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283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283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射雕者在匈奴的地位!

    须卜雕难听完身旁官员翻译后,微微低头道:“皇帝有所不知,我主大匈奴撑犁孤涂,英明神武,如日月一般,光辉灿烂,他麾下的射雕者,像草原上的牛羊一样多,皇帝的军队虽然精锐,但与大匈奴的射雕者相比,还是有所不如!”

    说着须卜雕难也是硬气的挺直了腰杆。

    匈奴人的射雕者,就是这个时代近乎无敌的存在。

    他们射术精湛,能于百步外发箭,射中一只在草丛在奔跑的兔子,更能搭弓弯箭,射下在苍穹翱翔的大雕。

    匈奴人信仰原始的萨满教。崇尚图腾崇拜。

    雕,在匈奴被视为神鹰。

    能射下神鹰的勇士。被认为是受到了撑犁(上帝)保佑的人。

    汉人的新军虽然厉害,但须卜雕难并不认为。这些汉人能挑战受到撑犁庇佑的射雕者。

    刘彻听完被翻译过来的话,哈哈大笑。

    能让匈奴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就证明,匈奴人实质上已经底气不足了!

    射雕者确实很牛逼,即使刘彻把整个汉室军队里的神射手都找来,估计也还没匈奴一个大部落里的射雕者多。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

    未来的战争,谁还跟人玩个人勇武,单体的射术?

    这又不是打三国无双……

    在经过虎贲卫与羽林卫的实践后。刘彻已经开始调整了自己未来的整军战略。

    陌刀和重骑兵,这两个曾经寄予厚望的军种,从刘彻规划中消失了。

    答案很简单,陌刀兵和重骑兵,要求士兵具备极高的身体素质和战术素质。

    就是虎贲与羽林这两支从全国精锐中海选出来的部队,能符合条件的人也不多。

    既然如此,那还玩个蛋!

    对刘彻来说,凡是不能大规模列装和批量制造的军队和装备,都是渣渣。

    将来的战争。不打则以,一打,肯定是用XX海去淹了匈奴人!

    在那样的局面下,就算真有个开无双的吕布。匈奴人估计也只能跪了!

    须卜雕难不明所以,他低头问道:“皇帝因何发笑?”这次情急之下,他居然是用着蹩脚的汉话在问——作为匈奴正使。须卜雕难自然懂汉话。

    刘彻一挥袖子,也没在意须卜雕难忽然会讲汉话这个事情。笑道:“朕就是单纯觉得好笑而已……”

    这句话一出口,须卜雕难的脸都青了。

    好笑?

    是指匈奴无敌的射雕者好笑吗?

    然而。形势比人强,须卜雕难,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刘彻见此情景,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就是故意要用这么一种方式来羞辱一下匈奴的使团。

    只为一件事情——给朝堂上那帮主和的朝臣壮胆!

    让那帮家伙看看,匈奴人,也不是不可以羞辱和打击的。

    身处于刘彻的这个时间点,汉室的主和派们的力量是空前强大的。

    这些大臣,你要说他们是软骨头,卖国贼,那倒未必。

    这些人不过是过去几十年和亲政策下的寄生虫或者说寄生在和亲政策上的官僚而已。

    在政治上,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头,就很难再有回头箭。

    如今这些主和派大臣,已经习惯了和亲,也习惯了跪舔匈奴人,真要一下子让他们站起来,挺直腰杆,去面对匈奴人,刘彻估计一时半会,他们的三观也接受不能。

    所以,刘彻才要这样试探一下匈奴使团,叫那帮主和派知道,匈奴人,其实也怕汉室!

