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2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82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粟妃没有惹事,是太后在强行施压。

    他坐起来,看着满脸泪水的薄皇后,伸手抚摸了一下对方的脸颊,发现薄皇后的额角都已经有了皱纹的痕迹。

    他悠悠叹了一声:“朕知道了……”

    他的本心告诉他,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太后背书,粟妃也没异议了,他只需要点头即可。

    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考虑粟妃‘不可奉宗庙’的问题,皇后也能老有所依,太后更会逞心如意,甚至连刘德可凭借薄皇后的地位,顺理成章的完成皇子到储君的转变!

    可是……

    谁考虑过他的感受?

    身为天子,他讨厌这种不在他掌握之中的事情。

    然而,无论薄皇后、窦太后,在这件事情里面都没有错。

    于是,他就只能将怒气朝刘德头上撒了。

    “想当太子,那你就证明你比所有人都出色吧!”天子刘启想着,所谓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大抵如是。(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今天能几更呢?

    请等我去占卜一二,哈哈~状态不好4更保底,稍微好点5更,神威大显6更可好?

    顺便,请各位读者老爷放心,俺生平最恨文青,所以,我可以保证,我写的书,或许有小白一些的地方,或许有考虑不周之处,但绝对绝对,不会文青狗血送女等等一切让老爷们心情不舒服的情节。

    嗯,我一直认识的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ps,芒果台最近在放那个什么风中奇缘,我恳请所有的读者最好不要看,黑我大司马骠骑将军,怎么能忍?黑我大将军卫青,更是忍无可忍

    ps2:连广电总局都禁了这2b电视剧好几年,他以为改了名字,换个马甲,我就不记得了吗?

    话说,芒果台的领导脑子进水了吗?

第一百三十六节 抉择

    拿着笔,刘德在纸上写下颜异的名字,然后就是郑当时、宁成、司马相如、主父偃这些早已经内定的人选。

    接着就基本都是贵族之后了。

    蛊臬柔?

    刘德想了想,终于在纸上写下这个名字。

    此人比较特殊,他大概算彻侯之后吧?

    他的祖父就是当年勇冠三军,以都尉破项羽军陈下,连拔燕、代的汉初猛将蛊逢,之后论功行赏,蛊逢以军功封为曲城候,食邑四千户。其谥曰:圉,汉代谥法对于圉的解释是:威德强武。

    汉初彻侯一百余位,只有蛊逢得此美谥,从这个就能想见当年的蛊逢是多么的勇猛了。

    既是个猛人,那自然子嗣也少不了。

    蛊逢生前有美妾数十人,这些妻妾为他生了二三十个儿子。

    蛊臬柔不过是其中一子的后代,按照汉代的制度,因为他的父亲没有继承到曲城候的爵位,所以他只能算个准贵族。

    当然这些都是往事,并不重要。

    刘德关注蛊臬柔,是因为此人在十年之后,成为了当代的曲城候,还做了汉室的汝南太守,据说此人颇得民心,在汝南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实事,造福了一方百姓。

    这种肯干实事的人才,刘德向来最是欣赏。

    写下蛊臬柔的名字之后,刘德回头对王道吩咐:“查查看,当代曲城候是谁?”

    汉初彻侯一百余位,咳咳,除了几位影响力极大的。现在朝堂里就没几个大臣能记住所有彻侯的姓名了,刘德就更不用说了。

    “诺!”王道点点头。立即下去查阅汉世宫廷的记录,不久回来禀报道:“殿下。当代曲城候名捷……”

    王道这么说,刘德倒是有印象了。

    “难怪将来爵位落到了蛊臬柔身上,原来是摊上这么一个二货伯父啊!”刘德笑了一声,这位蛊捷,可谓汉室彻侯里的人才中的人才,二货中的战斗机。

    先帝在位之时,此人就屡犯国法,然后被当时的丞相张苍当成了典型给废为庶民。

    但这货很有能耐,等张苍去位后。他竟然攀上了邓通的门路,于是,先帝下诏,复封其为曲城候,理由是‘存亡续断’。

    但他老实不了多久,又故态萌发了。

    刘德就记得,三年后,这位曲城候再度被废为庶民。

    咳咳,故事可还没结束呢!

