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264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1264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墨士,可以不必遵守墨家的条条框框,他们不管是在家钻研技术也好,还是出门造福百姓也罢,都随便他们。

    这些人与墨家门徒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不能参与墨家内部的钜子选举。

    如此一来,墨家就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加强影响,同时在未来得到许多稳定的门徒来源。

    就像佛教的居士们,总是能给佛教带来大量虔诚信徒甚至是僧侣一样。

    这杨晖是一个真正的墨者。

    他穿着简单的粗布常服,赤脚来到刘彻面前,用长满了老茧的双手,深深的拜道:“臣晖拜见陛下……”

    “卿请起……赐座……”刘彻对于每一个主持重要实验和任务的墨者,都了如指掌,就拿这杨晖来说吧,刘彻知道,他前不久刚刚做了外祖父。

    “这是朕给卿外孙女的礼物……”刘彻让人取来宫中的一件长命锁,交给杨晖:“还请爱卿万勿推辞……”

    杨晖听了,感激不尽,连忙拜道:“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唯以犬马之效,以报陛下深恩!”

    说着就接过了那个长命锁,郑重的将之收了起来。

    刘彻笑着道:“卿,朕之国士也,天下之珍宝,卿为天下,为社稷,舍弃天伦之乐,而投身于污水之中,朕为天下谢卿之劳而已……”

    “臣……”杨晖闻言,已是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卿先起来吧……”刘彻连忙让人扶起杨晖,在他眼里,类似杨晖这样的顶尖墨者,每一个都是国宝,都是中科院院士级别的超级大牛。

    这样的人,每一个人都相当于一整支胸甲骑兵。

    科学就是力量。

    每一次的科学进步,都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的历史。

    自元德元年以来,在这杨晖的主持下,汉室的造纸和印刷技术突飞猛进。

    如今,少府已经可以制造高级宣纸,并且初步掌握了活字印刷技术。

    如今,刘彻更需要杨晖带领他的学徒,与少府的工匠们一道,为他实现一种高端纸料的技术,并且找到一种可以简单但实用的防伪技术。

    所以,刘彻也没有绕圈子,直接道:“这次叫爱卿入宫,是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朕要拜托爱卿……”

    “请陛下吩咐……”杨晖连忙表态:“臣必全力以赴,唯陛下之圣明而为之,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彻连忙道:“卿用不着如此……”

    “卿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太过于专注工作……”刘彻知道,杨晖是一个出了名的工作狂,一旦投入工作之中,有时候甚至会数日不眠不休的工作。

    毕竟,这可是一整支胸甲呢,大汉帝国最宝贵的国宝!

    杨晖却是感动得眼泪直流,胸膛之中更是热血激荡,只恨不得为刘彻去死。

    从来都没有过一个如此对待墨者的君王,哪怕是秦代的君王们,对于墨家也是利用居多,至于推心置腹?乃至于像现在这样以国士待之?

    那就是在说梦话了。

    杨晖深深拜道:“臣一定全力以赴,不负陛下之望!”

    “善……”刘彻站起身来,道:“朕想拜托爱卿,给朕研究一种如今市面上所没有,外人极难仿制,而且可以一眼辨别真伪的纸张或者其他材质的类似纸张造物……”

    “此种造物,不能太贵……另外,不能让人可以随意仿制……”刘彻思考了一下,接着道:“朕会授予爱卿全权,且将爱卿的这个项目列为甲级绝密,卿旦有所求,朕会让少府全力满足!”

    “甲级绝密?”杨晖一听,神色也郑重起来。

    墨苑内部,有多种密级。

    甲级绝密为最高等级的项目,除了钜子和负责该项目的经办人,其他任何人都不可接触类似项目的任何资料和文字。

    同时,甲级绝密项目还是墨苑之中,自由权和资源倾斜最多的项目。

    几乎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和动用任何可以动员的少府资源。

    项目主持人的任何要求,少府都必须无条件满足。

    哪怕是需要少府之外的资源,一般情况下,少府卿也会尽力去满足。

    如今,天子将一个这样的项目交到他手里,杨晖只感觉受宠若惊,责任重大。

    但,他心里还是有些疑虑的。

    如天子所言,一个市面上所没有的,外人可以轻易分辨真伪的而且造价不能太贵的纸张或者类似纸张的造物,就要列为甲级绝密?

