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15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415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而,可能因为墨家的某些行为,导致主流社会反攻倒算。

    作为皇帝,刘彻对于墨家忽然爆发出来的能量,也是颇为震惊。

    震惊之后,是恐惧。

    墨家的行为,让刘彻毛骨悚然。

    一个强大的组织,一个坚定信念的团队,团结下层,用科学和道理以及行动武装自己,这是什么?

    “一个幽灵,盘踞在长安的上空?”

    若非他是穿越者,恐怕,早就按捺不住,取缔墨家,全面打压墨翟思想了。

    墨家应该感谢刘彻。

    因为刘彻是穿越者,所以,刘彻对墨家很包容。

    没有立刻遵从自己的屁股,而是给予了墨家更多的机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但墨家的行为,却要监视起来。

    要给他们划一条红线,不能让他们逾越。

    起码,刘彻活着的时候,不容许他们逾越。

    当然,墨家也不是后世欧罗巴的那个幽灵,更不是什么造反派。

    真要较真的话。

    墨家应该是一个追求体制内革新,同时追求不断进步,不断进化,不断探寻世界万物真理与规则的思想派系。

    比起理论和嘴炮,墨家更注重实践。

    所以,刘彻能容忍墨家继续发展壮大,前提是,不能踩红线。

    最起码,地方基层,在墨家手里,比在所谓的‘乡贤’手里要好。

    况且,现在的墨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少数派。

    还不需要动用国家的力量来制衡打压。

    真要等到墨家势力变大的那一天,儒家和法家还有黄老派,肯定会帮刘彻制衡和削弱墨家。

    所以,对墨家,刘彻只是监视,防止出现激进派和激进思想。

    同时控制和掌握墨家的行动,为己所用。

    至于其他的事情?

    让儒家去头疼吧!

    刘彻相信,当墨家重新兴盛后,儒家绝对会比他还急!(未完待续……)

    PS:这两天,颈椎病加重了很多,肩胛骨两侧都疼的厉害,哎,真是悲剧~

第五百五十六节 儒家的改变(1)

    墨家的复苏,儒家确实是忧心忡忡。

    儒墨之间的恩怨,已经不仅仅只是矛盾两个字能形容得了的。

    儒墨之间的差异,比天高,比海深。

    几乎就完全是两条背道而驰的道路。

    儒家说‘敬鬼神而远之’,墨家就主张‘明鬼’承认鬼神的存在。

    儒家讲天命,墨家就说非命。

    儒家团结上层,墨家专走下层。

    儒家的名流,感慨苛政猛于虎,猛烈抨击统治者的时候。

    墨家的墨者,深入基层,践行自己的道路。

    儒家与墨家,相互看对方,都觉得,对方是异端,是邪恶,是道敌。

    两者斗了几百年。

    双方都很清楚,假如对方上台主政,自己会是个什么下场——当年,孟子在齐国,连农家都不放过,要赶尽杀绝,全数驱逐、排挤。

    儒生去了秦国,也好不到那里去。

    以前,儒家在汉室,日益强盛,而墨家则日暮西山,人数一天比天少,更不受官府和朝廷青睐。

    汉室官僚,对墨家,从来都是用着有色眼镜看待。

    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几乎都将墨家这个死对头淡忘了。

    但最近两年,墨家在关中开始复活。

    他们得到了天子的支持和官方的承认!

    这对儒家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无数人瞬间就回忆起了,当年墨家全盛之时。吊打儒家的悲惨过去。

    儒家,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更不会坐视墨家复苏甚至恢复到它全盛之时,天下学者‘非儒即墨’的时代。

    “吾等必须要深思和检讨吾等的策略了……”鲁地。几位戴着儒冠的学者聚在一起讨论。

    当墨家在关中复苏的消息传到鲁地,哪怕是这个儒家守旧势力的大本营,也是立刻产生了原子弹一样的冲击。

    没有儒生会忘记,当年,他们犟着脖子,跟秦始皇刚正面,最后是个什么下场!

