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132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1132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你将不得不时时刻刻面临着两难抉择。

    就像现在的汉室天下,刘彻想要发展和孵化中国的资产阶级,建立建设工业化社会。

    就肯定会带来商贾的崛起和资本的繁荣。

    众所周知的事情是做生意永远比地里刨食赚钱!

    而在这个西元前,更是如此。

    经商的利润之大,大到足以让圣人都把持不住自己内心的平静。

    海量的财富,冲刷着固有社会的认知,更洗涤着新一代人的三观。

    于是……

    无数人开始丢掉了节操,开始利用手里的权去为自己取利益。

    在这个过程里,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做法。

    譬如桃候刘舍,他就让他的几个儿子悄咪咪的弄了几个马甲,然后私底下专门开了几个作坊生产那些专供少府的各种消耗品。

    一年下来,轻轻松松赚个几百万,还不用背负任何道德压力和困境。

    对此,刘彻心知肚明,但没有去管它。

    而有些蠢货,则因为脑子太蠢,所以做的事情,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譬如去年,雒阳尉张珏就蠢到让他的小舅子去挨个通知整个雒阳的商贾你们必须用我得船舶和车马来转运物资。

    结果,被人一纸告到廷尉,全家一起去了监狱旅游……

    是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彻是不管也不行,管的多了,也可能出问题。

    毕竟,未来,类似的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

    只要刘彻还想继续这个孵化资产阶级的游戏,官商合流和官商势力的扩张就不可避免。

    而他若打着‘反腐’的旗号去整治,则肯定会引起官僚贵族集团的反扑。

    刘彻不怕他们的反扑,但害怕这些家伙阳奉阴违,故意捣乱和添堵。

    而且……其实……刘彻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这是资本在中国发展所必然要经的一个过程。

    别说是现在了,再过两千年,中国的资本发展之路,也是如此。

    他之所以如此说,只是为了让周亚夫知道:他这个皇帝清楚局势,明白目前的问题,也知道解决的方案。

    当然,同时,这也是为了忽悠馆陶。

    毕竟,想要融资,不会忽悠怎么行?不会画饼怎么行?

    所以,刘彻痛心疾首的道:“朕忧心于此,日思夜寐,寻求解决之道……”

    “这些日子以来,倒也想到了几个办法……”

    刘彻伸出一根手指头道:“其一:朕计划建立回避制度:既今后所有官员家属都不得在该官员治下经商,或者有产业,如确有产业或者从事经商,则必须对少府、御史申报!”

    官员申报财产,在汉室是常例。

    在过去,在汉室为官,需要达到訾算标准。

    刘彻登基后才废除了这个制度,但选官时,官员依然需要如实上报自己的财产。

    这是有御史大夫衙门监督的,若官员隐瞒财产,轻则丢官,重则去廷尉衙门喝茶。

    这既是监督,其实也是在解开官员家属的束缚。

    衙内什么的,可能会提前出世。

    但刘彻知道,即使他不这么做,衙内们也一定会出现!

    就好比现在儒家嘴上嚷嚷着‘不与民争利’,但在实际上,在史上,与民争利最多的就是儒家的人了。

    毕竟,道德高洁的人,在整个社会,都是少数。

    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是圣人。

    自古,财帛动人心。

    与其树个高大上的牌坊,倒不如立一个粗俗的制度。

    牌坊会倒塌,腐朽,但制度不会。

    尤其是那些一板一眼的制度。

    譬如,当初,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几十年来,谁犯谁死!从不姑息!

    于是,连列侯们都要夹着尾巴做人。

    这可比一万句口号还有用!

    当然了,目前这个制度还要完善、补充,并且经过修饰。

    至少,在用词上不能这么**裸的告诉官员和天下人官员的亲戚可以经商这样的大实话。

    这样的话,儒法会受不了的!

    “其二,朕打算给天下官员加薪,以厚禄养其廉……”刘彻伸出第二个手指道。

    馆陶却是不明所以,她依然没有弄懂,这些与少府剥离盐铁衙门和铸钱衙门有什么关系?

