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27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627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骑兵约有一半,大概是两万五千左右。

    这可是纯作战兵力!

    在古代,常常能看到,某某吹牛逼说:劳资带甲百万!

    但其实,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撑死了也就二三十万。

    这二三十万人里,真正作战的顶梁柱和冲锋陷阵的精锐,也就两三万人。

    一般,打垮了他的两三万主力,带甲百万的雄狮,马上就溃散了。

    哪怕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如此。

    吹什么控弦四十万!

    霍去病和卫青生涯总斩首数,加起来,大概也就**万。

    然后匈奴就一蹶不振,把脑袋缩进了漠北,死活也不肯出来找死了。

    这白羊和楼烦、折兰,三个部族加起来,可能总男丁会有个十万左右。

    但是,真正上阵的,撑死了也就三万而已!

    其他人,摇旗呐喊跟抢东西,是合格的。

    但要冲锋陷阵,那估计还没走到一半,就要吓得尿裤子!

    以五万打三万,在扣除了步卒后,两方的骑兵力量,已经对等了。

    但刘彻还是觉得不保险。

    毕竟,这骑兵汉军虽然占据了装备优势,但经验和战术优势在匈奴人那边。

    此次会战,是刘彻即位以来,汉匈之间的首次交锋。

    可谓是许胜不许败!

    刘彻必须保证,他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的真命天子,天授君权的神王!

    “命令羽林卫与虎贲卫,各出千骑,自南军与北军之中各抽调三千骑,以东成候义纵为骠骑将军,即刻进抵马邑附近之武周塞!”刘彻在胜负的天平上果断放入一块足以决定胜负的筹码。

    羽林卫和虎贲卫,向来就是刘彻的教导团。

    这两支卫队,如今规模已经扩大了五千人。

    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军队,而不在仅仅是卫队了。

    张汤去南阳,带走了几百人,义纵去云中也带走了两千多人。

    但他们带走的,却还算不上真正的精华。

    这次,刘彻派出去的骑兵,才是他所重视和未来依仗的绝对王牌——胸甲骑兵!

    羽林卫和虎贲卫,现在总共也就这两千胸甲骑兵。

    甚至于,整个世界,现在也就这两千胸甲骑兵。

    他们从去年开始逐步换装胸甲,到现在,已经在上林苑里,进行了接近十个月的墙式冲锋训练。

    有了他们的加入,刘彻对战争的胜负,已经放心了。

    虽然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人。

    但是,精神原子弹,不可能让人赤手空拳,就可以攻陷一个布满铁丝网和机枪的阵地。

    胸甲骑兵,对于如今的世界来说,就是一个无解的bug。

    他们要速度有速度,要防御有防御。

    匈奴人的青铜箭簇以及青铜矛,根本就威胁不到胸甲骑兵。

    再加上从南北两军抽调的六千精锐骑兵。

    义纵所统帅的这支力量,刘彻相信,必然会在战场上,让匈奴人大吃一惊,甚至跪下来喊爸爸。

    将军队调集完毕,刘彻就开始跟将军们讨论和商定作战部署了。

    “朕虽然不明于军旅,但也知道,战争要有目的!”刘彻对将军们道:“本次作战,朕的目的,只有一个:吃掉所有进犯的匈奴兵,使天下皆知,明犯强汉者,必造天亟!”

    刘彻的表态,让将军们越发的兴奋起来。

    消灭夷狄,用他们的脑袋来彰显自己的功绩与武功,这是诗书称赞的圣行,先王赞颂的伟业!

