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88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188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已至此,就算有什么损失,刘彻觉得,自己也只有捏着鼻子吞下去的这一途径了。

    不然,万一真让那些商人串联了起来,搞砸了秋收后的保护粮也就罢了。

    搞乱了整个关中的秩序,让民怨沸腾,甚至引发民变,那刘彻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晁错似乎也觉得是时候掀开底牌了,他喝了一口茶,微微笑道:“家上,可知臣是哪里人吗?”

    刘彻狐疑的看着他。

    晁错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躬身道:“臣是颍川人,年少时蒙恩师张公不弃,收入门墙之内,平陆候礼公,臣师兄也,蒙其不弃,举臣为太常掌故,这才踏上仕途,一晃就是二十年!”

    晁错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臣幼时,父亲大人为生计奔波于南阳,臣父辈兄弟,大都早夭,唯伯父讳元,遗腹一子,曰进,少时,大兄常常陪伴臣游戏,教臣识字,若兄若父,可叹,斯人已逝!令臣无限唏嘘!”

    刘彻不明白,晁错到底想说什么,但还是附和道:“晁公如今贵为汉家三公,位列人臣之巅,元公若在定然欣慰!”

    晁错闻言,苦笑着摇摇头,道:“臣这一路走来,与天下人为敌,不知多少诸侯,恨不得杀臣而后快!”

    他看向刘彻,笑着道:“臣,早已抱有必死之决心,只愿能完成生平夙愿,辅佐陛下,扫清诸侯尾大不掉之弊政,使得天下安定,我汉家能全心全意,对付匈奴这个华夏大敌,使后人无有被发左袵之忧而已!”

    事实上,既然学的是法家,行的也是法家激进的政策,晁错怎会预知不到自己的下场?

    即使是商君那样,深得君主信赖,结果孝公尸骨未寒,商君就被车裂!

    吴起辅佐楚国,使得楚国一扫颓势,然则,就在楚王的葬礼上被贵族乱箭射死!

    既然已经动手划了贵族诸侯和官僚们的蛋糕,晁错就没想过自己能善终这个问题。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但,晁错自然不是什么圣人,完人。

    他甚至连君子都算不上。

    为达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

    现在,随着他布局的完成,尤其是张欧将要出任丞相,朝堂上削藩之策已经没有任何阻力了。

    他跟诸侯王之间的决战,也就在眼前了!

    是胜是败,就看这一搏了!

    然而,晁错却还是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

    人人都说狡兔三窟。

    晁错自然也要给自己的家族找一个除他之外的靠山。

    刘彻听了晁错的话,也多少有些感触。

    刘彻看的明白,晁错已经有了觉悟了,对于晁错这样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惜自己身家性命的政治家,刘彻还是很佩服的。

    且不论晁错的人品什么的,至少就这一个担当,晁错就甩后世无数政客几十条街!

    在刘彻的意识中,有担当的才是政治家。

    至于那种搞砸了事情,只知道到处推诿,相互推卸责任的家伙,政客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政棍而已!

    “晁公想说什么,尽管直说,只要孤能办到,绝不推诿!”刘彻起身直接给出承诺。

    晁错呵呵一笑,拜道:“臣那个可怜的大兄,遗有外孙女年方十三,臣愿请家上收为暖床铺被之侍!”晁错也不客气,直接干脆的道。

    若非汉室传统,皇室不纳重臣之女,晁错甚至想将自己的女儿也塞到刘彻身边去。

    “此女此刻就在后院,家上可以观之……”晁错抬头微微笑着。

    刘彻却噎住了。

    晁错的意思他当然明白,想要御史大夫衙门出手,收一个晁错堂兄的外孙女就是交易条件。

    可是……

    十三岁……

    这在后世可是犯罪!

    但是,在此时,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十二岁……

    民间一大把十三四岁就当妈的女子……

    汉律更是强制规定,年过十五,还不嫁人,那就要罚款!

    屡教不改的,官府强制婚配!

