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070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1070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情报,不绝于耳,义纵想不熟悉都困难。

    就连此番出征,临行前,天子也特意嘱托过‘若遇匈奴白狼骑,卿当抓住机会,破其军,以此重挫匈奴士气’。

    “徐将军继续……”义纵面色严肃的道。

    白狼骑啊!

    单于的犬牙,号称是匈奴王庭最强的万骑,没有之一。

    曾经和折兰骑兵,一起作为匈奴帝国镇压国运,横压世界的精锐。

    在近些年来,这支骑兵虽然从东方消失了。

    但在西方,它的凶名却足以止小儿夜啼。

    当初,乌孙背叛匈奴,杀乌孙人最狠的,就是这支军队了。

    根据逃到汉室的乌孙人叙述,白狼骑兵,攻破乌孙的部族后,经常会虐杀战俘。

    他们甚至比折兰人还可怕。

    折兰人只是战场上凶狠,下了战场,对于战俘,一般不会轻易下狠手。

    但白狼骑兵就不一样了。

    这支野蛮的骑兵,甚至做过,将所有投降的乌孙妇女剥光了衣服,然后挖掉她们的***掏出心脏活吃的事情。

    连女人这种草原上最值钱的战俘都不放过。

    根本就不能指望,这些家伙,能有什么仁慈或者道德。

    “胥纰军作战,与折兰类似……”徐兴国提醒着汉家将官们:“但他们与折兰人不同,折兰骑兵,打疯了,会不顾生死,但胥纰军一旦打疯了,自己人都杀!九年前,匈奴入寇,破雁门、善无,吾兄率军北上驰援,于代赵之间,遭遇了胥纰军,吾兄率军三千人,在馆陶县以北的冶水列阵,以材官为中军,两翼以刀盾兵,在阵后列强弩一千……”

    “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防御之地……”义纵闻言点点头,这次驰援,他曾经从冶水路过,对当地有所了解,背依冶水的军队,可以凭借当地的山陵和树林,有效防御骑兵的突袭。

    徐兴国也是苦笑着道:“确实,诚如将军所言,一开始,吾兄确实阻滞了匈奴骑兵的突袭……但是,随后,胥纰军出现了……”

    作为亲历过那次战斗的幸存者,徐兴国解开自己的甲胄,露出了自己的胸膛,其上有着数个虽然已经结疤,但依然清晰可见的箭伤疮口。

    “这些伤,全是胥纰人给我留下的记号……”

    回忆着那场战斗,徐兴国说道:“某至今依然记得,胥纰人的冲锋……其前锋完全没有队形,看似鲁莽,但实则相互之间,配合默契,一骑倒下,另一骑立刻补位……而且……胥纰军冲锋,但凡前骑稍有迟疑,其后骑就会拔刀,将迟疑不进者斩杀,其疯狂如斯,实乃某生平所罕见……”

    “若只是如此,不可能冲破我军的防线才对……”义纵听了,问道:“将军,请说一下,这些虏骑的作战特点和作战方式,尽量详细……”

    “诚如君候所言……”将甲胄和衣服重新穿好,徐兴国说道:“若只有疯狂和速度,胥纰军不过是一群不值一提的莽夫罢了……”

    “以前,很多人,包括吾兄,都在见到了这支匈奴骑兵的冲锋后,轻蔑于彼,没有留意,故此屡屡吃亏!”

    义纵也是点点头,靠着蛮劲,或许在单人或者几个人的械斗里,能够有优势。

    但在数千乃至于数万的骑兵合战之中,蛮劲一无是处。

    只要指挥官组织得当,层层阻截,那么,这些蛮子人数再多,再疯狂,也只是送菜而已。

    特别是对于汉军,尤其是纪律性和组织性非常强的汉军主力军团而言。

    一个防御完备,有着基本工事作为依托的营垒,足以在野外,用三千人硬抗一万骑兵一天而不败。

    只要支撑一天,后续援军赶到,即使不能击败敌人,也可以全身而退。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骑兵的射术……”徐兴国心有余悸的道:“这些骑兵,是匈奴单于的依仗,在其他匈奴万骑里,五百骑之中,能有一个射雕者,就已经算精锐了……但,在胥纰军之中,以某当年所见,几乎每十骑就有一个射雕者或者准射雕者!”

