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 >

第126部分

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第126部分

小说: 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学们也都觉得有理,毕竟这样的事情可遇不可求的,要是遍地都有这种倒卖倒买的事情,那些大百货和供销社怎么生存?不要票,还便宜,多好的事情,可比大百货里要票还贵的好多了。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随处可见呢?
  苏芝听着,却不作声。她是知道的,第一代的个体户,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到了八十年代初,会涌现出更多的个体户。一开始大家都是偷偷摸摸地卖,等到个体经济允许化,有了他们自己的营业执照之后,合法化的事件一出,个休户就更多了。
  虽然个体户并不被人看好,特别是那些可以顶替做正式工的人家,看不起那些个体户,但是谁让人家有钱呢,万元户就是先从个体户那里发展出来的。还有因为个体经济的出现,一大批下海经商的人也就出现了,她前世的爸爸叶磊就是这么下海的,赚了第一桶金。
  只要有钱,谁还看不起?
  “走,我们吃饭去。”潘佳艺大手一挥,向饭店进军。
  吃喝玩乐中,潘佳艺算是领军人物了,这一点508班很多同学都不如她,就连苏芝都甘拜下风。
  大饭店有不少加,毕竟渝城可不小,她们去的是位于城南的那一家。饭店很干净,客人也多,她们找了一个位子坐下。
  “你们听说了吗?听说魔都已经出现了一个私人开设的饭店,听说味道非常的好。”
  隔壁桌的对话,引起了苏芝她们的注意,苏芝在心里想:现在就有私营饭店了?
  “瞎说,私营的饭店?这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吗?政府能让这么干?这可不是黑市那些偷偷摸摸买卖。”另一个人反驳。
  “真的,我是听我表姑说的,我表姑在魔都。”那人说。
  “我是不信的,你也别到处去乱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
  508班的同学面面相觑,这也可以?私营饭店,可能吗?如果私营的饭店真的能够开,那么国营的大饭店还会有生意吗?有竞争,经济才能发展,但是现在不是不允许吗?国营的饭店能让私营的饭店存在?抢人生意的事情,他们还能坐视不管?
  想想都不大可能,那个人肯定是在说笑话。
  只有苏芝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大,因为私有经济确实是在邓公说了改革开放之后,各种下海的事情就多了。虽然大家依然觉得铁饭碗才是正当行业,但依然有很多人下海,那个时候只要胆子大,下海经商之后,都能赚到第一桶金,万元户情况也会多了起来。
  所以听到那些人在说魔都开了私人饭店,只有她相信这事是真的,而别的同学都觉得不可能。
  “这些人胆子可真大,在这样公开场合说私营饭店的事情。”董小雪张了张嘴,觉得这些人勇气可嘉。
  刘大妹说:“我们不要去管这些,私营也好,国营也罢,我们只要能够吃饭就行。”
  她们只是学生,管不了这么多的事情,举报这样的事情,也不是需要她们去做的事情。大家出来只是买东西的,随便在大饭店吃了饭而已,其他事情都少做。
  潘佳艺说:“唐佳佳,你也别去乱举报,人家做小生意也不容易,咱犯不着去做这样的事情。”
  唐佳佳说:“我举报干什么?这又不管我的事,难道曾经做错了一件事情之后,大家就再也不相信我了吗?”
