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133部分

重铸清华-第133部分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心下雪亮,却也不能不承认肃顺的法子是最好的,“罢了,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军机拟旨来看,对了,肃顺,你去军机看着他们发,然后商量看看这事该怎么办!”

    皇帝的话宛若惊雷一般在军机诸位大臣心里炸开,肃顺尚未入阁,却已经署理军机事务了,难道自从道光皇帝朝权臣穆彰阿之后,这咸丰朝又要冉冉升起一个权臣了吗?

    “都跪安吧。”

    杏贞进了养心殿的正殿,外面的春雨下地殿内漆黑一片,些许的烛光不能扫去皇帝脸色的阴影,杏贞行礼完毕,抬起头来,瞧见咸丰的眼下有一大块的鸦青色,双眼也黯淡无光,瞧见杏贞上前,皇帝也只是懒洋洋地点点头,“皇后来了。”

    “臣妾听说皇上生气,过来瞧瞧皇上,虽然国事繁琐,还是请皇上保重才好。”杏贞宽慰道。(未完待续。)

    ps:  晚清做官有四条升迁的捷径,曰:“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说的是说皇帝的师傅,亲王的辅佐,洋鬼子国度的使节和神机营的差使。现今当官也有四条升迁捷径,曰:官二代,官二代,官二代,官二代。

三十二、公使北上(六)

    “朕怎么能保重的好?”皇帝哑然失笑,走下御座,拉着杏贞的手到了东暖阁,暖阁用的是玻璃窗户,比正殿敞亮多了,皇帝的心情似乎也好了起来,拉着杏贞坐到了炕上,总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杨庆喜又屁颠颠地奉上了时鲜的水果糕点,杏贞感觉到皇帝的手还是冰冷冰冷的,殿内寂静无声,只有屋檐外的春雨倾盆而下,“当年先帝临朝的时候,英人来犯,朕当时虽然是五六岁的样子,对着洋人和大清签订的条约不甚明了,但是有一点,朕记得清清楚楚”皇帝的手心泛出了冷汗,“议和之后,先帝带着几个皇子在奉先殿哭了好久,一直在说无脸见列祖列宗,老六那时候还小,吃不消跪拜,伏在垫子上呼呼大睡了,可朕却是睡不着,没想到,泱泱天朝,万民之主,似乎无所不能的皇阿玛,居然会被区区小国逼迫到这等程度。”逼迫到只能在奉先殿对着列祖列宗的影真哭泣的程度!

    杏贞默然,只有皇帝在喃喃自语,“先帝驾崩前,一直为香港岛之事耿耿于怀,赔款也就罢了,可是割地,是大清朝开天辟地头一回,朕虽然文弱,不敢想着收回香港,但也不想再做割地之事,”皇帝的语气高昂了起来,但是却又马上低落了下去,“可是如今洋人气盛,先是攻克广州,胜保又在山东吃了败仗,如今洋人的意思清楚得很,”咸丰含恨低声说道,“又想着和当年先帝爷在时候一样,进犯京畿,前来恐吓朕了!”

    杏贞真的很想说,其实他们不是来恐吓,而是真的来抢劫了,割地赔款不算,还抢劫了万园之园这个后世中华子孙抱憾的文化历史瑰宝,“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但是这个现在根本就不能说,不然咸丰会以为自己是得了失心疯。杏贞反握住皇上的手,“皇上已经早就让僧格林沁前往天津布防,这天津无事。自然北京无事,何况如今也和先帝爷在世时候不同,那时候洋人进犯江宁,切断漕运,先帝爷苦于国用不足,无奈招抚洋人,如今横竖发逆盘踞江宁,漕运也是断断续续,可有可无,咱们这些年也这样撑过来了。洋人们恐吓不到咱们,皇上把心放宽些便是。”

    任何人都会在别人的鼓励下振作起来,何况是素来耳根子极软的咸丰皇帝,杏贞觉得皇帝的双手有些温度了,“皇后所言甚是,”咸丰皇帝脸上终于有了些神采,“肃顺说要两手准备,除了让僧王戒备之外,还让美俄两国公使调停”

    “恕臣妾多嘴,调停此事。不妥当。”杏贞直接了当地说道。

    在皇帝的印象之中,皇后难得说如此坚决,皇帝噎了一下,片刻无语。随即问道,“皇后认为调停此事不妥?”

