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255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255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的人能把事情办好,赋税收上来,那就是有功!

    在这关中,泥腿子实在活不下去,可以去上林苑租佃嘛……

    刘家天子,总不会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的。

    反正,张端张县尊,是从来没把百姓们看在眼里过。

    他现在的头等大事,就是好好的巴结那位在长安太子宫里当差的恩主少公子。

    在他看来,只要能攀爬上太子的大树,那将来,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哎呀,听说大郎比较喜欢好马,可是,这新丰县去那里找一匹千里马呢?”张端在县衙的后院,头发都快愁白了。

    这时候,忽然,县衙前面传出一阵喧哗声。

    此时已是晚上了,华灯初上之时,县衙的大门按道理早就关闭了。

    是谁那么大胆子,居然敢强闯县衙,他们想造反吗?

    带着怒意,张端站起身来,正要出去看个究竟。

    下一秒,他就呆住了。

    因为,他发现,闯进来的是一群全副武装,甲胄鲜明的打着火把的士兵。

    在关中,能指使得动军队的,只有刘氏!

    其他人,根本没有那个条件!

    汉家祖制,五十人以上的军队调动必须有虎符!

    即使太尉,也不能在没有虎符的情况下,私自调动超过五十以上的军队!

    当年,国舅薄昭,有从龙之功,又是车骑将军,尚且因为矫诏调动军队,私杀臣属,而被逼死!

    何况其他人?

    于是,他赶紧整理一下冠帽,立刻就跪下来,道:“臣新丰令端恭迎天使!”

    然后,张端就听到一个宦官道:“新丰令,跟咱家走一趟吧,太子要见你!”

    “家上……家……上……要见我……”张端听到这个声音,顿时一屁股坐到地上。

    当今监国太子,关中没人不想攀附的。

    可,却没有人愿意被太子用这样的方式请走。

    想想看,这位储君自册立以来,都干了些什么吧?

    跑了一趟河东,结果河东郡守什么的,脑袋掉了一大堆,还搭进了一位诸侯王。

    好好的河东游,最后杀了个人头滚滚。

    然后,在关中,搞了个粮食保护价,最后,按住几个地主商贾一顿胖揍。

    这兔死尚且狐悲,更何况人?

    反正,大家(地主士绅以及官僚)私底下都觉得,这位储君,太没有宽仁之心了。

    大家都是辛辛苦苦,寒窗苦读,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有现在的地位和财富的。

    有事好好商量嘛,何必搞得这么严苛?

    只是,没有人敢把这些想法透露出来,甚至,反而,很多为此腹诽的人,都在巴巴的等着一个能攀附上储君的机会。

    原因很简单,死道友不死贫道呗!

    只要不搞到自己脑袋上,没有人愿意去跟皇室顶牛!

    相反,倘若能攀附到太子身边,那,嘿嘿,杀起人来,没有人会手软!

    因而此刻张端知道,当太子的屠刀架到他脖子上时,没有人会救他。

    即使是曾经的恩主,恐怕也会立刻与他划清界限。

    可他只想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事情,居然要劳动太子来抓他?

    一个小小的县令而已,廷尉衙门一个吏员,足以让他束手就擒。

    何必用这么大阵仗?(未完待续……)

    PS:嗯,决定好了,考虑清楚了,尽快让主角当皇帝,这段剧情,其实是个伏笔~~~~~~~

第三百六十三节 剧变(1)

    刘彻大马金刀的端坐在张姓地主家的大厅上首,此刻,这个客厅内外,灯火通明。

    数以百计的士兵将这个本来还算挺大的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甲胄鲜明,杀气腾腾的士兵,让所有的村民,自然也包括那位张姓地主知道,这哪是两个姓薄的外戚子侄,分明就是姓刘的大爷来了!

