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305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1305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皆是一直顽固保守,抗拒着夏务运动和改革的中坚。

    其中甚至有人还是句犁湖的嫡系。

    但句犁湖看着这些人,冷笑两声,再看着整个会场,高声问道:“还有谁支持‘瓦尔那’?都站出来,本单于想知道,你们为何支持这‘瓦尔那’……”

    立刻便又有十余人出列。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希望在匈奴乃至于整个世界实施等级种姓制度。

    这样,他们与他们的氏族,就永远高贵,永远富庶。

    句犁湖,看着这些贵族,笑了两声,然后转过身去。

    左贤王狐鹿涉已经拔剑而起,数百名忠心耿耿的王庭武士紧随其后。

    会场四周,数千名哲别骑兵呼啸而来,哲别王阳罔率领着他们,将所有部族首领和国王全部控制起来。

    元德八年夏五月,匈奴单于句犁湖于姑衍山碲林大会之际,与左贤王狐鹿涉、哲别王阳罔策划政变。

    囚禁、。杀死、流放所有异己贵族。

    姑衍山上流血三日不止,死者数以千计。

    从此,匈奴改革派占据绝对优势,保守派溃不成军。

    北匈奴轰轰烈烈的夏务运动,由此开端。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节 技术发展与未雨绸缪

    初秋,长安依旧酷热难耐,正午的阳光更是炽烈的有些可怕。

    望着放在案前的一块棉布,刘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军国之重器也!”抚摸着棉布上细细的条纹,感受着其上的细腻手感,刘彻心旷神怡,龙颜大悦!

    “制诏:封大匠张奋为建章君,封大匠何贵为献文君,各赐黄金五百金,宅地一栋……”刘彻对左右尚书郎们吩咐着。

    他没有理由不高兴,也没有理由不兴奋!

    经过长达四年多的不懈摸索和努力改进,少府东西织令的纺织技工们,终于研发出了汉家第一台可以纺织棉纱的纺纱机并且发明了飞梭来织布。

    这意味着什么?

    刘彻再清楚不过了。

    这是机器时代的萌芽,是黎明前的曙光,也是革命的开端!

    棉布和纺织业的兴盛,在事实上来说,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没有纺织业,特别是大型纺织工坊的涌现,工业革命?做梦去吧!

    而纺织业也确实是东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标配。

    宋明时代,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就是发生在江南的手工业作坊,特别是织造作坊之中。

    倘若刘彻没有记错的话,他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大明1556》,其中就有介绍江南织造业兴盛之时,与农业抢人口和土地的情节。

    “下一步,应该全力研发和研制类似‘珍妮纺纱机’的机器!”刘彻在心里告诉自己。

    珍妮纺纱机,是世界上第一台机器。

    没有它,就没有工业革命!

    毫不夸张的说,它的意义还在蒸汽机之上!

    为什么?

    因为,正是它的出现,使得机器第一次被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正是它的出现,使得资本家出现。

    正是它,让羊吃人。

    也是它,主导了之后数百年的工业革命浪潮。

    没有它,就没有了资本主义,就没有工业革命。

    它是一切的缔造者,万物的萌芽,工业的先知。

    而现在汉室的织造业技术,还停留在手工时代。

    现有的纺纱机,只能一次纺出一条纱,而且速度很慢。

    根据少府的报告,现在要织造出一匹棉布,需要三个工人,用时数日。

    少府的东西织室的棉布年产量,现在最多一年十万匹。

    这根本不足以激发工业革命,也不足以影响整个世界。

    这样想着,刘彻便下令:“再诏告东西织室上下:能有作新型纺纱机者,封侯!每多纺纱一条,其食邑增加千户!”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刘彻就不信了,开出如此赏格后,还搞不出类似甚至超越珍妮纺纱机的机器!

    想了想,刘彻又补充道:“将此诏也传给墨苑诸公……”

    加上墨家是为了保险!

