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倾钗容华 >

第62部分

倾钗容华-第62部分

小说: 倾钗容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对方的声音,封泽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起来不止来过一次,又安抚的看了一眼凌琅,这才加大了一些掌间的力气,随着吱吱呀呀的一声,推开了木门,迎面扑来的便是一股发霉的味道。

    屋内昏暗,全凭着门口的光线,才让人看清里面的情形,到处挂满了蜘蛛网,更像是一个废屋,难以想象里面刚才居然会有声音传出,地上甚至长着杂草,只在最靠里面的位置,铺着一块同样破裂的木板,木板上的东西,却让凌琅瞬间诧然。

    一个个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陶器,异常规整的被摆放在上面,出了没有被烧制,即使隔着一段距离,甚至亮度不足,凌琅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对这些陶器的爱惜,以及那些陶器所营造出来的光泽与细腻,超过她所见的任何一件烧制好的洛陶。

    木板被摆的满满当当,几乎再也没有任何位置了,凌琅看的痴了一下,那陶器的光泽,掩盖了木板甚至木屋内所有的颓废破旧,杂乱裂缝,凌琅还是很快恢复了神色,目光微转,这才终于注意到,木板不远处的角落中,正十分落魄的坐着一位发丝灰白的男子。

    男子满头杂乱的长发,灰白交加,毫无章法的垂在身后,肩头,甚至遮住了大半张脸,上面毫不客气的插着几根乱草,更显颓废,一身凌破的衣物,看不出颜色,外面虽然是秋天,可他身上的衣物也仅仅刚够蔽体,不知道穿了多少年,四处都是破洞和撕扯,好像完全感觉不到外面的温度与清寒。

    刚才那声沙哑,便是他发出来的。

    凌琅看的心中酸涩,甚至是叹息,是不忍,还是可怜,她也说不清心中的情绪,当年的此人少年成名,聪慧过人,名动天下无人不知,她出生的晚,很多事情了解的不多,却也通过很多途径有所耳闻,当年的那个人是如何的少年得意,不过十五岁便成为家族的传奇与骄傲,几乎盖过宫中的侄女。

    单单是对比,凌琅便难以想象当年的人是要经怎样的折磨与摧残,度过如何漫长的岁月,才会沦落至此,甚至比不过街头的乞丐,更让人生怜。

    唯独那些被摆放在一旁的陶器,无声的证明着什么。

    封泽恭敬的拱了拱手,微微低头,声色沉沉略带压抑的道了句,“元三爷。”

    封泽的话一说完,被低垂的头动了一下,只在瞬间,那灰白发丝遮挡住的面颊间,射出一道分外精准的目光,即使隐在昏暗处,凌琅也能感受到那双眼眸中的深沉和光泽,稍纵即逝,很快,便只剩下一双沉如大海的眼眸看向这边,露出来的鼻梁和半边眉毛透着沧桑,看不清全貌,可那双眼睛里明明还有数不尽的浑浊和疲累,却依旧让凌琅如同被吸住一般,差点儿掉进去,也赶紧跟着拱手作礼。

    凌琅听他也不说话,还是那般沙哑的发出一个字的音节,封泽就好像能听懂一样,再次拱了拱手,还是站在屋门边,将来到这里的原因说了一遍,主要是想请求元三爷帮忙鉴定一下,碎瓷片的出家是哪家。

    封泽说完自己的请求,便从怀中掏出一块白手帕,手帕折叠起来,好似包裹着什么,细细打开捧在手中,缓步朝着木屋内走去,很是小心的递到那人的前面一米远处,等着回复。

    凌琅跟在封泽身后,也随着低头静候,不敢多言,忍住了想抬头对视那双沉眸的冲动,心中无声的掠过一丝痕迹,微微忐忑。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二十一章 洛陶之三足

    那人不知有没有看封泽手中的东西,沙哑的声音并不粗糙,只是分外低沉,沉到让人听不出年纪,终于说了一句凌琅听得懂的话,“我说过,我不是元三爷,不要来找我了。”

    凌琅诧异,低头扫了封泽一眼,对方这是送客的意思?师兄难道和他并不相熟?自己猜错了?

