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54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454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可以用来当盾牌。

    可以说是多功能,全天候的利器。

    早就有匈奴贵族提议,要求汉朝干脆全部以铁锅、大黄、花椒作为和亲的礼物了。

    那些丝绸、食物、粮食、黄金、布帛的地位,已经被这三者完全取代了。(未完待续……)

    PS:最近晚上不知道是药还是颈椎的问题,老是头晕恶心想吐

第五百九十八节 军臣的决断

    第二天凌晨,军臣还在睡梦中,忽然,外面传来了喧哗声。

    军臣立刻一个鲤鱼打挺就跳了起来,同时摸上自己放在枕头边的短刀。

    作为匈奴单于,军臣的第一反应,首先就是:又有哪个二愣子想不开造反了!

    内部政变,是匈奴永恒不变的故事。

    几乎每一代单于,都要碰上至少七八回。

    这些政变,有些是王庭的内部贵族发动的,蓄谋已久的政变,但大部分却是一些不堪忍受匈奴压迫和剥削的部族发动的绝望攻击。

    这是由匈奴的传统所导致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众所周知,匈奴王庭,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水草而迁徙。

    整个王庭,有着数以万计的骑兵,数以十万计,甚至百万计的牲畜群。

    这个可怕的迁徙群,在草原上追逐着青草。

    他们所过之处,吃光一切沿途的植物,喝干湖泊的淡水,留下一片狼藉给当地的部族。

    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反抗。

    过去数十年,不知多少被匈奴压迫和剥削,逼至绝境的部族,在绝望中发动了各种各样的攻击。

    而对这一切,匈奴人,乐观其成。

    匈奴帝国,就是用着这样的办法,来消灭和剪除那些对他们有威胁和不恭顺的部族。

    所以,匈奴的王庭,面对类似的动乱和政变,早就习以为常了。

    军臣刚刚起身,数十位他的心腹亲卫,就纷纷掀开帐门,入帐保护军臣。

    “怎么回事?”军臣对着自己的亲卫队长问道。

    “回禀大单于,好像是乌孙人那边出了问题……”有负责在帐外巡视的武士跪地答道。

    “撑犁孤涂。乌孙人跑了!”

    军臣还没来及说话,一个贵族就急匆匆的入帐禀报。

    “乌孙人跑了?”军臣握着刀柄,怒不可谒:“叫左贤王来见我!”只是瞬间,军臣就有了决断。

    乌孙人居然跑了!

    这就意味着乌孙昆莫猎骄靡拒绝了他的提议,不愿意为匈奴帝国的强盛添砖加瓦。

    乌孙人的不臣,已是昭然若揭。

    对此。匈奴人只有一个选择:战争!

    草原上的霸主,绝对不会容忍类似的事情发生!

    不然,霸权就会如同多米洛骨牌一样,迅速崩塌。

    军臣已经知道,此刻,他已面临一个自从消灭了右贤王集团后的最大挑战。

    假如处置不好的话,不仅仅匈奴帝国霸权将遇到挑战,就是他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

    国内那些有野心的贵族和右贤王的残余势力。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所以,军臣几乎是立刻就道:“派人去告诉昆邪、白羊去将鲜卑王的头取来,制成酒器,送去长安,告诉汉朝皇帝,本单于重视汉匈盟约,对于破坏汉匈盟约者,有如鲜卑。杀无赦!”

    乌孙已经是一个准敌人了。

    那么,南边的汉朝。就必须安抚住。

    当年不可一世的东胡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军臣不会忘记!

    正是匈奴与月氏夹击,使之陷入两面作战,头尾不能兼顾,力量分散造成的。

    不然,以当时的匈奴力量,哪怕是冒顿单于是天神下凡。能移山倒海,也无法逆转局势!

    月氏的败亡,也同样如此。

    乌孙与匈奴夹击,使其腹背受敌。

    有这两个例子在,军臣再笨。也懂的要先安抚汉朝。

    要知道,现在,与匈奴为敌的,可不是那个大宛或者什么丁零人、扶余人!

    那可是乌孙!