    一旦发明出可以高速纺纱的类珍妮纺纱机哪怕纺纱速度暂时不如珍妮纺纱机,刘彻认为也足以推动汉室的工业革命,萌发出资本主义的扩张浪潮。

    一旦纺织业开始兴盛,就一定会促进种植园,尤其是棉花种植园的兴盛。

    像安东地区、饶乐水…辽河流域以及合黎山…河西一带,乃至于西域地区,都是很好的棉花种植地。

    当种植园兴盛,奴隶贸易也就随之兴盛。

    大量棉花会涌入市场,然后进一步促进纺织业。

    纺织业将会大量集中人口,出现雇工数百、数千乃至于数万的密集劳动产业。

    于是,资本家出现了。

    资产阶级随之出现。

    革命也就随之开始。

    它将在短短数十年之内,就席卷整个世界,颠覆一切规则与道德。

    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这些年来刘彻才会耗费巨资,不惜代价的将资源倾斜到东西织室,大力培育工匠,研发技术,一点一滴的在这西元前推进纺织技术的发展与飞跃。

    这也是他所认为的最好的发展方式。

    用钱砸,不惜一切的砸钱!

    只要能够砸出纺织机器,哪怕是原始的纺织机器,那就是胜利!

    而原始的纺织机器,前珍妮纺纱机的时代的那些机器的技术含量怎么样呢?

    事实上,其实并不高。

    甚至珍妮纺纱机本身的技术含量也高不到哪里去。

    而汉室的纺纱技术,本身其实并不低。

    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纺车,只不过这种纺车是用于纺亚麻等粗纤维织物的,并不能用于纺纱棉花。

    过去少府的棉纱是用原始的纺锤,通过手工,一根根的纺纱,效率低耗时长。

    这也导致了过去棉布一直价格居高不下。

    直至复阳候陈嘉的女儿嘉元君陈媛发明了第一台可以用于纺棉纱的纺纱机。

    这种纺纱机采用的是旧纺车的结构,只是做了些改变,使之可以牵引延伸细纱条。

    纺纱效率才得以大大提升,不过,效率依旧较低。

    只是将一匹棉布的织造时间,从一个月缩短到十天!

    直至如今,张奋等织造大匠,终于打破了这个限制。

    发明出全新的高效纺纱机和织布飞梭,棉布的织造效率再次大大提升!

    尤其是织布速度,在飞梭发明后,只要有充足的棉纱,一个熟练的织布女工,可以在一天内织造出三匹棉布!

    随着技术发展,未来,织布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朕若没有记错,后世英国是在1733年发明的飞梭,在1769年出现珍妮纺纱机,1785年出现蒸汽机,1814年发明火车,至1840年基本完成近代工业化……”

    从出现飞梭到彻底完成工业化,实现全机器生产,英国几近用了一百年。

    期间,日不落帝国冉冉升起,并发展到极致。

    “但,朕乃穿越者,汉室工业化速度一定会比英国快!”刘彻在心里盘算着,英国的工业革命,至少在初期是无意识的,也无人主持和主导,甚至差点就胎死腹中假如英国没有对海外扩张,找到无数资源和商品倾销地,它的工业革命根本不可能成功!

    而在汉室,刘彻一直在刻意影响和主持相关技术发展和计划。

    所以,理想估计,汉室的工业革命,很可能只需要不到五十年时间。

    前二十年,是技术积累和资本积累阶段,一旦完成,整个社会就会如脱缰野马,奔驰向前,在数十年内走完英国百年的发展之旅。

    当然,汉室的疆域远比英国本土庞大无数倍,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完全不同。

    想要彻底工业化,也必定会比英国艰难、复杂,甚至将充满曲折。

    刘彻得在现在,就为将来的艰难时代做准备。

    而首先,得找到一个庞大的商品倾销市场!

