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 >

第57部分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第57部分

小说: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被阿香的话逗乐了,笑着让人退下,又问起孙茗:“你这小妹妹待到什么时候?”
  孙莲被留下来的事他也是知道的,不过往常很少正面遇上,这才问她。尤其想到,以前许是还真是托了这个小妹妹的福,叫她一连双胎。但再一想到,这一生两个都是女儿,就又与她说道:“如今你怀着孕精力不济,还是把你小妹妹先送回去,日后想她了,再把人接进来……”
  孙茗并不知道他心里的那点封面迷信的想法,只觉得听起来也有道理,就回道:“也好,过两日再叫人给她收拾。”
  然后,李治就看着她不说话了。
  沉默了一下,孙茗正当不解,又听他忽然说道:“你之前产后瘦了这么多,如今可再不许偏食少食,还是得多吃些。”
  皇帝陛下你是不会知道,她看着肚子上的赘肉一脸恨铁不成钢为的是什么……
  孙茗看着李治絮絮叨叨地,知道他也是关心则乱,所以也不反驳,只点头听着他说:“阿宝阿福也不要随便抱她们了,如今她们逐渐大了,就是我抱着都觉得沉了。”
  说起闺女来,孙茗就紧张地抓着他的手问道:“今日回来,你都还没看过阿宝阿福。”
  李治失笑,捏了捏她鼻子道:“你道以为我如今为了你的肚子就不管她们了?还不是看你站在门口吹风,心有不舍。”
  孙茗哂哂地笑着,她也或因如今怀孕,内分泌失调,导致异常敏感起来。不过是忽然想到就问出来罢了。
  不过听到李治这样说,心里也顿时浮起了一丝甜意来……
  李治坐了会儿,就与她说瞧瞧闺女去,起了身就往外边走。
  现在阿宝阿福都住在偏殿里,慢慢习惯夜里独自入眠。不过因她们两个自出生起就待一块儿,骤然将两人分离,半夜总是总是惊醒,然后就是啼哭不止。孙茗也没了办法,只好将两人放一块儿。
  所以即使备了两间屋子,但如今两个闺女仍然吃睡都在一起。
  孙茗是勒令过不许乳娘亲近她们的,如今她们已经逐渐摆脱奶水,乳娘就显得越发无足轻重起来。
  阿宝和阿福如今屋子里侍候的就有四个丫头,往常孙茗也将花蕊叫过去看着,但不免想着,是否该好好地挑个丫头过去看顾,否则她实在难以放心。
  她身边最为得力的无非花枝花蕊两人,现在又加了个花萼,但这几人并非她不舍得叫去服侍自家闺女,实在是她们各司其职,脱不开手来。
  所以还是要从底下婢女里边挑个稳重的……
  如此,一个叫花信的宫婢入了她的眼帘。

