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娇宠田妻:农家小织女 >

第367部分

娇宠田妻:农家小织女-第367部分

小说: 娇宠田妻:农家小织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睿风虽然在酒席上说的很轻松,但实际上,对于朝廷这一次的围剿,还是比较重视的。二十万大军前后夹击,也不是小事,必须好好筹谋布置,才能有完全的把握击退朝廷大军。故而这时,就把林伯康、青霄青雷等人,全都召集在书房里,众人商议着接下来的事情应该怎么做。
  林伯康听完了京城和各方面打探来的消息之后,心里已经有了些盘算,他看了看楚睿风,两个人相视一笑,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一种默契的光芒。林伯康向着楚睿风点点头,然后才开口道。
  “大将军,依在下的意见,不如义军就兵分两路,分头抗击朝廷大军。北面由岳将军林将军率领,依旧如之前的战术,尽量将战线控制在咱们义军范围之外,不要波及到咱们的百姓。结合地形,打埋伏战,尽量与敌军周旋,拖垮朝廷的大军。”
  “从北面来的大军,是皇帝特意从草原上其他汗国借来的兵将,到了咱们这边,未必就熟悉这边的地形,借助地形的优势拖住他们即可。咱们这一次的主要目标,是江南。将军,在下的意思,咱们也没必要跟江南的大军硬碰硬,不如来一个声东击西。”
  “将军请看,如今咱们在庐州,以目前打探的消息来看,辽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池州和宣州。在下的意思,倒是不如抢先一步,直接从水上进攻应天。那里可是江南最重要的城市,更是前朝都城,若是咱们占领了那里,原本想要攻打咱们的辽军,肯定要去援救。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林伯康的这个提议,主要还是用一部分兵力拖住北面的辽军,使其陷入战局之中无法脱身。而趁着这个机会,楚睿风率军南下,直指应天府。
  要知道,这应天府自古以来可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六朝古都,南赵的都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日子,林伯康就曾经提议过,义军的势力应该向江南扩张。
  毕竟说起来,庐州离着京城也是不算太远,十来天就能到。对于义军来说,目前的势力还没有壮大到直接跟朝廷对抗的地步。虽然之前的几次交战,朝廷没能占到什么便宜,但是假如皇帝真的狠下心,举全国之力来进攻庐州,其实还是很危险的。
  相反,江南就不一样了,江南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富饶,距离京城又远一些,还有大江阻隔。辽人本来就不习惯水战,想要攻打义军,本身就要花费很多的力气。而义军若是能够收复江南,肯定比现在更加有利。
  对于林伯康的提议,楚睿风也十分心动,其实他也早有这个打算了。别看这一年来楚睿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举动,不过暗地里也是积极让人预备各式的战船,并且偷偷训练了一支水军,为的也就是过江收复江南。
  楚睿风原本的计划,是安稳的过了这个年。开春之后,正好战船也全数预备好了,便出征江南,攻占各处城池,使江南成为义军的统辖之地。只要这一目标达成,接下来义军就可以隔着大江,真正的跟朝廷分庭抗礼了,只等适当的时机,就可以挥军北上,直指京都。
  然而大辽皇帝很显然是不想给楚睿风一个休养生息壮大实力的机会,这个时候就派兵来围剿,楚睿风的计划也只能随之改变。“嗯,林先生的主意跟楚某不谋而合。只是如今,咱们的水军和战船还有些缺欠,若是此刻贸然渡江攻占应天,怕是力有未逮。”楚睿风担心的事情在这里。
  林伯康闻言便笑了,“大将军难道忘了萧家?咱们与萧家如今可是亲家呢,这种好事情,难道不要叫上萧家么?萧家也不是等闲之辈,那才是水上的行家啊,咱们跟彭泽萧家联手,还愁人手不够用么?”
  林博康这话一出,楚睿风也是眼前一亮,他还真是忽略了萧家呢。是啊,萧家以水匪起家,如今也有六七万的兵马,只要萧家肯帮忙,这件事还真就不愁了。“好,那我立即就命人送信去彭泽。”
  就这样,事情基本上就商议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调兵遣将。青霄青电率领十万义军对抗北面来的朝廷大军,楚睿风率领十万将士前往无为,做出一副积极备战的假象来,迷惑对面的池州跟宣州敌军,暗地里却是派兵前往滁州,渡江直取应天。
  至于萧家人,如果他们肯出手相助,只需要牵制住池州的辽军即可,剩下宣州的兵马,楚睿风就可以应付了。若是萧家不肯出手,也没什么关系,大不了多费点儿力气,也不是一点儿办法没有。
  计划定好,接下来就是调动兵马了。虽然楚睿风十分舍不得巧云和孩子,但是该出征依旧是要出征的。对于这些,巧云也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并不会阻拦。于是,第二天,楚睿风便率领庐州的守军出征,一路前往无为等处,与其他城池的将士会合。
  另外一边,青霄和青电奉命统辖淮南、安丰等地的义军,不等朝廷大军来到,便主动出击,进攻了安丰路北面归德府,以及东北淮安路的几处城池。青霄青电两人,一个颇具谋略,一个勇猛无匹,这俩人双剑合并,又有轰天雷火炮助阵,拿下几座城池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朝廷大军未到,就连丢了几处城池,这对于大辽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辽军主帅也早就听闻了之前楚睿风的种种事迹,此刻竟然是踟蹰不前,愣是不敢朝着义军进攻,生怕再中了什么埋伏之类。
  就这样,北面的战局直接陷入僵局,朝廷大军不敢轻举妄动。而青霄他们就是奉命拖住这十万大军不让他们去别处救援的,于是青霄也不急,只带着人四处攻占一些小城池,尽力的扩大地盘。不与朝廷大军正面交锋,东游西走,搞得辽军一头雾水,根本弄不懂义军在搞什么。

