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47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447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一年四季,都不缺吃穿,盐这种濊人部族的奢侈品,在新化城里却是堆积如山。

    更重要的是,也是对濊人们拥有最致命诱惑的是:新化城城高墙厚,城市虽小,但城中的房屋,哪怕在冬天,也是暖洋洋的,不必担心寒冬会夺走人的性命,也不用担心,饥饿。

    与汉军一比,濊人多数部落,哪怕是酋长过的日子,也跟乞丐差不多。

    濊人的女性会作何选择,简直不需要考虑。

    至于第二,薄世要感谢他的前任,那个现在已经高升回长安的彭都尉,正是在彭都尉的领导下,护濊军在新化城附近,搞了几示范村寨,用于归化和教化濊人。

    经过去年冬天的考验,绝大多数的濊人,都清楚了一点:汉人拥有能战胜冬天的武器——他们建造的房屋以及房屋里的取暖设施,能让人在冬天,也跟夏天一样,不必担心寒冷。

    如今,在这辽阔的黑土地上,在丛林中,在沼泽中,不止濊人,其他的夷狄部族,也纷纷凑了过来,纷纷都想归化,住进汉人建造的房屋中。

    在四月的时候,大地刚刚松冻,新化城每天都要迎来十几个大小部族酋长的跪求。

    这些人跪求神圣的大汉天子,将他的仁慈和恩赐,赐予可怜的‘心怀中国的藩国恩赐’。

    所以‘汉濊归一令’,其实也是迫不得已出台的政策,不出台这个政策,薄世根本没有借口拒绝那些可怜的酋长的恳求。

    要知道,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放弃教化四夷,化夷为夏这样的功绩。

    只是,连薄世都没想到,这个‘汉濊归一令’的效果,好的让他称奇。

    包括沧海君的部族在内的其他濊人部族,对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军,毫无心理压力。

    护濊军中队率以上的军官,一夜之间全部成为了抢手货。

    某位长的比较英俊的司马,甚至同时被四个部落的酋长的八个女儿争抢,最终,还是薄世出面,解决了这个公案——薄世的解决办法是,建议那位司马,干脆全娶了……

    当然,作为护濊军的最高军官,同时还是汉室外戚,大汉天子的表哥,薄世自己也不得不接纳了三位濊人美女。

    甚至,远在朝鲜的真番和马韩王听说后,也给他送来了三个国中贵族的女儿。

    在请示了天子后,薄世只能是全部接受。

    坦白说,相处久了,薄世觉得,这些夷狄女子,虽然在教养和文化以及性格方面,不似中国女子那么讨人喜欢,但,说实话,长的都不赖!

    至于下面的士卒和低级军官,则是感觉被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到了。

    在这远离中国腹心的异乡,濊人和其他部族的女子,用她们温暖的身体和恭顺的态度,滋润着来自中国的军人。

    这使得护濊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大幅度提升。

    哪一个士卒能拒绝得了这样的好事?

    至于濊人?

    薄世觉得自己真的很难理解濊人的思维。

    似乎在濊人,尤其是他们的上层贵族们看来,他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军后,他们也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不容置疑的汉人。

    最近几个月,薄世的那几位老丈人就带着薄世的小舅子们,有空就上门,跟薄世讨论汉地典故和文化。

    虽然,这些家伙一知半解的模样,很让人无语。

    但这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如今,薄世已经确信,这新化城方圆千里之内的数十万夷狄,在未来十年内,都可以变成汉人。

    说汉话,穿汉服,用汉礼,同时为大汉服役、纳税的汉人。(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九节 新世界(5)

    “薄都尉,这些就是今年的移民吗?”沧海君南宫信,有些不太习惯的骑在马上,所以说话的时候,微微有些别扭。

    濊人是渔猎民族,畜牧业几乎没有,更没有养马这个传统。

    要是他们能有骑兵,哪怕是几千人的骑兵,也至于在过去几百年,先是被萁子朝鲜统治,然后又臣服于卫氏朝鲜了。

    在实际上,濊人的军队,常用的兵器,就是鱼叉。

    甚至连鱼叉上的叉头,也基本都是木制——金属制品对于濊人来说太奢侈了。

    也就是汉室接纳了濊人的臣服后,派来的军队和商旅,带来了大量的金属制品,才让濊人脱离了石器时代,成功进入青铜时代——黑心商人们用在汉室已经落伍的二手青铜制品,换取了大量濊人特产,如人参、熊掌、熊皮、虎骨、貂皮等等。