☆、第68章 陆拾捌

  阿宝阿福如今被封为永宁和万安,听着敕封的名字就看得出李治的一腔拳拳爱护之心。
  唐朝的公主封号一般都随的是郡名、国名,或者吉祥如意,总之三种情况皆有,也没有宋朝起视同惯例,那么规整了。
  但不管如何,如今这两个得宠的公主不过是尚且没有满周岁的幼子,会爬会立,刚刚能喊“阿娘”而已,甚至连走都还不利索。
  阿宝稍微调皮些,成日里精力也旺盛,除了吃和睡,只看她满地乱爬,见你阻她,她还冲你叫“阿娘”,丝毫不管听的是花枝还是花蕊,把两人吓得都不敢拦她。所以孙茗只好叫叫人给地上铺了皮毯子,只叫人看着,也不去阻拦她。
  而阿福就文静多了,爬了一会儿,也没看出累的模样,就一屁股坐在一边看着阿宝爬,自己反而一会儿抓抓毯子,一会儿摸掷到她面前的玩具,然后一脸好奇地看。
  从之前就让花枝留意了底下的丫头们,时至今日,报上来一个叫花信的丫头,看了几日,觉得做事还算稳妥。
  做奴婢的,忠心是首要,除此之外的并非聪敏,而是心思。哪怕再不灵透的丫头,只要一颗心在娘娘、在公主、在这个万寿殿上,那就是个得用的人。
  对于花枝,孙茗固然相信,但还是要亲自掌掌眼,就宣了花信进来看看。
  这便是花信头一次得了娘娘青睐,虽然往常打扫清理的时候也迈进屋子里过,但这时候却是不同,心里头也七上八下地。
  孙茗看了花信目不斜视地进来,远远地福身,就招手把人叫得进些问:“花信入宫多久了?”
  花信自当知无不言,垂着头答道:“回娘娘,奴婢入宫至今三年,原先在凌烟阁当差,至各殿重新修葺了,才将奴婢指到万寿殿。”
  孙茗点头,凌烟阁是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地处相对来说偏僻一些,里面挂了二十四功臣的画像,也是因这画像而闻名的。
  看这个花信虽然年纪不大,倒是有些稳重的模样,心里已经有数,于是对她说:“公主们年纪还小,正是什么都不懂却什么都好奇的年纪,需要人日夜陪着看着。现在我让你去服侍她们,你可愿意?”
  这怎么会有人不愿的?花信初得了话,一时间愣得忘了回话,傻愣愣地抬了头,见娘娘温和的笑容,连当时自己是怎么应的都不记得了,然后就迷瞪瞪地被花枝给带下去了。
  走出大殿,花枝就对花信嘱咐了几句,才把人放回去收拾。从今日起就要近身服侍公主们了,当然要跟随公主住一块儿,待遇自然有所不同了。
  等花枝返回的时候,孙茗又问起孙莲的安排来:“阿香的衣物可都备妥了?另外我备了一匣子的饰物和吃食,别忘记一同给她捎上。”
  但凡每次将孙莲送回去,她都是习惯性的赠些东西,这次自然也不例外。花枝早就得了话的,听她问起,也答道:“娘娘放心,一切都已经备妥。”
  没多久,孙莲就一路小跑着进来,见了孙茗坐着,也道了声安就坐在另一边,小大人似的说:“我今日就回去了,阿姐什么时候想我了,可别忘记再把我叫来。”
  孙莲如今不过五岁,但说话都是清清楚楚条理分明,就是有时候故作成人的样子叫人有些好笑,惹得孙茗连声的不舍:“送你回去,阿姐心里也好生不舍。等天气暖和了,再接你入宫陪我赏花。”
  如此,两人一作别,孙莲就挥着手被带着下去了。
  有道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孙莲原本就只是做客。她在的时候还好,可人一旦走了,竟觉得没来由地冷清了不少。
  到夜里李治带着一框奏疏回来的时候,孙茗就急着把人的腰搂着,半步也不肯挪开了。
  李治这是看她又莫名其妙的撒起娇来,就把人都叫出去了,又让带上了门,这才将怀里的人搂着,轻声问道:“这是又怎么了?”
  眼看人是被他宠得没边了,偏生还不舍得说她……现在又怀着身孕,正是非常时期,他也就继续哄着了。
  孙茗不过是突然有些感伤,如今李治就站在面前,两人粘一处,心里顿时就被填满了,笑答:“没事,不过是阿香走了,就觉得屋子里缺了人气。”
  李治这回真是要被她给气笑了:“你我不是人了?还有阿宝阿福呢……都是当娘的人,怎么说话总是这般不经心。”这才刚说两句,就见她挂下了唇,一脸不高兴的模样,他的声音逐渐更小了些,又轻言安抚道:“好了,你要是觉得寂寞,我明日回得早一些。”
  说起这个,孙茗想起他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回来陪她用膳了,因为过年事情多,宴会也多,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多半已经入了夜,像今日回得都算是这些日子里最早的了。
  于是听到他这样说,就立时又拉着他,非要他答应下来:“明日早些回来,陪我和阿宝阿福一道用膳。”
  说完了,还抬头眨巴着眼睛看他,一脸的萌态。
  李治顿时就被萌化了,揉了她的脸笑叹:“我看我真是拿你没辙了……”他决计不知道孙茗的这招是从小妹妹孙莲地方学来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上元节这天。
  正月十五,上元节以观花为主,长安城的人都叫灯节,其中以上元之夜在长安彩灯争奇斗艳最为出彩。
  在平日里,唐朝是实行宵禁的,就是入了夜,再不许行人喧哗和骑马奔驰。但是上元节例外,在节日三天里,人们尽情载歌载舞,欢度良宵佳节。
  孙茗只听底下丫头们说起,在长安的夜间,必定是场面热烈的,大家倾城而出,前呼后拥,连官府都操持办了以踏歌为盛,踏地为节,一同跳舞取乐。甚至还有宫女身着绮罗,组建民间少男少女千人,所配饰之华贵,所装饰之耀眼,玉器流光溢彩、绸缎光滑细腻,见之忘俗。
  她们在宫中是不能随便出去的,所以也唯有听见过长安隆重节礼的丫头说。
  只是毕竟是在佳节里,连皇帝和朝臣们也共迎上元节。
  李治就让王福来给各殿送了宫灯,孙茗这里的万寿殿早有宫婢们把最好最艳的宫灯都给摆上了,又把李治赏下来的宫灯放置最显眼处,直至天暗下来,满殿的宫灯照的整个院子都是亮的。
  孙茗叫来花枝花蕊,让她们持着托盘去院子里撒铜钱。
  原来她也只赏些银子,后来既然知道市面上通用铜钱,光尚银子又小又不经用,索性这回就叫兑了铜钱给丫头们顽。
  等李治回来陪她一同用膳的时候,还特意把太常寺的大乐署的人给唤来揍了宫廷乐。
  把阿宝阿福带在身边,只是这两只给喂了稠粥,里边还加了碎肉沫。此时听到音乐,阿宝开心地挥了挥手臂,然后又坐着让花信喂饭,阿福倒是侧耳听着,眼睛不错地朝来声的方向去看。
  一家子用了膳,看了阿宝吃得满嘴都是,孙茗就拿帕子在给她擦了擦,又顺道给阿福也擦了擦,得了阿福甜甜一声“阿娘”的叫唤。
  把闺女交给花信看着,又不放心地叫花蕊也一同看顾,她才搀着李治一同往庭院里走。
  今天雪天早就过了,天气却没有丝毫转暖的迹象,但也并不太冷。
  两人身上都是着了厚重的斗篷,就是在宫灯柔和的光鲜下,都透出一丝热闹和暖意来。
  李治与她缓缓行着,一边回忆道:“如果在民间,还能交友赏春,办个探春宴。如今却是不能了。”
  想想也是,他如今已是九五之尊,再没有当初还是储君时候的那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了。当时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与同样年轻的才子们说话都如同普通的友人,现在怕是不能够了。
  孙茗只好依言宽慰他:“人原本就是各司其职,如今你是位高权重,可以办国宴,可以施与他人庇荫,这就比寻常人强了不知道多少。”
  李治听后失笑,再想想她说的总有那么几分道理,这才道:“所以孤家寡人,说得就是我这般。”
  听后止了步,勾着他颈间,把他脸往下压,俩人一对视,孙茗就道:“不论如何,不是还有我,还有阿宝阿福,还有腹中皇儿与九郎一起。”
  李治听得大为感动……
  他年纪更轻的时候,虽然也喜欢美人,但不过是爱那艳丽的皮,但自从与孙茗这样贴心,反倒觉得庸脂俗粉普通皆不能入眼,就是再见了从前万般宠爱的珍儿,也总是失了些味道。
  现在孙茗这样驻在他心头上,在这样良宵佳节里,在身后嘤嘤唱声中,心中一番火热,只觉得无比熨帖。
  两人朝着院子里弹奏着这个时代独有的奢靡的乐谱,李治低头看着她婉转柔媚的脸,双手紧紧拉着她的……

