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02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302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纵与剧孟迎上前来迎接:“陛下!”

    刘彻摆摆手,道:“不必拘礼了!”

    他大马金刀的坐到清凉殿的御榻上,对左右吩咐道:“为两位都尉赐座!”

    等义纵与剧孟坐下来,刘彻这才开口问道:“月前,朕吩咐下去的事情,两位爱卿。办的怎么样了?”

    义纵与剧孟立刻出列拜道:“回禀陛下……,臣等奉诏以来。未敢有一日松懈,如今。已经初步有所成效了!”

    “朕所令传授羽林、虎贲两卫将士的数字与操练模式,将士们都学会了?”刘彻问道。

    “回禀陛下,大体已经基本掌握了!”义纵答道。

    剧孟也拜道:“臣亦然!”

    “善!”刘彻闻言抚掌大笑。

    相比考举,羽林与虎贲两卫才是他真正的试验田。

    对刘彻来说,考举出来的官僚,依旧是旧式的官僚,虽然明面上有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光环,但本质上,选拔出来的官员的做事方法。思维模式和对问题的考虑方式,依旧是过去的老一套。

    靠着这些官僚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是可以的。

    但指望他们做出什么翻天地覆的改变,给这西元前的世界带来巅峰性的创造,那就是做梦了!

    想要发动工业革命,就必须有一个能理解工业革命的全新思想派系和政治力量出现。

    刘彻选择了将这个全新思想派系与政治力量的孵化室,放到了新成立的羽林、虎贲两个他的卫队身上。

    因为,羽林卫与虎贲卫的成员,全部来自于可靠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即使有人不是,他们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也足以弥补他们的出身。

    换句话说,这两支卫队是汉室军队中文化程度最高。识字率最高的军队。

    羽林卫甚至做到了全员识字!没有文盲!

    这可真是太了不起了!

    至于羽林与虎贲两卫的军官,哪怕是个伍长,那也有着水准线以上的文化素质。

    跟人谈论诗赋或许不行。但读写能力,最起码是过关了。

    更关键的是。羽林卫的平均年龄是二十一岁,虎贲卫是二十三岁。

    年轻人对新知识以及新思想的接受程度无疑是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

    是以。羽林卫与虎贲卫,不仅仅是刘彻用来试验新式武器的嫡系,更是他改造汉室军队的试验田。

    这两支加起来不过三千来号人的天子亲卫,承载着刘彻将汉室军队近代化改革的使命。

    同时,这些人还是刘彻用以平衡文官系统,免得那帮家伙神经发作,自废武功的平衡器。

    正如先贤们所说:国之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当然,跟所有事情一样,刘彻从来没有指望过一步到位,一下子就让这西元前的国人理解后世的思想。

    所以,在这一开始,刘彻采取的慢慢的渗透和潜移默化改变军人思想的,或者说洗脑的策略。

    在羽林卫与虎贲卫走上正途后,刘彻除了让义纵和剧孟将这两支军队牢牢控制外,就只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将后世的阿拉伯数字以及高中军训时的方法教会所有士兵。

    1234567890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可谓是改变后世历史的数字。

    没有这些阿拉伯数字,很难想象,后世的数学发展会走上一条怎样的歧路。

    至少,刘彻对于汉室先行的数学计算方式,很不适应。

    而有了这些阿拉伯数字后,现在的许多只有贵族或者官宦世家的子弟通过勤学苦练才掌握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迅速的普及了。

    而不管是阿拉伯数字还是左右左右的一类军训时的列队报数方法,都不太难,一个月时间,就算猪也能学会了!

    当然,对刘彻来说,更重要的是——军队,尤其是他的亲卫的特殊性质,能够排除外界的所有干扰。

    他很难想象,他将阿拉伯数字拿出去给诸子百家去学习使用的场景。

    即使刘彻最终成功的用强制手段推广开来,因此耗费的时间恐怕至少都需要好几年!

    而且,其中遇到得阻力,更会超乎想象。

    贵族与官僚阶级,肯定会从中作梗!