    乌孙昆莫猎骄靡,是冒顿大单于收养的义子,老上大单于亲手养大的义弟,这个人对匈奴的组织结构,军事部署和作战方式了如指掌。

    更可怕的是,猎骄靡身上还笼罩着一层的神秘的光环——当初,月氏攻破乌孙在昆邪地的故地,杀死了几乎所有乌孙贵族,前代乌孙昆莫难兜靡身死,只有一个臣子带着还在襁褓中的猎骄靡逃出重围。

    逃亡路上,那位臣子,形单影孤,独立难支,没有办法,只能将猎骄靡藏在草丛中,自己出去寻找食物。

    待其回来时,这位臣子惊讶的发现,他的少主,卧在草丛中,有一只母狼,为其哺乳,还有一只乌鸦,叼来鲜肉,喂其食用。

    于是以为有神明庇佑,带其辗转千里,投奔匈奴。

    冒顿大单于听说了这个故事,也认为猎骄靡有天神保佑,于是收为义子,带在身边抚养,更将猎骄靡交托给当时的左贤王,老上稽粥单于教育。

    所以,乌孙独立后,其国内崇拜和信奉狼神之风由此而起。

    狼与乌鸦,成为乌孙的信仰图腾和圣物,备受尊崇,不许伤害。

    乌孙的王族,都有在其胸膛纹刻一只狼头的习惯,以视自己是狼神子嗣的象征。

    甚至,许多的匈奴人也都接受和认可了这样的设定——以为猎骄靡是神子,有天神的庇佑。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朝就必须安抚下去。

    军臣再自大,也不认为自己能同时面对两个方向的挑战的能力。

    为了安抚汉朝,在南边不要闹事,一个鲜卑奴的脑袋,自然就无足轻重了。

    而在同时,将鲜卑王的脑袋,制成酒器,送到汉朝,同时也是一种威慑——当初,老上单于击败月氏,将其王的头颅制成酒器,将此功绩写在给汉朝太宗皇帝的国书之中,在夸耀了匈奴的强大的同时,也打消了汉人挑战匈奴的意愿。

    第二年,汉匈和亲条约与盟约正式确定,汉匈关系,进入相互承认和认可的时代。

    只是,那位可怜的鲜卑王,很可能都还不清楚自己已经死到临头了。

    不过,除了鲜卑人,恐怕没有任何人会对此有分毫的意见。

    在这个世界上,弱小本身就是罪过,被人奴役,更是罪上加罪。

    所以,做完这个决定后,军臣就懒得再去管这个事情了。

    杀一个奴隶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没有灭族,鲜卑人就该跪下来给他磕头了。

    此刻,军臣的全部心思,都放在怎么击败乌孙身上——是的,是击败,而不是灭亡。

    军臣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顺服的,为他卖命的乌孙。

    而不是一个被灭亡的乌孙。

    这倒不是军臣对乌孙有什么特殊情结之类的问题。

    而是,灭亡乌孙的代价太高了。

    击败他,让他臣服,匈奴所需要的,可能仅仅只是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游行和展示肌肉。

    但要灭亡乌孙,起码要死一万匈奴骑兵。

    而整个匈奴人口才多少?(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九节 无题

    鲜卑王的头颅,在七月中旬,被送到了刘彻的面前。

    不得不说,在用头颅制酒器这方面,匈奴人的技术非常高超。

    甚至已经达致艺术的水准。

    摆在刘彻面前的那个‘器皿’,已经完全看不到人类的痕迹和模样,变得金光闪闪,美轮美奂。

    “果真是率兽食人啊……”旁边的颜异感慨着嘀咕。

    汲黯也是心有戚戚然的点头。

    匈奴人的残忍和野蛮,过去,他们也只是听说而已,如今,事实摆在眼前,给这两个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家伙,带来了无比震撼的冲击。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这句过去的口号,在此刻,变成了警示名言。

    眼前的这件‘艺术品’,用着最基本的事实和道理,告诉所有看到它的汉臣:夷狄的世界,是多么的可怕、残酷和暴虐。若是华夏倾覆,夷狄入主,诸夏将要蒙受的灾难,已经不是文明毁灭,神州陆沉了,而是国破家亡,生民如草!