☆、第69章 陆拾玖

  纪王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一个儿子,与如今的圣人同年。
  李慎自幼早慧,且好学,得太宗皇帝和韦贵妃的万般宠爱,实是在娇宠中成长。尤其中宫皇后早逝,他的身份更是水涨船高起来。
  但他从小就知道,前头有两个哥哥乃中宫所出,无论如何,他的庇荫不过全来自父皇罢了,所以从来没有肖想过任何不属于他的东西。
  直至贞观十七年,随着废太子与魏王被废、被贬,冷眼看着李恪跳出来收买民心……
  即使才龆年如他也知道,定是不能成事的。
  彼时,父皇正值壮年,就是不猜忌他,长孙无忌也不会放着魏王不去拉一把,却叫他拔了头筹。
  阿娘一生地位显赫,站得高,也看得分明,扭头就交代他千万与李治交好。
  其实根本不消她说,他与李治从小玩在一起,除了年纪相近,身份相当以外,当然也有因为李治是储君的弟弟,是父皇最为宠爱的儿子之一。
  最后不过是,易了储,太子换了李治做罢了。
  但再一想,这却是……更好了!
  他定会如河间献王那般既不卷入争权夺势,又能全身而退,带着阿娘一起……
  于是从此以后,他对李治也就更真诚了。
  如今,圣人继位,一切归于平静。
  到了永徽元年,正月里,李恪竟然回到长安……
  这几日年节连日下来,李恪几次邀他饮宴,推脱数次,实在推脱不开,这才拉着李贞一同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