    就像中世纪欧罗巴的教会阻止印刷技术推广开来一样。

    贵族和官僚阶级,绝对不会容忍一种能让下里巴人、泥腿子也能掌握的数学方法堂而皇之的大行其道。

    只有放在军队,通过军队来进行普及。

    而且,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军队里面,哪怕再不合理,再有人质疑的东西,只要上司强力推动,军法之下,没有人敢唧唧歪歪。

    现在看来,刘彻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刘彻从自己身上摸出一册用白纸装订而成的小册子,让人拿给义纵和剧孟,吩咐道:“接下来,两位爱卿按照此册上的办法,对羽林与虎贲两卫进行重新编组罢!”

    义纵与剧孟接过那本小册子,分别粗略的翻了一下。

    两人心中顿时就掀起了滔天巨浪。

    “陛下这是要改革军制啊!”义纵与剧孟不约而同的想道。

    刘彻看了看两人,自顾自的道:“我汉家军制,承袭秦代兵制,乃以什伍之制编成,但世易时移,随着骑兵普及和新式武器的更新,秦的军队编组方式,朕觉得已经到了要改革的时候了!”

    “两位爱卿回去以后,按照册上的编组方式,对羽林与虎贲两卫进行重新编组,明白了吗?”刘彻不容置疑的道。

    秦代的军队编组方式,传袭到今天,事实证明,它已经渐渐过时了。

    新的军队发展趋势和作战方式的改变,使得什伍之制不再像秦代时一样,能将军队的战斗力最大化。

    这就跟后世,当机枪出现后,排队枪毙就立刻面临淘汰一样。

    现在,汉室的军队中,战车的数量已经微乎其微了。

    骑兵,取代了战车的地位,成为了新的战争之王。

    而且军队武器的铁器化,也相应的必然会带来作战方式的改变。

    那么相应的军队编组也要重新摸索和探讨。

    刘彻现在发下去的小册子,在编制上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动,只是依照前世霍去病的军队编组,对军队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

    最大的改变,却是明确了,作战参谋的编制和职责。

    在这本小册子中,刘彻下令在羽林与虎贲两卫中,选择那些拥有出色的军事素质的军官,组成一个六到十人的参谋团,参谋团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主帅制定作战方案、明确战略目的和战术目标,向下级军官分派战术任务。

    小册子里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刘彻下令,羽林卫和虎贲卫的所有伍长以上军官,全部要开始学习《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司马骧且兵法》《六韬》等兵书。

    刘彻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以羽林和虎贲卫骨干,在将来对整个汉室的军队进行改革和重组,使汉室军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

    至于军队的改革和全新编组方向,刘彻就只能一步步的去探索和摸索了。

    毕竟,他不是退役特种兵——就算是,现代的军事知识,对西元前的冷兵器军队,也没有太多效果。

    毕竟,冷兵器时代,军队是靠砍的。

    而现代的军队,是用机枪大炮飞机来打仗的。

    两者之间隔了不止十万八千里!(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xiaoshuo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节 狗腿子(1)

    PS:看《我要做皇帝》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翌日清晨,刘彻带着夏胭脂,驱车前往上林苑。

    刘彻此行的目的是视察被安置在上林苑中的那三千匈奴陪嫁骑兵。

    銮车之上,刘彻一边翻阅着少府整理好的那三千匈奴骑兵的资料,一边轻轻握着夏胭脂的小手。

    虽然这个匈奴公主现在还完全无法用语言交流,但,刘彻看的出来,这是一位聪明的女性。

    翻着手上的奏疏,刘彻的视线快速的略过那些无关痛痒的文字,直接将注意力投注在关于那些匈奴骑兵的来历上。

    “鲜卑人、月氏人、乌恒人……”刘彻嘴角溢出一丝玩味的笑容:“果然不出朕所料!”

    刘彻自然不会笨到以为匈奴陪嫁的骑兵全部会是纯正的匈奴精锐。

    那样的话,只能证明一件事情:军臣是个脑残!