    这边凌琅正想着,那边封泽还是接声恭敬道,“三爷,此碎片很可能波及一件更深的大案,洛陶数以千万家,在下是在无从查起,能凭一眼便看出出处的,仅有三爷,还请三爷看在师傅的份上,劳看一眼。”

    封泽说的恳切真诚,沉声中更显出七尺男儿的束手无策,凌琅听着反而更多了些疑惑,师傅?元三爷和师傅,认识?

    被称作元三爷的人并无动作,也没出声,明明落魄至此,却依旧有种让人不得不恭然敬仰的气场,从骨子里散发出来。

    元三爷不出声,凌琅和封泽也低头不语,垂眸等候,更不知对方的眸光落在了何处,凌琅反而总觉得头顶,总有种被人无声打量的错觉,十分微浅。

    封泽等了半晌也不见对方做声,便有些担心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对方和师父的关系,本来知道的人就寥寥无几,师傅更是千万叮嘱,切不可随意提及,今日自己实在是没了办法,案件紧急又不想在这里多留,以免给对方引来灾祸,还是提了一句,想来凌琅也定然不知此事,只怕引来了对方的不满。

    “尚家,洛陶尚家。”低哑的声音突然响起,缓慢而清晰的说出了六个字,却听得凌琅和封泽心头一惊,又带出一些激动,勐然间同时抬头,相视而笑又望向面前之人,满满都是感激之色。

    “多谢三爷指点!”

    说起尚家,就不得不说洛陶的三大家,分别是杜家、尚家、南宫家,洛州制陶虽众多,烧制上也大多相同,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可若说道洛陶规模最大最能代表的洛州的家族,便是这三大洛陶家。

    而其他千万间的洛陶之做法,无不是仿照这三家,做得好的也能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做得差的也能养家煳口,有些喜好洛陶却资金支持不到位的家庭,为了讲究便会购入洛州三大家族之外的洛陶,放在屋内充充面子。

    至于这三家的洛陶,虽然都是陶器,外行看来也不过是个装饰和器皿,可真若是细细分究,那自然又是各有千秋,分别握着不同于其他家的秘制方法,成了各自特色,形成陶界的三足鼎立之势,名满天下。

    而这洛陶尚家,十九年前便成了皇商,其陶制作除了供应上流人士的把玩摆弄,更为精细的上上陶瓷,那是要送入皇宫,供里面的人赏玩使用的,这份殊荣,不是每家都当得起的。

    因此当元三爷说这陶片是洛州尚家的时候,两人心里全都十分惊讶诧异,一种不好的感觉瞬间闪过,却又因为得到了线索不由得激动兴奋,对元三爷也更加恭敬感激,连作数礼以表敬谢。

    元三爷被挡着面部,看不出任何的表情,不过看目光也知道,他也的确没有什么更多的表情和情绪,凌琅对他的目光很是惊叹,明明是一双浑浊颓然的双目,却总能在无意间射出一股深沉如潭的视线,带着岁月的沉淀,又饱含经年的沧桑,仍凭凌琅如何构想,也无法想象出对方少年成名的模样。

    封泽和凌琅的话说完,这位元三爷再次沉默,不再多言一句,眸珠微转,再看过去,已经再次被灰发遮挡住半边,手中静静地拿着一个陶器,不知所向为何。

    封泽还是候了片刻,见对方的确不再回应自己,才接着开口告辞,可他这句告辞还没说出口,旁边的凌琅却已经拱拱手言道,

    “三爷,您既是蒋家唯一的血脉,又身怀绝才,为何要在这里受这等折磨,何况天气渐寒,林间本就阴寒,二十年来,凌琅不知三爷如何度过,今日既见,斗胆望您能寻个好些的容身之处,而不是在这深林之中受如此寒苦。”

    凌琅声色清朗,柔而不媚,眉目间一股英气,说起话来更带着几分直言,且不说男女莫辨的姿容,单是这分胆量和勇气,便已经足够封泽心惊了。

    凌琅说话他更是在旁边暗示了数次,无奈对方义正言辞说的恳切,哪里还有心思搭理封泽,封泽心中深深地沉了一沉,只好默默的叹了叹气,万一凌琅真能劝动元三爷呢,他也不怕没办法跟师傅交代了。

    其实封泽以前又何尝没说过这些话,可是仅仅说过一次,就再也不敢说了,对方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抬眸看了封泽一言,封泽这般硬朗之人,竟被这目光看的一憷,尤其是对方还声色微沙的道了几个字,封泽说给自己师傅的时候,更是被冷冷的斥责了一顿。

