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46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546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东宫两位太后也派人过来传话:皇帝啊,家人的亲情很重要啊,家族的河蟹大于天啊!(未完待续。)

    PS:作者君顶着头晕,颈椎病,以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完成了承诺,请各位读者老爷们大发慈悲,赏张月票鼓励一二,作者君在月票榜上已经被人爆菊又爆菊,打的遍体鳞伤,泪流满面,呼天抢地了。

    再不来几张月票,作者君就有跪蚂蚁的风险……

章节已更,无节操求月票

    RT。

    前几天,我还在第五位呢,如今已经被人吊打逆袭爆菊,直接干到第七了。

    真是泪流满面,无语哽咽。

    各位读者老爷请赏几张月票吧~

    大家都知道,俺基本不开单张的~

    只是……只是……

    俺前几天可是在老婆面前夸下海口了的……

    要是没有实现诺言,下个月……就是一出悲剧啊~~~~~~

    各位读者老爷人品高洁,必然不忍看到这出悲剧发生~so~

    拜谢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七节 淘金浪潮(5)

    接下来两天,舆论继续发酵。

    黄金的传闻,在关中甚嚣尘上。

    哪怕就是上林苑里的租佃户也是蠢蠢欲动,列侯们跟豪强士大夫们拼命辟谣。

    更有无数地方上的名望之士,召集本地的父老,宣称:父老们,那怀化穷的连柴都没得烧,哪来什么黄金啊?大家不要相信谣言,更不要相信别有用心的野心家的鼓动……

    有的人信了,这些名士名流跟地方宗族的大人物,在乡间威信还是很高的。

    毕竟,多数百姓不识字,对这些知识分子以及官面人物还是很信服的。

    既然,某某族长,某学霸都说了,这些是谣言,那就应该是谣言吧?

    这些大人物,总不该连名声也不要,靠这种手段来欺诈我们这些乡亲吧?

    这要被拆穿了,他们以后还怎么混啊?

    但,也有很多聪明人发现:官府的露布,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往日里,类似的谣言一发作,内史、中尉、中大夫跟卫尉都是如临大敌,各种露布贴的满天飞,更有无数廧夫、游缴,行走亭里,挨家挨户的做工作,要求户主,约束家中的青壮,不要听风就是雨。

    但现在,不止内史毫无反应,就是本来驻扎在各县的烽燧亭里的郡兵,也是毫无动静。

    游缴、廧夫全部都好像集体消失了一样。

    这事情很奇怪啊……

    首先反应过来的,当然是神通广大的游侠儿们。

    这些家伙的鼻子跟狗一样灵敏,立刻就闻出了不对劲。

    而且。游侠们现在有后台了啊!

    天子的鹰犬衙门绣衣卫里,有的是过去有着八拜之交的兄弟。

    于是。这些家伙纷纷回家,提上一斤肉。带点酒,就直奔这些兄弟家中。

    半天之后,喝的醉眼朦胧的走出门。

    刚一出门,这些游侠的酒就醒了,一个个咬牙切齿的看着那些地方豪强和名流的家宅。

    游侠们纷纷表示:我去年买了个表,大爷的,你们这些骗子!居然连父老乡亲都欺骗,简直不要脸!

    于是,各地名流乡绅跟豪强的宅邸纷纷遭殃。

    游侠们虽然不敢打上门去。但是类似丢石头砸坏你家的门槛、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半夜里在门口鬼哭狼嚎,吵你个家宅不宁类似这样的事情,他们最是拿手了。

    而更多的游侠,却是立刻就选择了马上回家,变卖家产——假如有的话。

    实际上,多数游侠哪来的什么家产?

    这些家伙,早把父祖辈留下的田地给败光了,往日里就靠着在昆仲叔伯家里蹭饭。或者在长安城里鬼混度日。

    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有高祖之风,说不定哪天就能回家在老爹或者昆仲叔伯面前装逼说上一句:始大人以为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只要想想这个场面,游侠们就觉得,未来真美好。

    当然。游侠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讲义气。

    为兄弟别说是两肋插刀了,就是命都可以不要了。

    要发财。当然要拉着兄弟们一起去喽!

