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老师是首辅 >

第115部分

我的老师是首辅-第115部分

小说: 我的老师是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巡抚,或是不设巡抚,只以布政使来统管一省。
  青辰年纪轻轻,却已是封疆大吏!
  等宣旨完毕,程远志立刻笑道:“方才是沈大人恭喜我,现在换我给沈大人道喜了。”
  回元江府的路上,青辰的心里一直是乱的。
  她不知道,元江府如何遭受了雹灾,百姓们如何到府衙来闹事,她如何施行一年两稻,最后稻子又是如何丰收,这些情报都已在第一时间送到了京城,送到了皇帝朱瑞的手里。
  程远志和沈青辰都是朱瑞赏识的人,兵部尚书之位有了空缺,他第一个想到的接任的人就是程远志。而青辰在云南立了功,又是他打算好好培养的人才,接替程远志也就顺理成章。于是也没有跟内阁商量,两份升迁的旨意由朱瑞自己拟好并下达了。
  青辰年纪尚轻,任巡抚恐难以服众,他便先让她任布政使,只要他不派新的巡抚来,那她就是云南的一省之首长。
  程远志依照圣旨,匆匆收拾了一番,便拖家带口离开了巡抚衙门,往京城去了。而青辰也在谢文元的帮助下,由元江知府衙门搬到了更大、更气派的云南藩司衙门。
  变化之快,连她自己都还没能回过神来。
  直到她站在藩司衙门的石阶上,看着北面的远山没入落日的余辉,无数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才反应过来,她的肩膀上有了更大的责任。
  ……
  大丰收后,云南省很快就彻底入了冬。
  不同于京城的大雪纷飞,这一块南方的大地上还是晴天暖阳居多,只是气温也降得要穿上厚厚的衣裳了。
  青辰当上云南布政使后,将谢文元提升了一级,带到了布政司衙门。管一府与管一省是不一样的,程远志走得匆忙,也没来得及与她细说整个省的情况,只是留下了一些他自己整理的心得,供她参考。
  青辰已经很感激了。这比她初到元江,面对乱七八糟难以运转的衙门,程远志算是给她留了个很好的班底。只是,初来乍到,要熟悉很多东西,忙碌总是免不了的。
  谢文元发现,沈大人虽换了身官袍,但忙碌的状态依然没有改变。她窗前的那盏灯,仍旧是要燃到三更,案台上的文书,依旧是堆得高高的。
  除了偶尔陪得了癔症的父亲晒晒太阳,说会话,偶尔兀自站立眺望北方的天空,他几乎没看过她为自己做过什么事,她生活的重心,可以说几乎都放在了公务上。
  这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怪不得是师徒呢。
  宋阁老的作风和习惯,竟是都体现在了沈大人的身上。
  这两个人,都是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
  藩司衙门院中种了几株羊蹄甲,那是一种淡紫色的花,花瓣薄而有些透明,很美。今年的年节,便在这种花的花瓣纷飞中悄然而至。
  这一日青辰回到后院,发现门窗上已被贴上了大红色的对联和窗花,她愣了一下,身旁的谢文元才道:“大人都忙忘了吧,今日都是年三十了。”
  上了廊道,青辰轻轻拂了一下袖,在窗前站住了,目光停留在那红艳而生动的窗花上。
  又是一年。
  还记得去年过年前,宋越带着她一起挑了好多窗花,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他有意,挑的窗花上都有可爱的孩童。最后她想要付钱,他却捉住她的手腕阻止她,还说了句很撩人的话——
  你想要包养阁老吗?