    一句‘以古非今者族’。多少前辈因此而殒命。

    当然,儒家自己是决不会提当年,不知道多少儒生。跑去咸阳,抱始皇帝大腿的事情。

    这就跟后世的犹太人决不会提他们曾经干过的好事,只会一口咬定,错的不是我。是他!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儒家确实是诸子百家里,适应力最强的学派。

    哪怕是他们自己也唾弃的暴秦,跪舔起来,也毫无顾忌。

    即使是鲁地儒生,当年,秦始皇手下的博士,二世身边的侍从之中,也多的是!

    因此。当墨家复苏的消息传来,或许老一辈的鲁儒。思想观念已然根深蒂固,不可更改。

    但,青壮派却是立刻像被人抽了一鞭子,立刻就清醒过来了。

    大家都很清楚。

    儒家,再不奋起,万一要是墨家坐大,甚至,墨家根本不需要秉政,只要墨家能够恢复到其鼎盛时的一半声威。

    这儒家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深根社会底层的墨家,有着把儒家赶尽杀绝,甚至于彻底清除的能力。

    黄老、法家势大,儒门尚有生存之地。

    若墨家强势,这天下,恐怕就无儒门立足之地了。

    许多人的忧患意识,瞬间max。

    “当今天子,喜实干而轻文章,重利而虚义,嘴上崇古,实则法今,究其即位以来,诸般诏书,凡三诏,必有一句‘嘉与士大夫更始’……”一人道:“吾辈欲要建功立业,就必须从这个方面着手,迎其所好!”

    其他人纷纷点头。

    这种变幻调门的事情,儒家各派干起来,都从不生疏,反而异常熟练。

    仲尼的教训,完全可以从无数个不同方向去理解。

    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周公的理论中去吸取营养!

    “吾尝与蜀郡司马相如通信,问其今上喜好,其曰:陛下欲法秦时,收三越,击匈奴,服西南,吾等或可从此下手!”又有人道。

    投其所好,与统治者同呼吸共呐喊,向来是儒家生存和壮大的不二法门。

    也就是说。

    其实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完全是由掌权的统治阶级决定的。

    你要扩张,儒家立刻就能为你找出中国统治世界,是上天决定,神明授予的神圣事业的理论和根据,还能瞬间形成一整套思想体系。

    你要收缩,他们也能立刻从三百六十五个角度,阐述必要的退让的重要性。

    甚至,夷狄入主,华夏变色,他们都能找出道理和依据。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儒家自己是掺私货的。

    于是,立刻就有人道:“昔在战国,楚曾经略西南,当吴越之时,三越也属中国!”

    “至于北击匈奴,雪白登之耻,复吕后之仇,更是理所应当!”那人慷慨激昂的道:“岂不闻: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连最保守最崇古的鲁儒都开始思考变革,考虑转换调门,换脸的时候。

    在中国腹心,天下通衢的雒阳。

    这里的儒家,反应则更加激烈。

    因为,他们不仅仅看到了墨家的复苏。

    更看到了法家的崛起,看到了武人的强势。

    河南郡郡守郅都,去岁上任以来,杀了数百豪强地主官僚。

    南阳郡新郡守张汤,一到任,就大开杀戒,全郡噤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政绩斐然,声闻天下。

    就连一个长安来的法家小吏王温舒,拿着天子节,也夷灭了宣曲豪强,已然繁衍数十载的任氏。

    任家现在虽然还没定罪,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任氏,这次怕是过不了这个槛了。

    雒阳儒门弟子,基本都是地主子弟,官宦子弟和富商子弟。

    他们胆战心惊的看着这一切,每天做梦都梦到被如狼似虎的官差拖走。

    内心的恐惧,日复一日的积累、膨胀。

    对法家的恐惧,对墨家复苏的担忧,还有对未来前途的忐忑。

    使得此地儒生,正经历一个自秦以来,最激烈最剧烈最强的变革。

    一个在去年,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员加起来也没超过十人的儒生内部小派系,在这场变革中,迅速脱颖而出,旬月之内,这个以前充其量顶多属于一个内部学习互助小组,而且还是非主流的互助小组,迅速成为了雒阳城内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短短半个月,这个小学派就膨胀了几十倍。

    成员从十个手指头数的清,变成了上百人参与,数百人认同,无数家族追捧和资助的大派系。(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七节 儒家的改变(2)

    这个在雒阳渐渐开始兴盛的学派,是思孟学派的一个变种。

    简单的来说,就是把子思和孟子的思想和理论,进行一些精加工后就粉墨登场了。

    整个学派的核心理论就是民贵。

    至于君轻?