    “正是,听闻美国公使随英法两军舰队北上,不仅蛇鼠一窝,更是一丘之貉,焉能为我中国着想?”杏贞直接了当地打消皇帝企图寄托外国公使调停的想法。“更别说俄罗斯了,前些年东北边疆订约,已然是让俄罗斯不舒服,若是他调停得当,最后让英法两国止步,请问皇上,东北龙兴之地,还有库页岛,可还能在手里吗?”

    如今的美国还不是日后的世界警察,到处恃强凌弱,到中国来,也不过是想着分一杯羹而已,美国学者德涅特在《美国东亚外交史》里面形象地写到:“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可沙俄就是不一样了,这个对着疆土毫不掩饰自己贪婪**的北极熊从中国获取的好处最多。一部近代中俄关系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沙俄侵华史。提起近代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沙俄通过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掠夺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每看到世界地图上中国东北和西北那大片辽阔的国土如今已是他国版图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无不为之叹息。

    另外,沙俄这几个割让中国领土条约都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签订的,这一时期一方面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给了沙俄以趁火打劫的机会,另一方面清廷对国际局势把握不够明了,不了解各国综合实力,被沙俄所迷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就是以保卫中国免遭英国从黑龙江入侵为借口来提出领土要求的。假若清廷稍微熟悉地理和军事就不会相信俄国人这套鬼话。还有就是俄国公使伊格纳切夫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所扮演的可耻的“调停人”角色。轻信伊格纳切夫是清政府最大的悲剧。

    此外清朝官员素质低下,昏庸无能,毫无责任感,对国家利益漠不关心。例如黑龙江将军奕山禁不住沙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恫吓,在没有中央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就擅自同沙俄签订割让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事后还百般狡辩,推卸责任。而他所签订的《瑷珲条约》实际上开了沙俄大片割占中国领土的恶劣先例,它标志着19世纪中叶后中国北部边疆危机的加深和割地狂潮的开始。 同样情况在23年后崇厚同沙俄签订《里瓦吉亚条约》中又再次上演,又是谈判代表在未获中央政府批准情况下擅自签约。同样可气的情形是清廷派去同俄方按照条约到实地划界的官员,竟然因为“路途艰险”,劳累而不愿前去,仅听凭俄方划界。

    “俄罗斯人狼子野心,对着北疆虎视眈眈,英法两国远道而来,也定然不会占领我中国大片领土,俄罗斯近在咫尺,可谓是恶邻一个,若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就算赢了英法两国,也是得不偿失!”杏贞斩钉截铁地说道。

    皇帝悚然而惊,不禁连连点头,“皇后这话可谓正理,旧年刚刚费了不少口舌定了东北边界,俄罗斯刚好找不到由头来发作,若是他日以调停有功来敲诈我们,咱们天朝乃是仁义之邦,也不好拒绝。”

    这时候还说个屁仁义,杏贞暗暗腹诽,却也没有说什么,“肃顺到底是皇上信任的臣子,这几个主意出的极好,臣妾听闻郭嵩焘在南边也接触过英法国人,何不让他回来去天津试试看?”

    “还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请皇上下令,速速让穆杨阿从洋人手里收购火炮,补充装备,”杏贞侃侃而谈,“两江的火枪兵堪用,若是有需,可以即刻北上!”

    “恩,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咸丰皇帝重新燃起了斗志,“朕也要看看,最近这些年磨砺出来的大军堪用与否!”

    “万岁爷,丽妃娘娘来了。”杨庆喜小心翼翼地禀告道。

    “让她进来,”皇帝扶着杏贞的肩膀让杏贞坐下,自己又坐到了炕上的另外一边,丽妃进来行了礼,娇声怯怯地说道:“听说皇上生了大气,臣妾不敢请皇上消气,皇后娘娘让臣妾亲手煮了安神汤,请皇上用几口,受一番臣妾的心意吧?”