    这固然很坑爹,但问题是,濊人实际上很难分辨,青铜与铁器的优劣,而且,濊人居住的地方,冬天太长,这意味着,实际上,青铜制品在这里比铁器更耐用,更实用。

    薄世点点头:“这些人俱是护濊军之家属,今天是第一批,接下来还有四批军属,总计有三千多人……”

    对薄世而言,无论濊人看上去多么恭顺,都不如来自中国的移民更令他安心。

    自春秋以来的教训,也告诉薄世,华夏的对外扩张,只有在中国移民及被教化的土著占据多数时,这样的扩张。才是稳固的。

    但南宫信完全不了解这些。

    濊人的历史或许很悠久。

    但他们从未有记载自己历史的传统。

    这就意味着,他们连最基本的民族认同意识也未产生。

    所以。对南宫信和多数濊人贵族来说,民族、独立、自主。那是啥,能吃吗?

    在本质上来说,渔猎民族跟游牧民族在意识形态上是一致的——有奶就是娘,你能让他得到好处,叫爸爸又何妨?

    而对如今的濊人来说,来自汉朝的军队和商旅已经证明了,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甚至就连南宫信的命也是汉朝人救的。

    今年三月,南宫信生了一场重病。

    在濊人的历史上,生病基本等于跟死神划等号。更别说是重病了。

    但是,今年,南宫信却在新化城接受了汉朝医生的治疗,因此得以痊愈。

    这让南宫信非常感激,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入汉的决心——不融入汉朝,子子孙孙,就都只能活在蛮荒和恐惧之中。

    而今年汉朝开始移民。

    这让南宫信更加开心。

    因为,他知道,只有汉朝移民多了。来自汉朝的商旅、官员和医生才会多起来。

    去年,新化城只有两千四百名汉人。

    而今年,这个数字很可能超过一万。

    这意味着,濊人今年冬天。能过一个安稳的冬天。

    再者说……

    “天子还答应我,今年会派墨者来帮我们捕鱼呢……”南宫信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哗啦哗啦的响。

    上次去长安的时候,天子就曾经亲口告诉他。今年,汉朝爸爸决定帮助濊人。将渔获的捕获量大大增加。

    虽然,南宫信不太了解。汉朝爸爸到底怎么做,才会让渔获大大增加。

    但去年曾经来过新化城指导濊人建设房屋和使用工具的汉朝墨者,让南宫信确信,这是一定能做到的事情。

    而对濊人来说,每年的六月到九月的渔汛,是关系他们生死和命运的头等大事。

    所以,看着这些移民,南宫信也是满脸微笑。

    他能不笑吗?

    根据他身旁的这位护濊都尉兼新化令的汉朝贵族的‘汉濊归一令’,凡是有嫁女儿给汉人或者有男丁加入护濊军的濊人家庭,就都可以搬来新化城附近定居。

    汉朝会给这些定居的濊人,建立一栋坚固的能在冬天御寒保暖的房屋,同时指导他们,采用汉朝的先进技术和办法耕种土地。

    去年以来,已经大概两千多户的濊人家庭,定居到了新化城附近,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庄。

    目前来看,这个政策的效果非常好。

    在濊人部族之中,他的威望和地位,也与日俱增。

    甚至就连很多过去不鸟他的野濊,也纷纷跑来,跪在他脚下,祈求归顺。

    这让南宫信非常爽。

    “今天,有一千多个濊人女子,在村子里等候……”南宫信笑着对薄世说道。

    汉人男子与濊人女性的结合,在去年,成为了汉濊两族之间的佳话。

    对濊人来说,用一个家里无足轻重的女人,换取未来的美好生活,这买卖太划算了!

