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10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510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段话,就是他拿来试探天子倾向的话。

    一发现不妙,公孙弘立刻就果断的将那些他思虑了好几天的说辞统统丢到了外太空。

    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很显然,如何取舍自己的立场,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几乎是瞬息之间,公孙弘就立刻说道:“其二,诸屯垦团之内,不止赏太轻,罚也太轻,难免有无赖细民,偷奸耍滑,阳奉阴违,而有司无能为力,甚至无所作为,以至良善勤劳之人,备受困惑,此中细情,臣请陛下其察之!”

    连公孙弘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当他说完最后一个字,他甚至浑身都出了一身冷汗。

    就是刘彻听了,也颇为奇怪。

    这样的话,一个法家大臣说出来,非常正常。

    但问题是,公孙弘是儒家的臣子啊?

    他这是要干嘛?

    刘彻瞬间就想起了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个事情。

    以儒饰法!

    难不成,公孙弘想玩以法饰儒,外法内儒?

    挠了挠头,刘彻发现,这似乎并非异想天开,也并非不可能!

    总不能说,只许法家为了生存变招,而不准儒生为了求存而发展吧?

    在目前的朝野趋势和国家政策变化方面,毫无疑问,刘彻主导下的汉室,正在大踏步的向法家希冀的方向偏转。

    刘彻虽然满嘴喊着仁义道德,也表现的似乎非常仁厚爱民,但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汉室正在向一台战争机器转变。

    而法家和墨家是最适合类似秦那样的总体战体系的学派。

    儒家百年前,刚刚被秦始皇焚书坑儒过。

    这个教训,他们不可能不记得。

    既然如此,为了避免再次被坑。

    那么,儒家做出针对性的改变和进化,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再说,儒法本就是一家人。

    往前数几百年,法家的道统来源,子夏先生正在孔夫子门下听讲呢!

    “有趣……”刘彻不禁大感意外,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儒家是诸子百家里,称得上最能跟得上形势变化和世界需要的学派了。

    翻开历史,你就能看到,这个学派,在长达两千年的时光了,换了无数个**,到最后,也就只剩下了儒家这个称呼没变过了。

    真若守着老黄历,儒家早就被人赶到垃圾桶里,淘汰掉了。

    更何况,还是公孙弘这个在历史上紧随张汤脚步,开创了‘春秋决狱’体系的大拿。

    “只是不知道,未来,儒生们会不会发明‘法饰春秋’……”这个似乎非常有可能——既然儒生们能利用春秋来解释法律,那反过来,换个姿势,用法律来解读春秋,这似乎没什么难度。

    “若是如此,那就精彩了!”带着这样的想法,刘彻好奇的问道:“若以卿之见,该当如何?”(未完待续。)

    PS:貌似感冒了~我去,现在有些头疼,明天估计得去看医生了

第六百六十三节 强按牛头喝水

    “臣闻昔者子产对大叔曰: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若猛,今陛下承天之命,加大惠于四海,德被苍生,润及鸟兽,故以宽德之政,治以天下黎庶!然屯垦团之丞令者,皆为陛下之臣,其虽多贤良,然其德薄,不能佐百姓,导民以礼!故臣窃以为,陛下当立之以法度,定之以制度,使使者转巡各屯垦团,告喻百姓,示之以火,使民知火之凶烈而不犯!”

    公孙弘顿首而拜,侃侃而谈。

    他的话,乍听之下,充满了法家的意识形态。

    但仔细想想,其实还是儒家的那一套,只是做了一些微调而已。

    其所引用的圣贤语录和论据,也是来自于子产。

    子产先生,是春秋大贤,也是被诸子百家共同尊重的一位先贤。

    孔夫子当年听说子产去世,就流着眼泪说:古之遗爱也!