    当今天子年少时的种种传说与流言,此刻,完美重新在越马亭的百姓面前。

    没有人不战战兢兢。

    临近人定时分,新丰县县令张端与县尉什么的,一大堆的大大小小的官员,被一队士兵押着来到了这个小小的院子里。

    “臣等叩见家上……”张端微微颤颤的跪下去,与一样倒霉的同僚们,苦着一张脸,无奈的道。

    而随着张端这一跪,越马亭的百姓们,终于知道,自己的猜测是真的。

    原来,那两个打着枳候子侄的年轻人,真个就是当今天子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甚至就是那位已经被宣传神化了的‘太宗孝文皇帝指定的隔代接班人’,当今的监国太子!

    与张端这些恐惧害怕以及颤抖的官僚们不同,农民们一看这情况,顿时就欢呼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天子,总是清明的,是心向百姓的。

    都是那些贪官污吏,蒙蔽了天子。

    现在太子驾临,这些贪官污吏,怕是统统都要掉脑袋了!

    果不其然。众目睽睽之下,端坐于上首的那位年轻的太子,刷的一下站起身来。拿着一柄寒光闪烁的利剑,一步步的走了出来。

    只见,这位汉家的太子殿下,走到跪在他面前的官僚们面前,淡淡的问道:“新丰县县令何在?”

    张端闻言,即使再害怕,也不得不爬出来。叩首道:“臣端在!”

    他似乎想了一下,然后又叩首道:“敢问家上,有何教诲?”

    在张端看来。当务之急是要弄明白,太子究竟是为何发怒?

    才好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或许能蒙混过关也说不定呢?

    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员,张端的机灵和脑筋自然是转的很快的!

    刘彻却只是看了他一眼,嘴角呵呵的笑了一声。道:“你就是新丰令?很好嘛!孤看你很不顺眼!”

    然后。寒光一闪,只见鲜血四溅。

    一颗大好人头顿时掉在了地上,一个身穿着县令冠袍的官员,就这么倒在了地上。

    顿时,整个世界仿佛凝固了一般。

    所有的人,都被吓得忘了呼吸,忘了说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活着。

    一个秩比一千石的上县县令。就这么,没有经过审判。没有经过定罪,甚至没有逮捕,就这么直接被杀了,脑袋在地上打滚,喷涌而出的鲜血,将地面染成了红色,在火把的照耀下,格外的渗人,也格外的让人恐惧。

    刘彻却好整以暇的拿起一块抹布,擦拭了一下,宝剑上沾染的鲜血。

    杀人?

    对于他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说实话,他心里也有些恶心,更有些畏惧。

    毕竟,对于一个锦衣玉食的皇室成员来说,杀人这种事情,确实有些太可怕了。

    然而,新丰县出了这么大丑闻,想不杀人是不可能的。

    真要弄到朝廷上,而这个县令居然还活着。

    那无疑要引发一场地震。

    到时候,为了自己的乌纱帽,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嘿嘿,廷尉、御史大夫和丞相内史以及相关的官员,都会跟刘彻拼命。

    官字两张口,无耻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为了给自己洗白,刘彻相信,这些家伙,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当年,李斯与赵高,不就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居然做出了篡改始皇帝遗诏,赐死公子扶苏,将军蒙恬的事情吗?

    毫不夸张的说,秦国之所以二世而亡,赵高与李斯,绝对立下了汗马功劳!

    是以,刘彻根本不敢去赌,朝臣们会甘心情愿的认罪。

    何况,一下子就让内史廷尉御史大夫甚至丞相一古脑的倒台,这不符合刘家的利益,更不符合刘彻自己的利益。

    于是,这个新丰县县令,无论他是否对此知情,他都必须死!

    而且必须现在立刻死!

    否则,让他活着进了廷尉大牢,天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

    至于刘彻一剑砍下他的脑袋,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不合适。

    朝野肯定要对此议论纷纷。

    但除此之外,刘彻确信,他本人不会有一分一毫的损失,搞不好,皇帝老爹还会嘉奖!

    嘿嘿,当年,皇帝老爹可是在长安闹市一棋盘砸死了吴王太子啊!

    谁见过他为此受到过半分斥责?

    当今之世,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就是最大的道理,这就是最大的正义!

    想清楚这些,刘彻动起手来真是毫无顾忌。

    微微收敛了一下心神,刘彻将手里的剑交给旁边的侍从拿着,然后,冷冷的问道:“本乡的廧夫何在?”