    所以说,西汉是萝莉控的天堂啊!(未完待续。。)

    ps:  今天好困啊~~~~~~

第两百八十一节 迷雾

    刘彻这时候,自然不会蛋疼到去纠结十三岁到底合法不合法这个问题。

    他此时在权衡着利弊。

    身为太子,刘彻自然很清楚一切都可以交易。

    包括感情、爱情什么的。

    如果有需要,刘彻甚至可以去娶一个凤姐回家贡着。

    但是,晁错的这个要求,却让刘彻很犹豫。

    在西汉,外戚的政治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晁错看得出来,是想在可能的未来,让晁氏走外戚的路子发展。

    但是,刘彻却知道,假如不发生意外,晁错的这个梦想注定是会破灭的。

    别的不说,吴楚之乱一起,晁错的脑袋就会掉地。

    而晁错一死,全家都会被牵连。

    然而,按照游戏规则,跟其有关的所有女性都会被强制要求交出来。

    别说一个什么太子的女人了。

    就是皇帝的宠妃被牵扯进这样的风波里,也要下台,最好的结果甚至只是一杯毒酒。

    不然的话,那些在晁错身体踩了一万脚的人,半夜做梦都会被吓醒!

    到那时候,刘彻是交还是不交呢?

    若是一般的情况,刘彻果断的交出来也没什么。

    一个女人而已嘛!

    但关键是……

    前世晁错死后,特别是吴楚之乱平定后,一大波事后诸葛亮和翻案党就都冒出来了。

    虽然事实证明,这些人也就是些不足道的余孽。

    但在某一段时期里。这些余孽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帮晁错洗清了冤屈,还让皇帝都流下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而在那一个时期里。这帮人毫无疑问的肯定会关注刘彻这个太子交出去的那个晁错的堂外孙女。

    然后……

    堂堂汉家太子,号称太宗孝文皇帝指定的隔代继承人,色厉内荏的纸老虎本质就会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而这对于刘彻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很难解释得清楚得污点,千百年后的史书之上,都会明明白白的记载,更会让人产生出一种太子也不过如此的念头。

    而不交的话。那一大波反晁错联盟的人,包括袁盎在内,晚上睡觉都会觉得很不稳妥。

    这帮人拼命起来的话。别说是刘彻这个太子了,就是他老爹那个天子,也未必能扛得住。

    你要知道,那些在前世把晁错拉下马。然后在其背上踩一万脚的人几乎都是三公九卿一级的大佬啊!

    但是反过来一想的话。刘彻要是死撑着不交人,那就很有可能在未来获得晁错的政治遗产。

    这其中的利弊,一时半会,刘彻真无法决断。

    晁错却不知道,刘彻心里的想法。

    他还以为太子这是在顾忌天子的看法。

    毕竟,汉室的潜规则,两千石以上大臣的亲属,是绝对不会纳入皇室的妃嫔体系之中的。

    于是他道:“家上。此事,臣已经跟陛下说过了……”

    言下之意很清楚。这个事情,皇帝已经点头了。

    刘彻听了,却是心中一动。

    他想起了前世听说的一个故事。

    前世,晁错主持削藩,大抵也就是这个时候左右吧,晁错的父亲从颍川千里迢迢跑来长安,劝说晁错不要再固执的削藩,最后父子二人谁都没办法说服对方,晁错的父亲在绝望之中饮毒酒自杀,临死前对晁错说:“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算算时间,大概也就是在最近吧?

    刘彻不太确定这个故事会在什么时候发生。

    但可以确定的是,晁错的老爹,此刻肯定来长安了!

    也就是说,晁错献自己的堂外孙女,更大的可能性反而是给从颍川来的老爹吃颗定心丸?

    于是,刘彻笑着,试探着问道:“晁公,孤听说,公父自颍川来京,可否为孤引荐一二?”

    晁错闻言,微微一愣。

    他父亲来长安的消息,他除了告诉皇帝和老师张恢还有师兄刘礼外,基本没跟第三个人说过。

    太子是从哪里知道的?

