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古代养家日常 >

第100部分

古代养家日常-第100部分

小说: 古代养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子期:“……”
  “讲真,那个殷湛真不错,他的体力竟然和你差不多,骑射多好啊,比得上教官。子期,你的枪击训练效果最好,是不是因为你长期练习弓箭的缘故?”
  “有点关系,嗯,当然,这也是我有天赋的缘故。”穆子期自夸,哪个男人不爱枪?自己以后不从武的话,说不定这是自己最后一次摸枪,当然要格外珍惜。
  “我不想听,我就想知道,我能不能熬过去,唉,真的好难受啊,好多次我都差点晕倒,幸好我意志坚强,我爹知道了,一定很欣慰。”严日初哀嚎。
  穆子期有理由相信,他这话一定能引起部分同学的共鸣。
  在煎熬中,一个月的军训期终于过去了,穆子期总觉得大家有了一些改变,看来这个军训是卓有成效的。
  他自己很高兴,觉得掌握了不少军事技能。就算以后不一定能用上,起码满足了他想从军的一部分念想。
  这是夏国大学,军训过后就是紧张的学习。穆子期读的是管理学专业,相当于官员预备役,学的内容和以后的工作有关。比如地理气候、官方实施的政策、官场礼仪、公文写作和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利等,重点培养他们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掌握学习方法的他而言,这些内容虽然量大繁杂,但不能难倒他。
  让穆子期不解的是,他们的大学内容并没有比高中高深多少,特别是理科类。不知道是不是三位穿越者大佬手头没有更艰深的内容,还是不想揠苗助长,他们没有再放出更进一步的理论知识。
  从目前来看,他们的科技水平是走在世界前列,可走得并不远。
  暂且放下心中的疑问,自觉在学习上游刃有余,穆子期见有空闲时间,就琢磨着是不是干些别的活。虽然现在家中的经济情况好转,可他未来的目标是在首都买房,所以有时间的话,最好从现在就要开始攒钱。
  没等他考察完市场,穆子期就被教授叫到研究所,帮老师和师兄们打下手。
  电气研发、自行车研发、材料研发……穆子期第一次发现,原来大夏暗地里研究的项目这么多,也疑惑大佬们为何没有直接告诉研究员答案,而是让他们一遍遍地实验,一遍遍地失败。