    不好意思,提都没有人提。

    开始的时候,雒阳的各大家族和豪强,对这个学派没有什么好感。

    民贵?

    尼玛,你想要泥腿子骑劳资头上撒尿?

    门都没有!

    就那些黔首、庶民,乖乖的受我们这些雅人的剥削和奴役才对头!

    但是,随着郅都上任后,一刀刀全都是砍在豪强富商大地主的身上。

    面对法家掀起的‘暴政’,各个豪强都是战战兢兢。

    在这个时候,有几个聪明人,开始捡起那个曾经弃之如敝履的‘民贵’思想了。

    然后,更多的人也回过味来了。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雷姆特。

    所谓思想,所谓政治观念,所谓意识形态,其实完全看你是怎么解读的。

    这就好比后世金三胖的太阳帝国,居然能从《资本论》里找到金家王朝世代统治,主题思想光荣正确的理论基础和结论……

    既然是民贵了,那,统治者当然就不能随意的根据自己喜好,制定法律,冷酷对待民众了。

    要‘爱民如子’,那就要用怀柔手段来对待‘民众’。

    随随便便就打打杀杀,动不动就族、诛、腰斩。那是要不得的!

    岂不闻,昔在唐虞。画像而民不犯?

    统治阶级只要树立好榜样了,下面的人民。自然会为榜样的力量所折服,进而温文恭谦,造福乡邻?

    这些回过味来的聪明人,立刻就对从思孟学派身上改进后的学派,表达出了十二万分的热情。

    不止勒令自己的子弟,全部要学习‘民贵’思想,认真检讨过往得失。

    自己更是亲自下场,为‘民贵’思想摇旗呐喊。

    毕竟,当今天子就不止一次下诏。明示天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

    既然如此,‘民贵’就是理所应当了。

    地方官和执法机构,应该充分领圣天子的意思,加强学习,贯彻天子的诏书精神嘛。

    比较有意思的是——河南郡郡守,号称苍鹰的郅都,似乎真的在这个‘民贵’思想前退让了,止步了。

    有心人很快就发现:但凡那些接受了‘民贵’思想。并将之视为家学的家族,河南郡官府,秋毫无犯!

    于是,大家就纷纷转换门墙。大力吹捧和鼓吹‘民贵’之道。

    有着这些豪强、富商和官僚的加入。

    这个过去默默无闻,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学派。立刻就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和膨胀。

    数不清的地方名流、社会贤达,纷纷加入。并且对这个学派的思想和理论,进行了‘指导’与‘扩充’。

    这些人。当然不是吃干饭的。

    理论水平和知识底蕴,都不是以前那几个闭门造车的穷酸所能媲美的。

    很快,这个小学派就完成了换皮。

    主导者和领袖人物,都换成了河南郡地方上的名流。

    甚至,几位河南甚至河内、河东的列侯,也站出来表示,自己很喜欢‘民贵’的理论。

    而一直活跃在河南、河内的儒家的一个大派系——谷梁派的几位领袖,也站出来表示,‘民贵思想’是符合《春秋》大义的。

    至此,这个小学派,立刻就成为了河南郡的显学。

    成为了时髦,成为了潮流。

    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倘若没读过这个学派的著作和理论书籍,那出门都要被人笑话。

    而从长安来的白纸和雒阳东宫中少府下面的印刷坊,更为这个学派快速推广和传播自己的理论,奠下了厚实的基础。

    不过半个月,这个学派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号为‘重民学’。

    其相关的理论著作和思想论述,也迅速从一个月前,几乎为零的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