。
  但是现在,他变成了罪人之后,不能再做官了,今后的生路便成了问题。顾家还有那么多女眷要养,今后他还要娶妻、生子,以前他从未忧愁过的事,现在成了他最忧愁的事。
  在这一点上,青辰暂时也没有想到办法。
  入夜后,青辰才回家。
  她喝了些小酒,有点喝醉了。
  进屋前,有看门的小厮来转告,说是陆大人来找过她,还给她留了东西。
  听到这个名字,青辰微微一愣,自那天雨中分别后,陆慎云就没有来找过她。这次他来,是因为什么呢。
  烛光下,她拆开了他留下的信。
  几行字,言简意赅,看得出下笔时语气略有斟酌。
  原来陆慎云得知顾少恒回来,料想她一定会为他的生路忧心,便已为他想了个出路。
  陆家是数代锦衣卫世家,也是京城的名门望族。虽说家里主要是习武的,但家族子弟这么多,总不能个个都当锦衣卫,况且名门望族也需要添些书香气,故而也有不少子弟的出路是读书入仕。
  所以,陆家有族学。这族学办得还不错,前两年是出过举人的。陆慎云留下的信,其实是一封聘书,聘顾少恒到陆家族学去教书。
  下笔时之所以斟酌,是他犹豫要不干脆以银子资助,顾少恒到底曾经是个世子,要放下身段来教书,心里总是会有落差。
  可他也知道,像青辰和顾少恒这种读书人,大约是不肯平白接受资助的,还是委婉些的好。
  青辰看完了信,只觉得鼻尖微微有些发酸。
  陆慎云的细腻心思,她在信里看得一清二楚。
  
  这些日子,陆慎云偶尔会去户部找青辰。
  自从顾少恒做了陆家族学的老师,他与青辰的见面也多了。
  至于那个吻,大家都没有再提,但是冥冥之中,两人的心好像靠近了些。
  顾少恒这个老师做得还算顺利。他毕竟是凭本事考上进士的,又做过翰林院的庶吉士,当个族学的老师,是绰绰有余了。
  他对这份活儿也不挑,用了满腹的热情去做着。对于自己的处境,他心里清楚得很,所以很安于现状,也很感激陆慎云和青辰。
  青辰也为他高兴。他回来了,她身边终于又多了他这个朋友,这也让她感到心安。可惜她平日里太忙,与顾少恒相见的机会很少。
  好在,陆慎云很甘愿地当起了信使,常来转告顾少恒的近况。
  这日下值,陆慎云打宫里出来,青辰打户部出来,两人在千步廊上正好又碰上了,于是便站着说了会儿话。
  千步廊的另一头,正好也有两人走过来。
  是宋越和赵其然。
  两人正议着山东今夏粮食报欠收的事,宋越想让赵其然去趟山东。这时,宫墙旁的陆慎云和沈青辰便进入了两人的视野。
  “……他们怎么在一块儿。”赵其然看着,纳闷道,“陆慎云那是笑了吗?我好像就没见他笑过。”
  宋越微微眨了下眼,继续前行,“走吧。”
  赵其然依旧好奇,目不转睛地瞧着,“你说他们在说什么,能笑成这样。青辰也笑了。”
  宋越没有说话,赵其然边走边回头,“说完了,走了……哟,差点摔了,还好陆慎云扶了一下……诶,你快看。”
  “没什么好看的。”
  口气里,有那么一分旁人听不出来的落寞。


第155章 
  很快,京城的秋天就来了。
  大地上一片金黄,凉风细细,不无萧瑟。
  于青辰而言,顾少恒的回京,为她驱走了很大一片阴霾,让她露出了笑容。
  而陆慎云也从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走进了她的生活。青辰心中始终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他就好像是一件家具,刚搬进家里时给人一种陌生疏离感,用得久了,反倒让人习惯了他的存在。
  若是哪天不见了,一定会感到别扭。
  至于宋越……
  
  这日,青辰在户部办公,偶尔听到其他人提起太子生辰,她才恍觉,她已经有一阵子没去看过朱祤洛了。
  回京已经四个多月了,她只在初回来那几天见过他一次,后来就再没去过慈庆宫。
  虽说现在她是户部侍郎,不再是詹事府的人,但她到底曾做过他的老师。在出发去云南之前,朱祤洛也说过,不论今后如何,在他心中,沈师傅是一辈子的老师。
  这句话她记在心里,在云南时也时常想起慈庆宫的那清冷少年,同情他的遭遇,也感激他对自己的信任。
  如今回来了,她理应多关心他一些,知道那孩子最是怕孤独。可她已经不是太子师了,怕朱瑞对“天降异象,太子逼宫”一事还心存芥蒂,顾虑着自己正三品的身份会不小心触碰朱瑞敏感的神经,故而也不敢常与朱祤洛来往。
  再加上,这阵子她的心被宋越搅得一团乱,所以四个月了,才到过慈庆宫一次。
  今日既然知道他生辰快到了,理应去见一见他的。
  慈庆宫。
  太子朱祤洛原是在书房里温书,乍见青辰来了,一时有些难以置信,整个人激动不已。
  “沈师傅……”
  他把青辰迎到太师椅上坐,又命人奉来了热茶。
  “殿下在看什么书?”青辰笑笑,扫了眼案几上的倒扣着的书册,看不清书名。
  “是《天工开物》。”朱祤洛抑制不住心里的高兴,语调轻快而上扬,“原来曾私下听沈师傅一堂课,说是如今教与学只偏重经史子集,却轻了技艺百工,就好比一个人只用一条腿走路,并不利于大明的发展。而西洋的火器,已经造得比大明要厉害得多了。老师之言我没有忘,在文华殿,师傅们只教《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书,像这本书,我便只能自己看了。”
  她是他的老师,她说的话,他全都记得清清楚楚。哪怕她已不在他的身边,不会再检查他的课业,他也还是会按照她说的去做。
  “嗯。”青辰听了,心里颇有些感触,想这孩子真的是一心想做一个好君王。
  她还记得,与他说这些的时候还是两年前,那会他才十二岁。现在两年过去了,他已经十四岁了,长大了些,也抽条了,站起来比她都还高了。
  一袭朱色织金四爪黄龙袍穿在身上,明明白白昭示着他储君的身份。他比以前多了分淡然,少了几分稚气,五官仍旧清隽俊朗,端的是好一个翩翩少年郎。
  她不禁想,未来他成人了,再继承了大宝,那必定是个惹无数女子魂牵梦萦的君主。
  片刻的沉默后,朱祤洛咧嘴道:“老师终于又来看我了。”烛光下的少年储君,眼眸特别明亮,目光里有那么一丝思念之情。
  她只在初回京时与他见过一面,但时间并不长,只是简单叙了旧。自那以后,她就没再来,直到今天。
  朱祤洛十四岁了,自出生开始就身处政治漩涡的中心,经历过母亲的死亡、被冤枉逼宫、差点被废掉太子位,很多事情他已经看得很明白了。
  他明白沈师傅之所以不常来看他,是为了他好。所以哪怕几次三番想召她到慈庆宫来,最后也还是忍住了,怕她踯躅为难。
  他想,他已经失去了她两年,现在她回来了,比什么都好。哪怕是见不到面,知道她每日都与她同在这宫墙里,他也能感到很安心。如此,就足够了。什么时候沈师傅想起他了,觉得可以来看他了,她自然会来的,他便在宫里静静等着就好。
  青辰微微一笑,“臣听说,殿下的生辰快到了,便想着过来看看。”
  “原来是因为我生辰快到了。”朱祤洛故作伤心状,叹了口气,“可惜这生辰一年才一回,只能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