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1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41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刘邦这个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汉家中央政权要在军事、民生、财力方面对其他诸侯形成碾压。

    这一点在刘邦剪除了大部分的异姓王之后,得到了实现。

    因而吕后在位,刘姓诸侯王才过的那么惨。

    只是,平定诸吕叛乱之后,地方诸侯势力开始坐大,甚至还出现了诸侯王密谋反叛的事情。

    强干弱枝之策再次成为了朝廷的国策。

    所以,刘德才没办法回答。

    回答是,那就是违反了刘邦制定的祖宗制度,不是,传出去又会有伤名声。

    好在,提前跟申屠嘉沟通了!

    刘德看了一眼那个出声的官员,不过是个八百石级别的小虾米,只是个炮灰罢了!

    那么是谁怂恿的他?

    刘德暗暗在心里将此人的样貌记了下来,表面上却依然是那副平易近人的亲切笑容。

    “既然丞相以为可行,那交有司商议吧,定下最低价格与最高价格,报与朕、丞相……”天子刘启挥挥手道,此事就算了解了。

    今天的当务之急,还是商议削藩!

    于是他打起精神来,道:“前日朕得胶西国丞相密报,胶西王刘卬私自买卖国家爵位,以诸卿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一听到这个事情,晁错立刻就跳出来,奏道:“陛下,臣以为非重责不足以显威,当削胶西王封国以示惩戒!”

    立刻就有数人附和。

    刘德听了,不禁摇了摇头,用一句后世的话说,晁错这是nozuonodie。

    其实呢,据刘德后来所知,这位胶西王刘卬就是草包,而且脑子缺跟筋的那种。

    本来人家一心一意的只想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做个土皇帝,也没准备造反。

    可就是被晁错硬生生的逼到了反贼的大道之上。

    “若我是晁错,我就会只把目标对准吴王刘濞,其余人皆可以放过……”刘德心里想着:“吴王濞即死,剩下的也不过是些酒囊饭袋……还不是想捏个圆形就捏个圆形,想捏个石头就捏个石头……哎……”

    要知道,在后来的叛乱中,有吴军的叛军跟没吴军的叛军战斗力那是两个档次。

    譬如说济北、济南、胶东三国大军被齐国堵在家门口动都动不了。

    而吴楚联军却一路势如破竹,到了梁国才被挡住。

    不过,这些跟刘德目前真没关系,他也不准备在这个事情说话,就眼观鼻,鼻观心,开始神游物外,思考着自己的下一步举措。

    五铢钱跟白纸是他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对象。

    有了钱,就不怕找不到人做事,掌握了纸,就等于掌握了舆论,甚至控制了思想界。

    掌握了这两个,等到做了太子,就可以尝试着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按照传统,太子可以拥有一支五百人以下的卫队。可以让剧孟去统帅。

    枪杆子里出政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刘德至少要确保,他有狗急跳墙的机会!

    至于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正刘德确信的是,在有了前世的经历后,他再也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了!

    刘德自己胡思乱想着,朝堂上却是吵成了一团。

    晁错坚决要求给与胶西王一个严厉的教训,至少要削掉一个郡,但丞相申屠嘉却不同意,理由是胶西王素来勤勉王事,而且还是城阳景王之后于社稷有功,不可轻罚。

    城阳景王就是那个带人杀了吕产的刘章,是刘肥的儿子,后来被封为城阳王。

    有了城阳景王的名头,加上丞相申屠嘉的反对,朝议顿时就僵持了下来。

    晁错本就是犟脾气,见自己好说歹说,丞相申屠嘉依然无动于衷,不肯答应,于是就道:“丞相是汉家的丞相还是诸侯的丞相?何以如此为诸侯说话?”

    申屠嘉也是个暴脾气,听了晁错的话,火气顿时就上来了,他怒道:“老臣跟随高皇帝打天下时,晁内史还不知道在哪里哪?老臣就问一句,责罚了胶西王,削其封国,胶东、淄川、济北、齐等诸国会如何反应?”

    这些诸侯可都是齐王刘肥一系!

    晁错却道:“若不惩戒胶西王,日后却又发生淮南厉王之事怎么办?请教丞相!”

