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97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597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南越王国,虽然依然被准许拥有受其王室控制的军队、官僚和贵族。

    然而,南越全国的制度、法律以及社会结构,上下等级。全部都要跟着长安来。

    从法理和原则上来说,从此以后。南越百姓,也就是汉朝百姓。

    他们的名字被登记在南越王国的户籍本上,同样也被登记在了长安丞相府的户籍本上。

    南越士子、贵族和官员,可以跟中国士子一样,来长安参加考举,一视同仁获得出仕做官的机会。

    这一步迈出去。基本上,只要刘彻不作死,对南越横征暴敛,南越与中国的融合就会越来越密切。

    要不了二十年,就会跟当年的长沙国一般。从一个特殊地位的诸侯国,变成一个普遍意义上的诸侯国。

    他的官员、法律、军队,甚至王室,都会慢慢的被长安所控制和掌握。

    对于这一点,刘彻的自信心还是很高的。

    当然,仅仅依靠政治控制,想要彻底的稳固住南越内附的成果。

    见效是会比较慢的。

    通常,这是一个水磨功夫。

    要下力气,一点点的在南越,尤其是百越部族之中,传播和宣传汉朝的法律、政策以及意识、形态。

    所以,刘彻跟赵佗还谈妥了许多经济援助的协议。

    希望借助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来达到加快这个进程的目的。

    “南越与中国分离日久,其百姓,多刀耕火种,不识中国之先进耕作技术与工具之用……”刘彻看向大农令直不疑道:“大农要在关东吴楚齐鲁淮泗之地,广选农稷官,前往南越,轮流教导南越士民耕作及开凿水利设施!”

    向南越普及先进的技术和农具,这同样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

    百越诸部族,向来刀耕火种,以原始低效的劳作方式,获取生活物资。

    这怎么能行呢?

    如今,刘彻既然已经成为了南越的主人,所有百越部族的天子,那自然有义务,帮助他们,从原始的氏族社会,过渡到文明的封建社会。

    当然,中央政府,不能只付出,而没有回报。

    那样的话,中央政府,岂非就是一个大写的S。B?

    “另外,朕还与南越王谈妥了,以蔗糖换铁器的计划……”刘彻对少府令刘舍道:“少府要跟进这一计划,同时派遣能工巧匠,前往交趾、桂林、日南,指导南越士民,种植甘蔗,榨取蔗糖,转输中国,再以每石蔗糖,给盐一石,铁器若干斤……”

    大农直不疑与少府刘舍,于是同时出列领命:“诺!”

    这南越的蔗糖,算是刘彻计划里,未来交趾、日南和桂林等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当地种植水稻和其他作物不是不行,但经济效费比太低,而且也很难运出当地。

    与其如此,不如在保证了基本的粮食产量后,全力发展甘蔗种植业,以蔗糖作为主要商品。

    然后,南越的部族和百姓,再以蔗糖,从中国换取大量的食盐铁器布帛。

    这是双赢!

    错!

    应该是三赢!

    因为,还有一个赢家,是伟大的甜党!

    自从刘彻让人抄袭了刘安的发明,在关中推行了豆腐后,豆腐脑这种神奇的零食,就成为了关中中产阶级和贵族家庭的零食与早餐的选择。

    然而,中国自古缺糖。

    现在,中国主要的糖料来源,除了麦芽糖就是蜂蜜了。

    很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麦芽糖,也是很贵的。

    一般的中产阶级,甚至都消费不起,更别说拿来当豆腐脑的佐料。

    于是,关中咸逆横行,甚至可以说是唯我独尊。

    这当然是不可接受的!

    引进蔗糖,帮助甜党王师,讨伐咸逆,长久以来,就是刘彻的一个心愿。

    刘彻相信,在有了足够的蔗糖后,甜党大军,必然兴盛起来。

    因为,人类是永远都无法抗拒多巴胺带来的快乐的。

    将南越之事,处置完毕。

    朝议,就进入了正题。

    “济南之事,卿等都知道了吧……”刘彻站起身来,沉痛的道:“济南王臣辟光,居然如此丧尽天良,竟役使、奴役国人过律至斯,济南固然有罪,朕也难逃其责!”