    兰台藏书中,有关匈奴的记载和文档,一一浮现于这两人的脑海:

    奴死,献其头与贵人,以制酒器。

    单于击月氏,得月氏王头,以制酒器……

    两贵人单于前相争,胜者取败者头,硝制酒器……

    以前,这些记载只是些空洞的文字。

    但如今,颜异与汲黯脑海中,都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副副匈奴部族日常生活画卷。

    某奴将死,其主人亲至其身前,以刀割下其头颅,硝制成酒器,这主人死后。上百个大小不一的人头酒器,随其下葬。

    两部争执,发生冲突,导致一场战争。

    双方在草原上你来我往,从早晨打到日落。

    战斗结束后,失败者取下战败者的头颅。将之制成酒器。

    甚至有暴虐之人,可能还会别出心裁的,想要些新奇的‘艺术品’。

    譬如说,小孩子的、孕妇的、甚至胎儿的。

    这样的脑补,让颜异与汲黯,都是不寒而栗,无法接受!

    中国自春秋后,就已经没有了人殉,改用陶俑。

    白起长平一战坑杀赵俘。至今为人唾弃,染上千秋骂名。

    如今的中国,虽然还有奴隶制时代留下的一些残留。

    但即使是奴婢,主人也不能随便决定其生死。

    像匈奴人那样,动辄以人做祭品,做器皿,做猪狗牲畜的行为,简直超出了颜异和汲黯的接受能力之外。

    刘彻倒没有这些小清新的思想。

    反正。这个事情又不是他干的,他心里一点压力也没有。反而在琢磨着怎么最大化利用这个‘艺术品’给自己得利。

    把人头制酒器而已……

    小kiss啦!

    人家活佛老爷很长一段时间中不用人做的法器,就做不得法,念不得经,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相对而言,匈奴人这样的习惯和传统,只是小儿科。

    沉吟片刻后。刘彻对王道吩咐:“去将这玩意,送去新化城,给沧海君,随沧海君怎么处置!”

    同时,刘彻心里也是暗叹一声。

    早知道是这个样子。刘彻真不会去跟匈奴人抗议。

    道理很简单。

    如今,匈奴人杀了鲜卑王,取其头制成酒器来给刘彻赔礼道歉。

    好嘛,这下子,鲜卑人肯定是恨透了匈奴人。

    这草原上的新一轮恩怨情仇,已然拉开了帷幕。

    然,汉室很不幸,估计也要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

    鲜卑人肯定也顺便恨上了汉室跟濊人。

    当然了,没有力量的仇恨,毫无意义,就以鲜卑人目前的力量来看,无论对匈奴还是汉室,它都只是一个蝼蚁,伸出手指,轻轻一捏,就捏死了。

    只是,可惜了啊……

    刘彻很清楚,以后,哪怕是,鲜卑人跪在刘彻面前,哭着喊着要给刘彻当女儿,喊爸爸。

    刘彻也不敢收容和接受鲜卑人的忠诚。

    道理很简单。

    万一哪天鲜卑人喊什么七大恨,六大耻什么的,岂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鲜卑这个选项,已经在刘彻心里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叉。

    将这个事情丢到屁股后面。

    刘彻对汲黯吩咐道:“爱卿,你去告诉大鸿胪那边,今年和亲的礼单,仿太宗皇帝故例!”

    嗯,匈奴人这次将这个鲜卑王的脑袋送来了,同时还来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向汉室索要和亲的礼物。

    这张礼单,在刘彻看来,简直就是狮子大张口。

    一个千个铁锅,军臣确定自己没发烧吗?

    铁锅这玩意,现在,也就只在宫廷和军队中使用。

    汉室自己用的都不够。

    匈奴想要,就拿奴隶或者战马来换。

    除了奴隶与战马,刘彻不认其他一切货币。

    更别说免费送给匈奴人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汉室不是两宋,对外还没那么软!

    和亲条约,虽然规定了汉朝要给予匈奴人一部分物资和物产,以换取匈奴人不再侵略汉地。

    但这笔物资究竟有多少呢?

    在刘彻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与匈奴老上单于订立和亲盟约后,回复老上单于的国书中,就很清楚的记载了当时汉室给予匈奴和亲的物资清单。

    服绣袷绮衣、绣袷长孺、锦袷袍,各X2。

    黄金饰品、黄金腰带X1,绣十匹,锦三十匹,赤色和绿色的厚布,各四十匹。

    当然,肯定还有一些其他的物资。

    但量都不大。

    史记里记载,中行说,甚至能一边检查汉室送来的礼物,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