    两人说着,言辞就越来越激烈。

    但丞相申屠嘉终究年纪大了,而且口才跟文化水平都被晁错完爆,所以很快就支撑不住,理屈穷词,干脆就闭口不谈,作出一副我就是不答应,你能奈我何的表情。

    而晁错,确实拿他没办法。

    丞相,丞相,礼绝百僚,群臣避道,当年孝惠之时,在丞相曹参面前,堂堂天子竟只是个泥塑的雕像。

    不客气的说,就算是如今的天子,也没办法强行命令一个顶牛的丞相,逼他去做某事,最多只能免相。

    更何况,这申屠嘉还是受有先帝遗命的托孤大臣,深的窦太后信任,不夸张地说,就算天子,恐怕也无法免其相位,真闹大了,申屠嘉请出东宫来,天子也要服软!

    看着一言不发的闭着眼睛坐于丞相位上的申屠嘉,晁错不知为何,火气蹭的一下就冒了出来,挥着拳头,就要打上去。

    好在两边的卫士这次早有准备,立即将两人隔开。

    “成何体统!”坐于龙座上的天子挥袖呵斥道:“晁错,你还想胡闹到什么时候?”

    “臣知错了!”晁错也好像冷静了下来,低头赔罪。

    刘德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从这一刻起,他已经知道,有些事情不可挽回了!

    …………………………………………………………

    第四更求票票,不要怜惜我,读者老爷们00

第七十二节 不问苍生问鬼神

    早朝开到这里,僵持不下,自然没有继续的必要了。

    于是天子刘启道:“此事容朕再思量思量,今日就先议到这里……散朝吧……”

    说完,身为天子的他就亲自起身,对丞相申屠嘉道:“丞相年事已高,早些回去休息吧!”

    看着是关怀慰问,但实际上,刘德知道,他的这个便宜老爹是动了真怒了,申屠嘉的相位即将不保。

    刘德确信,便宜老爹不可能留着申屠嘉这个跟晁错唱反调的丞相继续呆在朝廷里。

    前世之时,申屠嘉最后是被气的吐血而亡的,随即,便宜老爹把御史大夫陶青提拔为丞相,然后再把御史大夫的职位留给了晁错。

    其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甚至申屠嘉的葬礼还没办完,朝廷的清洗就完成了。

    这就不得不让刘德怀疑,这是晁错跟便宜老爹蓄谋已久的事情。

    只不过,很可能便宜老爹没想到申屠嘉性子竟如此刚烈……

    “那我要不要去提醒一下?”刘德犹豫着踌躇起来。

    从良心上来说,他对申屠嘉是颇有好感的,这个可爱的固执老头子,是个难得的忠臣,前世之时刘德就曾听说过,申屠嘉死后,家中只有十金积蓄……

    这对于一位彻侯,还是曾经做过丞相的彻侯来说,简直无法令人相信。

    况且,今生申屠嘉虽然与刘德只有寥寥数次会面,然却也帮刘德承担了许多的攻击。

    若不帮他一把,刘德感觉自己良心上会过不去……

    但是,这可是便宜老爹跟晁错设下的局,他要是傻乎乎的跳进去,那么三国演义里的杨修就是他的将来了。

    正踌躇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王道在一旁小心的提醒着他:“殿下,已经散朝了,快起身恭送陛下!”

    刘德连忙起身,跟着群臣一同恭送着天子离开宣室殿。

    等到天子的背影彻底消失之后,王道从地上爬起来,对刘德道:“殿下,奴婢方才收到了这个帖子,请殿下过目!”

    刘德接过王道递过来的帖子,看了一眼抬头:“章武?”

    他猛的一拍大腿:“章武候窦广国!”