    就要倾尽大汉帝国的所有资源去研发?

    这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啊?

    依从墨家古老的训诫和现在改进后的三表法,杨晖不得不问道:“陛下,要造此物,所为何图?”

    对于一个墨者来说,三表法及其紧密相依的原则,是他们坚持不变的道路。

    所以,墨家不会去研究那些于无益天下,无益人民,纯粹只为统治者个人享受或者爱好的东西。

    这是他们的道心,也是他们坚持的原则。

    无论如何,不管面临怎样的困境,一个真正的墨者,是不会去改变这个原则和立场,而迎合统治者的。

    不然,这就不是一个墨家门徒,墨翟传人。

    而是在助纣为虐!

    “朕既然要卿如此去做,自然是为了天下,为了社稷……”刘彻看着杨晖,对他解释道:“卿日后自然知道,卿今日所承担的任务,是何等重要的!”

    杨晖听了这个解释,就喜笑颜开了。

    他知道,天子不会欺骗自己。

    天子也从未欺骗过墨家的人,他从前的所有行为,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有利于天下,有利于社稷的事情,那么,他自然会全心全意的去做。

    当下,杨晖便拜道:“臣谨奉君命,夙兴夜寐,矢志于此!”

    …………………………………………

    杨晖走后不久,就有宦官来报:“陛下,车骑将军求见……”

    “宣!”刘彻微微一笑,吩咐下去,他现在很好奇,义纵打算用什么样的说辞来说服自己?

    义纵很快就来到了刘彻面前,规规矩矩的拜道:“臣纵拜见陛下,吾皇万寿无疆……”

    “车骑将军先起来吧……”刘彻笑眯眯的道:“朕听说车骑将军最近忙的很拉,一回京就到处拜访,将军列侯们也纷纷求见,可谓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啊……”

    义纵一听,冷汗顿时嗖嗖嗖的直下。

    他就算政治敏感再差,也听得出刘彻话里面暗藏的不满和玄机。

    这是在隐约的指责他义纵企图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党,在中国可不是什么好字。

    党者,堂下黑也。

    但他不能解释,这种事情越解释越会拉低自己的身份,甚至可能会给君王留下这货死鸭子嘴硬,不认错的印象。

    而大凡让君王生出这样感觉的人,无论身份多高,地位多高,与君王关系如何密切。

    最终唯一的下场,只能是死!

    当初,秦国的穰候魏冉何等地位?

    他是昭襄王的亲舅舅,一手扶保昭襄王上位的功臣,曾四为秦相,威服天下!

    他的功勋,更是无人能及。

    他提拔和推举了白起,在国内拳打各公子,脚踢旧贵族,在国外威风凛凛,鞭笞楚国,惩戒韩魏,与齐东联合。

    但,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化作乌有。

    魏冉最终的下场是身夺势折而以忧死。

    就连他保举的白起,最终也被昭襄王赐死。

    熟读史书的义纵,自然不会犯这个错误。

    他也不敢犯这个错误。

    他只能拜道:“臣知罪,今后再不会如此招摇……”

    刘彻微微笑道:“朕只是随口一说,卿不要当真……”

    刘彻越是这样说,义纵就越发的害怕。他将头深深埋下,道:“臣本不过河东行剽之人,幸赖陛下不弃,以臣有微末之能而任为大将,受臣以军国之事,臣于陛下,如孺子慕慈父之恩,夙兴夜寐,旦效死而已……”

    “还望陛下明察之……”

    这个刘彻是信的。

    义纵的忠诚,至少在现在,还是毋庸置疑的。

    他也没有理由不忠于刘彻。

    就像武帝朝的卫霍军事外戚一样,义纵与刘彻的关系,是以亲情和恩情为纽带的牢不可破的关系。

    但凡义纵敢有二心,那他害死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他的亲姐姐以及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天子的外甥。

    况且,义纵也不敢。

    所以,刘彻也就敲打敲打他,就将他暂时先放下来,道:“好了,朕与将军之间,就犯不着如此绕圈子,朕知将军,将军知朕,足矣!”