    “臣父此刻在上林苑陪伴陛下左右,家上欲见,恐怕有些难……”晁错低头拜道。

    他的父亲,跟当今天子,颇有些感情。

    这是天子在潜邸时建立起来的交情。

    因此进京后,直接就被天子召去上林苑款待起来了。

    刘彻听完,越发的觉得,前世晁父自杀之事,迷雾重重。

    首先,汉室推崇孝道,再怎么混账糊涂的政治人物,都承受不起不孝罪名的负担。

    而晁错居然顶着老父的压力,甚至在老父在他面前自杀后,依然一意孤行,强力推进削藩,直至其身死。

    在这背后,要是没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怂恿和鼓动,鬼才会信,晁错的老爹,一个乡下的老财主,宅在颍川大半辈子的地主,会将这天下局势洞若烛火,甚至刚烈到以死相劝。

    更诡异的是,晁父死后,晁错几乎就失去了理智,其后发生的事情,跟晁错之前一惯的政治手法完全不像。

    与其说,那时候的晁错是个疯子,倒不如将之看出一头看到红布的公牛。

    晁父死前,晁错还能按部就班的稳步推进削藩的步骤。

    晁父一死,晁错就干出了先削楚国东海郡,再削吴国豫章、会稽两郡这样明摆着逼着吴楚造反的疯狂行动。

    楚国还好,比较削其东海郡,还算的上是师出有名。

    谁叫楚王刘戊那个二货,竟然跟人在太皇太后的葬礼服丧期间饮酒作乐,还私奸某位贵女。

    而且。东海郡在楚国的地盘里不算重要。

    但吴王刘濞的豫章和会稽这一削,就等于是一口气夺走了他最重要的两个郡,三分之二的国土。以及最大的财源!

    这等于就是拿着刀子逼刘濞造反!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晁父自杀。

    可以想象,倘若晁父不死,晁错肯定会一如既往的耐着性子慢慢磨,一刀刀的割下去。

    但晁父之死,却就像一针强兴奋剂,让晁错失去了最基本的理智,不顾一切的逼反吴楚。

    审查前后。不难发现,在这其中推动的人,似乎希望鼓动晁父自杀。为其获得些什么。

    以结果推断的话,作为此事的最终受益者,刘彻的老爹看上去嫌疑很大。

    但是,刘彻知道。自己的老爹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而且他老爹又不是神仙。怎么就知道,逼反了吴楚齐赵,他就一定能赢?

    你要知道,吴国三郡,楚国三郡,加起来就是将近一百城,若算上齐赵诸国,基本上七国就占据了几乎大半个天下。汉室的控制区域,甚至还没叛军的地盘大。

    所以。刘彻感觉,这事情反倒像是吴王刘濞的手尾。

    前世之时,吴楚之乱平定后,汉室俘虏的吴楚大臣,就有着类似,吴王阴为谋逆之类的证词。

    后世太史公所著的史记中也明确记载了:汉廷臣方议削藩,吴王濞恐削地无己……之类的说法。

    这么说来的话,背后的主使者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跟搅屎棍啊……”刘彻摇摇头,刘濞确实是汉室最大的一根搅屎棍了。

    自从他儿子被刘彻老爹一棋盘砸死后,他凡事就跟中央对着干。

    想要谋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彻的皇祖父在的时候,他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错非刘彻的皇祖父一直没给他任何借口和口实,恐怕,刘濞早就跟刘兴居一样叛乱了。

    而现在,蝗虫、彗星等各种天变以及灾害,无疑壮大了刘濞的胆子。

    让其终于下定决心,要迈出那一步了。

    自然的,刘濞又不傻,他当然知道,只靠他的吴国三郡之地,别说跟长安掰腕子了,恐怕前脚刚刚举起叛旗,后脚就会被楚国和长沙以及齐赵给镇压了。

    所以,拉上尽可能的多的诸侯国一起叛乱,无疑是上策。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让那些诸侯王感受到切肤之痛。

    只有诸侯王们真正疼了,才会跟他一起叛乱。

    不然,好好的土皇帝不当,跟着他刘濞一起干这种掉脑袋死全家的活动,那些诸侯王又不是傻子!

    那么还有什么比激怒晁错,让晁错疯了一样的不择手段的削藩更快速的事情?

    这么想着,刘彻就叹了口气。

    从结果来看,刘濞显然是在作死。

    但从目标来看,这却是刘濞唯一的选择。

    不然,晁错真拖个三五年,一点点料理诸侯国们,那他就彻底没有指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