    但这些所谓的陪嫁骑兵来源之驳杂,却是刘彻始料未及的。

    月氏、乌恒、鲜卑这几个还是刘彻听说过的部族,至于什么楼夷、南慎之类,那就听都没听过,属于还没来得及被史书记载,就已经覆灭了传承的部族。

    且不管那些刘彻从来没听说过的部族。

    这月氏、乌恒、鲜卑,可都是匈奴的世仇啊!

    月氏人不用说了,二三十年前。老上单于可是把月氏王的脑袋都做成了酒器!

    至于乌恒、鲜卑,其实是东胡的残部。

    当初。冒顿单于击败东胡,以胜利者的身份。获取了东胡所有的草场、女人以及牲畜。

    战败的东胡残部只能仓皇逃窜。

    但匈奴人岂肯放过?

    在那场长达数年的追逐战中,东胡人失去了他们所有的骄傲与尊严。

    最终,只能向匈奴人屈膝投降,接受种种苛刻的条件。

    当年,冒顿所提的条件都有那些,刘彻不得而知。

    但,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东胡的残部,不允许再继续自称东胡。他们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还要向匈奴人按时上贡数额巨大的牲畜、战马,向匈奴提供兵源,为匈奴单于提供奴隶,这些条件都是肯定存在的。

    五六十年后的今天,那些当初幸存下来的东胡残部,就形成了现在的乌恒部族与鲜卑部族。

    乌恒与鲜卑都是山名……

    更可悲的是,到今天,还记得自己的祖先和历史的东胡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甚至,本应是兄弟的鲜卑和乌恒,因为草场和资源的关系,加上匈奴人的挑拨。已经是势同水火,两不相容!

    在前世,乌恒被霍去病驯化。成为了小猪的狗腿子和看门狗。

    而鲜卑则欢天喜地的接过了乌恒人留下的草场和地盘。

    就这样,乌恒与鲜卑之间最后一丝联系也彻底断绝。

    想着这个事情。刘彻就微笑了起来。

    “军臣大概以为,月氏、乌恒、鲜卑这些手下败将。丧家之犬,就算送给朕,也只是浪费朕的粮食……”刘彻在心中想着。

    但是……

    刘彻深知游牧民族的民族天赋——反噬。

    历史上,乌恒和鲜卑可都是先后反噬了对他们优厚的汉朝主人。

    鲜卑人甚至是五胡乱华的主力之一!

    但在现在,刘彻觉得,不管是乌恒也罢,鲜卑也好,甚至就是连个地盘都没有,只能到处流浪和兼职草原盗匪的月氏人,恐怕都是恨不得匈奴人去死!

    换句话说,这些人,肯定都很乐意帮刘彻一个忙。

    甚至,将来,只要刘彻能击败匈奴,乌恒、月氏、鲜卑,肯定都会乐意加入到汉朝的王师之中,痛打落水狗匈奴。

    跟他们在历史上做的事情一样——霍去病的大军中,至少有三成士兵是月氏、乌恒、鲜卑甚至匈奴人。

    而刘彻现在只需要这些人帮他做一件事情——将在大草原上生存的诀窍传授给羽林、虎贲两卫的士兵。

    茫茫草原,无垠无边,一旦陷进去了,想要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

    历史上,汉军出塞,迷路的、掉队的、失期的例子数都不清楚。

    直到后来霍去病横空出世,在张骞以及其他投奔的乌恒、月氏人的帮助下,汉军才掌握了在草原上生存的诀窍。

    但代价却是,数以万计的手足同袍埋骨草原,马革裹尸。

    与匈奴的战争更是久拖不决。

    现在,军臣送来的这三千陪嫁骑兵,别的效果有没有,刘彻不敢肯定,但最起码,教会汉军在草原辨别方向,寻找水源,追踪足迹,整理出一些草原上的基本地理地貌情况,想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半个时辰后,刘彻的天子御驾抵达上林苑的一处别苑。

    这个别苑位于渭河北岸,群山环绕,有草场、农田、庄园以及军队驻扎。

    这里本是当年高皇帝刘邦用于安置随其一同进入关中坐天下的山东老兄弟的地方。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