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 >

第93部分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第93部分

小说: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了。
  孙茗见了秦氏,也不上前,就在自己的席位上坐着,招了招手的功夫,秦氏顷刻间已在她身边落座下来,一坐也不管别的,就先问她身子:“是什么时候查出身孕的?安胎药吃的什么方子,有没有要忌口的?”
  因万寿殿开小宴是与司膳早早打过招呼的,所以在秦氏等人一入殿中,就有宫人有序地进了屋子,一一上了茶水糕点。
  孙茗让花蕊领着孙莲去寻阿宝阿福玩,然后就将李词、孙葵招呼着坐下,才侧脸看向秦氏:“阿娘也真是的,我这都第三胎了,还能不知道?”
  秦氏闻言讪然一笑:“瞧我,一时间竟忘了这一茬,只在心里反复惦记着这事,见了你就口不择言了。”说着,就着手中的茶盏喝了口花茶。
  因贵妃怀着孕,不好在宴上摆上酒的,且入夜还有国宴,喝得微醺就有失仪态了,所以只让人备了茶水。
  孙茗自己喜欢喝花茶,又让人变着法子换着口味更换,现在入口的茉莉花茶还是前两个月叫丫头晒了做花茶的,因她爱用,备的也就格外多了。
  李词进了万寿殿起,初时也是眼观鼻地坐在秦氏身边,此时倒开了口:“大家也是挂念娘娘,心里惦记娘娘呢。”
  在唐朝,是称呼自己的婆婆为大家的。
  李词不开口也罢了,一说话倒先为秦氏说好话,虽然孙茗原就没有实心地怪上秦氏,但此时听了她的话,却也不免打趣起她来,于是一脸揶揄地笑起来:“你倒是有心了……怎么进了府,就知道要先讨好婆母不成?”
  秦氏回过味来,就狠狠剜了眼孙茗:“你又浑说什么?你弟妹我瞧着就比你稳重,也不看看自己是几个孩子的娘了,说话这般不知道轻重。”
  “噗~~”孙葵一不小心就露了笑来,见秦氏扭头瞪他,忙一脸无辜样地眨眼睛:“依我之见,阿娘和大嫂明显是一路人,阿姐还是别与她们讨嘴上便宜了,定是要吃亏的。”
  众人一听,立时就有些哭笑不得。孙茗更是抚掌一笑:“阿葵说得很是。”说着,又对秦氏和李词道:“我才不与你们一般见识。”
  话刚落,又有宫人端着一碟子“酥山”入殿,孙茗案上的这份,是花枝亲自端给她的。
  酥山称得上在唐朝极为流行的糕点了,将蔗糖、蜂蜜拌入酥内高温融化后,将甜酥淋出形状,经地窖冷冻定型。
  孙茗不很爱过于甜的小食,但经不住唐朝人口味偏重,别人吃着好的,到了她这儿,糖份就势必要减半数以上,所以她的糕点也不与别人同做,定是分开开了小灶的。
  孙茗招呼着他们用起糕点来,乘着秦氏研究酥山的功夫,就问起李词来:“近日还有没有时常与其他娘子出门游玩?”
  李词一愣,随即就有些怅然了:“自从嫁人以后倒也不曾,若非娘娘提及,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呢。”
  李词嫁给孙英也不过几个月,如今再见了她,仿佛真的有已经长大成人的感觉,看着确实一如秦氏所言,她的确稳重了不少。
  但,这并非孙茗所乐意见到的。当初她初见李词的时候,李词尚且还是个活泼又灵动的姑娘,她也爱常出席宴会,也爱出门游山玩水……
  纵观整个唐朝,对女子相对来说还是极为宽容的,常有娘子们呼朋引伴地出门,游玩骑马猎射,活得这样恣意。便是城阳、新兴等人,包括远在边陲的临川公主,即便嫁人,婚后也常一同热闹,并不会就这样被绑死在后宅。
  这样一想,孙茗有些犹疑地问道:“可是府里事务繁忙?若是这样,不如移交些庶务?城阳她们往常也提到你,怎么也没见你一同出来?”
  李词摇头叹道:“并非如此,但我是新妇,常出行总归不好……”
  一细想,孙茗就知道她定时顾及孙英才如此的。
  孙英本身就是端方君子,看着就是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叫李词不敢轻易出格,何况她如今刚刚入府,上下情况未必能详尽到一清二楚,此时诸多迷茫。
  想通后,她又侧了脸,与秦氏说了几句,见秦氏若有所思地点头,才稍稍放了心,然后又朝孙葵念道:“还有阿葵,我仿佛听说他为了外放才求到我这里的?”