    诗之南仲,至今为人传颂。

    很显然,若真能完成这么一个伟业,那么,未来青史之上,大家的地位,自然与南仲一般,要受子孙后代敬仰了。

    但,想要吃掉匈奴来犯的这三个部族,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马邑之前,还有一百多里的平原和山陵。

    所以,一旦匈奴人发现不对,他们可能会逃之夭夭。

    而且,即使匈奴人真的来到了马邑城下,在正面作战中,想要彻底消灭他们,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郦寄和韩颓当,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他们两人与匈奴人几乎是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非常清楚,匈奴人的手段和那三个老朋友的难缠。

    但天子既然已经定下了作战基调,那么,一个聪明的臣子是绝对不会唱反调的。

    更何况,大家现在还是很自信的。

    马镫、马鞍和马蹄铁的普及装备,让汉军骑兵,从战术和战斗力上,领先了匈奴人至少一个时代。

    虽然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但,从过去几年的摩擦中来看,现在的汉军,在战斗力和火力方面,已经完全超越了匈奴人。

    所以,天子的要求,不是不能达到。(未完待续。)

    PS:今天这章特别难写~~~改了一个晚上了~~~汗~

    嗯,感谢盟主YHYH的飘红啊~

    没的说,明天会加更~~~~

第七百九十三节 庙算(2)

    “请陛下取来马邑布防图!”周亚夫请命道。

    刘彻点点头,对身旁的王道吩咐一声,后者立刻就去取来最新绘制的马邑布防图。

    刘彻登基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将军事地图和各种技术图册的载体白纸化。

    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测绘技术,应用了许多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测绘技术。

    同时,在兰台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测绘人才。

    三年多来,这些人才,日以继夜的辛勤工作,到今天,已经基本完成了北方长城的战略要点的地图测绘。

    于是,出现在众人面前的这种马邑布防图,顿时,就吸引了所有将军的注意力。

    等高线、比例尺以及更加多元化的地图标尺,使人能一眼就看清楚,马邑城及其周围的山川河流哨所。

    汉律规定,靠近边塞的地区,百里置一尉吏,士吏。

    在这些地区,实行全民皆兵。

    乡亭统一对二十岁以上的男子,进行武装。

    而在马邑之外的百余里地区,汉军布置了七个哨所,同时羁绊了三个投靠了汉室的小型游牧部族。

    这些部族,平时为汉军放牧,作为流动警戒哨。

    在战时,他们充当为汉军做向导和侦查匈奴军队动向的任务。

    在过去,地图上,很难将这些哨所与游牧部族的活动范围清楚标示。

    只能用一些象征了烽燧台的标记,在某些区域,进行大概标识。

    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看着地图可能会两眼一抹黑,压根不知道,汉军的流动哨所和烽燧台的具体位置。

    还要去问熟悉情况的人。才能知道当地具体情况。

    但,光靠语言,其实很难让人弄清楚,实际的情况。

    所以,长安对边塞的判断,常常出现失误。

    而这种失误。在战时会导致出现巨大损失。

    譬如十八年前,匈奴十四万骑入寇云中、雁门,当时的长安君臣,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失误——误以为布置在北地的军力,已经足够抵抗匈奴军队。

    而在实际上,当时北地军队有一支大概三千人左右的军队,其实根本没有在战场,他们驻屯在远离回中道的安全区域。

    这个判断失误,导致朝那塞沦陷。北地都尉孙卬战死,士民死伤数千。

    而如今,有了这个详细的地图,朝那塞的悲剧,就不会再重演了。

    通过这个地图,哪怕是刘彻这个军事小白,也看得仔细,想要吃掉来犯的匈奴部族。关键在武州塞。

    武州塞在马邑之前七十里左右,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型的军塞。

    同时也是汉军在长城外的一个关键据点。

    当地常年屯有一个司马的兵力,约在五百人左右。

    看上去,这只是一个小型要塞。

    但在实际上,武州塞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在秦代,这是一个堪比雁门关的秦军基地,秦军常年在当地驻屯数千精锐。监视和打击草原上的游牧部族。

    而在后世,这个要塞,更是非常出名。

    北魏长城的核心就是武州。

    明长城的坚城,大同城,就是建立在武州塞的遗址附近。

    但。自从秦军放弃河套后,武州塞已经不复过去的辉煌。

    常年的战火,导致了汉军也无力在远离长城如此之远的地方,经营一座这样的大型要塞。

    汉军选择后退数十百里,在马邑布防,与雁门关形成犄角,相互呼应。

    “陛下,欲要全歼来犯匈奴主力,臣以为,不妨命细柳营出代长城,突袭匈奴辎重,绝其后援,逼迫其不得不在马邑城下,与我军决战!”郦寄在审视了地图后,说道。

    他在过去,常年驻守雁门关,对当地地形地貌,可谓了如指掌,非常清楚,匈奴假如进攻马邑,那他们的行动路线和后方的老弱和牲畜的屯扎地区。

    他伸手在地图上丈量了一下,然后非常肯定的道:“北虏不来则以,来必扎营于此!”