第122章 研发思路
  大佬们的想法他不得而知; 也无从猜测; 毕竟到目前为止,他只知道左丞相和督察院院长这两位穿越前辈没有亲生子女。
  记得当初右丞相退下来担任督察院院长时; 这则消息可是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吃瓜群众纷纷猜测其中的缘由。
  至于皇帝他老人家,现在已经有皇子五个,公主四个了; 算一算年龄,皇子们的年龄应该有和他们差不多大的。
  有时候在校园内遇到他们同一届的新生; 穆子期偶尔会大开脑洞; 他们学校里到底有没有皇子在读书?当然; 他相信权贵子弟是有的,就算身边没有仆人相伴; 从一些人的言行举止也能看得出来。
  气质是很难骗得了人的。
  看到这种情况,穆子期只能低调行事; 所幸他去的地方不多; 不是图书馆; 就是教室和寝室,生活是单调,可是很充实。
  进入夏国大学后; 穆子期接触的人员层次比以前高; 最明显的例子是; 教他们的老师们背景不同; 他们都是大学毕业; 各有所长,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有些老师的老师竟然与皇帝的学生有关,更别提他们的同窗有可能已是一方大员,人脉广。
  与此同时,大概是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员过于稀少,老师们在给他们上课的同时,又在各个研究小组担任主力,称得上是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这样一来,分到他们身上的精力自然会减少。
  那些没有被派出去实习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同样在各个研究小组里忙碌,参与的程度看个人的能力。
  穆子期进入研究所后被分去自行车研发小组,对此,他还是十分乐意的。毕竟自行车他曾经使用过,就算这个时空里的自行车有大变化,估计也不会大到哪去,也许他能帮上忙。
  当然,他刚开始进入这个小组打下手,在没有熟悉情况之前,低调做事才是他的作风。
  大学不比高中,老师们太忙了,一般是上午上课,下午自习,强调大家的自学能力。
  穆子期的工作时间是下午,他在研发小组的日子并不难过,目前来说,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帮忙做一些跑腿和整理资料的活。
  “我的工作还算轻松,一般人都能胜任,大概是出于保密的要求才让我去吧。”半个月后,对于季无病的询问,穆子期老实回答。
  不是他自夸,他对于大夏是十分忠诚的,肯定不会泄密。
  “挺好的,应该能学到一些东西。如今和高中不同,除非是上课,否则咱们想见到老师都难,你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蔡教授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是他让你进去的,估计是想重点培养你。”
  “不一定,得看我以后的表现。”穆子期摇摇头,笑道,“我听说你要进组了?”应该是自己之前竞赛的成绩让蔡教授看在眼里,或者帮忙的人太少了,他才得以进去。
  一般而言,大都是二年级的学生才有机会参与其中。
  至于季无病,他是天资聪颖,又有傅和修牵线,得了一位姓白的教授青眼,打算重点培养他。
  说起这个,季无病就高兴起来:“嗯,是有这么一回事,我进的是什么材料组,具体的情况还不知道。其实我很纳闷,我们算学到底能帮上什么忙?”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充满了疑惑。
  “算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你们以后应该是学习如何用算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吧。”前世穆子期就听说过有些科研项目要和数学家合作,数学非常重要。
  “算了,我不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等进去后,我自然会懂。”季无病见讨论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干脆不去思考。
  “下午我们班和你们班有一场蹴鞠比赛,你去参加吗?”季无病转移话题,“哈哈,阿初的人缘真好,他跑去外语学院那里认识了几个人,连女同学都认识了。”
  “下午的比赛是我做裁判。”穆子期有些无语,该庆幸他们相信自己能一直保持公平公正,不会假公济私吗?
  “阿初连医学院都去过了,还和唐昕认识,不过当他知道医学院是干什么的,他就再也不敢去了。”穆子期忍不住摇摇头,前几天在校园内碰到唐昕,她就和自己说过严日初的事,知道好友是被某间房里放着的白骨吓到了。
  夏国大学的医学院很出名,中医结合,这里的不少老师都有御医的水准,还有一些是从战场上回来的,他们的外科水平非常高。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见比赛的时间快到了,穆子期赶紧换上方便的服装,准备上岗。季无病见状,也跟着出去,他是不能上场,不过可以在旁边鼓劲啊。
  生活中不只有学习,还有玩乐。学校对此也是支持的。
  穆子期见状,等摸熟地头,就去操练场练习射箭和打拳,要不是环境发生改变,他以为自己依然在上高中。
  上了大学后没有意料中的享乐,大家都在努力,他自然也不能懈怠。
  等到十一月底,穆子期进入研究所已经一个多月。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他总算掌握了研发的进度,知道自行车早已被发明出来,如今处于改进阶段。
  这天下午,第五代自行车组装成功,所有人都兴奋不已,除了年纪大的蔡教授,其他人都一一尝试过骑车,穆子期也不例外,他是最后一个骑车的人。
  研发小组包括穆子期在内一共有十五人,这些人不是从头到尾固定的,中间有人进,有人出。人数算是少的,主要是研究所要研究的事情太多了,没有这么多人手。
  穆子期第一次这么兴奋,这可是自行车啊!看它的式样和前世的自行车已经非常接近,虽然有些零件是用木头做的,可依旧让他感到倍感亲切。要不是这辆自行车是实验品,他恨不得把它骑回家里。
  哈哈,想到以后骑车出行,不用再坐牛车或马车,穆子期做梦都要笑醒。
  “这是第五次了吧?我认为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你们看,不用马和牛来使力,又轻便又好用,速度也快,在军中装备也行,可以提高咱们的行军速度,可之前就是没有达到陛下的要求。唉,你们说,陛下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自行车?”有个研究员苦恼地问道。
  穆子期对这辆自行车爱不释手,他沿着院子骑着绕了一圈回来后,听到这句话,不假思索地回答:“陛下当然想要咱们的自行车能上坡和下坡,转向灵敏,不用出太多的力气来踩,能批量生产,结实坚固,能承受一定的重量。最要紧的是,要百姓容易学。当然,最好轮胎是用橡胶做的,要不然太过颠簸,人骑在上面不好受。”
  穆子期看着实木做的轮胎,想到刚才的颠簸,心里话就脱口而出。
  “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转向装置还不够灵敏,另一个问题是这个链条驱动容易出问题,你们看我才骑走不到一炷香,中间就出了两次问题。”见在场的人神情惊异地看着自己,穆子期干脆继续说下去。
  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他明白,在场的人虽然性格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比较好说话的人,对自己也十分关爱,还一个劲地劝说他转专业,认为他待在管理学专业是浪费。
  所以在这一刻,他干脆实话实说。
  “不错,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蔡教授朝他鼓励地笑笑。他大约五十多岁,面容普通,身材矮小干瘦,一双眼睛却看起来很是锐利和精神,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老人。
  江湖传言,蔡教授是皇帝在南洋收下的第三批学生,是真正的天子门生。不过没有人找他证实过,所以一直是传言。
  “我说完了。”穆子期摇摇头。
  “你们呢?再说一下,这辆自行车还有什么不足?”蔡教授点点头,再问其他人。
  在场的人相互看了一眼,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言论。受穆子期的影响,一时之间,竟然真找出了许多小问题。
  蔡教授听完大家的表述,微微颔首,朝穆子期看去,吩咐道:“子期,你来记录这次发现的问题,明天再把材料交给我。”
  “好的,教授。”穆子期朗声应道。
  既然发现了问题,这一辆新出的自行车自然不能呈现给陛下,大家只能再次抓紧时间投入到繁忙的研发当中。
  令穆子期高兴的是,不知道是人手不足还是他运气好,这次的研发他能加入其中,蔡教授认为他思路广,又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说不定能启发他们。
  就算不能帮上大忙,但能参与到这件事,穆子期已经非常满足了。
  话说回来,不害臊地说,世界上还有谁的思路比他更接近三位穿越大佬呢。
  穆子期再次发现,除了学习上开有金手指之外,可能他的另一个金手指就表现在这里了。
  时间如流水,不急不缓地流淌。十一月底,天气越发寒冷,本来应该有十天假的,可因为研发组的事,穆子期没有回家。
  转念一想,还有半个月就能放假,不回去也没关系。
  很快,在即将进行大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穆子期收到了书坊的银票,知道自己写的辅导书已经出版上架了。


