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07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807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归义胡人也分两种。

    一种是自己确实是胡人,另外一种则是迫于生计或者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到匈奴去的中国人。

    李哲属于前者。

    这从他的相貌就能看出来,他生着一张匈奴普遍的圆脸,眉骨隆起,鼻翼肥大,嘴唇边的胡须和头发有些浅浅的黄色。

    为此,小时候,他没少被同伴讥笑过,说他是‘黄须奴’。

    但在此刻,那些匈奴战俘眼里,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汉朝梦的代表和象征。

    微微低头,看着一个满眼热忱的看着他,用着崇拜的眼神,膜拜着他的匈奴战俘,李哲感到了莫大的满足。

    他很清楚,这些战俘在渴望着什么。

    于是,他拿起放在自己面前的盘子里的一块麦饼,递给那个战俘,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夷入夏则夏之,加油改造,有一天,你的子孙或许也能如我一般,冠带羽服,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诸夏之民!”

    ‘改造’这个词汇,是某个不知名的匈奴人发明。

    据说,那人是当今天子的夏夫人的陪嫁奴隶之一。

    在来到汉室后,有感于圣天子的慈悲怜悯以及恩德,于是发誓,要为做一个汉室忠奴。

    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当初的那批匈奴陪嫁奴隶,于是,将汉天子奉为神明,天天早晚朝拜未央宫,如在匈奴拜日月一般。

    同时,他们还每天积极工作,认真学习汉室语言。

    天子闻之,大喜,赐其为五大夫,还给他赐了汉姓汉名。

    从那以后,‘改造’这个词汇以及其意义,就在少府内广为人知。

    尤其是,马邑之战后,少府将‘改造’这个词汇,列为了对匈奴战俘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像李哲这样的监工,都被培训和灌输过有关‘改造’工作的重点和要点以及主要思想。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三条。

    第一条:所有匈奴人,或者说所有胡人,都是有罪的。

    因为罪孽深重,所以上帝(太一神),惩罚他们,让他们出生在没有中国天子雨露恩泽的四夷。

    让他们被匈奴单于和贵族的暴政虐待和鞭笞,子子孙孙,都不得自由。

    甚至还要被匈奴贵族,剥皮抽筋,极尽侮辱。

    这第二条紧接着第一条的主旨了。

    主要是说,虽然四夷之民,获罪与天,但,上苍有好生之德,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所以汤武网开三面。

    中国天子,受命于天,代天牧治天下。

    道德MAX,胸襟MAX,使命感MAX。

    所以,中国天子不忍四夷之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决定将自己的雨露恩泽,也施加给四夷的百姓,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但是,四夷之民,获罪于天,有罪孽,没有偿还。

    要想沾染到中国天子的雨露恩泽,成为一个光荣的大汉子民。

    他们就必须先赎还自己的罪孽。

    那怎么赎罪呢?

    这就是第三条的重点了。

    当然是通过劳动或者恭顺,或者为中国天子作战,拯救更多的被匈奴暴政统治的四夷之民。

    这样,上苍就会认可他们,进而,使得他们的罪孽被洗清。

    在这个‘改造’政策下,不仅仅许多的匈奴战俘都被洗脑了,接受了这种说法。

    毕竟,大多数的匈奴战俘,本来在匈奴就不是什么贵族。

    他们也属于被统治和被剥削的阶级。

    他们也承担着繁重的贡献负担。

    更生活在朝不保夕的草原上,日子过的,远比中国最穷困的百姓还苦。

    中国百姓,遇到灾害,至少还能政府救济和赈灾。

    但在草原上,一个氏族或者部族遇到天灾,经常会死掉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牲畜。

    当年的新生儿,更是不可能成活!

    以前,他们在匈奴,就经常被萨满祭司和部族的头人告知:这是天神发怒,你们得罪了天神,所以才会遭灾,赶紧向天神祷告吧!

