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200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200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张骞后来能搞到胡椒,则是因为他跑的够远!

    既然匈奴人不知道有胡椒,那就更方便刘彻的行动了。

    刘彻微微一笑,道:“使者,汉匈两国先王约定了,世代昌乐友好,作为兄弟之邦,礼尚往来是应该的……”

    侍从官将刘彻的话翻译过去,须卜雕难和他身后的匈奴人顿时露出一个非常高兴的笑容,刘彻甚至能感觉到,对方看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了类似‘呦西,你的大大的好人!’这样的神色。

    刘彻嘿嘿一笑,接着道:“只是……这花椒我汉室所产也有限的很……”

    刘彻倒起了苦水:“此物需要栽种有高山之上。悉心照料,我汉家也就一郡能产此物,每年所产。不过千余斤……”

    这些基本上半真半假,即使须卜雕难回头去问那些汉奸,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蜀郡的花椒每年能产多少。

    听了翻译过去的话,须卜雕难不由得脸色拉了下去。

    正欲说话。

    就听到刘彻又说了起来。

    “不过……”刘彻卖了个关子:“若是贵国需要,且此物能值钱的话,孤相信,我国的百姓会很乐意多种此物的!”

    听完翻译的话之后。须卜雕难与其他人面面相窥。

    这汉朝的太子,什么时候变成商人了?

    这是在跟他们推销?

    但是……

    匈奴人跟汉朝要东西,什么时候支付过钱了?

    不给?

    匈奴人的思维很简单。你不给我,我就来抢,我就来逼你给我!

    刘彻却摆摆手,笑嘻嘻的道:“贵使。请听孤仔细说……”

    须卜雕难勉强坐下来。保持着匈奴贵族的风范。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在的单于已经下令,只要汉朝不背约,匈奴就不可以攻击汉地。

    这个命令,已经被下达给了所有南部的部落和王庭的贵族。

    不然,此刻,须卜雕难估计早就拂袖而去。找刘彻的老爹去威逼了。

    刘彻微微笑着继续道:“使者请看,我汉家有丝绸。有花椒,更有食盐以及美食,而贵国地大物博,幅员数万里,统御无垠国度,各种特产与珍奇异兽,数之不尽,不如,贵我两国互通有无?”

    刘彻抛出一个让匈奴人无法拒绝的提议,他开口道:“不瞒贵使,我汉家还有一个更加神奇的宝贝——大黄!”

    侍从官翻译过去之后。

    须卜雕难疑惑的看向刘彻,他不明白,刘彻所说的大黄到底有何神奇,竟能令刘彻如此郑重其事。

    刘彻拍了拍手掌,门口的王道立刻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大黄走了进来。

    刘彻拿着那块小小的炮制好的大黄药片,对须卜雕难道:“贵使可知,此物乃是何物,有何功效?”

    刘彻微微笑着,如同魔鬼一般诱惑着:“此物,最善通便,对于一切因肉食中毒以及伤寒所引起的便秘有奇效,更神奇的是,它几乎包治一切因肉食引起的各种疾病!”

    作为一个穿越者,刘彻太清楚大黄对中国以外的民族的重要性了。

    古代中国对西方最重要的商品,除了茶叶、丝绸以及瓷器外,就是大黄!

    这种在中国很寻常的药物,自后来张骞凿开西域以后,就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宠儿。

    甚至在漫长的千余年岁月中,大黄在西方几乎成为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在中世纪,西方商人倘若能获得一小块大黄,立刻就视若珍宝,将之看出自己生命的保障。

    这么说吧,后来老毛子建立的东印度公司,就是靠着从满清那里获取大黄而生存的!

    以至于后世一鸭时林则徐以为,西方人没有了中国的大黄和茶叶,就要拉不出屎,跑不了路。

    咳咳……

    这当然是YY了。

    但,却足以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都离不开大黄的神奇疗效。

    甚至就是在现代,一直信不过中药的西方人,对大黄却网开一面,将之录入药典。

    毫不夸张的说,大黄一出,匈奴人马上就得跪舔刘彻。

    当然不是现在,而是,要等匈奴人尝到大黄的神奇作用以后。

    须卜雕难听完翻译过去的话,再看看那块黄黄的植物根茎,脸上露出不太相信的神色。

    刘彻微微一笑,道:“贵使若不信,可以试试!”