    所以,作为孔夫子的徒子徒孙,引用和借鉴子产的政策以及意识形态,完全没有问题。

    刘彻听完公孙弘的话,点点头,道:“卿言甚是,朕亦早有此意!”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爽快。

    刘彻早就想加强对屯垦团的管制,将之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是,刘彻有些担心,因此引发某些人的一些不好的联想。

    毕竟,如今的屯垦团,以准军事化管理并引入武将集团控制、训练和武装,使得不少人都在嚷嚷:此乃秦法了。

    若是再加强管制,那么。这些人恐怕就要跳脚,甚至进行更极端的对抗。

    如今。公孙弘可算是将刘彻心里的话说出来了。

    于是刘彻就笑着道:“卿即自辽东归,对屯垦利弊。想必已然有所了解,卿不妨试着写一份奏疏,详述其中利弊,朕将亲览焉!”

    刘彻不能提的事情,公孙弘这个不足六百石的屯垦团丞令,却是能提。

    原因很简单,首先,臣子向天子进言,这是政治正确。不管他说的有没有道理,都没人能打压他,而只能与之辩论。

    任何企图下黑手或者使诡计的渣渣,一旦被发觉,就将背负:堵塞言路,隔绝中外,意欲架空天子,行权臣之行等无数个大帽子。

    尤其是堵塞言路这个帽子,刘彻相信。没有什么臣子愿意顶着它。

    其次,公孙弘是儒家公羊派巨头胡毋生的弟子。

    因此他来提出这些问题,没有人能指责。

    反之,若是一个法家弟子这么嚷嚷。恐怕马上就要被人喷一脸口水了。

    公孙弘闻言,却是脸一黑。

    虽然早听说过今上的挖坑本事,但公孙弘没想到。今上居然如此的没节操!

    直接就对一个第一次见面的小臣挖坑……

    但没办法,公孙弘很明白。这把枪,他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最起码做了这把枪,他还能适当的往里面塞私货,堆一些儒家的意识形态进去。

    但若是不做,马上就是龙颜震怒,然后,他就要被放冷板凳上待着,以刘氏天子的尿性,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重用了。

    更关键的是——公孙弘知道,这个事情,他不做,其他人也会抢着做。

    譬如,公孙弘就听说了,他的师叔董仲舒的大弟子,兰陵人褚大,最近就一直在寻思着怎么拍天子马屁。

    以公孙弘对其的了解,公孙弘相信,只要天子暗示一下,褚大肯定马上就会欢天喜地的跳进坑里给天子当抢使。

    然后,再喜滋滋的将一些天人感应的私货塞进去……

    而这样的结果,公孙弘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接受的——假如天子接纳了褚大,那董仲舒那一系就要崛起,董仲舒那一系崛起,那他跟他的老师还有师兄弟们的意识形态和理念,就要失去市场。

    对儒家来说,道统的竞争,大于一切。

    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公孙弘顿首道:“诺!臣谨奉诏!”

    公孙弘的识趣,让刘彻对其大为欣赏。

    尽管故事里,人们总是喜欢看到那些诸如魏征与唐太宗,包拯与宋仁宗的故事。

    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皇帝会喜欢一个总是跟自己对着干还天天把口水喷自己脸上的大臣。

    尤其是当君权强盛时。

    刘彻将此事翻过去,进入正题,对公孙弘道:“卿可知朕急令爱卿回京的意图?”

    公孙弘立刻就顿首说道:“臣愚钝,不敢妄测天心,还请陛下示下!”

    刘彻拍拍手掌,立刻就有一个宦官,捧着一些的书册,出现在公孙弘面前。

    这些书册都很薄,大约也就几十页一本,总共三四本的样子。

    “卿先看看这些书册……”刘彻吩咐道:“卿看完以后,再与朕说说看,卿的意见!”

    “诺!”公孙弘叩首拜道:“敬受命!”

    然后,他就恭敬的接过那几本小册子,专心致志的翻阅起来。

    只是略略的看了几页后,公孙弘就知道,他猜得没错,陛下,真的想要他来掌握加征矿税和车船税的事务,另外,他还将负责所谓的‘假马于民’的业务。

    根据这几本册子上透露出来的意思和勾勒出来的那个未来主导这一切的所谓‘主爵都尉’衙门的框架来看。

    未来,这个全新的独立在目前九卿衙门之外的‘主爵都尉’衙门,将主导验算天下豪强大户以及勋贵权臣们所掌握的车船矿山的事务,同时承担起沟通少府和太仆衙门,主持对‘假马于民’事务,其权柄不可谓不大。

    但,主爵都尉的秩比,却只有八百石……

    无疑。这是专门给他公孙弘设计的职位。

    小册子里有描述:主爵都尉,秩比八百石。隶兰台,假节。可便宜行事。

    所谓假节,其实就是持天子节,镇抚一方。

    很显然,这是天子在变相的增强主爵都尉的权柄,使之尽可能不受外界干扰,独立行使自己的职能。

    不然的话,一个小小的八百石,还想去查地方郡国豪强的帐,活腻歪了吧!