    现在,到了汉室,再被同文同种的‘同胞’们这么一教育。

    那当然是恍然大悟。

    更何况,监工们,一边用着皮鞭,驱使着他们劳作。

    但另外一方面,却用着食物和偶尔的关心和关怀,悄悄的笼络着他们。

    皮鞭+笼络,足以让多数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对方的说辞和洗脑。

    现在,这些匈奴战俘,大部分,都确信了自己,生在草原上确实是前世有罪,因此被惩罚。

    于是,人人都忙着改造。

    而且,榜样也就在他们面前。

    那些与他们同样肤色和说着同样语言的监工和贵人们,就是改造成功的最好的榜样。

    没有战俘,不想跟这些贵人一样,穿上舒适的丝麻直裾深衣,吃着香甜可口的美食,住在宽敞舒适的房屋中。

    妻妾子嗣,更是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

    得了病,有医生诊治,有了麻烦,有官吏帮忙。

    更重要的是,还有汉天子的册封和嘉奖!

    尤其是汉天子的册封和嘉奖!

    在战俘眼里,甚至超越了一切!

    这些战俘,从未像现在这样,有着这样的具体目标和具体的人生规划和精神寄托。

    在他们的眼里,改造成功,洗清自己的罪孽,让自己也能享受和沾染汉天子的恩泽雨露,这是第一步。

    获得汉天子的册封和嘉奖,才是终究目标。

    原因很简单。

    这是匈奴人或者说所有游牧民族的特征。

    他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需要一个主人。

    主人越强大,他们才会越安心。

    还有什么比给汉天子当家奴,做爪牙、鹰犬,更可靠,更稳定的工作吗?

    没有了!

    哪怕是李哲,也在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被天子接见,嘉奖,然后给与册封。

    即使只是最低级的爵位!(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四节 俘虏的改造(2)

    正所谓,洗脑者,终会被人洗脑。

    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的三观,都是由其自身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以及耳闻目濡的事实所影响。

    像李哲这样已经完全汉化,彻底接受了汉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第二代中国匈奴人,更是如此。

    现在,李哲自己也确信了,自己身上的发须颜色以及样貌,是低下的,罪孽的象征。

    于是,李哲现在比所有中国人,都更希望看到匈奴帝国的灭亡!

    他相信,只有用匈奴的稽粥氏的血,才能彻底清洗他身上残留的罪孽,使得自身升华,让下一代,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大丈夫!

    不用再被人从小奚落和侮辱,更不需要被人拿着异样的眼光指指点点。

    而,这个机会,很快就将到来!

    李哲直起身子,看着三五一群,蹲在各个木棚里休息的战俘们。

    “诸位……”李哲开口,对着他们说了一声。

    顿时,属于李哲监管的两百多号匈奴战俘麻溜的爬了起来,纷纷列队,站到了木棚两侧。

    比起从晋阳送到长安的时候,这些战俘的精气神,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甚至比起被俘前,还要精神。

    这说起来似乎很可笑。

    但事实就是如此。

    在匈奴,多数战俘,都只是牧民,只是蝼蚁。

    在匈奴的部族贵族眼中,他们只是炮灰和帝国的细胞罢了。

    他们的一日三餐,所吃的,除了奶酪,就是各种野菜了,甚至,很多牧民,都要经常挨饿。

    在草原上,一个人倘若不能学会在饥饿中生活,那他就必死无疑了——草原民族,在迁徙途中,常常会挨饿,有些时候,食物的紧张会持续整个迁徙过程,直到部族抵达新的牧场前,牧民要在饥饿中生存半个月。

    在这过程里,他们只能靠一点微不足道的奶酪以及为数不多的淡水维持自己的生存。

    也就只有出征的时候,他们能填饱自己的肚子。

    即使是,所谓的匈奴三架马车的折兰和白羊、楼烦,也是如此。

    贫穷、饥饿,造成了匈奴人的野蛮和残忍。

    但反过来,也使得他们能很轻易的就被一顿米饭,一碗残羹收买和收服。

    对草原民族来说,谁给他们吃的,谁就是他们的老大!