  一身锦衣,一张绝世的容颜,他的目光幽幽的,只看着就能让人沉沦。那时候她的心跳得有多快,她自己都数不过来了。
  年三十的夜里,他们一起买的窗花就被贴在了他家的窗子上,他陪她在院子里漫步,陪她吃了年夜饭,又陪她一起看了烟花……烟火盛放时,漫天华彩,葳蕤灿烂,雪花点缀般地慢慢落下,他拥住她,吻了她。
  那一瞬,她几乎要在他的柔情中融化了。
  可是一转眼,就已经物是人非。
  青辰摸了摸那窗花,然后便端起袖子,继续往前走。
  谢文元跟在她身边,道:“下官看大人太忙了,便自作主张为大人买了年货,挑了这些窗花和对联。大人若是不喜欢,下官这就再去买。”
  “不必了。”青辰摇摇头道,“这些就挺好的,辛苦你了。今日是年三十,你早些回家去陪陪家人吧。”
  “下官无碍,自回到云南后,家人日日都能见,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倒是大人今年头一回在云南过年,衙门里冷清,我留着陪大人吧。”
  “不用了。再是天天见,这样的日子,父母们还是会盼着你回去团圆的。你不必担心我,往年在京城,也是我跟父亲两个人过的。”青辰道,“回去吧。”
  “那……下官告退了。”
  谢文元走后,青辰便回后院去看了看老爹。老爹到了云南后,因为云南气候好,他的身子比以前硬朗了些,只是意识仍然不清楚。
  平日里她忙,都是下人们为老沈吃饭,这会子,他已经用过午膳了,正在临窗榻前呆坐着。
  下人们见沈大人回到后院了,便要为她张罗饭菜,青辰没什么胃口,只喝了一小碗粥。然后她便与老爹对坐着。她跟他说了两句话,他没有回应,目光仍旧是散的,也不知道能不能认出她这女儿来。
  晌午的阳光透过窗子,照进屋里,照得空气中细小的浮尘都清晰可见。
  今天的天气很好,离晚上还有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做什么好呢?
  其实,孤独的人最怕节日。平常的日子,周围都是人,自己也忙碌得顾不上想,到了这种节日,人都走光了,自己也闲下来了,倒觉得百无聊赖了。
  也不知道云南的春节,大家都是怎么过的。自来到云南,她还没有好好逛一逛,看一看。
  琢磨了一会儿,青辰便打定了主意,给老沈和自己都穿上了厚衣裳,然后便扶着老爹出了门。
  “爹,今日阳光这么好,我们去外面走走吧。”
  老沈自然还是没有回应。
  街道上,行人们来来往往,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息。青辰扶着老爹逛了逛,只任阳光洒在身上,看着百姓们脸上丰收带来的喜悦,她的心情就又好了起来。
  她给自己和老爹买了云南的特色糕点鲜花饼,这种饼很酥,吃起来满嘴都是花香味,青辰还挺喜欢的。
  就这般走走看看,很快日头便已西斜。青辰掺着老爹回衙门,只还隔着一条街才到衙门口,便被一个声音叫住了。
  “沈大人。”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
  路边停着一辆马车,那人很快打马车里出来,边走边笑道:“好久不见,沈大人。”
  他穿着一身素色的长衫,脖子上围着雪白的毛皮围领,身后披了件天青色的披风,脸上还是那一抹漫不经心的笑。
  是孟歌行。
  “是你。”青辰倒也不是太意外,她料到了他一定还会来找她,“找我?”
  他点点头,“多日不见沈大人,有些想念。”
  青辰眉梢微微一抬,“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事。”他弯了弯嘴角,“就是想问问沈大人,要不跟我一起过年?”


第140章 
  “我能说不吗?”青辰扶着老爹,看向他,“说不的话,你是不是又要将我掳走?”
  他歪头一笑,目光幽缓地落在她身上,“当然不是。这一回,我是来‘请’沈大人的。”
  明媚的阳光下,他长身玉立,柔软的毛皮围领随风微微抖动,似笑非笑间,风姿清冷,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韵味。
  青辰眨了眨眼,在来往的人潮中与他相视片刻后,回道:“好。”
  这人性子要强,她要是不答应他,他只怕是不会轻易走,到时候少不得又要惊动衙门里的人。年节时分,还是别生什么事端,让他们都过个好年吧。
  况且,她知道这次是他有求于她,举止应该有分寸,不会对她乱来。
  孟歌行听到这个“好”字,立刻就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笑得就像个孩子一样灿烂。他原以为她是不会轻易答应他的,至少他得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或是迫不得已粗鲁一些,总之得将她弄到寨子里去过年。
  可她竟就这么答应了。莫不是……沈大人对自己也有几分思念?
  叫堂堂封疆大吏思念的滋味,他倒是还不曾尝过,尤其是这般俊美的布政使,真是有那么几分……美妙。
  不,很美妙!
