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32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332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黄屋左纛以及帝制,也就在南越王宫里,赵佗自己自娱自乐。

    而朝鲜灭亡后,赵佗深恐长安把目标转向自己,连夜就烧掉了那能拉仇恨的黄屋左纛。

    “宫中有奸细!”使者狠狠的想到。

    要是没有奸细传递消息,汉天子去哪里知道,黄屋左纛?

    “等吾回国,一定禀明王上,将那个奸细揪出来!”

    表面上,他却不得不道:“陛下明鉴,吾主向来忠心耿耿,岂敢逾越君臣之道?”

    刘彻笑了笑,心里对这使者的话,一句也不信。

    刘彻很清楚,赵佗连称帝的事情都敢做,区区欺君,又有何不敢?

    对于赵佗,虚与委蛇差不多就行了!

    南越的关键,还是在于赵胡跟他的儿子。

    控制住赵胡跟他的子孙,就等若将南越变成了汉室真正的藩属,然后慢慢渗透,时间到了,自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刘彻感觉,对于南越国及其国内的政治属性以及南越贵族大臣对汉室的感观已经有所了解了。

    南越啊,想要和平演变,起码得等赵佗死了!

    赵佗只要活着,就能以他的威望和人望掌握住局面。

    只看眼前这使者就清楚了。

    这使者汉化程度已经很深了,至少,刘彻与之交流,毫无障碍,对方也能熟练的用着汉室的典故说话。

    但他却是一门心思的给赵佗效忠,卖命。

    赵佗统治南越将近六十年,施恩各部族,尤其是他为政以来的举措,就是刘彻,也很欣赏。

    譬如,根据刘彻了解,赵佗大力提倡汉越通婚,无分彼此,为了加强民族融合,他每年都会坚持纳百越各阶级的女性为妃。

    赵佗今年九十一岁了!

    还在坚持娶妃,也真是难为他了!

    而赵佗的部下,则是被强行拉郎配,硬塞百越妹子。

    再譬如说,为了改变南越农业水平落后,耕作技术原始的局面,赵佗将他的军队分散到百越各部族中,教导越民使用农具,精耕细作,将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播到百越各族,使得百越一跃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

    他还大力推行郡县制,传授中国文化,培养百越土著官员。

    现在的南越国。越汉官员几乎无法分辨。

    大家都有汉姓,用汉语。写汉字。

    更重要的是,赵佗曾经动员他的军队。下到基层,开凿水井,疏通河道,填埋沼泽,打通道路。

    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赵佗,将两广乃至交趾地区,完全彻底的融入了中国。

    你要知道,现在。赵佗已经在后世的越南,设立了郡县,实施了统治,而且,与当地土著相处融洽。

    两汉至唐,交趾郡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五胡乱华那样的年代,交趾也牢牢的在中国的掌握中。

    直到五代,子孙不孝。才导致交趾的分裂,然后有了猴子们的狂吠。

    是以,假如要是赵佗愿意内附,刘彻绝对不吝厚赏。甚至,赐刘姓,裂土为王。世袭罔替——赵佗的功绩绝对值得这样的嘉赏!

    但很可惜,赵佗没那么傻。

    能走到赵佗那样的地位。经历他那样的经历,又岂会天真?

    “使者回国。请转告南越王……”刘彻站起身来,忽然道:“赵公有太公之功,管仲之劳,朕心甚敬,倘有一日,不幸兵戎相见,朕将厚待赵公之后,以国宾相待!”

    太公就是姜太公,姜齐的开国者,姜太公治齐,将东夷融入中国一系,从此齐鲁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管仲辅佐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挽华夏文明于即倒,更提出了最早的民族主义口号和华夷之辩的理论。

    这两人都是刘彻非常敬仰的先贤。

    赵佗的功业,也不下于太公管仲。

    而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无数个赵佗。

    正是这些先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抛洒热血,才有了后世的中国疆域,才有了天朝上国。

    当然,就此时而言,赵佗的存在,阻碍了统一,是汉室的潜在敌人。

    这一点,刘彻还是分得清楚的。

    所以,对赵佗,尊敬归尊敬,打击归打击。

    日后青史之上,自有后人评论。

    刘彻在心中算了一下时间,赵佗,大抵还能再活个十年吧。

    “只要你不作死,朕就让你寿终正寝,将来,还让你的子孙为你守陵祭祀,享受香火血食!”刘彻在心中默默的道。

    但那个使者,却被吓尿了。

    这汉天子是个什么意思?