    一个看上去虎背熊腰的小吏,战战兢兢的出列拜道:“臣在……”

    “杀了……”刘彻淡淡的吩咐一声,得到命令的太子侍卫,立即上前,一剑就刺穿了他的胸膛。

    杀个小小的廧夫,刘彻还不至于要亲自动手。

    不然,日后史书上留下一笔孝X皇帝手刃廧夫安融,那还不得让后人笑死?

    随着这两个人头落地,这个事情的司法程序。实际上已经走完了。

    直接责任人和最大的负责人都死了。

    廷尉衙门和御史大夫衙门的官僚,再白痴,也懂得该怎么和稀泥了。

    刘彻背过身子。面朝院内,朗声道:“此二贼,残害地方,迫百姓不举其子,祸国殃民,孤乃代天子杀之,尔等可有异议?”

    废话?

    谁敢异议?

    无数的官僚看着那具倒在地上的尸体。心里面腹诽着。

    于是纷纷叩首:“家上圣明,臣等拜服!”

    虽然还是不太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这一点不妨碍官僚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然事情与自己无关,那赶紧与倒霉蛋划清界限吧!

    “将这二贼的头颅,悬挂到新丰县城城头,让百姓们看看。此等害民之贼的下场!”刘彻吩咐着。

    这道命令。让许多官僚,感觉自己有些牙疼。

    “还真是刘氏的作风啊……”有人感慨着。

    老刘家向来都是这么一个做派,最喜欢的就是杀了人以后把脑袋挂墙头。

    当年,彭越如此,后来的诸吕亦是如此,便是不久前的吴王刘濞的脑袋也是这么一个待遇。

    只是,区区一个县令,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王道。你来给诸位臣工讲一下,这二贼究竟是因何而死的吧?”刘彻挥挥手道。

    王道立即点头。出来把事情讲了一遍。

    老实说,大部分官僚听完,要说有什么触动,那完全是骗人的。

    当今之世,溺婴成风,在大多数的士绅看来,这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甚至,他们中,就有人曾经亲手溺死了自己的孩子。

    这是风俗,也是传统。

    连天子,也管不了!

    只是,这一次,那个姓安的做的确实嚣张了些,在关中,居然都敢这么玩,简直是作死!

    “可惜了张县尊啊……”有人心里叹息着,在这人看来,张端,能力有,手腕有,更难得的是,还是纯正的自己人,他当县令,新丰的地主士绅,受益良多,可惜,就这么死了……

    当然,这些想法,他们没笨到说出来,反而一个个立刻就痛打落水狗。

    一个县尉模样的官员,第一个出列拜道:“家上英明,手刃害民之贼,使新丰黎庶,免遭此二贼荼毒,臣代新丰百姓叩首谢恩!”

    此人一动,其他人立刻跟进。

    当官的,别的事情可能不会,不熟练,但这拍马逢迎,完全不需要学,一个比一个厉害!

    刘彻看着这些乱糟糟的家伙,心里面闪过一丝厌恶的情绪。

    官吏的素质和能力,实在是堪忧啊!

    这要是在大天朝,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国家的二号首长亲自下场杀人,地方的官僚,怎么得也得做个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根据首长的指使,弄出几百甚至几千篇各种花式文章,从三百六十五个角度阐释,为什么那个家伙该死,首长震怒的有道理,天朝百姓有救了。

    然后还有无数个红头文件,N个各种XX讲话精神座谈会和学习讲座。

    可惜,这些官僚此刻除了拍马溜须,竟无一人想到这一关节。

    让刘彻本来准备好的腹稿,好似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难受的要命!

    这还是关中呢!

    可以想见,关东的广大地区,尤其是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官吏素质,要差到什么地步了!

    刘彻估计,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估计,一个县也找不出几个识字的吧?

    局面如此,对官僚的素质期待过高,显然是不现实的。

    没有办法,刘彻只能赤膊上阵,开始循循善诱起来,希望,这些笨蛋里能有一个或者两个稍微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