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525部分

草清-第525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子里,也有穿着布衣的朴素汉子聊得起劲,话语里既有豪情,也有憧憬。书í群2

林子深处,一帮羽扇纶巾的书生却在相互争执,嗓én扯得比外头的喧嚣还高。

“琉球和日本的首尾都还没有料理干净,一国就八面出击,亘古未有!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眼下这番动静,已经不是好战,而是癫狂了!”

“怕是武人裹挟吧,咱们这一国,最早就是武人推着官家立起的,之前十来年都安安生生,现在会不会有了以武御国的想法?枢密院不入朝堂,终究是祸患啊。”

“不止是武人!西院的老爷们都是想着打仗的,靠着打仗,他们能供军械给养,靠着打仗,他们能买俘卖奴!靠着打仗,他们能夺矿产田地!东院那帮王八蛋怕是被他们收买了,竟然一声不吭,甚至同流合污!跟西院一起麻利地批了军债增股的法令,咱们得把东院都换下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帮麻衣士子情绪最为jī愤,看他们的装束,该是国中墨党。

“武人什么时候能定国策了?你们墨党不要老搞树敌同攻,挟民意自重这一套!这一套就是法术,当心惹了众怒!”

“不在其职,不谋其言!你们别老是以百姓自居,去街上问问百姓,有多少反对打仗的?肯定有,一百个里有三十个就不错了。西关这里,估计你还找不到十个,为啥?打服了缅甸,打通了西北,西关这里的织造坊生意就更好了!”

“我倒是不反对打,可八面出击,头尾难顾,总要出点岔子,官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

另一群士子气质沉稳些,但思路却没凑在一起。

争吵声传入林中另一桌子,这桌人都是一脸疲惫,眼圈发黑,听到这些话,相视一笑,笑意里既有鄙夷也有无奈。见他们服sè虽朴素,面料却很考究,就忙着大吃大嚼,没有杂声,座次还排得很规整,以一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为首。眼尖的人就能看出,这是一帮官爷。

“有些仗是压了很久,到现在不得不打,有些仗是提前打了,凑在一起,八面生风,也难怪国中不解。”

那年轻人吞下一只烧jī,才像是活了过来,喝了口茶,悠悠说道。

“郎中说得是,寻常人更怕八面为战,总有胜败,却不知本**事的底细。咱们兵备司现在头疼的已不是兵员不足,而是太多,战后该怎么疏遣安置的问题。”

“是啊,官家dòng烛先机,立国时就建了兵部、枢密院和总帅部三级兵制,分别主持训练营、警军、卫军、镖局和殖民地之军。只是将这些兵员汇聚起来,一国就有二十万能战之军,年前又订立《兵备法》,把训练营散为古时的征发之制,不计财税供养,要照着咱们兵备司这般动员下去,到年底能汇出百万大军!”

“问题就在这财税供养了,幸亏官家早有所备,留下了两千万预算额和五百万实银,不然咱们还没办法动得这么利索。前日东西两院批了军债转股,官家的预算才有了实银托底,否则这一仗还不知怎么打下去。”

“银子足了,才会八面出击嘛,如果东西两院扯皮,这银子没着落,八面出击恐怕就只有两面出击了。”

“光银子也不够啊,不仅得靠咱们动员官兵,组织师营,军械司也得有足够的库存武装官兵,瞧军械司那帮人,也不比咱们轻松,早前是满地luàn窜地核查各地的军械库,一发炮弹,一斤火yào都不放过。可现在又跟咱们一样,被如山的军械压住,就忙着调度来往了。前几年佛山制造局可没歇息,火枪大炮闷着头地造,现在正派上用场。”

长官说话了,下属们才纷纷开口,这些人竟是枢密院兵备司的官员,他们负责调遣和组织国中后备兵员,一国八面大战,最忙的就是他们了。

兵备司郎中是王久,老凤田村人,一般人并不清楚他的背景,他其实也算是李肆的弟子,百huā楼第一代楼主,死在雍正手下的王思莲就是他的母亲。

说到忙累,王久摇头道:“我们这点忙累还不算什么,眼下这一国最忙的是神通局里我那些师兄师弟。他们帮着后勤司打理辎重补给,如山的货物,得分发到各地,不能说一丝不差,怎么也要确保一厘不差,据说他们是一日换一副算盘,更没有神仙时间出来纳凉喘气……”

王久也是神通局里出来的,对组织运筹尤为jīng通,这也是他年纪轻轻就管一司的资本。

正说话间,就听靠江一侧响起如cháo呼喊:“轮船!轮船来了!”