    须卜雕难闻言,立刻就从随行的成员里,找了一个人出来,掰下一小块大黄,对他命令着,看着他吃下去。

    没多久,那人就捂着肚子急匆匆的找人带他去厕所。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了此情此景,须卜雕难再也无法镇静了。

    作为匈奴人,须卜雕难见过太多的贵族因为便秘,饱受折磨,甚至许多大人物就是死于便秘。

    以肉食为主的匈奴贵族阶级,便秘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而任何能对便秘有效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神物!

    须卜雕难此刻心中激动无比,若是能将大黄带回匈奴,立刻就是大功一件!

    不!不!不!

    大黄的作用根本不止于此!

    此刻,在须卜雕难的眼中,那块神奇的黄色植物根茎,比世界上的任何珍宝还要珍贵!

    作为须卜家族的一员,须卜雕难非常清楚,有了大黄,对于他的家族会有多大的助益。

    旁的不说,单单只是控制住大黄的流通,就能让家族进一步的控制麾下的部落。

    想想看,假如只有忠诚的部落,才可以被赐予大黄,甚至进一步将大黄神化成撑犁赐予的神物,那……

    这画面美的须卜雕难都不敢看了!

    这时候,一直在须卜雕难身后的那个年轻的碧眼匈奴人也开口了,他一开口,刘彻就知道,他哪里不对了。

    因为,他的匈奴话非常生硬。

    就好像后世的老外说汉语,中国人讲鸟语一样,一开口,就能听出不同。

    刘彻于是对那个侍从官问道:“他说什么?”

    侍从官恭身道:“回禀家上,此人说,这大黄与花椒,是否可以卖给他?”

    刘彻瞳孔猛然扩大。

    心里面一个声音猛地出现:他不是匈奴人!!!

    但他不是匈奴人,怎么出现在匈奴使者队伍中?

    他是谁?

    他不是匈奴人,怎么拥有与须卜雕难对等甚至隐隐高于须卜雕难的地位?

    倘若是其他人,估计怎么猜都猜不到这人的身份。

    但刘彻却猛的想到了一个国家。

    他知道,这人来自哪里了。

    “他是乌孙人,而且还是乌孙王族!!!!!”刘彻心潮澎湃。

    乌孙与匈奴的关系,就类似后世的米帝之于英国。

    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乌孙的先王猎骄靡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养子,匈奴老上单于的干弟弟,毫不夸张的说,乌孙先王猎骄靡在匈奴拥有着几乎不下于匈奴左右贤王的地位,长久以来,乌孙与匈奴的关系亲密无比。

    甚至于,乌孙本身就是匈奴扶持和培养的一个打手。

    对于乌孙,刘彻太清楚不过了。

    这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

    不想当皇帝的太子绝对不是一个好太子!

    反过来说,不想当老大的马仔,也绝对不是一个好马仔!

    而毫无疑问,乌孙,绝对是一个好马仔!(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二节 挖坑(1)

    刘彻眯着眼睛看了一会那个乌孙人。

    心里头小算盘打的啪啦啪啦的响。

    俗话说的好,只要锄头挥得勤,没有墙角挖不动。

    但是,此刻,却不是一个好时机。

    所以,刘彻呵呵一笑,对侍从官道:“转告他:我国愿意将花椒、大黄以及食盐、丝绸出售给任何能带来类似于黑麻一类我国所没有的物种的人!”

    侍从官翻译过去之后,那个乌孙人很显然非常高兴,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

    他的话说出来以后,须卜雕难的脸色霎时就变得很难看了,立刻就用着另外一种语言与那个乌孙人说了起来。

    刘彻看向侍从官,示意让他翻译。

    那侍从官支支吾吾了一会,才翻译道:“家上,那人说:他有一种比我汉朝还要好的香料,名曰黑椒,另外他还可以提供许多西域的特产……剩下的话,臣就不懂了……”侍从官跪下来谢罪:“请家上赎罪!”

    刘彻听完以后,就呵呵的笑了起来,低声对侍从官道:“起来吧,卿已经表现的很好了!”

