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富贵芳华 >

第67部分

富贵芳华-第67部分

小说: 富贵芳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迟疑了一下,到底多说了句,“你拿着这半本账册,必然担着风险,可去金陵,去金陵寻魏国公帮忙。他,他……”

    话音未了,人已长逝。

    程岳默默看着他的尸体,久久无语。

    老马踌躇再三,眼见舱中没有旁人,到底还是悄声道,“恕老奴多嘴,三公子当真要管这桩闲事?得罪人不说,十九还要替宫里背黑锅。还有,他刚刚提到了魏国公……”

    程岳眼角一扫,老马便只觉浑身打个冷战,即刻闭了嘴,“老奴多嘴!那魏国公掌着金陵守备府,咱们去寻他,倒是能安全许多。”

    程岳这才淡淡道,“既如此,便吩咐下去。从即刻起到抵达金陵,所有人不得允许不得离开此船半步。若有违抗,格杀勿论!”

    老马应下,躬身出去。

    程岳独望着漆黑如墨的海面,良久,才深深叹了口气。

    他到底,还是做不到置身事外。

    这天下,虽已没了他家的份,却到底还是他家先祖打下的天下!就算如今改姓了程,可他的骨子里,到底还是流淌着天家齐姓血脉。

    所以,他也见不得那些鲸吞百姓血汗的贪官,更见不得那些胆敢残杀平民的酷吏!

    这些混账,全都该杀!

    至于魏国公府,望他们好自为之了。

    ※

    金陵。重阳。

    今年天公不作美,大过节的,竟是从前儿半夜里便开始下起了雨,还很不小,等早上天明时,雨虽停了,可天儿也一下凉了下来。

    宁芳掀着门帘往外探了探手,只觉凉气逼人。回头正好瞧见画眉给她捧着新衣裳过来,忙道,“不要那个,去寻件袄子我穿。”

    画眉为难道,“可今儿不是说好了要去重阳诗会的么?这衣裳是特特做的,袄子却没有这样新鲜好看。”

    “这样冷天,还赏的什么花?兴许太太都不出门了。”恰好喜鹊耸肩缩首的提着热水进屋,一面冲着画眉翻白眼,一面却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这下画眉顾不得了,“你赶紧避一避,小心过了病气!”

    “不过打个喷嚏,哪就病了?”喜鹊嘴上虽犟着,但也担心会着了风寒,过给宁芳。赶紧把热水放下,跟宁芳告了个罪,就避回丫鬟房去了。

    宁芳笑道,“可见我说的有理!去四姐儿那里也说一声,让她们都换上厚衣裳。你们伺候完了,也都去把厚衣服换上。别净顾着臭美,把人冻病了。回头再让厨房煮一碗姜汤给喜鹊送去,辣辣的喝下去,逼出寒气就好了。省得这时节病了,可不是好玩的。”

    画眉应下,伺候她洗漱之后,才重又找出颜色鲜亮的夹袄给她换上,却见宁四娘已经打发了人过来交待此事了。

    “太太就是担心你们穿薄了会冻病,却不想姐儿竟把自己料理得妥妥当当,连弟弟妹妹也照顾到了。”

    宁芳笑道,“这可不是懂事,皆因我自己怕冷,想裹成个球吧,又怕人笑话。索性连他们一起裹了,看着小的更加圆润,便显不出我来了。”

    传话的婆子抿嘴直笑,“怪道徐妈妈总说二姐儿最会讲笑话,果然如此。只这衣裳还行,首饰须得添上一两件才象样。”

    宁芳奇道,“这样天气,祖母竟还有兴致出门么?”

    婆子道,“太太倒是没这个兴致,谁知那魏国公府老太太却一早专程使人送了帖子来,邀咱家前去,还请了姐儿,太太便不好推辞了。不过姐儿也别担心,那国公府来的人说,因今年下雨,这重阳花会便不去河边办了,临时借了行宫园子,那里却是暖和。”

    听说有机会去皇上行宫,宁芳来了兴致。

    早听说当年朝中动乱,周王在进京登基前,曾在金陵小住过一段时日。后觉得那里大概是个福地,便命人修起一座十分的华美行宫。

    只可惜地方修好,周王和后来的皇帝们却再也没来过,只接待过一些王公皇族。再就是每逢过年,或皇上圣寿等重大节日之时,会面向金陵高官及他们的诰命夫人开放,让他们前去朝拜祝贺。