    三月初一,英法联军连同美国公使和俄罗斯公使在登州府打败胜保的八千团练,进击大沽炮台。咸丰皇帝诏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严加防备,“勿让洋人登陆为第一要务”。(未完待续。)

    ps:  县令为一县父母官,例称大老爷。大县县令七品官,下有八品的县丞,九品的主簿,还有一个无品称为“不入流”的典史,因排在县令、县丞、主簿之后,例称四老爷。典史掌一县之刑狱理讼,事情都比较机密,所以四老爷找老婆都要找会写会抄的帮自己办事。而这会写会抄的女人,则称为四娘。

三十三、天津条约(一)

    “该死的中国人!”巴夏礼在英国舰队上暴跳如雷,连着摔了好几个在广州重金求来的精美中国瓷器,也丝毫不心疼,因为他发现眼前有更难过的事情发生了,在天津这座北京城的门户,沿海的炮台上已经戒备森严,联军司令和伯用望远镜仔细地侦查了一番白河口左右的防事,摊着手对巴夏礼无奈的表示,这样的防事要是进攻的话,联军需要花上很大的代价才能有把握攻克。

    “中国人怎么能知道我们要北上进攻北京城!”巴夏礼红着眼,已经不在乎所谓的英伦绅士品格了,烦躁地在船舱内来回踱步,“原来在广州的时候,就算是广州的总督也以为我们只会在在广州盘踞,不会再北上骚扰中国的首都的,就算是两江总督,在安徽的那个曾大人,也写信让我们返回广州,大家都以为大英帝国会止步于南海,”巴夏礼志得意满,“我用行动告诉他们,他们错了!大英帝国的脚步不会停止,会一直走向成功!所以我这才让英国和高尚的法国一同往北,重复二十多年前那样的事业和辉煌!”

    巴夏礼喘着粗气,刚才得意的表情变得挫败无比,脸色变化之快,比他在广州城看到过中国地方的一种在脸上变幻表情的戏剧更要快,“没想到中国有人看穿了我的计谋!就算在山东打败了那些狂妄的军队,我也根本没想过北京的皇帝和丞相们有这么快的反应,因为我对这个古老腐朽的国度非常了解,他们的行政机构没有这么快的反应速度,”巴夏礼原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想法破灭了,这让他非常的绝望,“说明有人,就是北京里的执政者,预知到了我们的反应!我的上帝啊!”

    法国公使葛洛和美国公使华若翰面面相觑,这两个国家对中国的野心没有英国人那么大,有便宜占上一点也就满意了。一口气吃不了大胖子嘛,眼下的场景虽然有些不太顺利,不过想着也能那些东西回国交代了。可俄罗斯公使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却是忍不住跳了出来,他是一位留着两撇可笑的兔胡子的中年金发胖子。他朝着巴夏礼鞠躬示意,“巴夏礼爵士先生,您说的太对了,中国人实在是太狡猾了,之前趁着我们沙皇和贵国和法国。”伊格那提耶夫微微有些尴尬,这几个国家前些年还在克里米亚差点打出了狗脑子,如今为了远东的利益,却是又勾结在一起了,就算伊格那提耶夫是出色的不要脸外交官,这也难免脸上火辣辣的,“在克里米亚的战争,向我们西伯利亚总督,向我们沙皇陛下讹诈,把原本属于我们俄罗斯的阿穆尔河(黑龙江)以北的国土抢占了过去。沙皇尼古拉二世对着这块土地的失去十分悲伤,这才不幸逝世的,”伊格那提耶夫把沙皇的服毒自杀丢给了《中俄东北边境条约》的签订。

    美国公使华若翰鄙夷地歪了歪嘴巴,这沙皇尼古拉二世明明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才服毒自杀的,这胖子可真能把白的说成黑的。伊格那提耶夫继续若无其事地说着,丝毫不顾忌室内尴尬的气氛,“我们俄罗斯帝国一定是和女王陛下,和拿破仑三世陛下坚决站在一起的。”

    巴夏礼也是微微鞠躬,俄罗斯公使伊格那提耶夫的态度让他十分满意,“多谢伊格那提耶夫伯爵大人。我代表大英帝国感谢您。接下来,”巴夏礼十分不甘心,中国的战局,英军的胜败。关系到他是否能在女王,首相,内阁那里得到更大的权利,第一次鸦片战争之中他就随着舰队驶入江宁江面,见证了《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见证了那些穿着大袍子留着猪尾巴发型可笑中国官员看见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