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羽翼大明 >

第269部分

羽翼大明-第269部分

小说: 羽翼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那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不管怎么说,在这些官员眼里,四海楼的船引,先是四海楼这是皇商的买卖,后有王公公和一众富商背书,怎么也比眼下烂了大街的大明宝钞来的可靠。大明宝钞自从洪武七年由太祖高皇帝实行“钞法”发行,到眼下不过是一百余年,但是,却是几乎与废纸无异。当然,动心的大都是虽然有点小钱,却也谈不上大富的那些官员,消息一传出来,他们一个个就琢磨起来,要是这“船引”花的银子不多的话,倒是可以弄点在手上,反正这船队出海回转,也不过是三两个月的时间,是个什么情况,到时候一见就知道了。
    王岳将这筹集银子发行的票据称作为“船票”,实际上,官员们更倾向为称呼这些票据为船引,大明盐法开中,不是一年两年,这船票的性质,可不就和盐引差不多么。
    十一月中,四海楼发行“四海船引”,每引票据面额两百贯,可转让,可买卖,凭票即付,半年分红,风险自负。
    第一批一千引,几乎是在一天之内,就被南京城里的大小官员一抢而空,这两百贯不过是两百两银子,这两百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或许是一笔大数目,但是,对于官员们来说,还真不够看,哪怕是平素一些不显山露水靠着俸禄吃饭的清苦官儿,也都凑热闹买了个三两张,更别说有财大气粗的,一口气买个三五十张的。这些大户们未必是看好四海楼的买卖,但是,若是花个几千两银子,能够让王公公记得自己的名字,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赚了,他们呆在这南直隶富庶之地,早已经没了上进的心思,但是,不求王公公提拔他们,只求王公公在别人看上他们屁股下面的那位置的时候,稍稍想起他们还是曾经迎奉过王公公的,这就是一笔相当不错的买卖了。
    总之,二十万两银子,一天之内就聚拢拉起来,这让柳云娘这个小财迷,乐得眉花眼笑的,看着那一锭锭的白银搬进库房,哪怕是点银子点得头昏脑胀,她也是晕且快乐着。
    有了这二十万两银子,至少,货物采买上,应该就不会有什么缺口了,但是事情到这里并没有完。
    南京城里想发财的官员,可不是这一天买了这船引的百来号官员,眼下南京城里简直就是大明官员的养老院,那官儿得数以千计,有些得了消息观望的,有些也想讨好王公公却下手迟了的,等到他们第二天晃晃悠悠的来到四海楼,却被笑着告知,这船引已经卖完了。
    这怎么行?这人就是一个从众的心理,要是大家都不看好这玩意,哪怕这玩意一两银子一张,只怕也没几个人要,但是大伙儿都齐刷刷的掏银子来买,这不用想,肯定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人家有了,自家怎么能没有。
    卖完了,卖完了再发点呗,咱家又不是不掏银子。在四海楼里没人敢发狠,但是好言央求总是可以的吧,大家都是吃着朝廷俸禄的,这脸面拿出来,你们这些管事的商人,真的敢直接就这么打咱家的脸么?