    又过两年。天知道他怎么玩的,居然又攀上了一个高枝,再度复为曲城候。

    按理说,前后两次打击。他应该懂得收敛了吧?

    不!

    传奇还在继续。

    建元二年,坐为盗马,有罪。论死。当时,蛊捷已经六十多岁。身为彻侯跑去偷盗,只能说是不做死就不会死了。

    本来。按照制度,犯法处死的彻侯是不可能有子嗣能继承其爵位的,朝廷会收回其封国,划为郡县,但是当时刘彻刚刚登基,需要显示新君的仁德,而蛊捷的儿子们显然不适合继承,于是,蛊臬柔奇迹般的从一个先前几乎没有存在感的旁支子弟,成为了朝廷食邑四千户的彻侯。

    之后,刘德又在纸上写下了靳石、吴禄、卫信、公孙贺、张进等六人的名字。

    这六人里,靳石,日后官至九卿,虽然能力一般般,但能坐到九卿,在彻侯子弟里,属于高级人才了,毕竟,你不能奢望太多。

    选吴禄,则纯粹是因为政治正确了。

    吴禄之父是已故长沙王吴苪之子,刘德早就得到了便宜老爹的指示,此人非取不可!

    否则,人家长沙王吴苪为汉家呕心沥血几十年,最后连封国都绝嗣了,不给他的庶子们一些好处,那天下人还不就要说闲话了?

    卫信,倒是个意外之喜了,他老爹叫卫绾……

    就这个关系,刘德就必须取他!

    谁叫当年卫绾还做过刘德的蒙师呢!

    至于公孙贺,不需要解释了,他是将来的大将军卫青的铁哥们,能力虽然似乎不咋样……

    但人家有个好爹,现在的陇西太守公孙昆邪是也!

    张进嘛,周远的马甲呗。

    只不过张进作为乙榜上的人才,只能放到最后一名了。

    理由嘛?

    他写的策文刘德欣赏行不行!

    后世的东方朔不就说过吗?

    用之则为龙,不用则为虫。

    作为上位者,刘德说行就行,不行也行!

    这十二人的名单拟下之后,刘德坐在案几前,再凝视了一番所有的一百位士子的名字。

    说实话,这其中至少还有三人,刘德是想要录取的。

    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政治有时候,真不是正确的选择就一定正确。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刘德看着那三个后来官至太守甚至九卿级别的人名,为自己找了个借口。

    不是他不想选,而是现实不容许他选。

    否则,一个考举录取的十二个人,人人都是天赋异禀,能力手腕一流的大才,这实在就有些犯忌讳了。

    或许换句话说,这三人的能力还没大到让刘德能甘愿冒着风险录取他们的地步。

    不过……

    颜异、郑当时、宁成、靳石,四个将来的两千石,加上一个将来为卫青准备的添头公孙贺,刘德觉得自己已经很满意了。

    于是,他将写好名字的纸,递给王道,命令道:“拿去给剧孟、张汤、汲黯,让他们明日以古代公侯奉请客卿的礼节,去将这十二人请进宫里来,声势嘛,弄大一点,越大越好……”

    后来宋代科举进士,要骑马游街,享尽一切可以享尽的荣誉。

    其核心思想就是抬高进士的地位,让人知道,进士的好处。

    刘德这样吩咐也是同样的考虑。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考举同样也需要一定的造势和宣传,让人们知道,考举是个好东西。

    当然,也要把握好一个度。

    刚刚打发走王道,门外就有宦官来通秉:“殿下,刘阏殿下来了……”

    “快请!”刘德也有些日子没见这个弟弟了,上次便宜老爹说,刘阏将被封为河间王,想来,这些日子宗正也该拿出方案来了,这么说的话,看样子,刘阏是知道自己将来的去处,来感谢兼道别了。

    汉代制度,一朝封王,就必须就国。

    “只是不知道其他人封的是什么?”刘德想着——既然刘阏成了河间王,那么必然有人会成为临江王,如此一来,前世刘德的那几个兄弟的封地就乱了,特别是,刘德想知道,便宜老爹是否会封刘荣为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刘荣封王,则说刘荣彻底的跟储君之位拜拜了。

    刘荣没有封王,那他就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未完待续。。)

    ps:  嗯,今天可能做不到6更了,只能4更最多5更吧~

    咳咳,我会告诉你们我是下午睡觉去了吗?