珠江上,一艘巨大的江船慢吞吞地顺流而下,船上既没有风帆,两侧也没有撸桨。船身两侧是两个大轮子,如宋时的车船一般,呼呼转着,搅起洁白水làng,而船中央还竖着一个烟囱,喷吐着浓浓黑烟。

船舷两侧站满了红衣身影,该是要出战南洋的红衣兵,两岸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即便是那些争吵的读书人,也都振臂呐喊,战争究竟给百姓带来的是苦还是乐,这事并不清楚,可为这一战而流血牺牲的,终究是武人,是这些红衣官兵,是他们在守护这一国,为这一国争利。

“加油!”

“万胜!”

民众的呼喊传入耳中,船上的官兵挥臂还礼,脸上原本的灰败蜡黄之sè也渐渐被红晕驱散。

“总算要换船了,这该死的轮船,这辈子绝对不乘了!”

轮船靠上青浦港码头,陆军新编第九师一百营前翼翼长侯全两脚发软地上了岸,嘴里还这么唠叨着。他都这样了,部下们更是一副病恹恹的模样,下船就恨不得摊倒在地上。

“整队!整队!看看你们这些软脚虾,你们配穿这身红衣吗!?你们的官长呢!?就这hún帐模样,你们去南洋是杀敌呢还是铺路的?”

码头派驻有总帅部的调度官,见这些兵站都站不稳,顿时发了火。

“长官!这轮船一路抖个不停,把兄弟们的胆汁都抖出来了,现在还能站着,职下觉得已经不错了。”

侯全tǐngxiōng昂首,向这个外朗将调度官申辩着。

“已经不错了?这船抖点又怎么了?战场上地还抖呢,是不是觉得只要能站着,敌人就会自尽!?别老找理由!”

调度官当然不愿在这个校尉翼长面前失了威严,挥着马鞭继续训斥,侯全脸sè又青又白,苦不堪言地受着训,当调度官训斥够了,挥鞭示意谈话结束时,侯全觉得自己已经打赢了一场战争。

“他们也真是点背,搭上了这破船……”

看看那艘此刻已歇火停烟的轮船,调度官怜悯地摇摇头。蒸汽机已经用在了船上,将宋时的车船概念套上,就有了这明轮船。可惜的是,还有太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船身的震动,比如还没研究出蒸汽回路,锅炉只能不断补充水,没办法出海,所以这艘船依旧只是试验xìng质,在江河里跑跑。眼下调度兵员物资,什么船都得用上,谁搭上这船,就只能自认倒霉。

侯全带着这一翼三百多人,顺着路牌指引,向青浦广场的集结地走去。此时的青浦码头已经成了大军营,火红的军衣几乎遮蔽了灰白地面,来来往往的官兵成千上万,他们这一翼人马进去,就如小溪汇入了海洋一般,没起一点bō澜。

……

—://。。

第十二卷一气贯经纬,东西引颈鸣第六百四十九章老兵老将老传统

更新时间:2012112811:34:43本章字数:5781

第六百四十九章老兵老将老传统

第六百四十八章战帆飘扬,正想着题目,顺手点了上传,然后就以为写了名字,真是太马虎了。15

正找着“一百营”的牌子,迎头跟一人撞上,侯全跟对方都呆住了。

“大哥!你不是在镇远镖局吗?怎么……还成了都尉!?”

“二弟!你不是就在家种地吗?怎么也跑出来了?哟,校尉翼长,不错啊!一百营……指挥我熟悉,跟你们指挥说清楚,你哥是八十三营指挥。”

对面竟是大哥侯安,兄弟俩都是湖南宜章县人,入过湖南卫军,当年在黄岑山“抓”住岳超龙的就是他们哥俩的巡山队。后来侯安进了红衣军,退役后去了镇远镖局,这两年就在江南忙乎,而侯全就在卫军服役,当到了翼长。退役后老老实实在家种地。眼下全国动员,侯安也从军籍里翻了出来,被委任为校尉翼长。

彼此都有军务在身,兄弟再不多话,互敬了军礼,各自上路。一百营是九师辖下,要去南洋,八十三营是七师辖下,要去四川。

兄弟俩错身离去时,另有一对兄弟也在道别。

“出息了啊,居然当到一师副统制了……”

“哥你还出来干嘛?嫂子正怀着小五呢。”

这是江得道江求道,江得道在勃泥得了封赏,就回黄埔过着小日子,如今重批战衣,只被授了都尉营指挥。而弟弟江求道因为一直在军中,现在已是外朗将,任师副统制。两人也是经年未见,都有说不完的话,但此刻也只能选最紧要的说。

“闲在家里,骨头都闲烂了,现在一国大动,我这个老兵又怎么安稳得住呢?”