    兵戎相见????

    他连忙叩首:“下臣与臣主安敢叛汉?臣主常常教诲臣等,天子,吾等天王也,神圣威严,不可侵犯,至高至上,无可亵渎,陛下龙行虎步,如神如天,恩泽及于鸟兽草木,雨露遍于四海,臣与臣主,诚惶诚恐,只愿永永为陛下藩臣,年年朝请,岁岁纳贡,永永为陛下爪牙!请陛下明鉴!”

    说着,他就不停的叩首,头都快磕破了。

    刘彻见了,不由得有些好奇了。

    南越国居然能出这么一个忠臣?

    也确是难得了!

    刘彻翻了翻国书,就看到了此人的大名:郑永,字子江。

    再看他的面貌,显然是汉越混血。

    刘彻沉吟了片刻,道:“郑卿表字,可是来源于《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郑永叩首道:“圣明无过陛下,下臣表字,乃老师所取,确是来源于《诗》!”

    刘彻点点头:“永以水长,江海常思,卿之老师,何人也?”

    郑永叩首,道:“启禀陛下,下臣恩师,江都广陵赵公讳钧。赵师,二十年前自广陵至南越,教授子弟,授臣等诗书礼乐,臣等感恩不尽!”

    刘彻点点头,大体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当年,汉室有个楚元王刘交,最喜欢的就是传播文化,在刘交私人小金库的支持下,许多文人,如同唐三藏去印度一般,在楚元王的支持下,向着三越、西南夷出发,在异国他乡,传播文化,顺便传播中国的意识形态。

    楚元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楚夷王郢客也是个文青,继续沿着他老爹的道路,支持文化事业。

    小猪后来能那么顺利的吃下三越,开发西南,楚元王楚夷王父子要记一功!

    而这些远走四夷,传播文化的文人,绝大多数,都是儒家一系。

    所以说,后来儒家的崛起和独霸,并非无因,单单就是这份对本门学说和思想的坚持和毅力以及虔诚,就甩其他学派好几条街了。

    刘彻不由得问道:“爱卿老师可还尚在?”

    郑永闻言,脸上不由得微微露出些哀伤之色,叩首道:“恩师已于前岁驾鹤西去,臣与诸弟子亲自扶灵,送归恩师梓棺归于故里……”

    “传道授业解惑,师长之恩泽也,朕亦有所感触……”刘彻回头对王道吩咐,道:“传朕的命令,命江都王寻访赵钧墓地,派人祭扫!”

    刘彻说着,在案几上摊开一张白纸,挥毫泼墨,写下一句话,交给王道,吩咐道:“去,将朕的这副字,勒石刻于赵钧墓前!”

    王道接过那张白纸,偷偷看了一眼,只看到了八个大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对刘彻来说,这副题字,既是他对那些辛苦传播中国文化的类似赵钧这样的文人的嘉赏,更是他的一种政治表态。

    意在借此告诉天下人:儒家的破事,朕已经不追究了,你们也别在纠缠着不放了。

    更是拿来收买儒家的人心的一个策略。

    当然,顺便感动一下这个南越的使者郑永。

    在刘彻看来,郑永或许是一枚不错的棋子,可以拿来挑动南越国内的局势。

    即使不行,那也能刷刷声望,在南越国内的士大夫和贵族心目中,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方便将来的和平演变不是?

