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110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1110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倒是那些年轻人,年轻的匈奴骑兵。

    无论是将他们斩杀在战场上,还是俘虏他们。

    每多一个,匈奴就要虚弱一分!

    “拿酒来……”薄世笑着道:“今日,吾等为匈奴霸业送终!”

    众将闻言,都是哈哈一笑。

    确实,这一战后,匈奴的霸业就宣告了土崩瓦解。

    从今天开始,匈奴帝国,这个曾经笼罩了中国六十多年的阴霾不复存在。

    现在轮到汉家军人成为匈奴人永生的噩梦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汉家军民,信心爆棚,人人都已经在憧憬未来开拓河西,经营西域的美梦!

    ……………………………………

    与汉军的振奋不同。

    刚刚上位的句犁湖单于,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自己的单于之位的风光。

    就已经不得不面临他即位以来最大的一个危机。

    在他撤兵的命令下达后,整个匈奴,上上下下,数十个部族,人人争先恐后想要北撤。

    这些部族根本就没有将他的命令放在眼里。

    也没有人鸟他。

    大家都只想回家,回到草原,逃离汉朝人。

    倘若是在开阔的草原上,他们这样做,倒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他们现在是在汉朝的坚城之下。

    前方道路被堵塞,他们只能依循古老的小道,渡过渔水,穿越燕山。

    所以,他们悲剧了。

    无数的人和马,堵在了河岸边。

    前面的人走不了,后面的人上不去。

    人马拥挤在一起,推推攘攘。

    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冲突。

    甚至有部族为了争抢渡河的位置而大打出手。

    这让句犁湖一筹莫展,也让他心急如焚。

    “大单于,您先渡河吧……”呼衍当屠冒着大雨,走到了句犁湖面前,说道:“这里的事情,就交给奴才来做吧……”

    “怎么做?”句犁湖冷冷的问道:“左大将有办法?”

    呼衍当屠闻言摇摇头。

    莫说是他,恐怕即使冒顿大单于复生,老上大单于从坟墓爬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也肯定无可奈何。

    现在,各部落的组织和秩序已经彻底瘫痪了。

    许多部族的首领,甚至都已经分不清楚那个是自己的奴才,那个是其他部族的人。

    句犁湖知道,一个处理不好,他这个刚刚上任的单于,恐怕立刻就要被人掀翻了。

    想到这里,句犁湖咬着牙齿,恶狠狠的道:“左大将,你立刻带本单于的亲卫队,去各出弹压,维持秩序,谁敢不从令立杀之!”

    “遵命!”呼衍当屠连忙点头,这也确实是如今唯一的办法了,也很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

    引弓之民,从来都是很难命令和指挥的群体,因为他们的天性就是自由散漫的。

    唯一能够让他们服从的,只有鲜血和杀戮。

    匈奴人也习惯了在皮鞭和屠刀的威慑下听令。

    但问题是现在的单于,还能有多大的威慑能力?

    望着呼衍当屠远去的背影,句犁湖再次下令,说道:“传我的命令给各部贵人和头人立刻抛弃所有辎重、牲畜和伤员、老弱!告诉各部头人,假如不想死,就按本单于说的去做!”

    “遵命!”几个贵族领命而去。

    句犁湖却陷入更深的沉寂之中。

    这一次的撤退的混乱,让他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匈奴必须改革,而且改革的迫切性已经到了不改就要马上灭亡的程度!

    “两百多年前,汉朝的秦孝公变法,得到了商君的辅佐才得以成功……”句犁湖叹着道:“本单于的商君,又在何处?”

    ……………………………………………………

    当呼衍当屠带着单于庭的骑兵,挥舞起屠刀,杀了百来个不听令的人后,河岸边的秩序稍稍好了一些。

    但也仅仅只是稍稍好了一些而已。

    在屠刀和鲜血的震慑下,匈奴各部虽然开始听令了,但效果也就那样。

    原因就在于,这些撤退的部族,不仅仅将奴隶、牧民以及牲畜都带上了。

    有些家伙甚至连穹庐、锅碗还有粮草也带上了。

    这才是现在渔水河岸拥堵的真正元凶。

    毕竟,对于多数部族来说,任何财产都是宝贵的。

    尤其是在南侵没有抢到东西,反而损失惨重的现在,他们现在将所有的东西都看得跟命一样。

    尤其是下面的骑兵和小贵族。

    人人深知,倘若现在就将这些物资丢弃,那么,等待他和他的家人的,唯有在寒冬之中饿死、冻死。

    所以,当句犁湖的命令传到各部族时,立刻就炸锅了。

    “单于这是要做什么?”许多人群情激愤,大声叫骂着:“没了穹庐和锅碗,俺们怎么活?”