    “其箭术精湛,而且准头非常高!”

    “五十步外,就可以做到箭无虚发!”

    “吾兄,就是吃了这个亏……”

    徐兴国闭着眼睛,回忆着自己当日的所见所闻。

    匈奴骑兵,在靠近汉军阵前五十余步外,忽然集体发力,箭如雨下,而且准确度高的惊人。

    前排的材官,在刹那间就倒下了百余人,而且,大半是军官,或者处于关键位置的军人。

    然后,他们忽然向两翼散开,不停的游射,将其的箭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要知道,当时,无论是匈奴还是汉室,都没有马镫和马鞍,骑手要在马背上,而且是高速运动的马背上开弓,本身就很难,一般人都需要放慢速度或者干脆静止,才能开弓。

    但这些匈奴人,却是天生的骑手。

    他们在光滑的马背上,也可以自如开弓。

    当时他的兄长,立刻就因此吃了大亏,前排的材官,损失惨重。

    而后排的弓弩手,射出去的箭矢,却很难对这些散开而且高速机动的骑兵造成威胁。

    他兄长的军队,因此阵型大乱。

    在野战,步兵面对骑兵,一旦阵型混乱,后果可想而知。

    那一战是飞狐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战败。

    三千军队,被匈奴人像赶饺子一样,赶下了冶水。

    死者不计其数,最终,能够活下来的人,只有百余人。

    徐兴国是运气好,他在冰冷的河水中抓到了一块战车的残骸,接着浮力才没有被淹死,即使如此,他在获救后,也足足养了一年,才将伤势养好。

    但他的兄长和其他同袍,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那一次之后,飞狐军足足修养了三年,直到今上即位,才慢慢恢复元气。

    “这么多射雕者!”义纵和其他汉军军官闻言,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匈奴射雕者,即使是在今天,也是汉军的心头大患。

    这些匈奴的神射手,一直就是汉军优先消灭和歼灭的对象。

    从前的大黄弩,现在的神臂弓,都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汉军的所有远程打击武器的攻击顺序,从来都是射雕者…贵族…军官。

    “一定要想个办法,消灭这支白狼骑兵,匈奴的胥纰军!”义纵几乎是立刻就做出了决定。

    射雕者,匈奴最强的士兵,也是匈奴人的中坚。

    哪怕是在汉室,要培养一个神射手,也需要三年以上,同时还需要这个士兵拥有良好的天赋。

    而在匈奴,义纵相信,要求也肯定更苛刻。

    这支胥纰军,恐怕就是匈奴人抽调了全国的精锐,组建起来的军队。

    消灭了他,就等于打断了匈奴人的一条手臂,甚至,等于敲碎了匈奴人的半个身子!

    所以,这支军队,义纵是非歼灭不可!

    甚至,哪怕放过匈奴单于,也要消灭它!

    原因很简单,匈奴人死了一个单于,可以再立一个。

    但,胥纰军却跟折兰一样,应该只有一个,消灭了它,匈奴人起码十年内不可能再组建起来一支同样的骑兵!

    “再来说说另外两个万骑……”义纵也坐直了身子,胥纰军已经如此精锐,另外两个万骑,义纵觉得,恐怕也不会简单到那里去。

    …………………………

    等下应该还有~~~~

    唔……今天有些私事,所以白天没有码字——(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节 抉择(1)

    “另外一支被辨认出来的万骑,是匈奴的左大都尉的直属万骑,号称‘逼落’……”义纵拿着情报问道:“可有人知‘逼落’这个词的意思?”

    有了胥纰军的经历后,义纵再也不敢小瞧这些发言莫名其妙的匈奴万骑了。

    说不定,这也是一支精锐!

    将官们听了,却都是摇摇头。

    他们不是大鸿胪的官员,对匈奴语言,了解不多。

    不过,好在,这次进军,楼烦军也派了几个军官前来作为联络官。

    义纵于是派人去召来那几个楼烦军官,问道:“‘逼落’在匈奴语之中,是何意思?”

    那几个楼烦军官相互看了看,最终,一个颇为壮实的军官拜道:“回禀将军,这支骑兵可是以骷髅为旗?”

    义纵点点头,道:“正是?怎么……这骷髅与‘逼落’有关系?”