    嗯,确实有些累啊~~昨天晚上2点才上床,4点才睡着,悲剧呀~

第一百三十七节 替罪羔羊

    “阏弟今日竟有空来我这边了?”刘阏一进来,刘德带着些稍许责备的口吻问着,脸上虽然堆着些笑容,但刘阏看在眼中,却感觉有些害怕。

    实在是如今这位胞兄的权柄日渐一日的庞大了。

    在皇室,权柄一大,立刻就会产生威势。

    道理很简单,当一个人能主宰另一个人的命运时,被主宰者见到主宰者,心理无形中就会产生压力,潜意识的就会将自己的姿态放低,甚至甘愿为臣为奴。

    就如同三国的刘备,桃园结义时,与关羽张飞兄弟相称,一朝崛起之后,立刻就化为君臣,结义之情虽在,但其实却已经是上下有别。

    刘德现在也是如此,在刘阏眼里,这位胞兄既是兄长也是君主了。

    所以,刘德只是稍带责编,刘阏就已然惶恐不安,连忙陪着笑道:“皇兄见谅,阏这些日子忙于奔走,实在抽不开身来拜会皇兄!”

    刘德听了点点头,不管这是不是借口,起码,刘阏姿态摆出来了,也不枉刘德怜惜他一回。

    “阏弟坐……”刘德将刘阏请到坐席之上,兄弟两人手挽手,亲密无间的坐在一起。

    “定下来了吗?”刘德问道。

    “回皇兄,宗正已经定下来了,在河间!”刘阏低着头,满脸的感激的道:“错非皇兄,我便要若刘发一般被封去长沙了……”

    他起身郑重的一拜,道:“皇兄大恩,阏。无以为报……”

    “快快起来,你我兄弟骨肉。何须如此?”刘德笑着连忙扶起他:“况且,雷霆雨露。皆为君父所出,与我何干?”

    刘发被封去长沙国,这并不意外。

    刘发的生母唐姬出身低微,在宫廷里向来默默无闻,老实人从来都是被欺负的!

    “临江国是谁?”刘德问道。

    “回禀皇兄,是刘彭祖!”刘阏回答道。

    刘彭祖是贾姬的长子,前世是被封为广川王,吴楚之后迁为赵王,按道理来说。不该沦落到要被赶去临江国啊。

    “汝南是谁?”刘德充满警惕的问道。

    “刘端!”

    刘德长出一口气,全乱套了,前世的汝南王是刘非啊!直觉告诉他,要出大问题了。

    “淮阳呢?”刘德沉声问道。

    “皇子刘胜!”

    刘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所有该封的王,都已经封了,但刘非跟刘荣却没有动静,这立刻就为刘德的前途埋下了一丝阴影和隐患。

    想想看,皇室之中除了刘阏外。剩下的三个成年皇子俱未被封王,这传递给外界的信息是什么?

    “是帝王心术吗?”刘德揣测着,但随即他摇了摇头,不大可能!

    帝王心术不该是这样的!

    谁都知道。三子在京,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这残酷的宫斗。

    春秋史书之上的累累血迹,战国时期楚国宫廷层出不穷的弑父杀子。兄弟残杀,提醒着所有看过的君王。宫廷斗争是何等的血腥残酷。

    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君王都不大可能会操弄如此危险的事情。

    于是,刘德很快的就冷静了下来。

    “也不知道便宜老爹受了什么刺激……又开始间歇性的发他的小孩子脾气了……”刘德叹了一声。

    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真能完美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理智分析的,那是圣人,只存在于幻想和神话之中。

    历史上再怎么贤明的君王也都有犯糊涂之时,就连后世天朝的太祖皇帝,不也晚年栽了好大一个跟头吗?

    至于刘德的这位便宜老爹,自然不可能免俗了。

    一时怒极之下,犯下的错误也有不少。

    但明君与庸君的差别就在于,明君最起码知道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就如同刘德皇祖父,当年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