    但。假节之后,主爵都尉就有了皇权加持,在地位上来说,已经跟地方郡守或者郡国两千石平起平坐,更得便宜行事,临机独断之权。

    一些不开眼的家伙,直接就能抓起来。

    但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单单是这几本小册子里勾勒出来的主爵都尉的征税方式,就让公孙弘非常蛋疼了。

    因为。这些册子里,详细描述和强调了:凡车船平贾在十万钱以下及岁采矿石在三十万钱以下,勿出緍钱,他如令。

    单单是这一条。就让公孙弘牙齿都有些在咯咯的响了。

    首先,怎么界定这些车船和矿石价值的?

    虽然汉室有平贾制度,能保证能公平的用市场价格界定物产的价值。

    只是。上有对策,下有政策。肯定会有一大帮人会打擦边球。

    譬如某人的车队或者船队,本来实际价值十五万。但耍点手段,变成十万钱,然后就免征税赋,这样的手段,用起来,毫无难度。

    公孙弘可不相信,天子没想到这一层。

    那么,问题来了,天子既然想到了这一层,为什么还要用这么暧昧和宽松的律令来规定起征点?

    稍稍一想,公孙弘就浑身上下都出了一身冷汗:陛下恐怕是故意给人留下这么个空子钻的。

    若用比较阴暗的心理去揣度天子的这个行为的话。

    公孙弘很容易就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当国家财政宽裕时,天子通过放松对民间中小商人的征税,从而使得大批的商贾逃税漏税,进而发达起来,等到国家财政困难时,镰刀挥起,收割那些逃税漏税的家伙。

    到时候,恐怕光是罚款,都能收回无数!

    更麻烦的是,作为具体的执行人,主爵都尉,将承担最多的报怨和最多的怒火。

    民间的商贾和豪强,只会埋怨主爵都尉横征暴敛,把他们的钱抢走了。

    这些,都还只是次要的!

    真正的麻烦在于,那些超大规模的商贾。

    譬如临邛的程郑氏和卓氏,关中的田氏与无盐氏以及杨氏。

    这些可都是官商合一甚至皇商存在的超级大商贾。

    尤其是临邛的那两位,是当今天子的外戚,据说每岁以几千万钱的投入帮着天子在修褒斜道,两位夫人,更是颇为得宠,翌日诞下皇子公主,几乎是必然的。

    谁敢去收他们的税啊?

    反正,公孙弘没那个胆子。

    另外,关中田氏,背后是张汤在撑腰,无盐氏,杨氏,最近都在拼命巴结馆陶太长公主。

    据说,其他关中大户,也都纷纷加强了拉拢天子近臣如汲、颜等人的力度。

    想动他们的话,也得先问过那些背后的大人物。

    至于地方郡国里,那些家产数百万数千万乃至于数万万的巨头,用屁股猜都知道,想跟他们收税,首先得做好武力征税的准备。

    不然,税吏连门都进不了,就会被一帮亡命之徒或者强人给咔嚓了。

    更何况,那个‘假马于民’的业务,也烫手的很。

    君不见,前任太仆,纵横汉室数十年的不倒翁袁盎袁丝都载在了马政上面了吗?

    以袁盎的名声和地位,尚且做不到控制上上下下伸过来的手。

    公孙弘觉得,自己大抵也挡不住那些想要‘行个方便’的大人物。

    哪怕他有天子节护身。

    但天子节这玩意,也就吓唬吓唬下面的乡巴佬。

    真要碰上薄家和窦家这些巨头,人家请出太后懿旨,难道,一个小小的八百石的主爵都尉,还能硬着脖子不成?

    公孙弘可不信,天子会为了主爵都尉的尊严。而去硬刚东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