    唯一让刘彻庆幸的事情是,几十年的和亲政策,并未在汉室内部形成一个类似后世天朝跪台办的机构或者说利益集团。

    不然,他就要头疼了。

    现在的话,刘彻清楚,他只需要一步步来,就可以轻易的瓦解掉如今看似强大的主和派官僚体系。

    对匈奴在言辞上表达强烈,这是第一步。

    消灭朝鲜,开疆拓土,这就是第二步了。

    刘彻相信,只要他能征服卫满朝鲜,将汉室疆土拓展到朝鲜半岛上,整个朝局都会发生变化。

    这也是他上台不久,就想打朝鲜主意的根本所在。

    朝鲜国小,兵少,就像一只粉嫩嫩的萝莉,轻柔、体娇,易推倒。

    更关键的是,推了以后还能给自己上个buff,振奋士气,还能练兵。

    有这么多好处,卫家的统治,还想维系,已经基本不可能了。

    “好了,好了……”刘彻看着还在纠结不已的须卜雕难,得意的挥挥手,道:“朕与贵使开玩笑呢!”

    须卜雕难闻言,如蒙大赦一般。他低头问道:“皇帝陛下,外臣这次受吾主之命,前来朝贺陛下登基,主要就是想问一下陛下,是否还会继续秉承贵国两位先帝与我大匈奴之间的盟约?”

    刹那间,整个世界都好似凝固了一般。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刘彻身上。

    刘彻闭着眼睛,靠在御榻上。

    现在的长安,就连三岁孩子都知道,匈奴使团是打着‘朝贺’的幌子,来行讹诈之事实。

    上一次和亲条约重订,不过三年而已!

    但刘彻又能怎样?

    落后就要挨打!

    后世总有人非议汉室的和亲政策,说什么用女子和财帛来换得平安巴巴拉拉什么的。

    但,当刘彻登上皇帝的宝座后。

    他就已经很清楚,暂时来说,和亲政策,依然有它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诚然,主动送钱送物甚至送妹子给匈奴人,这是懦夫的行为。

    可是,假如不送……

    刘彻甚至不需要用大脑思考,就知道,从渔阳到云中,自代北而至燕赵,漫长的汉匈边境,将变成地狱修罗场。

    前世,马邑之谋后,匈奴人就报复性的袭击了渔阳、右北平、云中、代北,造成数千无辜平民死亡。

    对付匈奴这样的恶犬,必须做到一击毙命,至少也要在开战后,就打断他的爪牙。

    不然,数以百万计生活在长城边境附近的平民百姓以及那些还在打基础,还在慢慢成长的牧场,谁去保护,谁能保护?

    是以,和亲还没到撕毁的时候。

    刘彻睁开眼睛,看向须卜雕难,淡淡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汉匈和睦,此亦朕之所愿也。”

    刘彻站起身来,接着道:“只是,一直以来,只问汉嫁公主,不闻单于嫁女,朕以为,恐怕不符两国兄弟之邦,平等交往的规矩吧?请贵使回国转告单于,这一次,汉匈换个和亲方式,请匈奴单于嫁一公主入长安!”

    对于匈奴公主什么的,刘彻其实是一点都不抱希望。

    这只是一个政治表述,也是一个拖延时间的招数。

    毕竟,送了钱,送了物,居然还要送妹子!

    这是刘彻心底很难接受的事情。

    所以,他才抛出这么一个想法,娶一个匈奴单于的女儿。

    这么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而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假如,将来伊稚斜那个家伙真的如历史上一样逆袭成功,那么,汉室,就有了名正言顺,介入匈奴国内,甚至于接收部分匈奴部族的理由和借口了。

    “天单于的名头,朕还是挺喜欢的……”刘彻在心中想着。

    因而,那个匈奴公主是丑是美是傲娇还是三无,都不重要。

    而刘彻也并不担心匈奴人会拒绝这个提议,匈奴人是出了名的喜欢联姻的民族。

    以史书记载来看,匈奴人几乎与所有西域国家都相互联姻,通过联姻来达到操控对方的目的。

    此事唯一的阻力来自于东宫和朝臣。(我的小说《我要做皇帝》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下周要去武汉出差,大概可能会有两天没法码字,所以这两天,我得存点稿子~

第三百九十四节 说服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我要做皇帝》更多支持!

    天子要娶一个匈奴公主?