    于是,大家伙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各自将盘缠拿出来算了算。

    有些游侠群体中,存在着一些地方上的豪强公子或者名流之后,这些人都是土豪,自然就大手一挥,把兄弟们的盘缠路费都包了。

    但,多数游侠,都是些苦哈哈,没有土豪来拯救。

    几个人凑了凑钱,发现,根本不够大家伙这一路上的路费。

    说不定走到半路,就要饿死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许多人决定临走前干一票,但是,这些家伙很快发现,这关中的治安,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地方上的亭里,各城市中的闾里,都是密布着巡逻的官差跟吏员,甚至还有一些过去声名显赫,但如今已经洗白,成为刘氏鹰犬的游侠巨头,带着小弟,到处乱逛。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敢顶风作案了。

    大家都确信,只要自己敢犯事,那么,这些对自己这些人熟悉的就跟家里的牲畜一样的官吏以及绣衣卫的鹰犬,绝对能在两个时辰之内,就将自己等人缉捕归案。

    这些吏员官差跟绣衣卫鹰犬,对自己这些游侠的手段跟方法特征,就是闭着眼睛都能识别出来。

    平日,偷鸡摸狗,他们懒得管。

    但,谁要敢当着他们的面,玩这些花招,那就等于挑衅,挑衅就是作死,作死就一定会死。

    至于出了关中,在路上再弄盘缠?

    游侠就更没胆子了。

    游侠这个群体,有自己的规矩,地盘。

    别说跨地域找食吃了,就是跨县都要被人教做人啊。

    捞过界,你当当地的游侠是吃素的咩?

    对外来的游侠闹事,当地的游侠,绝对会比官府还积极的查找疑犯。

    想当年,河内游侠巨头,太宗时闻名天下的大侠,河内豪族郭氏的郭奉,大摇大摆的想来关中耍威风,结果就被关中的游侠教做人,被人在身上栽了N+个罪名,最后,这个天下闻名,甚至还娶了鸣雌亭候许负的女儿的天下大侠,在长安明正典刑,腰斩弃市。

    郭奉这样的天下名侠,捞过界,尚且要被教做人。

    其他人又怎么敢干这样的事情?

    于是,这些人立刻就陷入了尴尬之中。

    没有盘缠,别说是远走数千里,出萧关,过辽东去寻找黄金了。

    这些家伙正在纠结、迷茫之时,一些商贾或者地方上的豪族管家,纷纷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子钱贷款。利率非常优惠,借一万钱,一年归还,只要还两金就可以了。

    虽然如今金价与五铢钱并无明确的官方兑换比例,但在民间,一金黄金,少说也能兑换一万左右的五铢钱,有些时候,便是一万一千钱也能换到。

    面对几乎两倍的年息,游侠儿们犹豫不决。

    汉室欠债不还,可是大罪!

    官府可是不会任何一个欠债不还的家伙的,而且子钱商人们,神通广大,杀人你还能潜逃,但欠债不还,却是无路可逃。

    甚至就是死了,债主也能追着你的亲朋家小要债。

    恰在此时,又一个重磅炸弹炸响了。(未完待续。)

    PS:第一更送上,今天依旧3更~

    恩,谢谢大家的月票了,如今俺也逆袭了一会,呵呵~

第七百零八节 淘金浪潮(6)

    元德三年,夏四月初五,长安,灞门。

    昨夜刚刚下过小雨,城门口的草叶上还沾着些露珠,几个士卒持着长戟,站在门口,打着哈欠,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你们说,怀化哪里真有那么多金砂?”一个士卒趁着没人注意,就瞎聊起来:“俺总觉得不可能……”

    最近怀化的八卦,称得上是整个关中不分阶级老幼性别年龄共同关注的焦点。

    虽然思想界跟文化界的大佬们一口一个‘黄金珠玉,寒不能衣,饥不能食’。

    但世界上,黄金这东西,真要摆在人的面前,几人能真的无动于衷?恐怕多数人都是嘴上说着不要,但身体却很老实的扑了上去。

    文人士大夫尚且如此,凡夫俗子,就更是不能免俗。

    最近,函谷关那边就经常有游侠偷偷的混在商队里,偷跑出关。

    他们出关干嘛,不言而喻。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一个微胖的士卒接上话茬,他得意洋洋的道:“你们大概有所不知,前几年,吴逆造反,某的大兄曾跟弓高候出征,一路打到了吴逆的老巢,到了会稽,你们猜,在会稽,除了铜矿外,还有什么?”