    “非朕德薄,安可致济南丧心病狂至如斯地步?”刘彻挤出两滴眼泪,哀伤的道:“朕当素服以避正殿,斋戒沐浴,祷告上苍,请求天地神明,毋因朕之过失,而降罪于朕之百姓,天下治乱,在朕一人,诸般罪孽,皆由朕起!”

    面对刘彻忽然的这么个变化,大部分官员,都是措手不及。

    在汉室,天子是永远没错的!

    哪怕天子自己说自己有错。

    那也一定是因为大臣们的原因!

    天子怎么能错?假如真有错,那也必然是这个世界的错!

    更重要的是,刘彻咬死了一个时期,他不提刘辟光横征暴敛,也不提他激起民变。

    只提他‘役使国人过律’这个问题。

    不了解汉室律法的人,可能会以为这个罪名,也就跟小偷小摸差不多,撑死罚酒三杯的罪行。

    但,实际上,这个罪名,在汉律之中,是极为严重的大罪!

    当年刘邦登基称帝后,下令萧何在秦律基础上,修订汉律。

    汉律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抄袭的秦律。

    但有几条,却是刘邦发明创造的。

    这些律法中那条‘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固然是如雷贯耳。

    但役使国人过律,却同样是举足轻重的律法。

    刘邦设立这条法律的初衷,就是吸取了秦亡教训,为了防止诸侯贵族,肆无忌惮的奴役自己的封国的百姓而设下的高压线。

    谁碰谁死!

    这样说吧,这个罪名在现在,就跟武帝朝时的巫蛊罪一样。

    是属于人渣败类才会去做的事情。

    尤其是在舆论界看来,诸侯王和贵族们,本身就是穷奢极欲的富贵之人。

    这样的人,却还要役使国人过律,只能说,良心都被狗吃了!

    历代以来,所有坐死了这个罪名的人,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撸到底,废为庶民!(未完待续。)

    PS:妈蛋啊,今天我刚买的苹果笔记本,蓝屏了,貌似系统崩溃了……

    我就不该手贱,去点那个更新,一更新特么就出事了。

    然后,弄了一天,也没弄好,大爷的!

    只好拿老伙计来开工了!

    今天是本月最后一天了,没投月票的同志,请投给我吧!

    然后,等下还有一章。

    接着,就是新的一个月了。

    四月份,全新的征途,全新的战场,貌似历史类也要玩战力榜?

第七百六十三节 打击一小撮(2)

    群臣听着刘彻的话,纷纷都匍匐在地,诚惶诚恐的道:“陛下,此皆臣等之过,与陛下无关!”

    丞相周亚夫更脱帽谢罪,拜道:“臣受先帝、太宗之托,上不能佐陛下,下不能安国家,此皆臣之罪!”

    御史大夫晁错与九卿大臣,也跟着脱帽谢罪:“臣等无能,致使君父蒙羞,此皆臣等之过!”

    开什么玩笑?!

    假如天子真的素服避正殿,斋戒沐浴,向上帝祖宗神灵告罪。

    那么,作为臣子的大家,这罪过,岂非是比海深,比山高,比地厚了?

    自古主辱臣死。

    一旦事情发展到那个地步,三公九卿,全部都只有一个选择——自杀以谢天下。

    道理很简单,三公九卿,国之重臣,上佐天子,下安黎庶,受社稷名器之重。

    你们居然让天子犯错,要反省自身了?

    你们这臣子到底是怎么当的?

    有且只有死能稍稍减轻他们的罪责。

    而刘彻通过这个手段,很轻松的就绑架了三公九卿和他们的团体。

    使得他们必须在保天子正确和济南无罪之间,做出选择。

    这个办法确实很无赖。

    但却有效。

    因为,这样,刘彻就可以保证,无论怎样,事情都不会扩大化,更不会演变成党争乃至于政治动荡!

    当然,这戏要演,就要演全套。

    刘彻露出一个哀痛的表情,道:“卿等皆以为朕无错吗?”

    他低着头,仿佛在自我反省:“若非朕德薄无能,不能督导济南。使之向善行义,布德育民,安得今日之祸?”