    没有商品倾斜地,万一发生经济危机,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死人的!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节 最后一战将至

    想起商品倾斜地的问题,刘彻就瘪了瘪嘴唇。

    他清楚,汉与英国的工业革命之路,必然不同。

    不仅仅是因为文化、社会的差异,更是因为不同的国土面积和人口。

    自古以来,中国的人口,就一直是冠绝全球的。

    国土面积,也一向是数一数二的。

    辽阔的国土,繁多的人口,必然导致,中国本身也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也是历史上,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始终无法从萌芽成长起来的关键因素之一。

    假如,本身的市场,就已经足够庞大,何必去冒险拓展域外的市场呢?

    既然生产的东西,本就供不应求,何必费劲脑筋去挖空心思,搞殖民呢?

    倘若坐在家里,就能将商品卖一个高价,为何要去想办法拓展市场?

    所以,一旦中国开始工业革命,那么,本身的庞大市场,便足以支撑起一个繁荣的世界。

    如今,汉家人口几近六千万。

    总户数高达八百万户!

    二三十年后,这个数字可能跨越一亿大关。

    整个地球上,其他所有地区,包括非洲、美洲甚至南极洲的人口加起来,也不一定能有汉室的人口多。

    届时,倘若汉家再取南亚次大陆,控制中亚,并在西域和幕北建立起稳固统治。

    如此,小半个地球,成为汉家疆土。

    这里,聚集了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陆地。

    这样一来,帝国本身就能够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帝国的资本家,可以在帝国的疆土内,卖掉他们的产品,并找到他们需要的工人,还能得到他们需求的任何资源。

    市场、原料、商品,全都在大汉帝国的国内。

    一个无比畸形的怪物,就必将成型。

    它必将是一头前所未见,穷尽一切词汇,也无法形容,无可名状的怪兽。

    就像克苏鲁神话里的那些旧日支配者。

    “也不知,朕是在制造一个奇迹,还是在创造一头毁灭世界的怪物……”刘彻摇了摇头,他的见识和见闻,不足以让他在现在就预见未来的那个世界。

    毕竟,这是一个他所未见过,后世也根本不曾出现的事务。

    一个中国主宰的地球,一个前所未有的,用中国文化武装起来的工业世界。

    发生任何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有可能。

    甚至,便是出现一个完全迥异于后世任何人类政体的意识形态,刘彻也不会觉得稀奇。

    因为,历史是人类的发展创造的。

    再向前推五百年,谁敢拍着胸膛说,五百年后的中国会是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君主独裁王朝呢?

    而中国,恰恰是一个总是创造奇迹的国家,一个能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民族。

    就像现在……

    就像如今在幕南发生的事情。

    经过一整个夏天的镇压和威慑后,整个幕南地区,都已经重新恢复了秩序。

    一个诸夏秩序主导的幕南,正在成形。

    就在前几天,刘彻已经命令义纵将安北都护府迁至南池。

    并在南池一带筑城,建立安北城,为幕南的军政中心。

    同时,大量的汉家贵族子弟,率领家臣和封国领民向着幕南进军。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出塞汉人几近十万,他们迅速的在幕南的各个富庶之地,建立起自己的牧场、封国,甚至建设起城镇和村落。

    太仆衙门也趁势在幕南的几个肥沃地区,建立了牧场,开始蓄养战马和牲畜。

    与此同时,蒙王刘非,也完成了整个中山王国的迁徙工程。

    在一年多时间之中,刘非从中山王国,带走了十五万人口,其中包括千余名大小官吏,上万军人和数万军属,七千多名工匠……

    并在少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河间地建立起十五座大小不一的城市,其王都九原城,甚至规划出了一个可以容纳三十万人口的城市规模!

    同时,刘非还在当地建立起了一整套的水利灌溉工程。

    时隔将近八十余年,中国文化再次照耀河套地区。

    而在合黎山方向,刀间率领的西南夷义兵们,正在合黎山、胭脂山、姑臧山的山区之中,与羌人部族捉迷藏。

    玩的非常嗨皮!

    至少已经肃清了山区之外的羌人部族,迫使残余羌人只能向群山和河西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国的‘义兵’表现最是突出。

    这些本就生活在群山峻岭之中的山地民族,在西方的群山之中,简直如鱼得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