  孙葵正竖着耳朵听,此刻听到孙茗提到他,也不等秦氏说话,自己就抢先道:“正是,我正想说江南富庶,给我挑个好去处便是。”
  孙葵就是个喜欢吃喝玩乐的少年郎君,要不是上面有个祖父压着,又有个孙英看着他,搞不好真要变成个纨绔子了……偏偏他还有几分聪敏,又常仗着自己的小聪敏不将孙英这个哥哥放在眼里,总觉得别人拘着。
  孙茗只知道他科举成绩还过得去,但远非拔尖的程度,见他自己这般狂放,就忍不住想挫挫他的锐气:“凡是富庶之地,上头又哪有肥缺等着你?你凭自己本事便是猪年马月也没得机会,还不如听阿英的话,好好地待在长安,为你寻个空缺。”
  孙葵顿时就急了,忙道:“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可以外放,我可不想再叫人管着了。总之不论是不是肥缺也罢,只求将我远远地打发了罢?”
  秦氏脸一黑,心中气道孙葵年轻不知事,说话这般不经大脑。如此一来,岂不是说府上亏待了他不成?
  孙茗是知道他年轻气盛,想一出是一出。但她又觉得孙英这样光把人看紧了,其实也未必是好事……年轻人,实该好好地去外面闯一闯。
  扭头瞧见黑了脸的秦氏,就宽慰道:“阿葵聪慧过人,但总放在眼皮子底下也不利于他日后发展。待我寻机与圣人说说,让他自己去外面试试吧?”
  三兄弟三种模样,要是综合一下就好了……
  孙英就是在有些太端正了,让他在李治身边磨练,其实李治用的也顺手,毕竟想孙英国这类人并无什么花花肠子。只是,很难混上高位罢了……
  孙葵倒是活络了,但性子未定,又年轻,不够持重就不说了,还常故意与你唱反调。真要把他往朝堂上塞,连孙茗都为孙英头疼了。
  如此,几人事情敲定,又转头提起别的事来。
  今日筵席,李治故意叫萧淑妃协理,变相地打了王皇后一记耳光……
  其实,以萧淑妃的身份,及她背后的势力,让她出面于情于理也并没有不合适的,只是如今气氛稍稍有些微妙,更兼王皇后如今愈发不得李治的欢心,底下早有人猜测,圣人是否意属萧淑妃所出的四皇子李素节了?
  李素节从出生起就备受李治的喜爱,小小年纪就已是聪慧过人,名气比起李忠以外的几个皇子要高出一截来,背后支持他的也多,不免让王皇后顿起危机意识。
  与李素节相比,孙茗的阿宜就实在太小了,如今尚且连话都不会说,就更看不出到底是聪明还是愚笨了。若是要争储君之位,显然是无人给予支持的。
  当然,对孙茗来说,如今阿宜是越低调越好……
  总觉得李治忽然抬举起萧淑妃,有更深的用意。虽然他确实相对王皇后及李忠来说,许是觉得萧淑妃及李素节更合他意,但他当初明显表示,不愿那么早就立储君……

☆、第119章 壹佰壹拾玖

  晚上的筵席,其实与往常并无不同,新兴和城阳照样高高兴兴地来,然后尽兴而归。其他人自然也如是。
  只是叫孙茗侧目的是,王皇后竟与高阳公主如胶如漆起来?
  关于高阳公主,孙茗是知道一些的,不论历史如何,更多的却是她从李治口中听说而来的。
  从前高阳公主极得太宗皇帝的宠爱,在李世民这么多的儿子女儿当中,出了中宫长孙皇后所出的几个子女外,其余庶出子女他其实很少关注的,更遑论分那些许父爱了……但这之中,庶出的高阳公主却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将她性子养得骄纵无比,又不可一世,足以见得李世民有多护着她了!
  李世民一直以来都极为偏爱这个女儿,因他一直觉得高阳的性格最像他……这一点,竟也和李治偏宠阿宝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来竟是有遗传的嘛……
  只是叫李世民伤心的是,临老了,还要面对他心爱的女儿的忤逆……
  不错,高阳的婚嫁是李世民一手促成的,但并不独她,其余公主,包括长孙皇后所出的闺女,包括他最疼爱的、却红颜早逝的长乐公主李丽质……从来没有一个跳出来敢与他作对!偏偏,高阳就如此作为!
