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倾钗容华 >

第160部分

倾钗容华-第160部分

小说: 倾钗容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有时候忙起来,药便忘了喝,李公公每次都进去劝,皇帝才想起来喝了那已经凉下去的药。

    这番拖延下来,小病也成了顽疾,李公公急的没办法,只好偷偷去求皇后,想让皇后劝劝皇上,又不敢说是自己报的信,可谓用心良苦。

    之后,也便有了方才那般。

    宝七深知古人生命之脆弱,齐容对自己身体的糟蹋更是让她忧挂到极点,正是因为理解他,宝七更没办法原谅他,她只能气他,也气自己,恨不能一直不理他,让他知道自己不珍惜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体。

    他们终究不是少年时,纵然心里经得起折腾,身子也经不起了。

    宝七了解自己的情况,自然也了解对方的情况,皇上的几日疏忽,换来了宝七不间断的督促和顾念,心里有愧也有暖。

    不过这当皇帝,从来都不是轻巧的差事,齐容终究还是由着之前的忙碌和折腾,在喝着药的数日后,成功病倒,一连数日没去早朝,只在宫内对着皇后那张冰冷无笑的脸,一声不吭的喝药养病。

    齐衡的赏赐没求下来,眼下皇上又病倒了,他即便想再说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去气皇上了,十多岁的少年早就能担事了,除了探视自己父皇的身体,还要时刻关注着朝堂风云,担起太子的责任。

    那暗中送出京的信件一封接着一封,却没有收回到半张纸,太子府景色如故,就连昔日给那个少年留下栖身的房间,都没有撤回半分,齐衡每日能看的,也只剩下的揣着往日温情的物件儿。

    一别便是四年多,昔日十八岁的少年早已过了弱冠,束发冲冠,这位东宫之主,多的却是内敛温忍之气。

    这四年的习惯,除了每日去自己卧房旁边的房间静坐半个时辰,便是从不间断的每日一封的信件,寄出去的,日日未断。

    即使朝廷上需要他挂心的事,比之前更多了。

    皇上已经开始慢慢把朝堂的东西交付与他,纵然大臣们看不出来,他自己也能感受到。

    “皇兄。”

    齐衡听到熟悉的声音,转头正看到走过来的齐显。

    “皇兄是去盛乾殿吗?”

    齐衡点点头,

    “正要去探视父皇,阿弟也是同路吧。”

    齐显走过来与齐衡并肩而行,沉声应了。

    齐衡习惯他的性格,继续道,

    “我刚从朝堂下来,去看一眼父皇,也顺路请教一些事情。”

    说罢苦笑一声,没在多语,齐显拍了拍自己黄兄的肩膀,了然于心,却不知从何开口,俩人并行沉默,似乎已经成了兄弟间的默契和交流。

    齐容自打四年前那次生病之后,虽说后面调养好了,却依然伤了身子,比不得之前,或许朝堂大臣包括宫内之人看不出什么,但是他自己和太医是清楚的,尤其是这几年起起伏伏,他的身体早已大不如从前。

    这也是他开始着力培养齐衡和齐显,逐渐将朝堂政务交到齐显手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不想等到风浊残年在退下这皇位,他能做到的,就是把这江山在够强盛、够安稳的时候交到下一代手上,不负百姓不负江山。

    不负卿。

    齐衡和齐显到的时候,宝七也在,想来他们一加似乎也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了,齐容便留了他们二人在盛乾殿用午膳,中午之前,除了禀告一些政务,难得的聊了些私话和生活。

    不过说是私话,更多的,说到后面,还是齐容在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

    他这一生经历太多,尤其是亲情寡淡皇权争夺,因此对这两个儿子的兄弟之情格外关注,他尽最大能力去培养自己两个儿子,却不太愿意用牵制平衡的方式去让他们互相制约。

    最多,他也是在他们二人面前互相评一下各自的风格优势,再多的话,便是宝七在私下教导,不用他多言。

    齐显沉稳,思虑深沉,比小时候更加不苟言笑,有时候气氛活跃起来,他也只是抿着唇在那里轻笑,不是他自己刻意掩饰,而是这孩子的性格,格外克制。

    记得小时候,宝七还特意带着他玩过许多次,想把这小娃娃的个性放开一点,最后也只能接受,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了,这人的性格,天生像他父皇。