    考虑到这发出去的船引,大有可能在船队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就被人挤兑,王岳和钱无病商量了一下,绝对再增发五百引,有这些银子做保证,哪怕是被挤兑,他们也不用担心了。
    这五百引发出来,这才稍微缓和了这市面上的需求,这事情可一而再,不能再二三,有大明宝钞在那里做前车之鉴呢,狂发滥发,只怕马上有就有御史弹劾王岳和钱无病敛财了,所以,四海楼明确贴出了告示,这一期的船引,就这一千五百引,多一引都没有了,在船队回来之时,这些船引全部收回并按照利润加以分红,没有买到的,也不用着急,以船队出海的次数就期限,这每出海一次就发行一期,这次买不到,下一期还可以继续买。
    这个告示出来,这才稍稍安抚住了那些没买到船引的官员,不过,那些熟知海贸利润之大,看好船队的收益的,却是开始私下的买卖起来,没几天功夫,两百贯的船引,翻了一个跟斗,而就这四百两的行情,还是一引难求,据说户部有个主事,将自己老婆的首饰都卖了,好不容易凑钱买了个十引,这才刚刚到手,老婆家里就出了事情,急需用银子,他才刚刚流露出这个意思,立马就有人寻了过来,出价四千五百两,将他这十引买走了。而这个主事,一年的俸禄,也过不是两百余两银子,这三两天的功夫,他这一到手,几乎等于他做官十年的收益。
    这一下,官员们的眼睛都红了,这做官也好,做贼也好,做什么都没有这船引赚钱来的快啊,稳重的,就找尽门路去找那些做过海贸的商家去打听这海贸的利润,多少心里要有个底,才能决定收多少,而急眼了的,直接就开到了三倍的价钱,六百两一引,有多少要多少。
    正德五年的十一月,南京城里,谈论的皆是这四海船队的船引之事。
    十二月初八,在无数人的瞩目之中,四海船队大小十五艘船只,满载着各种货物,顺风而下,朝着扶桑浩浩荡荡而去。

356。第356章 皇帝和首辅的日常
    温暖如春的暖阁里,朱厚照看着眼前的折子,头疼的叹了口气,将折子丢在了一边,在他的身后不远处,李凤儿依偎在一个绣榻上,正脸带笑意的看着手中的书信。
    这就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和他最宠爱的女人的日常,平淡得如同一对书香世家的小夫妻,在书房里,各自干着各自的事情。
    李凤儿的肚子已经凸显了出来,有了身子的女人,行动就不怎么方便了,但是,长时间的坐卧,又会引起腿脚浮肿,血气不畅,所以,每天哪怕朱厚照再忙,也不会忘记搀扶着自己的爱妃,在豹房的亭台楼阁间走动走动,而这段时间,往往就放在晚膳后,天尚未黑的这个空档里。
    眼下就是这个空档了,朱厚照揉了揉有些发涨的眼睛,轻轻的走到李凤儿的绣榻旁坐了下来:“看什么呢,这么开心!”
    说完,他凑过脑袋和李凤儿的脑袋贴在一起,去看李凤儿手上的书信。
    信是代王妃柳氏写来的,信里大多是些琐碎的事情,到了南京,这位王妃见了些什么人,又遇见了些什么有趣的事情,不厌其烦的都在纸上写了出来,当然,柳氏知道李凤儿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事情,信里很大的篇幅,都是围绕这钱无病和钱无病在南京做的事情来写的,眼下李凤儿正看到钱无病大开金手指,席卷江南官场的事情,看到信中写到朱云娘当起钱无病的小管家,每天对着一堆堆银子发愁的模样,李凤儿忍不住就有些好笑。
    “才三十万两,不多嘛,钱卿这手笔小了一点,这船引既然这么好卖,那就应该卖个几千几万引!”朱厚照大言不惭的说道,“若是让我去卖,起码得卖个三百万两回来!”
    李凤儿白了他一眼:“你还卖的少吗?你宝钞提举司哪年不发个几十百来万两,也不见人家买账,你当这船引是你那白纸随便印的啊,那可是无病要拿真金白银赎买回来的!”
    “嘿嘿!”朱厚照涎着脸笑了笑,“钱卿这么能干,要不,让他这兼了这宝钞提举司的提举,每年给朝廷多挣点银子!”
    “少来,你就使劲折腾我娘家人吧,人家做官儿,求的是升官发财,他倒是好,先是给你做个牢头儿看犯人,然后又给你做掌柜的赚银子,眼下更是东挪西凑找了几条船,跨洋越海给你去找钱去了,这都干的什么事情啊,就这样你还惦记着找些爹爹不疼姥姥不爱的差事给他,怎么加官进爵的时候,你就不想着他呢?”李凤儿瞪了他一眼,将手中的信中叠好,放在绣榻边的矮几上:“扶我起来走走,到时辰了吧!”
    朱厚照依言搀扶起她来,两人朝着暖阁外面慢慢走去。
    “不是我给无病要官儿,锦衣卫指挥使的那个缺,空了几个月了吧,无病就算做不得这指挥使,做个同知是没问题吧,你吖,这位置你就愣是像个狗骨头那样悬在那里,引人动心却不给个明白话!”
    “这不是母后也看上那位置了吗?”朱厚照最怕听到这话了,这怀孕的女人动不得气,得顺着她的话头说,可是这话,他还真得辩解辩解。
    “若不是凤儿你,我至于这个位置悬在那里吗,母后露出了这意思,我总不好直接忤逆了他,但是若是直接遂了母后的意思,那无病可就真没指望了,这么悬着,对大家都好,日后无病做出了什么功绩来,再递升这位置,母后那边也不会说什么了!”