  潘佳艺撇了撇嘴,不过再没刺激她。其他人都没再说话,信也好不信她罢,也没人说出来。
  从外面逛了一圈回来,大家收获颇多。就算一直说自己不买不买的黄小依,也给家人买了些东西,给两个弟弟妹妹买了衣服,也给父母买了一些东西,花的钱不是特别的多,也是她的一个心意。
  苏芝买的东西就多了,她给自己买的东西倒不多,除了那块手表之外,就是一支雪花膏而已。但是她给家人买了不少的东西,大大小小的一大包呢,全部被她装在了她的军用背包中,装了一大包。
  很快,508班同学各自的成绩也下来了,苏芝的成绩在班级里算是名列前茅的,这让她很放心。
  1979年1月20号,学校放假了。
  苏芝开始整理起了自己的东西,打算回家。她知道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西南就要爆发战争了,所以趁着现在还没有战争,赶紧地回家,多陪陪家人。等到战争爆发之后,她说不定就要上战场了。
  也不知道原荣会不会去参加战事?他现在在军校里呢,如果不想参加战事,也是可以的。前几天还收到他的信,说在学校一切安好,等到他毕业,就能大干一场了。
  “放假了,大家都回去多陪陪家人吧,我们也只有暑假寒假才能陪家人,等到以后毕业了,可就没那么多时间了。”苏芝想了想,还是提醒。等到战争来了,可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陪家人了。
  “我是要回去的,自从当兵后,我都好久没有回家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够不回。小依,你回吗?”刘大妹也在收拾东西。
  “我要回的,我自从当兵后,已经有三年回家了,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所以得回去看看,而且以后每年我都会回去,正好可以陪家里干农活。”
  大过年的,不回去,难道还真在这过年吗?答案自然是肯定。
  当天晚上,苏芝坐上了回江省的火车,计算着也就两天就能回到久别的家里。
  她买的是卧铺,很早前就已经买了,要真的坐硬座回去,两天的火车,真的会脚肿的。不过这次她没有买到软卧票,买的是硬卧票,还是上铺。
  上铺还是下铺,对于苏芝来说并不重要,她还挺喜欢睡上铺的。
  两天的车程,她没什么事情干,就躺在卧铺的床上,拿了本书看了起来。
  “你们听说了吗?有人被抓了。”下铺的一个声音引起了她的注意。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似乎也没那么肥哈,中午再继续。
  真的好冷,躺被窝码字手都有点儿僵了。
  这个唐佳佳,暂时是不会做坏事的,毕竟她做坏事刚被抓,档案上的污渍还没有去掉呢,除非她不想在部队干了。以后会不会干坏事,肯定得等风头过后了。
  红包大大有,昨天双十二剁手后,觉得还是要多更新。


第129章 
  那个人的话; 引起了苏芝的注意,有人被抓?之所以注意这个对话,是因为那些人接下来的话,让她跟之前在大饭店吃饭时听到的类似消息结合了起来。
  “大家还记得在魔都开的那个私人饭店吗?”对面中铺那人神秘着说。
  那个中铺睡的是一个中年人; 不像时下穿的那种国防绿或是劳动衣; 而是一件皮夹克; 穿着很时髦。苏芝不免多看了他两眼。
  “你是说那个私营饭店吗?”对面下铺那人说,那也是一个男人; 只不过年龄稍微轻点; 他说; “这件事情轰动太大了; 都上报纸了。怎么?是那个私人饭店的老板被抓了?”
  对面中铺的皮夹克男人说:“不是他被抓。是有人看到他们生意好; 所以也在魔都开了一家,他们是在城东,人家就开在城北; 第一天生意确实火爆,结果第二天就被工商局给封了,老板也被抓了。”
  “我以为你说的是那个第一家开的私立饭店老板被抓了呢。”下铺那人说。
  “城北那家被关了,城东那家还远吗?”中铺皮夹克男人说; “这些人真是要钱不要命; 该私立开饭店; 这不是要抢人国营饭店的生意,不被举报才怪。”
  苏芝在心里琢磨着,现在是七十年代末; 哪怕是在八十年代初,那也是属于试水阶段,个体户不会被查,但是那种饭店或是商店,肯定会被查的。哪怕上面政策允许,毕竟有人还在犹豫,或是固定思维被限制了,也或许……就如那个皮夹克男人说的,第二家被封了,第一家还远吗?人家国营饭店会坐视不管?被抢了生意,要还不管这事,才怪呢。
  之后,那些人又说了一些个体户的事情,苏芝也没有再仔细听。这些事情本就与她无关,也就无聊之余听听八卦而已。直到不久之后,她才知道她所听到的这些,并不是与她无关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两天一夜,火车终于停在了终点站隆平市火车站。从火车下来,看到熟悉的景物,苏芝有刹那的恍惚,她终于回来了。就离家了半年,竟然会那样的想家。
  不敢有所耽搁,得在去往苏家村班车之前直到平安县,她匆匆就去买了车票,赶回了苏家村。
  苏芝的回家,可算是喜坏了苏家人,太奶奶不停地拉着她的手:“芝芝啊,在外面可还好?看你,都瘦了,肯定是没吃好。”
  苏芝确实是瘦了,但那是因为训练三个月的结果,又因为考试压力大所致。但是看在家人们的眼里,她就是没吃好没睡好才瘦的,可把长辈们心疼坏了。
  “早知道你这么受苦,当初我就不应该答应你去军校。”太奶奶自责着,“你要是在江省的大学上学,还能偶尔回来,那么远,一年回不来几趟,真是苦了。”
  苏芝说:“太婆,小哥也上了军校,更是在部队训练,我是苏家人,我不怕苦。”
  “瞎说,你和你小哥怎么能是一亲?他是男娃,就该受受苦,可是你是女娃,就应该娇养着,怎么能够受苦?”