第123章 卖得不错
  穆子期看着银票; 上面的数字是一百五十两; 这是卖书的尾款,之前交稿他只收了五十两。
  “总算来了。”穆子期把银票锁进木箱里,心里极为高兴; 等考完试回家; 就把这笔钱给老叶氏买商铺。
  前不久他和家里人通信; 知道老叶氏已经在府城看好了几处铺子; 还把地理信息写在信里告诉他; 让他选择一个。
  穆子期之前在府城住了两年,他虽然经常待在学校; 可休息日还是会出去逛街的,所以对于位置的好坏有一些了解。估计老叶氏正是考虑到这一点; 才写信来询问。
  穆子期再三斟酌; 终于选定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商铺; 不是没有更好的; 只是要符合他们家的经济情况; 起码不能为了那个商铺负债累累。
  “三百六十八两银子; 六十平方; 是瓦房,听说房子挺旧,不过位置不错; 人流量还行; 等以后有钱了可以建三层楼高的小楼。”穆子期自言自语的说了一通; 说完后; 他就展开书坊的信专心看起来。
  自大夏建国成立以来,他们的度量尺寸都变成十进位,房屋的面积也用平米来计算。
  “谁给你写信?是不是你家里人?不对,前几天不是刚收到一封吗?这么快又有了?”殷湛从外面抱着一颗篮球回来,只见他额头绑着一条蓝色的抹额,俊脸通红,浑身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
  当然,穆子期认为这股青春的气息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