    “忘尘兄,大恩不言谢。”

    封泽劝道是擅自做主,可这话却不敢隐瞒自家师傅,因此老老实实将话传给了自己的师傅,还没等他明白过来什么意思,已经被师傅训了个狗血淋头,师傅训斥过自己,却又突然哈哈大笑,直慨叹元三爷不是常人能及,最后又深深的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就走了。

    从那以后,封泽便再也不敢多言此事,即使每逢秋冬季节,他还会奉师命给对方送来衣物,可对方显然并不需要,却也不多说什么,连封泽都不知道对方是如何熬过这二十多年,当真是和自己的师傅性情相投。

    凌琅和封泽的师傅何忘尘,性情极为古怪,虽然武功高深莫测,却从不按常理出牌,也很难被常人所理解,即使收弟子之事,也完全是看他的心情,而不是如常般看对方的天资之类。

    其最后一位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女弟子,便是凌琅,连凌琅自己都不知道,当年是怎么拜师成功的,甚至在学了数年之后,才了解师傅的脾性,当时无不感叹自家父亲的厉害,竟能将自己送到师傅这里来。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二十二章 当年旧案

    直到二人离开木屋后,凌琅的脸上还挂着难以言喻的情绪,封泽更是一脸的不可思议,两人沉默着出了树林,心中再次回想起元三爷的……

    就在方才凌琅说完一席话,破落的木屋内诡异的安静下来,封泽不安的瞧着元三爷,又瞅向自己执言的师妹,心中越发后悔没有提前告诉她。

    这股沉默也只延续了片刻,元三爷头未动,看是垂首望向自己的陶器,沙哑的声音里,带了几分说不清的味道,沉稳睿智,沧桑颓然,“你就是那何忘尘的关门弟子,那个唯一的女弟子?”

    凌琅没想到对方居然知道自己,甚至还跟自己的师傅很熟稔的样子,拱了拱手回应道,“正是晚辈。”

    元三爷听完凌琅的话,声色如故继续道,“知道的倒是不少……”

    这句话好像是说给凌琅,又好像是说给自己,听得封泽和凌琅都跟着一呆,没能反应过来,那元三爷粗粝的手指婆娑着手中的细陶,有些独特的沙哑声缓缓响起,“……这蒋氏一族既已被灭……这洛陶二十年依旧未变啊……”

    一直到两人出来,元三爷的声音和话音,依旧盘旋在耳边,迟迟未曾散去,声音的情绪如此深沉,以至于他们根本无力猜透元三爷的所思所想,那颓然与沧桑下的心情,也不是他们能理解的。

    凌琅自知被拒,却又无法体会对方的意思,最后和封泽离去时,还不忘再次给元三爷行了个大礼,以表感激敬重。

    想当年蒋氏一族何其风光,孙辈里出了个蒋贵妃,儿子辈里又生了个蒋元少年得志,天资过人,世袭的爵位,流水的洛陶,那些年之前的时代里,洛陶是有四大家族的,蒋氏一族的地位更是其他家族难以比拟和撼动的。

    谁又能料到,就是这样一个风光无限的大家族,灭门也只是朝夕之间,一时间人心惶惶,尽皆叹惋,更多的甚至带着庆幸,因为一个女子,陪葬了整个家族,真不知是天命,还是**啊。

    此去经年近二十余载,当年的成名少年不过十五,玉冠锦华,转眼间却成了深林中木屋下的中年大叔,沧桑无限,颓然落魄。

    当年的事因为皇上,早已被封锁,百姓间的流传也不过是根据所看到的表象,脑补出来的剧情,具体如何,知道一二的人又有谁敢四处传说。时光斗转到现在,当年的涉事人都以逐渐老去,那些年生出来的孩子们,对此更是全然不知。

    凌琅也是和封泽入驻顺天府后,归类早年案档时,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记录上见过一行模煳的描述,都卫史的直觉让凌琅试图问过顺天府伊陈正道,对方三缄其口,也警告过凌琅切不可在问,否则不光自身难保,甚至要牵连九族,凌琅之才明白事件之严重。

    当然了,知道这行寥寥数语的案件之严重是一回事,可要不要插手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凌琅和封泽根据已有的少许信息,私下推敲过许久,越发觉得此时古怪且蹊跷,想来那是皇上怒火冲心,恐怕连理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