  “太婆,我在学校很好,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才瘦的。军校的伙食可好了,几乎都是肉菜呢,学校是有伙食标准的,这个标准地方比不了。”前半句是半真半假,后半句却是真的。军校里的伙食确实好,几乎顿顿大肉菜。
  “真的?”太奶奶将信将疑。
  “真的,我不骗你。太婆要不信,等小哥回来了,可以问他,他在军校吃的怎样。”苏芝说,“我们是军医大学,可没什么训练,吃又吃得好,太婆你说怎么会辛苦?
  苏耀宗说:“阿婆,孩子说的错不了,军医大学虽然也是军校,但是将来出来是当医生的,肯定不会有训练,这样的大学是上对了。”
  太奶奶这才高兴起来,拉着苏芝一阵说话。
  村民们知道苏芝回来了,都上门来探望,纷纷问她军校好不好。
  苏芝说:“军校肯定好,毕业了就能当军官,这可比先当兵再去部队好的多,当兵去部队能不能提干还得看能不能立功,但是上了军校是百分百能当军官的。”
  村民们心里一阵的火热,当兵吃粮,在村民们的心里还是比什么都好,那可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
  “军校容易考吗?”隔壁的六奶奶问。
  苏芝也不想骗她,免得到时候考不上过来埋怨她,她说:“实话,军校并不好考,直接毕业就能当干部的学校,都不好考。军校如此,燕大华大都如此。”她没有说的是,地方大学在以后不会再包分配。
  六奶奶一想也是,毕竟这学校一出来都是当官的,怎么可能好考?如果好考,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去考了。
  “六阿婆,你让孩子们好好大头他们好好念书,不管是军校或是地方的名校,只要考上了都是好的。”
  六奶奶说:“好孩子,你是个好的,阿婆也知道军校不好考。我让大头小头好好念书,也当军官。”
  其他村民也都问了苏芝,大致还是有关大学的事情。以前大学上不了,现在高考恢复了,那就是大家的一条出路。除了上学,也就是当兵了,还有什么比这两条路更能鲤鱼跳龙门?
  看看人家太奶奶家,三个曾孙,两个考上大学,一个当了兵,个个都有出息。看东升,是当年的老大学,现在都做到副县长了,听说苏家的那个女婿也是大学生,现在当了县长。再看看明亮,人家当了兵,都当团长了,当团长了还要考大学,他们直接考军校不就更好?苏芝一个女娃,都能考军校当女兵,听说以后出来就是女军官了,这得多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想来想去,心头热的不行,再也呆不住,赶紧回家训儿子孙子去了,督促他们读书。
  当天晚上,东升夫妻并没有回来,苏然夫妻也没有回来,他们并不知道苏芝已经从学校回来了。他们是直到周末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小妹回来了。
  最近东升和杜安国很忙,忙得几乎脑袋都削尖了。最近政策上变动很大,知青要返城,工作要安排,城里突然多出来很多的待业青年,如果不好好地把他们安顿好,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事。
  东升是管经济的,平安县的经济也要抓上去。最近上面有政策与指示,需要搞经济,不能再这样不把经济当回事了。忙得一团乱,等到他们稍微有点点空,才发现小妹早就已经放假了。
  “大哥,姐夫,你们是不是为了返城的知青烦恼啊?”
  “能不烦恼吗?城里多了将近几百个知青都没有工作,怎么安排,如何安排才不会让他们生出情绪,这都是难题啊。”杜安国忧愁的说。
  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