    至于平民,唯二可以进行宫的机会,一是选秀女,二就是象宁芳她爹似的,考中举人,便有次机会能参加在行宫举办的鹿鸣宴。

    不过据上过京城的宁怀璧说,这金陵行宫虽比不上御花园出色,但里面厨子手艺高超,做的菜更符合南方人胃口,在他看来,竟比宫里的还要好吃。

    宁芳光是想想,都有些流口水了。

    以至于早饭都只吃了六七分饱,还很姐妹情深的劝宁茵也少吃点,好留肚子。

    宁四娘等问清缘由,笑得差点岔了气,“还好意思成天说你妹妹贪嘴,你这姐姐是怎么当的?真是个傻孩子!你爹去的那鹿鸣宴,那可是三年一次的官宴,自然早早就开始精心准备。咱们这临时过去,哪有这么多好东西?赶紧再吃两口吧,省得出去丢人现眼!”

    宁芳只好忧伤的又和妹妹把小肚子填饱了,等收拾齐整,宁四娘正想带她姐妹二人出门,忽地就见辛姨娘焕然一新的羞答答来了。

 第126章孝心

    “四姑太太勿恼,咱们长房几位姑娘从小并不是长在江南,今儿忽地要去赴那重阳诗会,难免紧张,所以大老太太才特意命奴婢过来,请辛姨娘去给她们作个伴儿,还望姑太太应允。”

    眼看扶着辛姨娘来的婆子,舌灿莲花般说得头头是道,宁芳冷不丁的插了一句,“既然如此,那祖母你带姨娘妹妹去吧,我留下来照顾弟妹好了。尤其顺哥儿年纪小,只怕离不得人照看。”

    那婆子脸色一僵,顿时笑不出来了。

    宁芳这话,毒得很啊!

    祝大太太知道几个孙女皆有些提不起来,才想让辛姨娘跟着壮胆,且又能在辛姨娘这儿卖个人情。却忘了长房这边,少人当家。

    如果宁四娘带了宁芳宁茵出门,还有徐妈妈照看着一岁多的萍姐儿和安哥儿,可辛姨娘一走,谁来照看最小的顺哥儿?

    这也显得辛姨娘太不懂事了。

    光顾着讨好大老太太,连亲生孩儿都不管的么?

    眼看要去不成,辛姨娘顿时眼中浮泪,“婢妾不是贪玩,更不是不顾顺哥儿,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怎能不疼?只是今儿重阳,乃是敬老节。婢妾从前在家,母亲生前总让我在此日,满足一位老人的心愿,当是积德。是以今日大老太太来了一提,婢妾虽然心知可能会被误会,但念着已经过世的母亲,还是答应了。二姐儿不必如此,我这就回去。”

    眼看她转身就走,婆子忙把她拉住,不悦的瞟了宁芳一眼,脸上却赔笑道,“二姐儿知道友爱弟妹,难道我们老太太便能眼睁睁的看着顺哥儿无人照顾不成?方才奴婢话还没讲完呢,我们老太太让辛姨娘过去,还要请我们珉大奶奶过来照看顺哥儿的。她素来喜欢孩子,也时常过来走动。让她来,二姐儿可还放心?”

    宁芳,宁芳生生被噎着了。

    这婆子固然是舌灿莲花,但辛姨娘才是无中生有的高手!

    本来就是她想跟祝大太太那边交好,偏偏成了满足亡母心愿的孝顺之举,这倒显得宁芳小人之心了。

    眼看“被冤枉”的辛姨娘,宁芳如果还是后世那个普通人家的丫头,只怕还要替辛姨娘道委屈,但如今在大户人家受了几年熏陶,她当然知道,辛姨娘根本就是鬼话连篇!

    反正她娘已经死了,就算没死,难道还会不帮着女儿圆谎吗?

    可知道是一回事,作为一个有教养的大家闺秀,这样质疑过世死者,及别人孝心的话又怎么能说?

    宁芳正憋屈着,却听祖母开口了,“你有孝心自是好的,只珉大侄媳又没生养过,我倒是不怕她不尽心,蛇咬伤是怕她没经验,带不好孩子,那可怎么办呢?”

    宁芳歪着小脑袋,整个人都惊了。

    她再怎么也没想到,宁四娘竟是无赖的把皮球给直接踢了回去!

    既不否定死者的话,也不否定辛姨娘的孝心,但也巧妙的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反正她身为孩子祖母,担心自己孙子有错吗?你辛姨娘不是聪慧懂事吗?那就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啊!