    特别是那些小部落的人,脖子都红了。

    这些匈奴帝国的苦哈哈,在这一次南侵是损失最惨的。

    在早期的攻城战,他们是挖掘沟渠和建筑军堡的苦力,是去填汉朝人的护城河的炮灰。

    本就已经损失惨重,十不存三了。

    现在,单于却又让他们丢弃他们赖以为生的牲畜和穹庐。

    这等于是让他们回去后冻死、饿死。

    哪怕是那些大部族,现在也受不了。

    “单于若果真要这样子做?”有贵族威胁着:“我等为了大匈奴出生入死,又是为了谁?”

    甚至还有人直接抽刀,大有一副要跟人拼命的架势。

    句犁湖的使者见状不敢激化矛盾,纷纷回来禀报。

    句犁湖没有办法,他眺望着远方在雨雾里模糊不清的汉朝渔阳塞,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他只能一咬牙,道:“去告诉各部,只要回到草原,本单于一定将他们的损失全部补偿回来!”

    他抬起头,露出一个恶狠狠的面容,说道:“本单于准许各部到西域三十六国之中,尽情发泄,可三日不封刀!”

    西域三十六国,本是匈奴的长期饭票加血袋。

    过去数十年,匈奴人哪怕在长城脚下碰的头破血流,回头就可以找这三十六国吸血,补充自己的损失。

    正因为如此,匈奴人才会留下这三十六国。

    不是因为匈奴人脾气好,而是因为这三十六国就是匈奴的银行。

    是会下金蛋的母鸡。

    所以,匈奴人在西域,虽然盘剥厉害,但却也没有横行无忌,乱开杀戒。

    相反,过去匈奴人甚至给西域诸国提供一张坚实的保护伞。

    在西域各国驻扎的骑田万骑和金山的部族,虽然偶有欺压和劫掠行为,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存在,保护了这些弱小的西域王国免遭来自西方的塞人和康居人的侵袭。

    历史上,正是因为汉匈大战,导致了匈奴力量衰退,所以,西方的塞人和康居人才得以越过金山和葱岭,侵袭西域各国,佛教和拜火教也都是在这个背景下传入西域各国的。

    现在,句犁湖也顾不得西域诸国这只小金蛋的母鸡了。

    毕竟,匈奴现在失血严重,已经不能仅仅吸血就可以挽回了。

    必须杀鸡宰羊,吃一锅十全大补汤,才能堪堪维系住生命,保持住士气,凝聚人心。

    所以,句犁湖也就不管这么多了。

    先吃了西域诸国的肉和骨头,保住匈奴的命再说。

    反正,匈奴现在也有了大夏和康居乃至于更远方的身毒可以吸血。

    而句犁湖的命令,立刻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各部族在得到了这个答复后,虽然都还有疑虑,但却也都按照命令,抛弃了坛坛罐罐和那些不必要的穹庐、伤员以及老弱。

    这让匈奴各部的渡河工作开始变得顺利起来。

    但,也就是稍微有了一点效率。

    数万骑兵,依然拥挤在狭窄的河岸旁边,靠着一个个简陋的羊皮筏子或者木头做的木排过河。

    当雨开始稍微停歇时,匈奴人才不过将数千人送到对岸。

    这个时候,汉军骑兵的先锋,却已经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力。

第一千三百七十节 流血的撤退(2)