    这个劲爆的八卦,立刻就在长安传的人尽皆知。

    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而反对最为激烈的,毫无疑问就是东宫的太皇太后与皇太后了。

    “皇帝,汉家天子,华夏贵胄,岂可娶夷狄之女为妃?”太皇太后窦氏,在几个侍女的搀扶下,恨铁不成钢的训斥着。

    刘彻只能低着头,乖乖的听着窦氏的训话。

    还好,薄太后见到这情况,连忙出来打圆场,道:“母后息怒,皇帝或许有自己的想法……”

    “再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纳夷狄入后宫!”太皇太后这次是真的动了真怒了,她拄着拐杖,道:“汉室江山五十有四年,自高皇帝以降,未闻有纳夷狄为妃者,此例一开,哀家将来,如何去九泉之下,面对太宗孝文皇帝,先帝,列祖列宗?”

    刘彻立刻就意识到了:这就是窦氏与薄氏坚决反对的关键!

    对她们两个来说,一个眼睛都瞎了,一个本就关心政治。

    什么社稷天下,国家大事。

    从来不在她们的逻辑思维中。

    她们只关心一件事情——百年后的历史评价以及将来地府与先帝、太宗孝文皇帝相会时的交代。

    明白了这一点,刘彻就知道该怎么说了。

    于是他叩首道:“皇祖母,母后容孙儿禀报:昔者秦国初定。秦人多与西戎通婚联姻,故此。至穆公时,方能拓土千里……”

    他抬头观察了一下窦氏与薄氏的神色。发现,这两位长辈并未露出不耐烦甚至厌恶的神色,才敢继续道:“且,方今之世,以孙儿看来,乃是以父系血统为本,夷狄,虽则豺狼,然。华夏贵胄,迎娶夷狄之女,却是《诗》《书》所推崇之德行!”

    何止是推崇啊,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思维,简直就是鼓励中国人多娶夷狄之女,布种天下,后宫救国!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战争和屠杀,并非是解决一个民族的终极手段。

    把敌人的女性统统抢走,才是消灭它的最终手段!

    当初。西戎何等强大?

    如今西戎在哪里?

    当年的东胡何等强大,如今东胡在哪里?

    这两个昔日强盛的游牧民族,落得今天断子绝孙的下场,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在战争中他们失去了他们所有的女人。

    而匈奴,最初不过是个草原上并不起眼的小部落。

    它能成为今天草原上的霸主,也只因为一件事情——冒顿和老上。帮匈奴的男人抢到了足够多繁衍子孙后代的女性。

    而中国,华夏民族的强大之路。也是从掠夺敌人的女性开始的。

    当周室分封诸侯之时,现在的汉室版图上。遍布着千奇百怪的各种各样的民族。

    南方的荆楚,东方的东夷,吴越的越人,巴蜀的巴人,甚至,中原腹心之处,周王室的家门口就是西戎。

    现在,这些民族哪去了?

    刘彻敢打赌,随便找个中国人,从他的血液dna里都能或多或少的发现,那些当初的东夷、荆楚、越、戎、狄的的基因片段。

    这就是人口战争。

    就如同成吉思汗所说,人生最快意的事情,莫过于到处追杀敌人,抢光他们的土地财富,驾驭他们的马匹,听他们的妻女哭泣和享受他们的女人。

    所谓的民族融合,到最后,其实就是啪啪啪。

    华夏民族,汉族,能存在那么长时间,并在久远的时光中继续存在无数年,关键就在于,中国的男人,尤其是汉人的男人,啪啪啪了足够的女人,生下了足够多去开发和占据土地的孩子。

    没有这个基础,什么伟大的文明,光辉的历史,最终,只能是深埋地下的巴比伦,被风吹雨打的金字塔,还有留存在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

    中国的祖先,对这一点,了解的相当透彻。

    翻开《诗经》,轻易的就能找到种种歌颂中国君子如何如何不凡的句子,而所有的女子,不管怎样美丽,都是倾慕着这些君子。

    中国的女子,基本都是肉烂在锅里,而男人,则是建功立业,三妻四妾,开枝散叶。

    从这个方面来说,后宫救国,应该改叫后宫兴邦。

    所以,才有了那句著名的话: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以刘彻看来,这句话的本意应该是,娶一个外族婆娘回来,那这个婆娘生的孩子,自然是中国人,相反,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