    齐容自然是撇撇嘴,当时还颇为不忿,

    “朕就当皇后,是夸奖朕了。”

    “臣妾哪里敢夸奖皇上,臣妾是仰慕皇上,臣妾赞扬的,是自己的儿子,让臣妾操心少。”

    齐容当时还偷偷捏着她鼻子道,

    “你这意思,是衡儿让你操心多了,皇后可要慎言。”

    现在想想,还真是‘一语成谶’,这太子果然真是**心的最多。

    这些话,当然是不能说给现在的齐衡兄弟二人听了,齐衡尽量放松的给他们说着话,还是被宝七顺口念叨他别那么严肃,让两个来看他的儿子都紧张了,说着让宫人端上来自己新做的点心,散去了不少凝重的空气。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相求。”

    说到轻松处,齐衡跪下身来,惹来六道诧异的目光。

    齐容盯着跪地之人,

    “有什么话起来说。”

    太子犹豫了一下,起身后还是拱手弯腰,低着头看不到目色,

    “儿臣,儿臣想求父皇应允,让皇弟登早朝,早日协助儿臣,处理朝政。”

    不光齐衡没想到,齐显也没想到自己的皇兄竟然求的是这件事,纵然他们没有间隙,可毕竟是皇家,不同寻常百姓,很多话总还是要掂量许多才能出口。

    齐衡的请求并无大碍,只是这措辞和时机,总是选的有些不得圣心。

    齐显抿了抿唇,听到坐在上座的皇上稳声道,

    “这倒也是该提上日程了,显儿,这也是你的意思吗?”

第三百一十六章 盛世之风波再起

    齐显心头一怔,正要作答,齐衡已经率先开口,

    “启禀父皇,皇弟并未跟儿臣提及,是儿臣……儿臣自己思量,擅作主张……”

    “父皇……”齐显心里替自己这皇兄心累不已,正要开口帮忙,被齐容抬手制止。

    “恩,你倒是知道自己是擅作主张。”

    说完这句,齐容盯着他们二人看了一会儿,不知在想什么,只让低头的齐衡又紧张又担心,不停地瞄着一旁的齐显,或者是不做声的宝七,终于听到父皇再次开口,

    “不过你们兄弟二人倒也是坦然,这让朕也心宽不少,显儿的确也该去朝堂听政了,也免得,总被你拉去白干活儿。”

    本来齐衡听到前面的话已经放下心来,没想到听到最后,本来轻松下去的心情陡然提起,一口气差点憋住,差点跪下请罪,

    “父皇恕罪,您……您都知道……”

    齐衡看这俩人又要跪下的节奏,摆摆手道,

    “行了行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们也别拘谨了,朕既然应了你们兄弟二人,还能反悔不成,赶紧准备准备,一会儿吃午饭了。”

    “今天的饭,是你母后专门准备的你们两个爱吃的,你们俩,谁也不准给朕浪费!”

    这一页算是掀过去了,只是这朝堂的风风雨雨天下的沉浮不定,又哪里是三言两语就定的下来的,总要人付出更多的心思和心血,历来更是有数不清的帝王殚精竭虑,也只不过做一个国泰民安得江山青史罢了。

    更遑论那些青史高处,留下千古伟业宏图大展的君主。

    “孩子们长大了,这天下,终究是要放手。”

    房间里只剩下的齐容和宝七的时候,听到一声喟叹。

    宝七不做声的倚在他身边,有些话,已经不消多说,她便明白了对方的心意,自己一个垂头的动作,对方也明白自己的心思。

    只听皇帝的声音继续沉沉响起,

    “凌家的孩子回来了,衡儿……他们都长大了,朕老了。”

    “皇上……”

    “琰之……”

    宝七与他静静地瞧着跳动的烛火,目光却飘到远处,

    “他们总要自己走,可你还有我。”

    齐容紧了紧搭在宝七腰间的手,那淡淡体温传到臂弯处,一直暖到心底,也只有这时,他才仿佛真的拥有了整个天下。

    建兴二十二年,天下太平,国富民安,中兴之治使大齐的发展到达一个盛世的高峰,边境兵强,国内风调雨顺,韬光养晦二十余载,终于在毗邻之国中站在了他国无法比肩的位置。

    这也意味着朝堂之上,大臣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彼此的身上,包括太子的德行举止,更是被一水儿闲的蛋疼的大臣天天揪着看,生怕看不出什么问题,无法完成自己忠言逆耳的谏臣之责。