    反正,不过一副题字而已,即使不成,刘彻也没有任何损失。

    更何况,这还是一箭N雕的好事情!(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节 新政与杀人

    秋风萧瑟,草长莺飞,夏天的最后一丝气息也随着一场暴雨消失无踪。

    已是九月末了,一年走到了尽头。

    北方的气温开始转冷,早上秋霜与大雾齐至,气温几至冰点。

    而粟米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为了方便农户收获之后缴税和卖米便捷。

    刘彻下令,由内史衙门与少府衙门牵头,会同五官中郎将,南北两军各护军军使,分派得力官员,按照各衙门一比一的比例,下到汉室各官仓的收粮点,监督粟米入库与过称。

    同时,刚刚成立的绣衣卫也倾巢而出,洗白后的游侠们分别暗中假扮卖粮农民,前往各官仓蹲点。

    作为穿越者,刘彻深知官僚们的那一套坑农手法。

    去年这个时候,刘彻只是一个太子,想管也管不了。

    如今,却是不管不行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自耕农和小地主阶级是刘彻最大的财源和兵源,可不能让贪官污吏们给残害了。

    不过今年的形势很好。

    刚刚过去的考举向地方的基层政权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新鲜血液。

    刚刚从故纸堆里面跳出来准备一展抱负的年轻人们未来会怎样不得而知,但起码现在,他们还是很有理想,很有志气,也挺有节操的。

    从各个渠道汇总到刘彻面前的消息显示,最起码关中今年的收粮完税工作,毛病很少。

    各种坑农事件的发生率几乎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偶有几个麻着胆子想耍花招的胥吏,也被各种各样的监视给揪出来。然后丢进了廷尉大牢。

    于是,在九月的最后几天。刘彻得到了关中各县今年的赋税成绩单。

    毫无意外的,渭水两岸的县治。今年的情况依然泾渭分明。

    在水利设施发达的长安以东的广大地区,尤其是故秦的核心地区,亩产普遍达到了三石以上,某些地方甚至达到了四石、五石。

    但在贫瘠干旱,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关西以及关北地区,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在这些地方,平均亩产才两石,甚至某些农户,一亩产粟不足一石。

    这样的亩产。实在让刘彻很难安心。

    要知道,几百年前的春秋末尾,战国之初,李悝主政魏国时,魏国的亩产也达到了平均一石半的水平……

    “明岁,关中水利建设,将向贫困地区倾斜!”刘彻把内史田叔和少府令岑迈叫到了面前,商议明年的水利建设。

    “褒斜道工程要加紧进行……”

    “诺!”少府令岑迈苦笑一声,只能应命。

    刘彻看着关中的地图。眉毛都拧成了一团。

    没有办法,他刚刚下令鼓励生育,奖励生育。

    万一要是百姓孩子生下来了,却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他们。那可就悲剧了!

    农民没有吃的,肯定就要造反!

    而且,不仅仅要吃饱。还得吃好!

    只有营养充足得孩子,才能成长为未来汉室最可靠的战士和纳税人。

    你要知道。现在汉室的常备军,几乎有三成是来自关中。

    刘彻的宫廷宿卫和宫门禁卫。更是有着高达四成的士卒,是关中人。

    所以,关中就是汉室刘氏政权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基本盘。

    正是靠着关中父老的支持,刘邦才能打赢楚汉战争,也正是靠着关中父老的支持,诸侯大臣才能消灭吕氏,还是靠着关中人民的支持,刘彻才能稳坐这未央宫,对天下发号施令。

    只是,关中北部和南部地区,因为历史和地理的缘故,向来开发程度不高。

    不说别的,褒斜道工程开工至今也快一年了。

    但还是在施工的最初阶段。

    至今,整个工程才完成了不过十分之一的工程量。

    以目前的进度,起码得要三五年,才有可能凿通整个褒斜道,将蜀郡与关中的交通打通。

    在这个没有烈性炸药的年代,只靠双手,就要在湍急的河流中,险峻的峡谷中生生凿出一条道路和渠道来,难度无疑是地狱级的。

    这事情,急也不急不得!

    要知道,过去一年,褒斜道工程已经吞噬了数十位民壮的生命。

    等到它开通,估计还要吞噬至少十倍于此的生命。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别说是现在了,后世的一些重点工程,即使是有着各种高科技,各种掉渣天的技术设备,但最终还是要靠人命去填那些危险的地段。

    而关北和关西地区,至少在褒斜道开凿完成之前,是指望不上来自蜀郡的水资源的。

    而本地的水资源又有限,而且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