    “章丘百姓,岂非义民乎?”

    “其等受济南重压,横征暴敛,犹能以天下社稷为念。使使北上,求告于朕,使者赤脚而行,一路乞食而至雒阳,以血书,告于天下!”

    “此等义民,济南尚且能使之反……”

    “朕若再不反省,朕担忧,陈涉吴广之祸。犹不远矣!”

    刘彻果断占据道德制高点跟普世价值的制高点,火力全开。

    表面上虽然是在反省自问,但其实,每一个字,都在逼着群臣,给济南王刘辟光定罪,而且是死罪!

    章丘的百姓暴动,对统治阶级来说。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大罪!

    老百姓居然不肯乖乖在家里饿死累死,反而跑出来作乱。给老爷们添麻烦!?

    简直是反了!

    但,统治阶级,尤其是汉室的统治阶级,更害怕陈胜吴广故事重演。

    你想,现在的贵族官僚,基本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天生富贵的人物。

    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富贵,能子子孙孙,永永无穷的传续下去。

    而陈胜吴广的故事告诉他们,一旦农民起义扩大。遍地烽火狼烟。

    昨日的君侯,就将成为今天的刀下鬼,过去高高在上的诸侯勋臣,今天就要成为欲求活命而不可得的草芥。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彻底的摧毁和消灭了天下列国的旧贵族。

    建立汉室的帝王将相们,除了张良等寥寥几人,有些旧贵族血统外,其他的人,都是贩夫走卒,屠狗之辈。

    那些自诩地位尊贵,血统高贵的赢氏、姬氏,统统在历史的车轮下,被碾的连渣渣都不剩一点。

    秦楚齐赵魏燕韩诸国王室公卿,现在,还活着的还有几家?

    所以,贵族勋臣士大夫们在章丘的问题上,才会反应如此剧烈。

    这不仅仅是因为百姓的反抗,激起了他们同仇敌忾,兔死狐悲的心理。

    更多的人,却是因为害怕和恐惧。

    在西方,革命是会传染的,而在中国,起义和反抗,却是更可怕的传染病。

    自陈胜吴广之后,无论表面上看上去多么强大的王朝,一旦开了起义的头,就将在连绵不绝的农民起义之中,走向末路。

    作为一个以起义军而得天下的政权,刘氏,历代以来,对农民起义的威力和力量,都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在刘氏天子眼中。

    诸侯、贵族叛乱,调兵镇压就可,因为这只是一时之患。

    扑灭了,就不会问题。

    但农民一旦开始反抗,那就表明,国家政策和国家经济出了大问题!

    历史上武帝为何要下罪己诏?

    除了民生凋敝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看到了农民起义愈演愈烈的苗头。

    为了掐灭农民起义,他不得不下罪己诏来挽回民心民意。

    章丘的事情,虽然不是起义,只是暴动。

    暴动的百姓,打起的旗号,也是只反昏王,不反天子。

    但刘彻依然对此非常重视,甚至重视到了比匈奴还重要的地步。

    刘彻很清楚,中国的百姓,是永远不会撒谎的。

    他们既然起来,以武力反抗了,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皇帝或者统治阶级的政策出了问题。

    所有不能正视这些讯号的帝王,最后,他们跟他们的王朝,都一起下地狱去了。

    秦朝是这样,两汉也是这样,隋是这样,唐明更是如此!

    中国的老百姓,是地球上,最懂得用脚投票的人。

    他们才没有西方的农奴和工人那么好的脾气,明明都活不下去了,还要给贵族老爷们劳作耕种,天天对着基友教三巨头祈祷。

    那是不可能的!

    皇帝和统治阶级,让百姓活不下去,百姓就肯定让他们也活不下去!

    章丘的百姓,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他们也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皇帝,你的政策有问题。

    任何一个聪明的皇帝,都必然会正视这个问题。

    并且会做出某种回应,来安抚民心。

    “济南无道,岂是陛下之过……”少府令刘舍第一个就站出来给自己的主子加油呐喊:“且臣听说,当年吴逆作乱,济南就已蠢蠢欲动,幸先帝圣明,以大将军收其兵权,故此,才使此贼奸计不能得逞!济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