    太子也不负众望,给了大家这个机会。

    纵然他这几年表现尽职尽责,才华初露,辅助皇帝治理的井然有序,可当他偷偷迈出雷池那一步的时候,还是被眼尖的耿直忠臣们迅速抓住,冒不讳进言。

    平息多年的太子娈宠风波,终于在他暗入凌府寻那个归来的公子的时候,再次掀起,平安祥和的岁月里,这种事总是传的飞快,即便它上不得台面,也被明令禁止。

    朝堂上群臣激昂,有人怒斥,有人袒护,也有人悲愤交加,更有人指桑骂槐,反倒是真正当爹的皇上,倒是比想象中平静了许多,瞧着堂下的人,尤其是老臣们,生怕他们下一秒就气的翘着胡子昏过去。

    齐容自己都要怀疑,这太子究竟是他儿子,还是他们的儿子,这话,他当然是不能说,只能呵斥一声,静一静这喧闹的朝堂,心里有点乱,却也没有气到什么程度,最后也没撂下什么话,直接下了朝。

    众人摸不透皇帝的心思,一部分聪明的已经开始其他的活动,私下对二皇子的态度和动作早就着手准备,若是这太子依旧如故,这东宫易主,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不过这二皇子也太谨慎了,现在也没有接见过他们任何人,这让准备投奔的大臣颇为沮丧,一边暗恼二皇子,一边又不停地盯着太子的情绪。

    从古至今,这一皇后一妃的皇帝已经是闻所未闻,只让这当今皇帝违了礼法,没想到生下来这太子更是忤逆,当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活活要气死宗人府和礼部恪尽职守的老臣们,真是死后无颜见先皇,愧对大齐诸位太宗。

    齐显早被封了南王,只不过最近这南王甚少出门,让前来拜访的不少大臣都求而不得,皇后瞧着自家小儿子一脸愁闷的坐在宫里,看似闲定的在自己这边品茶,被迫离府的郁闷早就写在脸上了。

    这还是齐显少见的情绪外露,反倒是让宝七看着踏心了许多。

    宝七也不指出来,只是和他随意聊着家常,时不时提几句纳妃事宜,毕竟年纪也不小了。

    岂料这次提起亲事,齐显难得表情怪异,喝着茶都差点呛了一下,脑子里闪过去的,都是自己皇兄和凌家少爷的事,忍不住挡了几句,

    “儿臣,儿臣倒也不急,忙过这些时日,全凭母后安排……”

    宝七倒是没想到齐显居然是这个反应,所谓知子莫若母,宝七只微微一动,便有些了然,

    “皇儿莫不是……因你皇兄,对此事有些抵触?”

    “儿臣不敢。”

    齐显连忙拱手。

    宝七摇摇头让他起来,屏退了下人,

    “你紧张什么,你我母子二人说些心里话罢了,你就是太敏感了,总想着避险,其实,你皇兄的事,是他自己的选择,无论对你,还是对我和你父皇,产生再大的影响,也都是身外之事,可是自己的情感选择,都由不得别人,你若是有中意的人,也便是有了,你皇兄是你皇兄,你是你,这许多的压力,终归还是要他自己承担,你也不必思虑太过,到最后,误了自己的姻缘。”

    “到时候,可不要怪母后偏了心。”

    “儿臣……儿臣谨遵教诲。”

第三百一十七章 掩护

    太子的事席卷朝堂,可对于齐衡本人来说,他至今都未曾见到凌思敬一眼。

    那人将他拒之门外,甚至连句话都不曾回复,就好似从未回来过一般,只把齐衡熬的身心俱疲,仍不悔改。

    朝堂风云如过耳,百姓风评如风声,几年间的累积一朝自弃,似乎已全然不顾,又好像完全没听到那些七嘴八舌的责遣和笑声。

    齐显皱眉瞧着瘫在书桌边的自家皇兄,眼眶乌黑,眼白里红丝斑驳,脸上挂下不知几天未修的清茬,落魄难堪,哪里看得出半分太子该有的模样。

    他只失魂落魄的兀自苦笑,抬了抬手,好像要摸什么,最后抓了个空,眼神茫然而嘲讽,转头又去盯着不远处的酒壶。

    齐显见状,一把抓住齐容的手腕,因为鲜少进食,抓在手里都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