    无数前世的记忆纷至沓来,那些久远到被他遗忘甚至没怎么关注的东西一个个的浮现出来。

    章武候窦广国,窦太后的亲胞弟,刘德的亲舅祖父,曾经做过太宗孝文皇帝的智囊,是朝野闻名的人物。

    此人基本不干预朝政,但一旦干预,就是天子也会认真参考他的意见。

    前世之时,刘德与他的这个舅祖父见面的次数加起来不超过三次,而且都只是在大朝贺上的点头之交,因此并不熟悉,甚至连话都没说过。

    但,刘德却深深的知道这位一直隐藏在幕后的国舅爷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举一个最浅显的例子,当初张苍病逝之后,先帝孝文皇帝本来是想任命窦广国作丞相的,只是后来被窦太后所劝阻,这才在矮子里拔个高的选了申屠嘉做丞相。

    就更别提窦广国跟窦太后之间深厚的姊弟情谊了。

    “这位大人找我做什么呢?”刘德想着就打开了请帖,将请帖看完之后,刘德奇道:“王道,你等会回去以后跟别的皇子殿的人打听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接到章武候的请帖……算了!”刘德又道:“你别去问了,还是我自己去吧!”

    “我的这位舅祖父大人怎么就想起来要请我过府?”刘德拿着那张请帖,想着。由不得他不重视,实在是窦广国对窦太后甚至对便宜老爹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回到皇子殿中,刘德先去找了刘阏,将他会被封为河间王的事情告诉他。

    刘阏自然是高兴的又蹦又跳。

    河间是个好地方,这一点刘德深有体会。

    然后,刘德就问道:“皇弟,你可曾接到过舅祖父大人的宴请请帖?”

    刘阏摇摇头道:“皇兄开什么玩笑呢?谁不知道两位舅祖父大人近来都在修身养性,根本不会客!”

    “是吗?”刘德揉揉脑袋,似乎是有这么个印象。

    那就怪了!本来正在修身养性,闭门谢客的章武候竟忽然给刘德送了一张请帖,还是请他明日晚上去其府邸赴宴。

    “这其中肯定发生了我不知道的事情!”刘德想着,拜别了刘阏,然后,让王道出宫去,拿着他的令符,把汲黯召回。

    ………………………………

    “未知殿下唤臣有何吩咐?”汲黯见了刘德,一拜问道。

    刘德却笑呵呵的道:“无事,就是忽然想起来,有件事情我不是很清楚……”

    “殿下请说……”汲黯跪坐下来道。

    “我对于黄老之说,有诸多不解,还请卿不吝教之!”刘德一脸真诚的道。

    汲黯一见心中大喜过望,这种时候不发挥自己的口才,到什么发挥?

    于是打起精神来,对刘德介绍道:“回禀殿下,我黄老学派讲究法由道生,《黄帝四经》曰: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不知殿下想了解那个方面的呢?”

    说完这话,汲黯就在心里打起了腹稿:“殿下是想知道哪方面的呢?是《管子》的理财还是《伊尹》的治国之道?”

    这样一想,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小激动的,学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今天这样的机会吗?

    刘德知道,此时的黄老派跟后来的道家完全就是两码事。

    黄老派讲究入世,讲的是执政的哲学,谈的是民生、国家、自然之间的矛盾,跟后世那个完全玄幻了的道家根本就是两个人。

    但是,偏偏刘德今天不想听这些,他盯着汲黯的眼睛,很真诚的问道:“卿可知庄子?”

    “庄周梦蝶?”汲黯看着刘德不可思议的问道。

    刘德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汲黯顿时大失所望,道:“请殿下恕臣狂妄之罪,臣以为殿下最好还是四十岁以后再接触庄子的书比较好!”

    刘德当然知道庄子的书,在此时是被拿来干嘛的。

    yy的!

    长安的贵族们最是喜欢了看了庄子之后,幻想着自己成仙作祖什么的,所以常常做出些在常人眼里属于新鲜的事情来博取眼球,这股风潮后来发展到东晋,就成了玄谈,一个个贵族吃下一副五石散后就觉得自己是超人了……

    当然,现在没那么夸张,大部分的贵族无非就是学习一下当年的留候张良,潜心修炼,期待有朝一日能修出点什么来。

第七十三节 袁盎

    刘德无奈,只能道:“汲卿有所不知,章武候老大人发帖请我赴宴,我于黄老学之说,并不是很了解,因而才向卿讨教!”

    刘德可是一点都不希望将来史书上被一个女人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汲黯听了,肃然起敬道:“原来是章武候!”

    当初,窦广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跟窦太后相认,先帝也很感动,赐下了许多赏赐。

    但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