  ☆、第772章 征战江南

  楚睿风率军离开之后,巧云自然是又要接管整个儿庐州的事情,同时还要负责南北两处大军的后勤供给,一时间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好在儿子很乖,灵丫儿她们也都非常得力,伺候孩子非常用心。故而巧云每天也只需要给娃娃喂奶,其余的事情交给丫头们做就行了。
  九月里,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冬小麦也都差不多播种了。同时,巧云在这边种植的棉花,也全数的采收完毕。巧云带人在庄子还有一部分官田里都试验着种了棉花,今年的产量还是比较好的,而且经过了几年的驯化,棉花的品质比起之前更好了。
  巧云早就打算在庐州这边也推广棉纺织业,故而早就命人在庐州城西城的某一处地方建起织坊,如今棉花正好下来,织坊也就正式的开始运作了。人手也不用担心,庐州城里有的是年轻女子,招一些女工什么的还是很容易。
  当然,织坊里也需要许多杂工,这些人就尽量从各地逃难过来的难民里面找。一方面这样可以解决织坊用工的问题,减少成本,同时也可以安顿难民,让这些人有事情可做,不至于每日流浪街头,给庐州城的治理添麻烦。
  其实楚睿风夫妻都很重视难民的安置,男子大多数都征召入伍,年纪大一些的人还有女人等,则是尽量安排到城外的庄子或者官田当差种地等等。不过,随着朝廷各种苛捐杂税的加剧,以及庐州这边的声名远播,还是有不少难民大老远的跑到庐州这边来,寻找一条出路。
  这样一来,难民自然是有些安排不开,为了安顿这些人,也着实是费了巧云不少的脑筋。有了织坊,还能安排一大批人手,至于再剩下的,就只能是允许他们去城外开荒种地了。
  自然,同意去开荒的难民,巧云许诺那些人,开出来的荒地五年之内不收税赋。同时,需要的耕牛种子等,官府暂时帮忙提供,等到粮食收货之后,这些再统一扣除。这样一来,难民就得到了有效的安置,除了一些老弱病残又孤身一人实在是无人照看的,需要官府特殊照顾之外,其余的人都各行其是,不会影响到庐州的治理。
  不仅仅是庐州,其他义军管辖范围内的难民,也都是照着这边来妥善处置,并且由官府适当资助一部分食物等,帮他们度过这个冬天。故而四处涌来的难民虽然多,但是却并没有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经过妥善的安排之后,这些人都成了各地发展生产的一部分助力。
  有这么多的事情忙碌着,巧云也真是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担心楚睿风。况且楚睿风每隔两三天就会让人送信回来,把那边的战况跟巧云简单说一下,所以巧云对于出征在外的丈夫,倒是挺放心的。
  楚睿风带人,故布疑阵,迷惑住了江对面池州和宣州的辽军,使其以为义军全数集结在无为随时准备对抗朝廷大军。这样一来,对面池州和宣州的辽军也不太敢轻举妄动,一时间正在犹豫如何渡江进攻。
  而就在这个情况之下,楚睿风却是率领八万大军暗中前往滁州,然后趁着敌军不注意,乘船渡江,直取应天。大军过江之后先是攻占了采石,以采石为据点,向着应天发起了猛攻。
  应天的兵力原本倒是不少,有六七万将士呢,可是后来朝廷下令抽调兵将征讨义军,一下子就抽走了半数,这样一来守卫的力量就大大减弱。加上一直以来的战报都是说义军在于池州宣州的辽军对抗,这边一点儿防备都没有,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应天府的达鲁花赤连忙命人闯出重围去宣州池州搬救兵。然而这个时候,池州的辽军已经被萧建铭带领的义军给围困住,双方交战,战况十分激烈,根本抽不出兵力来援救应天了。至于宣州的辽军,也被青雷率领的两万将士牵扯住,同样无法救援。