    这回,轮到辛姨娘无语了。

    因为她知道,不管她再找什么理由,宁四娘都有借口把她堵回去,因为——她不高兴了。

    而以辛姨娘的聪慧,很快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了。

    她不该踩着宁芳上位。

    如果今天宁四娘同意带她前去,那么宁芳就要落一个不通人情,刁钻古怪的名声。身为一个当家祖母,在嫡亲孙女和妾室之间,要选择谁,还用问吗?

    所以意识到这一点的辛姨娘,在祝大太太派来的婆子开口说,可以再请一位太太过来照顾孩子时,开口婉拒了。

    “到底是我年轻,思虑不周。女子出嫁从夫,再怎么都该先顾着哥儿才对。妈妈你去代我跟大老太太赔个不是,我就不去了。”

    宁四娘这才满意道,“大伯母若担心几个姐儿没人照看,不如让她们跟着我吧。芳儿,你再去把你七婶婶请来,说是我说的,请她不管有什么为难之事,且放一放,今日带一带你们小姐妹,我承她这个情了。”

    宁芳答应去了,那婆子也无话可话。

    宁芳七婶正是宁珂媳妇简氏,她娘家也是金陵大族,比宁家还枝繁叶茂,在此地亲戚众多,走到哪儿都不怕说不上话。但也正因如此,简氏原是不打算去凑今儿这个热闹的。

    因为她很清楚,今日去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要替儿女寻亲家。若她去了,张三家的亲戚看上李四家的,偏李四家又没看上张三家的,让她往中间递话,她一个年轻媳妇,辈份小脸面浅,可怎么说呢?

    更何况今年祝大太太也回来了,既是同族,宁守仪的年纪身份又压着本房太爷,万一办得不好,真是躲都没躲地方躲。所以之前祝大太太派人请她,简氏都是推托躲了的。

    不过这会子宁芳亲自来请,她就不好再推了。况且祝四娘的意思,是叫她只陪着几个女孩儿,那她便有由头不必去居中传话,这样的顺水人情,做做又何妨?

    但要是就这么答应,会不会显得太不给祝大太太面子?要不怎么她来请就说有事,宁四娘一说就去了呢?

    幸好宁珂在家,便适时给简氏递了个台阶,“要说别处倒还罢了,今儿既要去行宫,恐家中姐妹不熟,你这个当婶婶的,很该跟去照应才是。”

    那跟着宁芳来的婆子忙顺着话道,“正是,事出突然,那是谁也想不到的。七奶奶能去,自是最好不过,我们大老太太知道,必然欢喜。”

    左右都是好处,辛姨娘再好,身份在那儿摆着,再说在金陵的人脉也比不过简氏,何乐而不为?

    所以回头就算祝大太太听了埋怨几句,但心里却更加欢喜。

    倒是婆子又说,“二姐儿还说,既然咱们府里的人都去,那要不要把表姑娘也请上?省得落了她一个,怪孤单的。”

    祝大太太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说的是褚秀琴。

    因之前领过她的人情,所以宁芳还惦记着她。这婆子收了她的钱,自然替她办事。

 第127章撩拔

    禇秀琴是珉大奶奶的妹子,算是大老太爷这边的人,要出门不能不跟祝大太太回报。

    只祝大太太却瞬间猜到褚秀琴的心思,冷笑道,“吃我们家的,喝我们家的,莫非还想踩着我们家飞高枝儿么?也不照照镜子,纵是带她去了,连身象样行头都没有,去了是当小姐,还是充丫头啊?”

    今天所有要去的,都是她亲生孩儿的竞争对手,当然能少一个是一个。

    那婆子听着这话难听,也不敢答话,只道,“那奴婢去回一句便是。”

    可祝大太太到底有些不快,便道,“你去跟表小姐说,二姐儿这话说得太晚了,若能早些说,还能找姐妹们借些衣裳首饰什么的,如今都要出门了,实在来不及准备,让她别往心里去,下回再说吧。”

    这便是让她记恨宁芳了。

    婆子明白她那意思,不过她收了宁芳的钱,也不愿出头当坏人,只把后头那话带到,却也把褚秀琴气得躲着在园子里,背着人大哭了一场。

    丫鬟劝道,“摆明大老太太不愿意带你出门,小姐再哭又有什么用?不过二姐儿也是的,若能早些说一声,或是直接把二奶奶的衣裳首饰借咱们几件,怎就去不得了?到底都不是亲的,没一个真心替小姐打算。”

    若宁芳听到这话,真心冤枉。

    她想着禇秀琴有心想去,自会准备衣饰,若提前说了,只怕祝大太太有了准备,出门前故意使个绊子,更加空欢喜一场。谁知这样用心,还是被误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