    汉军的出现,立刻就让匈奴各部都慌乱了起来。

    呼衍当屠带着军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维系的秩序立刻就开始出现了混乱。

    许多人哭喊着,被后排的人推搡着掉入了冰冷湍急的河流里。

    渔水,可不是什么温顺的河流。

    匈奴人也没有点亮游泳的天赋。

    所以,短短的片刻,就有百余人被激流卷走,好几个筏子都被打翻,连人带筏一起被激流卷走。

    更可怕的是,回家的**,让许多牧民躁动不安。

    他们在人群里推来挤去。

    此刻,整个渔水岸边,不过十余里的河段上,拥挤着数万人和两倍于此的牲畜马匹。

    看上去似乎很长,但实际上,汉代一里不过三百步。

    整条河段的渡河点,其实换算起来,也就几公里而已。

    莫说是在西元前的战争里,便是在后世和平时期,如此密集的人群一个不好,就会引发踩踏事件!

    何况是现在?

    尽管,匈奴贵族和单于庭的军队都极力的想要维系秩序。

    但,这却根本做不到。

    急着回家的牧民们,牵着自己的战马和牲畜,背上还背着坛坛罐罐没错,句犁湖是下令要求抛弃所有辎重。

    但假如下个命令就可以得到执行?

    那还是匈奴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况且,法不责众。

    想要匈奴底层的牧民和小贵族放弃如他们命根子一样的财货,那是做梦!

    各部头人虽然严令约束,还带头丢弃了许多物资。

    但下面的人,却没有几个愿意配合的。

    即使有,也是少数。

    唯有句犁湖的单于王庭本部是切实做到了要求。

    而其他部族,则基本上都将这个命令当成了废话最多做了个样子,抛弃了部分物资而已。

    而且,越小的部族,越穷的部族,这个命令的执行效率越低。

    没办法大部族和单于的亲信部族,嫡系部族,本部,财大气粗,未必看得上这些破铜烂铁。

    但其他广大附庸和中小部族,却不得不跟爱惜命根子一样爱惜他们宝贵的财物。

    单于虽然说了,准许大家伙去西域抢个够。

    但那也要能去才行啊!

    况且,新单于句犁湖,这才刚刚即位,鬼知道他能不能活着回到草原?即使回去了,鬼知道他能坐稳位置?哪怕他坐稳位置了,他也可能毁约。

    但现在,这些带着坛坛罐罐,死也不肯撒手的人,现在终于尝到了苦头。

    因为,后面和左右的人,都在推搡着他。

    无数人都想早点坐上筏子,去到对岸,摆脱汉朝人的威胁。

    而这立刻就在匈奴人里引发了灾难。

    许多人都被左右或者后面的人推到在地,他们身上和手里拖拽的东西,现在成为了他们求生的最大障碍。

    无数人在混乱中被人踩的哇哇大叫。

    有些地方,甚至有成片成片的人群被推到在地。

    句犁湖看到这个局面,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命令各氏族,马上渡河!”他冷着脸下令:“有敢拦我单于庭氏族过河者,杀无赦!”

    句犁湖很清楚,他现在,唯一的本钱就是单于王庭的本部氏族。

    这一万多不过两万的精锐骑兵,是他未来安身立命的本钱。

    其他人都死光了也没有关系,只要这些骑兵在,那他回到草原后,就可以通过收复幕南和幕北部族,重新建立起单于庭的秩序,至少,可以维系住匈奴帝国在幕北和西域的统治!

    “另外,传令让各部贵人和射雕者以及工匠优先渡河,让其他部族做好阻拦汉朝骑兵突袭的准备!”句犁湖说道。

    让领导先走,这是肯定的。

    至于其他人?管他去死!

    当然,句犁湖也很清楚,让这些人去抵挡汉朝人,那是做梦!

    恐怕接触的瞬间,就会全部投降。

    但无所谓了。

    就算是投降,也可以拖延汉朝骑兵的速度!

    ………………………………

    但句犁湖想不到的是早就已经有人投降了。

    在他下令撤退后,十几个幕南部族,没有跟着他北撤,而是趁着混乱,带着部族的人马和牲畜,抬着伤兵和老弱,跪到了渔阳塞下。

    所以,当薄世的骑兵从渔阳塞城出来时,首先遇到的,就是这些来投诚的部族。

    “我等诸部,愿降大汉王师!”十几个部族的首领,狼狈不堪的趴到了薄世身前,说道:“还望将军仁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