  不过这应天好歹是六朝古都,城墙坚固,守卫还是比较森严的。楚睿风虽然兵力占一些优势,可是要短时间内取胜,也是有些难。所幸义军人数众多,围困住应天府城猛烈攻击,几番猛攻之后,应天府最终被攻破,义军杀入城中,占领了这一处古都。
  楚睿风刚刚占领了应天,宣州那边的辽军也费力摆脱了青雷等人的纠缠,前来救援。结果不曾想来晚一步,倒是自投罗网,直接成了楚睿风的猎物,被楚睿风率军直接剿灭。而宣州城那边,也被青雷顺势攻破,义军直接占下江南两处比较重要的城池。
  楚睿风这边占领了应天,也顾不得让大军休养生息,直接率领五万精兵直奔池州,与萧家东西呼应,一举将池州的辽军歼灭,顺势攻占池州。接下来的日子,楚睿风率领大军东征西讨,开始了征战江南旅程。
  江南原本就有不少义军,只是势力楚睿风和萧家而已。如今楚睿风的势力已经发展壮大,俨然是义军之首,其他小股的义军一见这样,知道往后再也没法与楚睿风抗衡。与其等楚睿风平了大辽之后再来对付他们,倒是不如趁机投靠,故而不少势力纷纷投靠过来,楚睿风的兵力越发强大。
  江南地域广博,楚睿风率军东征西讨,征战不休,攻下了无数城池,同时义军的队伍也渐渐强大。随着义军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时间也就在这期间匆匆流逝,一转眼,楚睿风已经率军出征两年多,眼见着又是一个新年。
  在这两年多的征战之中,义军占领了江南大部分的地盘,兵力也发展到了四五十万。除了少数几股义军势力不肯投靠之外,其余的义军势力,也都被收服,眼看着江南即将全数纳入义军的版图。
  而与此同时,青霄和青电率领的义军,在北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经过一年多的僵持,完全拖垮了朝廷那十万大军,同时也占领了归德府和淮安路的大部分州县城池。之后,青霄和青电便按照楚睿风的命令,镇守那些新占领的地盘,并没有参与到平定江南的战争中去。

  ☆、第773章 两年之后

  经过了两年多的征战,江南大部分已经成为义军统辖的地域,东南沿海各处繁华之地尽数归属义军,只剩下西南一些偏远之地未曾占领。到了这个时候,楚睿风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于是下令暂时停止攻占西南。
  两年多的征战,也让义军将士们都疲惫不堪,既然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暂时,可以休息了。毕竟说起来,如今的江南也因为无数场战斗而变得满目疮痍,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迫切需要休养生息。
  楚睿风深知民生关系重大,所以毅然决然放弃了统一江南的计划,率军返回应天府,命令大军修整。
  回到应天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赶紧派人北上,迎接巧云母子。如今义军的势力大部分都在江南了,楚睿风自然是不能把妻儿还留在庐州啊,肯定要把巧云母子都接过来。于是楚睿风派了青雷青云,回去接巧云还有众人的家眷。
  应天那边的消息送到庐州时,巧云正哄着儿子玩儿呢。如今的楚皓乾,已经过了两周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