    部族上下,对此都极为满意。

    对于一个总人口,二三十万的部族来说,失去千把个年轻女子,算不得什么伤筋动骨的问题。

    虽然部族里有些杂音,但总体来说,问题不大。

    因为濊人虽然失去了他们部落里的年轻女性,但他们却还是可以通过从野濊以及扶余人那里,弄来更多的年轻女性。

    薄世听了非常高兴。

    什么是政绩?

    这就是政绩啊!

    去年,他在新化城促成了将近一千对汉濊联姻,这已经让长安天子龙颜大悦了,嘉奖诏书都来了三封。

    今年要再搞出个几千对联姻,那在天子那边,他的地方还不蹭蹭蹭的向上涨?

    等到下次有事之时,东宫的太后也有了理由给他说话了。

    未来,未必不能跟窦婴一样,过一过大将军的瘾。

    “不过……”南宫信收敛笑容,犹豫了一下,最后看着薄世道:“有个事情,本君觉得还是告诉都尉比较好……”

    “沧海君但说无妨……”

    “前几日,鄙部有个部族在距新化城八百余里之处,为人攻击,只有几十个部民逃了回来……”南宫信拱手拜道:“请都尉为濊人做主!”

    “是什么人?”薄世严肃的问道。

    护濊军成立的目的,一是维护汉室在这片黑土地上的存在,二是保护天子的藩属濊人。

    如今,濊人受到袭击,身为护濊都尉,薄世必须表态。

    “回禀都尉,是鲜卑人!”南宫信苦笑道,过去二十年来,濊人最大的敌人,除了冬天外,就是鲜卑和乌恒。

    这两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时常侵袭濊人的部族,掳走人口。

    过去,南宫信只能自认倒霉。

    如今,有了靠山,南宫信决定跟鲜卑人新帐老账一起算。(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节 新世界(6)

    在新化城也呆了差不多半年,薄世基本上弄清楚了濊人的活动范围。

    濊人以渔获和捕猎为生,当然,也有些很原始的农耕业。

    但濊人的农耕效率非常低。

    基本停留在刀耕火种,看天吃饭的时代。

    准确的说,他们只管播种,压根不关心拔草、施肥、照料这些事情。

    可能对濊人来说,与其在土里刨食,去河流和森林中狩猎,更为实际——以新化城为中心的方圆千里,沼泽、原始森林密布,野兽无数,河流里也有足够的鱼虾。

    尤其是夏秋两季,濊人完全不需要担心食物不够。

    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的河流与森林,完全能喂饱所有濊人的肚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濊人压根没有什么忧患意识,对农业根本不重视。

    他们常常在夏季和秋季,沿着他们所说渔海与其他河流、湖泊迁徙,走到那吃到那。

    然后在冬天回到新化城附近的祖地,吃他们夏天剩下的鱼干、肉干。至于吃完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在过去,濊人基本从不考虑。

    因此,濊人的活动范围,跟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一样,非常大。

    不少部落,甚至能一直活到距离新化城上千里之外的遥远地区。

    那里更冷,更荒芜,更原始,也更野蛮。

    薄世在今年四月,曾经率领护濊军的一个骑兵司马的兵力,一路远行,历时一月。抵达了濊人活动的边境,测绘地图。考察地形和人文。

    因此,薄世也知道。在那里,有两个叫鲜卑和乌恒的部落。

    出于谨慎的考虑,薄世在测绘了当地的地理概貌后,选择了回师。

    这也就导致了,薄世对乌恒与鲜卑的所知有限。

    在听到了是鲜卑人袭击了濊人部落后,薄世的大华夏主义心理顿时就膨胀了起来。

    对如今的汉室来说,除了匈奴外,整个世界,没有什么部族和政权。能让汉室谨慎行事的。

    在薄世看来,鲜卑,撮尔夷狄,居然胆敢侵犯天子保护的濊人,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于是,薄世大手一挥,自信满满的对南宫信拍着胸膛保证:“沧海君但请放心,本都尉即奉圣明,护持贵族上下。定然不会让贵族为人所欺!”

    说到这里,薄世就杀气腾腾的道:“待吾回城后,立即派出使者,前往鲜卑族。晓瑜其酋长,立刻交出袭击贵族的凶手,保证从此不再侵犯贵族上下。不然,本都尉将上奏天子。请天兵伐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