    此刻,他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了。

    至于那须卜雕难与那个乌孙人之间的对话,刘彻也能勉强猜到一些内容。

    无非就是那个乌孙人拿出来的那个所谓的黑椒,恐怕须卜雕难听都没听说过,或者知道,但却没想过乌孙人手里有。

    刘彻在心里嘿嘿的笑了两声。

    这个世界上,就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更何况国与国之间?

    谁没有点私藏的东西?

    谁没有自己的小算盘?

    更何况。游牧民族的天性就是有奶就是娘。

    若非是现在汉室的手根本伸不到西域去,刘彻真想在这里面加一剂猛药,好好的给匈奴人上一课。

    不过现在也不差。

    刘彻笑眯眯的看着须卜雕难与那个乌孙人之间争执。

    虽然不懂他们之间在说什么。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比给自己的敌人添堵更爽的吗?

    当然,刘彻也很清楚,乌孙与匈奴之间的紧密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区区的大黄动摇的。

    前世之时,小猪挖了乌孙几十年的墙脚到昭宣时期,才把乌孙人拉上了汉室的战车。

    现在。乌孙与匈奴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

    两者甚至共同作战,共同瓜分战利品。相互之间频繁通婚。

    如此紧密的关系,后世米帝组织的北约加盟国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唯一能作为参考的,大概就是后世地球上近代的英日同盟了。

    须卜雕难与那个乌孙人争辩了一会,最后。似乎达成了妥协。

    那个乌孙人将某样东西交给了须卜雕难。然后,须卜雕难就微笑着面向刘彻,说了两句话。

    侍从官立刻就翻译道:“家上,匈奴使者说,大黄与花椒还有丝绸、食盐,只能由大匈奴撑犁孤涂与汉朝皇帝进行交易!”

    刘彻一听,即使他向来脾气不错,此刻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像这样**裸的威胁和恐吓。重生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尝到!

    然而。刘彻瞥了一眼那个疑似乌孙王室的年轻人,此刻,那人已经没有方才的成竹在胸,变得有些落寞了。

    很显然,他已经被须卜雕难吓住了。

    或者说,是被须卜雕难所代表的匈奴帝国给吓住了。

    这个事实证明,再怎么紧密的同盟,涉及到利益时,还是会有分歧,还是要靠拳头说话!

    很显然,匈奴人绝对不会允许丝绸贸易这种暴利性的垄断商品被他人染指,即使,那个人是自己的小弟!

    更何况,还有同样暴利且还具有政治意义的花椒和大黄以及食盐?

    但是,刘彻低头微微一笑,心道:“这样才好……”

    自从老上单于死后,匈奴人就失去了他们的精神导师和指导这个庞大帝国前进的指路人。

    继任者不管军臣也好,还是之后的伊稚斜也罢,充其量,不过是些有点小聪明的庸才而已。

    纵观整个汉匈战争期间的表现来看,军臣与伊稚斜,明显不及格。

    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甚至昏招迭出。

    使得小猪在汉匈战争的初期,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的实现了夺取河套地区的战略目标,进而压缩整个匈奴的活动空间,为接下来的漠北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期间,霍去病甚至创造了八百骑突袭龙城,毁了匈奴祭祖之地的奇迹!

    军事上如此,政治上更是一把好牌打成了烂牌。

    原本,老上单于花费了一辈子的力气,为匈奴打下了整个西域的地盘,让所有西域诸国,统统臣服。

    结果一个张骞就把匈奴人的后花园搞得鸡飞狗跳,甚至还用棒棒糖拉拢了好多的西域国家,连乌孙这个匈奴自己培养的小弟都动摇了。

    张骞固然厉害。

    但若不是匈奴人过于骄傲自满,对西域诸国,尤其是乌孙这样的强国盘剥过甚,人家犯的着跟匈奴人为敌吗?

    而西域诸国,是匈奴最大的财源!

    “我就再在这上面加一把火吧!”刘彻在心里充满恶意的想着。

    于是他抬起头,对须卜雕难道:“这是自然……”

    于是,刘彻就跟须卜雕难借着翻译,商讨起了具体的交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