    这一点,亘古以来,不曾变化。

    现在,在汉室的战俘营。

    他们虽然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劳作。

    但是,少府对他们却宝贝的很。

    只要不闹事,认真干活,吃这个方面,必然不会亏待他们。

    旁的不说,标准的刑徒套餐管饱。

    刑徒、赘婿和城旦司空吃什么,他们也是吃什么。

    在过去,汉室用麦子、大豆,这样的廉价粮食作为刑徒和赘婿们的食物。

    但最近几年,大豆和麦子的身价都高了起来。

    再拿这些昂贵的食物去给刑徒、赘婿们吃,少府自己都会心疼。

    恰巧这个时候,东海内附、南越臣服。

    来自东南和南方的稻谷,大量的涌入。

    特别是,当今天子开始推广几种从南越引进的良种稻谷后,在东海郡和江都国,水稻产量年年增高。

    在东南和南方,稻米出现了富余。

    江都国的官仓里,甚至堆满了稻谷。

    稻米价格瞬间跳水。

    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当今天子下诏,对东南和南方的稻米,进行保护性收购。

    少府用三十钱一石的价格,从东南和南方甚至南越,拉回了五百万石以上的稻米。

    米是拉回来了。

    但怎么用,就成了问题。

    北方和大部分的中国主力野战部队,都不吃稻米。

    拿去喂牲畜吧,又有些浪费。

    没办法,少府就将南方的稻米,当成了刑徒、赘婿和战俘们的食物。

    同时,还将大量的稻米,用海运,运去怀化,运去朝鲜。

    勉勉强强,算是消耗掉了这些压舱的粮食,避免了它们在仓库里发霉。

    而,匈奴战俘们,受此影响,都能吃上白花花的大米饭。

    这使得战俘们几乎以为来到了天堂!

    在匈奴,几乎没吃饱过几天的他们,到了中国,成了俘虏,反而能吃饱了!!!!

    虽然,这个代价是,他们失去自由,并且还要在监工和官吏们的皮鞭下,努力劳作,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凿山挖渠。

    但,这就足够了。

    在草原上,为了争夺一块牧场,两个部族都能打的昏天暗地,尸横遍野。

    为的,不就是部族的牲畜能多吃一口青草,多产一滴鲜奶吗?

    更别提,在汉室当劳工,受伤或者生病了,不会被判死刑。

    会有一群来自太医署的年轻医生来救治。

    虽然,那些医生,看上去年纪轻轻,有许多甚至连胡须都没有长起来。

    但医术真是没的说!

    比起草原上的巫医强太多了!

    受伤和生病的人,有八成最后能康复。

    这简直就是奇迹,是神迹!

    所以,现在,这些战俘们,最信服的就是两种人。

    一种就是每天给他们吃的,带着他们干活的监管官吏。

    另一种就是那些穿着青色长袍,背着药箱的医生了。

    尤其是后者,在战俘们眼里,就跟活的神明一样,神圣而伟大!

    “刚刚接到了丞相府的命令……”李哲拿着眼睛,看着这些与他相处了一年多的匈奴战俘们,他的‘同族’们(之所以是引号,是因为李哲觉得他们离洗清自己的罪孽,还差很多)。

    随着李哲的话,所有匈奴战俘,立刻就条件反射的跪下来,匍匐在地,恭听训诫。

    这是李哲和其他监管官吏,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的调、教成果。

    汉家官署命令一下来,所有战俘必须跪下来听命,不服从的硬汉,早已经被皮鞭抽的半死,挂在了战俘营的辕门,吹成了人干了。

    “丞相奉天子诏命,以吾等之众,组成大汉胡骑!”李哲大声朗读着命令,然后带头振臂高呼:“消灭匈奴稽粥氏,拯救匈奴百姓!”

    这个口号,战俘们早已经喊了无数次了。

    自从来到这里后,他们每天早晚,都要喊一次,不喊的人,轻则要挨鞭子,重则挂起来当风筝。

    所以,李哲话音一落,大家就纷纷高喊起来:“消灭匈奴稽粥氏,拯救匈奴百姓!”

    等喊完了,这些战俘才反应过来。

    “我们,不用再在这里劳作了?”

    “我们成为大汉天子的军队了?”

    随即,战俘们发出了远比方才更加高昂的呐喊声:“圣天子万岁!”

    对他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