    “金矿啊……”这人赞叹着道:“那是一个采了二十多年,如今还能每年出产将近一千金的金矿……不然,尔等以为,那出征的将校,是怎么发达的?”

    这倒是没人能反驳的事实。

    当年,曾经跟随现在的丞相出征的将校回朝后都发达了。就是士卒,也是捞了个饱。甚至有人连细君都带回来好几个。

    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搞的现在,南军北军。甚至棘门军跟细柳营的将校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关东再出个逆贼,大家一起去发财。

    可惜,关东的诸侯王,都怂了。

    现在,他们除了‘天子万岁’‘陛下圣明’‘伏维陛下能作威作福’外,就只知道‘臣某等惟愿永永为汉藩属’。

    让人好不失望。

    众人都是唏嘘无比,如今,大家伙唯一的指望。大抵就只剩下匈奴人了。

    虽然匈奴人穷的掉渣,身上连件干净点的衣服都没有,就是贵族的身上,也没什么值钱的玩意。

    但匈奴的首级值钱啊!

    一个脑袋,都能在县官那里混上一级军功了。

    而且,匈奴蛮子的牲畜也值钱,一匹马,值钱数万甚至十数万。

    要是运气**爆一点,缴获一匹贵族的坐骑。直接就能暴富。

    大家吹着牛逼,打发着早高峰过后,守城门的无聊时间。

    这时候,远处的官道上。出现了尘土飞扬的痕迹。

    众人连忙站直了身子,鬼知道,是哪里来的车队呢?

    反正这长安城里勋贵多。外戚多,在戚里跟尚冠里。一个板砖砸下去,搞不好都能砸到一个身世显赫的列侯。

    而长安各城门。更是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随时都可能有贵人或者官面上的车队出入。

    这些贵人最是喜欢吹毛求疵,要是被他们抓到自己等人玩忽职守,吹牛打屁的把柄,少不得要被处罚。

    没过多久,地平线上就出现了一支四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当头的一辆马车上,一面旗帜迎风飘扬。

    北军的士卒里,各种卧虎藏龙,其中就有不乏能识字的人物。

    各城门卫士,那就更不凡了。

    能混到守城门这个肥差的,家中起码也出过队率一级的军官,甚至,搞不好,有人祖上还是高皇帝的山东老兄弟呢!

    因而,这些人,还颇有几个人是识字的。

    一个士卒伸长了脖子,看着那个出现在眼帘前的车队,努力辨识着那面旗帜上的文字:“怀化郡上计吏……”他喃喃念叨两声,然后,众人都反应了过来?

    怀化郡上计吏,不就是那个传说发现了金沙河的怀化郡的上计吏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八卦之魂熊熊燃烧。

    至于怀化郡怎么这个时候派出上计吏?

    那与大家是一点干系也没有,相反,大家都觉得,这个上计吏来的真是太好了!

    这下子,大家就应该能掌握第一手八卦资料,说不定回家还能跟人吹吹牛逼呢。

    这和平的时光是如此的无聊,尤其是对南北两军的丈夫们来说,这无聊的时间,唯有八卦能打发掉。

    “司马,司马!”也有比较忠心的狗腿子,第一时间呼唤自己的顶头上司——灞门卫尉司马:“怀化那边来人了!”

    “哦!”城楼上探出一大堆脑袋,看样子,怀化这两个字的吸引力,可能比花街柳巷的小娘还有魅力。以至于,不止灞门卫尉司马马上就探出脑袋,便是其他在城楼上值班的士卒将官们也都纷纷表示:我们也很感兴趣哒。

    另外,原本在灞桥附近的行人跟贩夫走卒也纷纷听到动静,跑过来围观了。

    以至于守门的军将,不得不行动起来,将这些八卦党隔开。

    而这灞门的守门卫尉司马,则是穿戴整齐,带着手下,列在城门口,放下拦马。

    “来者何人?”这卫尉司马,等那车队将要靠近城门时,清了清嗓子,非常严肃的问道。

    其他士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