    义纵一听刘彻的话,也放下心里,全身一轻。

    他最害怕的,就是刘彻继续称呼他为卿。

    像这样的私下会面,君臣的相互称呼很关键,足以显示亲疏。

    “陛下待臣恩情深重,臣除誓死效命,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别无他念……”义纵立刻表态:“臣此余生,独愿陛下能服八荒,制**,君临天下而已……”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节 凉州与并州

    “说一下安北都护府的事情吧……”刘彻摆摆手,对义纵道:“朕已经看过将军的奏疏了,将军在奏疏之中说了,要将陇右郡、北地郡、云中郡和九原郡化作一州,而用上郡、太原郡和常山郡化作一州的打算……”

    “朕想听听看,将军为何这么想?”

    安北都护府,是现在汉室在准备之中的,规格最高的一个军事单位。

    安北都护府的架子一旦搭起来,立刻就会在整个北中国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空前强大的战争机构。

    它将总督包括陇右、北地、太原、上郡、云中等拥有大量合格兵源和强大战力的郡县。

    其麾下更节制了包括句注军、飞狐军和楼烦军在内的数支野战部队。

    其总兵力,可能超过三十万,其中骑兵至少十万。

    若是进行总动员,以这一地区完善的动员机制和强大的基层兵源来看,闭着眼睛也能拉出五十万把刺刀。

    几乎可以横扫现在地球上的所有势力。

    是以,为了防止都护府权力过大,出现干涉地方事务,用枪杆子破坏法律和秩序,甚至骑在秩序和法律之上,作威作福。

    刘彻于是命令义纵在筹备都护府的同时,在地方建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州。

    由州来管理民政,而都护府则专心军事。

    从而将都护府衙门变成一个纯粹的军事机构,一个类似后世的大军区的产物。

    都护府,只有军事上的发言权,而州只有行政上的发言权。

    这也是安北都护府拖延到现在,依然不能有效的展开行动的缘故。

    毕竟,北地诸郡的情况错综复杂,各色势力盘根错节。

    许多郡,甚至有着深刻的恩怨纠缠。

    要是将两个死对头,搞到一个州级行政单位之下,那就有好戏看了。

    两者必然天生互怼,州刺史恐怕得焦头烂额。

    另外,州部的建设,还与经济、民生等问题紧紧相依。

    从长远考虑的角度着想,国家假如想要州这个单位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统合好资源,那么一州之中,最好是物产、气候、人文、地理都相差不多。

    这样,州部衙门就可以统筹安排,做好相关的开发准备。

    不然若一地主要是小麦为主粮,而另外一地,则只能具备种植粟米的条件。

    两个地方硬塞到一起,州部衙门怎么去安排相关工作?

    所以,义纵担负的责任很重,工作压力也很大。

    他必须走遍各郡,到各郡地方去看、去调研,去研究,还得关心各郡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和其他人的定义。

    听到刘彻的问题,义纵立刻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他临襟正坐,汇报道:“回禀陛下,臣是这样想的……”

    他将这过去一年多来,自己在北方各郡的见闻以及自己的思考,一一盘出来。

    “陇右、北地诸郡,自先帝以来,就以畜牧和豪杰辈出闻名,地方民风彪悍,且方言相差无几,习性也相同……”

    这个倒是事实,陇右、北地、云中,自汉以后,就一直是决定中国命运和强弱的关键地区。

    陇右军事集团,一直到唐代,都是中国最强大的一个利益集团。

    陇右贵族,更是决定了朝堂政治斗争成败的关键。

    得陇右者得天下。

    “而上郡、太原、常山,地方多山陵,民皆以耕作为主,虽有豪强,但大都为地主,且承平日久,无有兵事……”

    “且夫,大河出九原而自北地入陇右,走青铜峡而入北地,陛下曾训曰:治河当治其上,臣以为,自九原、朔方而下至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