    他的手直接点在武州塞以北一百里左右的草原上的某个无名湖泊前。

    “匈奴三部族,丁口牲畜数以十万,非此地不能屯驻!”

    在古代,军队作战,哪怕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也需要选择一个大后方,以便能迅速补给前方的骑兵。

    尤其是在此时,匈奴的骑兵,没有马蹄铁没有马镫马鞍,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战马,其实很容易受伤和感染。

    这也是为什么匈奴人会选择冬季入侵的原因。

    冬天的低温,能减少战马受伤后的感染几率。

    要知道,哪怕是在游牧部落中,战马也是非常宝贵的财产。

    刘彻听着郦寄的判断,点了点头。

    在场的诸将中,郦寄是绝对的雁门专家。

    他屯驻当地的时间,长达二十年。

    他既然这样说,那么,**不离十就是如此了。

    但,细柳营要出代国长城?

    这让刘彻和周亚夫都有些犹豫。

    在漫长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汉军从未有过深入草原,奇袭敌人的经验。

    而细柳营更是从来没有离开过长城范围,进入草原活动。

    刘彻跟周亚夫不得不担心,他们可能会在茫茫草原上迷路。

    这,不是不可能的。

    翻开史书,你就能看到,哪怕是霍去病麾下的百战雄狮,经验丰富的老行伍,也出现过迷路的事情。

    至于现在在这殿中的李广,更是迷途专业户。

    哪怕是后世的驴友,深入草原,假如不借助GPS导航系统,迷路的人,也是一堆一堆。

    这是因为,草原上。没有足够醒目的地标,也缺乏定位的工具。

    而细柳营一旦迷路,那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迷路意味着他们不仅仅无法完成奇袭匈奴辎重部队,绝其后援的任务。

    更有可能导致,这支军队,这支可能决定胜负关键的王牌。缺席整场会战。

    孙子兵法说:未算胜先算败。

    刘彻不得不考虑最坏的结果。

    周亚夫则更是忐忑不安。

    对自己的老部队,细柳营的作战能力和技术,周亚夫是放心的。

    但,细柳营终究从未有过远征数百里的经验,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刘彻跟周亚夫对视一眼,君臣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道:“命(请陛下命)东胡王出向导,为细柳营引路!”

    东胡王卢它之的部曲,绝对是认识道路的。

    只要卢它之能答应此事。那就不虞细柳营会迷路。

    甚至……

    在刘彻心底,还有一个疯狂的想法:“干脆让卢它之跳反得了!”

    卢它之若是跳反,他和他的东胡部族以及两个关系亲密的附庸部族,就能立刻将河套地区的匈奴部族拦腰截断,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甚至有可能在配合了汉军歼灭了马邑来犯的匈奴部族后,继续向西方发动攻击。

    刘彻的眼睛,瞥了瞥,在汉室地图上。只是标注了一个名字,但没有具体距离和方位的那三个战略要地——阴山。胭脂山,祁连山。

    若汉军能攻击甚至占领这三地。

    那么,就等于宣判了匈奴在幕南势力的死刑。

    历史上霍去病就是通过在胭脂山的会战,瓦解了匈奴在幕南的统治,然后回身招安了昆邪和休屠。

    一代天骄,单枪匹马。迫降匈奴数万部众,得一百五十万头牲畜。

    但刘彻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饭要一口一口吃,一下子就想解决掉匈奴,这不仅不现实。也可能会吃撑了。

    现在,应该只考虑,将那白羊、楼烦和折兰三部,永远的留在马邑城下。

    此三部族,历来就是单于庭的忠犬,南侵的主力和先锋。

    消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