    但在屏风后的周亚夫却已经微微点头了。

    天子提出的这两个举措,第一个有待商榷,他持保留意见,但也不反对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官场和未来的官场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有约束和监督,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至于第二个,厚禄养廉则很符合周亚夫的胃口了。

    毕竟,现在的汉室官员的薪水,还是太少了。

    就以他这个丞相来说吧,虽然食邑一万多户,还是万石岁俸。

    但每年的俸禄和租税加起来也就那么几百万。

    这么点钱,在这个长安城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而下层的两百石、四百石官员,则是倘若不贪污的话,根本连自己的家人都养不活!

    “至于这第三嘛……”刘彻看着馆陶笑眯眯的道:“则是朕要表明朕愿与天下士大夫贵族共治天下的态度的政策朕将把盐铁衙门、铸钱衙门,自少府剥离,其一曰:盐铁司,专营天下盐铁之事,其二曰:钱行,专责发行、铸造以及售卖铜钱、黄金及其他贵重金属……”

    将这张大饼抛出来后,刘彻就笑着问道:“不知道姑姑有没有兴趣?”(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节 谈判(1)

    馆陶听完刘彻的话,已经是跟小鸡啄米一般的不断点头了。

    盐铁衙门的利润,不用多说,是个人都知道!

    这个天下,哪家不吃盐?谁家没有铁?

    馆陶虽然不怎么关注民间的盐铁价格,但有一点她知道现在,她每天吃的盐,一斤就要数百钱!

    在她想来,泥腿子吃的盐,怎么着也得卖了几十钱一斤吧?

    而天下百姓何其多?

    一年每人吃个几斤盐,这钱就滚滚而来!

    至于那铸钱?

    馆陶太了解了!

    当初,邓通与她关系还不错,某次酒后,邓通曾经向她透露,靠着铸钱,一年获利数千万!

    这还是在有吴王的铸钱在竞争的情况下!

    如今,市面上的其他所有铸钱,都已经被汉室的五铢钱打的节节败退。

    要不是五铢钱产量有限,恐怕其他铸钱都会被彻底淘汰出局。

    这铸钱之利,怎么着也得有个几万万吧!

    刘彻看着馆陶,心里微微一笑。

    也就是馆陶,能够这么好忽悠了。

    这个女人,就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主。

    “盐铁司……朕打算将之拆分成一万股,朕自占七千股,余者三千,则以每股百金,对诸侯王、列侯、外戚及两千石招募……”刘彻微笑着道出了自己的计划:“姑姑可愿入股?”

    “这‘股’为何物?”馆陶虽然内心怦然而动,但好歹还是留了一个心眼问道。

    “姑姑可读过《算经》?”刘彻笑着问道。

    馆陶茫然摇头,她哪里有空去念这个算经啊!

    “故折矩,以为句(即勾)广三,股修四,径隅(即弦)五!”刘彻笑着解释道:“就是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边长,朕取其之意,用为量词,以为盐铁司、钱行之术语……”

    在此时,股这词语,也就两个解释。

    一者是大腿,一者是不等边三角形的长边。

    刘彻于是取其后者,作为量词,旁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要能理解就可以了。

    “这‘股’是可以分红的……”刘彻浅浅的道:“譬如,去岁盐铁衙门实报得利十三万万,若依此法而分,则每股可得红利十三万钱……”

    这个十三万钱,让馆陶的心肝都跳动起来。

    她立刻就道:“皇帝,姑姑没有什么钱……但……这几百股的钱,姑姑还是拿得出手的……”

    刘彻听了都快笑死了。

    这几百股,可是几万金啊!

    这还算没钱?

    但馆陶的心里,此刻只有无数的五铢钱在飞舞。

    一股十三万一年,一百股就是一百三十万!

    而她可以去找东宫借一点,再找梁王借一点,再让陈须陈娇兄弟拿钱,凑个一千股的认购金都是有可能的。

    这样,一年可以分一千三百万。

    十年就是一万万三千万!

    这公侯万代不敢想,百代已然足够了!