    “一年给内库上缴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算不算功绩?”李凤儿却是不领他的情,“我可是听说了,三个上等的州府缴纳户部的银子,都没这个数字,而且,那些钱还得养那么多官儿,无病可是就孤家寡人一个!”
    “好了好了!”朱厚照不乐意了,“这事情我心里有数,你就别尽唠叨了,我可不想咱们的儿子,一出世就是个小话痨!你专心给我生个白白胖胖的臭小子,我亏欠不了你娘家人的!”
    李凤儿噗哧一笑,也不接着往下说了,毕竟是冰雪聪明的女人,知道什么时候闭嘴,可比知道什么时候开口更见得性情。
    “不是折子都丢到司礼监去了的吗,怎么还有折子送到你这里来,看起来,似乎是些不大令你高兴的事情!”默默走了一段距离,李凤儿将话题转到朱厚照身上。
    “不是折子,是锦衣卫的事情!”朱厚照摇摇头:“说起来和钱卿也有几分关系,锦衣卫南衙的参知到甘肃郦镇那边,从年初归化的郦人哪里,招募了数百人,充实锦衣卫,这事情可没有先例,北镇抚司不敢自己做主,就送到我这里来了!”
    “事情违制了?”
    “也不是,不过,咱们朝廷虽然也用些色目人为官,但是,一想到今后我一纸旨意下去,几百个白皮肤蓝眼珠的锦衣卫到犯官家里拿人,我就感到浑身不得劲儿!”朱厚照苦着脸说道:“咱们大明的军户万万千,钱卿哪里招募不到人手,非得整这些幺蛾子,这不是叫人为难么?”
    “几百人而已,又不是几千几万,你担忧个什么劲儿!”李凤儿笑了笑:“我还以为多大点事情呢,听说那郦人近万之众,无病他还担着郦人的宣慰使这个名头呢,从他们哪里招募人手,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对朝廷来说,这几百人有了官身,可别什么大义之类的来的实惠,人家一来有了个奔头,二来几百人就是几百户,几百户就是近千人,无病这是替朝廷收拢这些郦人的人心呢!”
    “也是!”朱厚照还真没想到这一点,他光想到几百个白皮肤蓝眼睛的锦衣卫在京城里横行霸道的别扭情形了,李凤儿这么一说,他登时体会到这一个举动的好处,有了这些人在京城里当差,那近万郦人,还担心他们再有二心吗?
    “那我回头就批复下去,让他们别疑神疑鬼了!”
    ……
    京城西,首辅杨廷和府邸。
    前几日宁夏那边来了急报,那边遭了雪灾,杨廷和这几日忙着这赈灾的事情,忙得可是够呛,而福建那边,居然有倭寇上岸攻进了一个县城,虽然一月之后,县城被当地军兵夺了回来,但是县城里却是被倭寇荼毒得不像样了,这论功行赏的事情先不说,这福建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还是福建水师,眼下都要一一问责,这一个事情闹下来,福建那边肯定要倒一大批官儿,这事情杨廷和也得上心,天灾可以赈济,这**就得要尽量避免了。
    好在今年冬天,北边的蒙古人也够给面子的,大明遭了雪灾,他们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小股的袭扰不断,但是大的战事还是没有的,要不然,杨廷和还得担心银子的事情,这今年的银子,户部早就见了底,再凑点银子出来到九边,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总之,没做首辅这个位置之前,杨廷和还是挺逍遥的,但是,一旦坐上了这个位置,他才知道当初李东阳在这个位置上多年屹立不倒,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这稍微行差就错半步,没准就是无数人流离失所的事情,而这种事情的源头,往往很可能就是他脑中忽然闪过的一个念头。到时候千夫所指,你说,这个首辅,你干呢,还是不干?
    “老爷,寿宁侯递帖子过来了,您是见还是不见?”家人将一个烫金的帖子拿了进来,够资格进杨廷和书房的帖子,可没几个。
    “我和他素无往来,有什么好见的,若是公事,叫他明日到内阁去谈即可,若是私事,就说我劳顿一日,已经休息了!”杨廷和微微沉吟了一下,决定还是不见这个人,此人草包不说,行事也荒唐的居多,和他搅在一起,对他杨大首辅的名望可没什么好处,偏生他又是当今天子的嫡亲娘舅,得罪他似乎也没必要。
    家人匆匆而去,片刻之后,又转了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