  她的风流艳史传遍长安,大街小巷几乎弄得人尽皆知,令李世民倍感耻辱……即便当朝风气再豪放,可如此丑闻也是无人会当面承认的,偏偏高阳落人话柄,又被人亮出了物证来。
  李世民处死辩机,处理了高阳公主身边的女官宫人十余人,不过是为了堵众人之口,虽也有警告之意,但说到底,他仍是念着护犊之情,为的,不过是维护高阳公主可怜的所剩无几的名誉罢了。
  最后,高阳公主却实在叫他失望。从他不许高阳入宫的事就可看出,这个公主最后确实失了宠,又失了势……
  这点最后仅剩的父女之情,在李世民走到了人生的尽头,高阳面上哭而不哀,就足以见她直至最后,仍然心中深恨父亲。
  缘何后世将她如此贬低,更多的确实她行忤逆之事……不论当时社会风气再宽和,忤逆长辈却不被世俗所容的。
  李治之所以后来对高阳抱有成见,更多的是对她的放肆心怀芥蒂。
  他一个储君尚且惶恐谨慎,如今就是当了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你一个庶出的公主,宠辱皆来自你身边的最疼你的亲人,如何为了自己一己之私,行下流之事?
  不过诸多是非已经随着太宗皇帝的驾崩及辩机和尚的腰斩而落幕,就在李治也以为高阳开始消停以后,曾为了怀柔政策,许与所有兄弟姐妹不尽的好处,这当中,自然也有高阳公主的。
  于是,事隔许久,高阳公主又重振旗鼓,想要掺和政治中心,又开始笼络起人来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当今的皇后。
  高阳公主能讨李世民欢心,确实有几把刷子,虽然与王皇后本身性格截然不同,但她向来就聪慧过人,身边又有很多幕僚,区区王皇后一个女子,如何会防这个庶出的公主?在两人一番结交之下,就姐姐妹妹地亲热起来……
  这在当初仍是那个不可一世又金尊玉贵的高阳公主的时候,在当初不得太子李治欢心、落寞沉寂的太子妃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带着疑问的孙茗,在宴后拉着李治进了被窝,就抓着他的腰与他咬起耳朵来:“今日我难得见到高阳,她已经被许入宫了吗?”
  当初是李世民责令不许高阳公主入宫的,如今她在宫中现身,定然有李治的首肯。但以往他颇有些看不大起高阳,就算惯常作样,也不过是面子情,怎么会特意把人叫到宫里来?
  李治从进了屋子就见她猴急的神色,知道她有话说,果然一进被窝,就被她扒着拉低了耳朵问起来,侧身就把人搂着手臂就让她枕着回道:“朝堂之事错综复杂,我让高阳站出来,无非是为了牵制别人。”
  他意指别人是谁,就耐人寻味了……
  如今于政见上叫李治为难的,除了长孙无忌这个舅舅,就不作他人了!偏偏朝堂皆以长孙无忌为首,同时辅臣的褚遂良又与他同站一条阵线,叫李治无处下手。
  “高阳性格乖张,又常与宗室皇亲交往过密……”孙茗分析起高阳来,怎么看怎么都觉得高阳并不值得李治大费周章,就说道:“即使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窃弄权威,但高阳却更难以掌握手中,如此用她,岂不是与狼为伍?”
  一个高阳并不可怕,但高阳与皇室宗亲关系颇好,更兼她对先皇憎厌,未必会看好李治,所以孙茗唯恐她拖了后腿。
  李治听后,却反而笑道:“哪个让高阳对付他了?我是让舅舅将手段心机都使到别处,我才有机会安插人手。”
  听他这样说,莫非已经摸到了高阳的把柄?
  孙茗疑惑道:“你打算让长孙无忌对高阳公主出手?”一问出口,她就自己摇了头:“高阳就算再不济,她也贵为公主,长孙无忌未必会上钩……除非,你在高阳身边已经布了人?”
  孙茗看向李治问道,果然见他一脸的志得意满,就知道他势在必行,那么安插在高阳身边的人选就是至关重要了!
  最好的人选莫不是她的驸马房遗爱了……然房遗爱愚笨,恐不为李治所喜,何况他又是高阳公主的驸马都尉,与高阳公主原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又怎么会替李治做事?那么人选就是……
  电光之间,孙茗牵唇轻轻笑起来:“你重用了房遗直?”
  李治点着头,微微阖了眼睛,脑袋靠向她,声音就传到了她耳朵里:“房玄龄生前是舅舅的竞争对手,别看舅舅如今位高权重,他心思重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