    这样想着,馆陶感觉整个人都轻了。

    刘彻却是继续忽悠着她:“此外,这钱行也当如此执行,只不过,钱行一股就要五百金……”

    馆陶一听,整个人都傻了。

    一股五百金?

    那一万股岂不是要五百万金了?

    难不成,这铸钱十倍百倍于盐铁之利?

    但她哪里知道,其实若有可能,刘彻不愿意让这个目前成为钱行,未来可能是中央银行的机构,沾染到其他任何私人的资金。

    这个机构,就是刘彻留给自己子孙后代的。

    刘彻打算在汉室成立一个类似于美联储那样的机构。

    但,与美联储不同,这个机构将是由皇室控制,其最高层的管理层,必然都是皇室成员。

    这样,刘氏就控制了汉室的金融。

    这也是他留给子孙的一条退路万一未来,资本势力势大难制,那就垂拱而治,隐于幕后,将国家权力交给大臣和内阁。

    但皇室依然可以依靠金融,控制和影响世界,掌握军队和权力。

    更关键的是刘彻清楚,钱的作用有多大。

    而在未来,他的子孙后代里,可能会出现软蛋、怂包、宅男什么的。

    但只要皇室牢牢控制了金融,那么权臣就翻不了天。

    没有钱的渣渣,会有军队听令?

    当然,这种自私的行径,还有着其他目的。

    刘彻需要在自己之后,这个国家依然能按照他的意愿继续运转至少一百年,以期令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提高到蒸汽革命的后期,点燃电力革命的导火索。

    但,没有钱,这些事情是万万不能做成的。

    当然,你可以说,国家有钱就行了啊。

    但问题是国库里的钱,那里有私人好用?

    就像现在,刘彻去国库拿钱,都要经过廷议,至少要做一下表面文章,但去少府拿钱,却是一纸命令就可以做到。

    这就是公私之间的差别了。

    如今,少府的分崩离析,已经势在必行。

    未来的少府,将会成为一个纯粹的工业机器。

    而它的财权、矿权和税权,则将纷纷剥离。

    有些可以充公,作为国家机构,而有些,则会继续保持它的皇室私人机构的功能。

    而这钱行,这是第一个拿出来的东西。

    同时,也是一个吸引人眼球的东西。

    只有别人都在看它的时候,刘彻才能隐藏其他需要隐藏的东西。

    这就像你看魔术表演,魔术师总会拿东西吸引你注意力一样。

    “这么多啊……”馆陶喃喃的在心里念叨了一下。

    钱行对她的吸引力还不够,主要是价格太高了。

    五倍于盐铁司的投资,产出却不一定有盐铁司高。

    毕竟,天下流通的钱币盘子就这么大。

    少府年年铸钱,一岁不过十万万到十五万万之间。

    而利润却远远不及盐铁。

    所以,馆陶就很聪明的做出了选择:“那我就先认五百‘股’盐铁司的吧……”

    馆陶说完,似乎有些担心刘彻毁约,于是,又迫不及待的补充道:“过两天,我就将钱送来……”

    五百股就是五万金,总重量接近十吨,就是运也得运好几天。

    刘彻看着馆陶,却是微微的笑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盐铁的利润,其实也就是这几年了。

    再过些时间,等到天下人都开始学会了晒盐,等到汉室的生铁产量达到一个限度,等到生铁足够满足市场。

    那么其利润就会直线下跌。

    刘彻从来就没有打算过,吃盐铁官营的本吃到死。

    到现在为止,盐铁衙门的所作所为,都是用远低于其他竞争者的价格或者优惠政策来抢占市场。

    就以粗盐为例,目前盐铁衙门所售卖的最廉价最大量的就是粗盐了。

    这种粗盐,一斤售价不过五钱。

    远远低于其他所有竞争者的成本因为其他人要烧火煮盐,还得制卤。

    于是,私营盐业顿时溃不成军。

    又如铁器,现在盐铁衙门就是靠着量大、质优和价低,同时靠着假民耕具政策抢占市场。

    你私人的铁器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