    那军官闻言,脸色一变,道:“回禀将军,关系很大……”

    “‘逼落’者,冢也,封土也!”他正色的说道:“此必匈奴左大都尉之直属万骑!”

    “确实!”义纵看着自己手上的那本画满了各种匈奴大纛的册子道:“请壮士为吾等解惑!”

    那军官拜道:“不敢!末将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末将,旧在匈奴,为楼烦之奴,对上层之事,所知甚少,不过,这‘逼落’,却是末将以及其他部族牧民和牧奴最恐惧之骑!”

    他心有余悸的道:“想必将军,应该知道,匈奴,以萨满教为国教,多数贵族都信仰萨满教!”

    义纵点点头,对匈奴人的宗教,汉家也有专门的机构研究和解析。

    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这就是一个反人类反道德没有丝毫怜悯之心的邪教。

    萨满教的教义,原始而野蛮,以人为牺牲,用妇孺和婴儿做祭品,以人皮人骨为法器。

    汉家高层甚至都想不通,这种在中国,早已经绝迹了千年,甚至比越人的巫神和南方的巫蛊信仰还要野蛮,还要愚昧的宗教是怎么在匈奴人之中兴盛的?

    匈奴人怎么不会去反抗呢?

    反正,汉家的贵族和士大夫很难理解这种事情的。

    自西门豹之后,任何敢用人做祭品的信仰和宗教,就被官府严厉打击,视为淫祀,发现就予以摧毁。

    “壮士请继续……”义纵张开手道。

    “这逼落,在匈奴之中,有个绰号,人尽皆知,各部族,都将其称为‘血鬼’又或者‘鬼骑’……”

    这话一出,立刻就有十几位汉军将官嗖的站起身来。

    逼落什么的,汉军不知道。

    但‘鬼骑’之名,却随着元德四年,天子大量赎回被掳走的臣民和同胞,而在天下声名鹊起。

    根据无数被赎回的同胞的叙述和回忆。

    他们在匈奴,最畏惧的,从来不是贵族的鞭子和匈奴人的压迫。

    而是鬼骑。

    鬼骑出则家破人亡。

    这就是一支专门给匈奴的萨满祭司和贵族寻找祭品和法器的军队。

    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汉家同胞的鲜血和血泪。

    现在,汉室已经确认了,在过去六十年,匈奴人所屠的十余座城市里,至少有四座,是这支鬼骑干的。

    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素养,或许在匈奴之中,不是那么强。

    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匈奴各部之中最血腥最疯狂最恶毒同时也是最不能让汉家士民接受的。

    天子曾经下过诏命——匈奴鬼骑,可不留俘虏,尽斩之!

    而这个命令,即使是曾经的鲁儒,也曾经歌颂,也曾经赞美。

    能够让以圣母著称的鲁儒都说好的一道灭绝令。

    就可以想象,这支鬼骑在汉家士大夫和舆论界里的名声已经糟糕到了什么地步了!

    毫不夸张的说,鬼骑,就是现在的纳粹党卫军,731部队。

    他们做的事情,足以让人神共愤,即使倒东海之水,罄南山之竹,也难书其罪!

    最让人们无法接受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些鬼骑,曾经在太原,掘了一千三百五十一座汉家臣民的祖坟,将埋在地下的先人乃至于先贤的棺椁打开,亵渎祖先的尸骨,并且将其做成了法器。

    他们更曾经在回中宫,将一百二十一位汉家婴儿、妇孺的头皮剥下来,制成了一种类似鼓一样的乐器。

    这支军队,这支匈奴骑兵,毫无疑问,已经上了汉家士大夫和贵族甚至天下的必杀名单。

    不止天子,就连鲁儒都觉得,遇到他们,全部杀光,才是对正义对先王的最好交代!

    义纵也是抽出腰间的佩剑,发誓道:“吾对天立誓,绝不会放一个‘逼落’骑兵回去!”

    “传我的将令!凡遇‘逼落’骑兵,务必斩草除根!”

    “诺!”

    所有军官都拜道:“谨奉将命,必斩草除根!”

    这样的敌人,已经不仅仅是汉军之敌,更是天下之敌,人类之敌,不斩尽杀绝,就是对不起惨死在他们手里,连尸骨都要受到亵渎的同胞和先民,就是对不起三王的教诲和先贤的谆谆教导,更对不起自己从小以来受到的教育。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