  孟歌行心底春意萌发,以致于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收敛不了,看上去就像个傻子。
  “孟歌行?”青辰看着眼前只顾着笑的人,忍不住唤了一声。
  孟歌行终是好不容易收敛了笑意,清了清嗓子道:“啊,咱们走吧。”
  青辰点了点头,“让你的人去给我府里捎个口信,就说我过两日回来。我怕他们担心我。”
  孟歌行边为青辰揭开马车的帘子,边道:“诶,听凭沈大人差遣。”
  上了马车后,青辰和老沈就被人蒙上了眼睛。她也不挣扎,只抚慰了下老爹,知道孟歌行不想透露了寨子的具体位置。
  她是官,他是匪,这种防范她能理解。
  白莲教在云南横行多年,做过不少打家劫舍偷鸡摸狗的事,前些年来发动过那么一两次起义,不过都被镇压了。
  这几年孟歌行当上了首领,推行的是韬光养晦暗的发展思路,行事比之前收敛了许多。表面上,他尽力维持风平浪静,不与官府硬着来,私下则暗暗壮大自己,招揽了不少新教徒。
  任何组织的壮大,都离不开钱。这孟歌行也算是个奇才,据说是出身商贾之家,有些家底,对经商之事十分精通。这些年来他招揽这么多教徒,要花费的银两不在少数,据说这些钱都是他经商得来的。
  他到底赚了多少,没有人知道,只知道税他肯定是不交的,钱也没有缺过。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手底下还是免不了有些人会做鸡鸣狗盗的事。
  近些年官府对他们清缴过数次,只是他们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每次清缴似乎都只在隔靴搔痒,根本摸不到实处。被抓回来的人又罪不至杀头,只能关在牢里,久而久之,牢里都装满了。官府除了要管牢饭,还得派不少狱卒看着,自己累得要死,人家教派照样办得红火,后来干脆就不抓了。
  这就是孟歌行的本事,不硬着来,只耗着。大明朝吏治混乱,在首辅徐延的只手遮天下一日不如一日,这就更称了他的心。他只需要让自己发展壮大,等着此长彼消就够了。
  若是真的有一天足够壮大了,凭他的性格,很难说他会干出什么事来。
  青辰对他的了解,就仅限于这些。
  天黑的时候,他们终于到了白莲教的根据地。
  孟歌行亲自为青辰揭下蒙眼的布条,笑嘻嘻道:“到了,沈大人。”
  青辰扶着老爹下了马车,只见寨子里挂了好多盏灯笼,正发出暖黄色的光芒。门窗上也都贴上了大红色的对联和窗花,树上还坠着云南特色的彩绸,一眼望去很是喜庆。
  “老大回来了……”寨子里的人见孟歌行回来了,发出高兴的欢呼,目光齐齐落在他们的身上,迎他们进了门。
  孟歌行脸上依然忍不住笑,进屋的时候对手下们挥了挥手,“都出去,我要跟沈大人共进年夜饭了。你们自己吃去吧!”那模样,难说没有几分入洞房时要独享好事的得意和喜悦。
  青辰不经意间扫到了他的表情,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寨子里为他们备的年夜饭,很是丰盛。除了有孟歌行最爱吃的鸡,新鲜的湖鱼,还有他们自己养的牛羊,各式云南特色糕点和瓜果。当然,也少不了当地的醇酿青梅酒。
  看着这满桌的吃食,听着寨子里的人的笑闹声,青辰有那么一瞬感到恍惚。
  她就这么到孟歌行的地盘上来了。还跟他一起过年?
  到了今天,他们也不过见了两次面,怎么倒像是很熟络的人,都能一起共进年夜饭了?
  他询问她是否要一起过年时,她应得那般干脆,除了不想叫府里的人担心,难说不是正好碰到她有几分寂寥,是孤独作祟。
  这个人世,还真是有点奇妙。有的时候人与人的接近,就只需要这么一点点巧合。
  也不知道陆慎云若是知道她跟白莲教的人在一起过年,会怎么想。他怎么会想到,一直以来他想要捉拿的人,现在就坐在她的对面。
  孟歌行摘了围领和披风,请青辰入座后给她倒了酒,“沈大人,想什么呢?既来之,则安之,别想那么多了,先好好吃年夜饭吧。”
  青辰挡了一下他倒酒的手,干脆而平静道:“我不喝酒。”
  孟歌行的俊眉抬起,目光迎向她,“今天过年,一年就一回,这是好酒,十年才一酿。真的不喝?”
  她摇摇头,“不喝。”
  他也不再勉强,又将酒壶端到了老沈面前,“那你爹呢?”
  青辰想了想,“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