江得道环视周围,无比感慨。

“当年就在这青浦,还是咱们开的第一枪,一眨眼就是十来年过去了……”

“是啊,那时候我还是个船丁,赖死赖活才蹭到哥哥身边。”

江求道也有太多追忆,他们的人生就是从这里改变的,而天下大势,也是从这里改变的。当日的喧嚣战场已经变作繁忙商港,现在又因局势变幻,再挤满了红衣官兵,充斥着沸腾的战意。

战意虽是战意,情景和气氛却全然不同了,当日他们八百蓝衣司卫对阵近万清兵,而现在,却是数万红衣兵在码头来来往往。他们为之奋斗的一国,已经长大了。

两人对视,看着对方修剪整齐的胡须,还有眼角的皱纹,都会心地一笑,他们也不再年轻了,正因为这样,才觉得这一战不能错过。4∴⑧0㈥5不管是不是在役,一纸调令或者征召令发来,都没一点犹豫。

人声正鼎沸时,一阵鼓声响起,哒啦哒啦,细碎而急促,这是在催各部集结,喧嚣骤然消散,官兵们各回队伍,继续踏上遥远的征程。

“兵部的三十多个训练营,刑部的三万警备,枢密院的四万卫军,散到南洋各地的五万殖民军,一直有军费补贴,都在总帅部的掌握下,现在汇聚而起,二十万大军轻轻松松就拉了出来。虽然训练不足,可只是充当羽翼,裹住十万jīng锐正军的剑刃,横扫八面,考验的仅仅只是这一国的后勤调度。”

“亏得有老兵在,那一辈的老兵,憋了十来年,还没见到北定中原,心中都揣着一股气。现在虽不是光复整个华夏,但有得仗打,还是全国大战,全都涌了出来,靠着他们,咱们才能顺畅地拉出来二十万大军。”

原本的青浦商会总部大楼上,政事堂次辅范晋和枢密院左知政苏文采俯瞰青浦码头的数万大军,心中也是无限感慨。

再想到这一国大动的民心根底,两人更是心绪jīdàng。

历来一国兴兵,万民都要惶恐,早前皇帝批下《兵备法》,为此还召集东西两院和政事堂群体作证,修订《皇英君宪》,更是涉及一国“祖制”的大变。

《兵备法》是复古制,注明所有在籍国民成丁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为此开列了具体条款。比如以十八岁为成年界限,十八岁以上的男子,都要准备接受国家征召,在卫军、陆军、海军,或者其他国家军事单位里服役三年。

看起来这是部暴虐之法,循着的是缴皇粮,完官差的老传统,在天道兴起,百家共鸣,中西学思辉映的英华,这是彻头彻尾的“反动”。

可皇帝通过修订《皇英君宪》,将这项“国民义务”的本质解释清楚了。《皇英君宪》新增的条目是“皇帝代天行道,扶立一国,与国民有如下义务:启éng、扶孤、恤弱、救助……”。

这说的是皇帝代天立这一国,必须要承担国民的教育、医疗和弱孤扶助等等义务,而这一国并不只是皇帝sī有,是大家的国,因此国民也有相应的义务,除了缴税,就是服役。

看似跟古时传统一样,本质却已是权利义务挂钩的近代国家法理。因此国民并没有luàn了心念,实际上皇帝修订君宪,也不过是将这十来年的作为进行了法文确认。如今一国éng学普及,医疗卫生和慈善救助体系也初步成型,农稼和工商税则虽还说不上完备,却在渐渐向公平细致前进,乡间小民都能真真切切感觉到“国家”就在自己身边,此时以《兵备法》确立大家的兵役义务,这是顺利成章的事。简单说,这一国对你负责,你也要对这一国负责。

更何况,大多数民人都争着抢着想当兵。《兵备法》里所说的兵役,不是古时那种要求人自带武备,无偿服役,就供吃穿的征发。不管是进哪个单位服役,国家都一包到底,还要提供正式薪饷,而且还有若干补贴,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