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068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1068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在河阴,匈奴大军逼近时,他带着自己的兄弟以及袍泽,在十个时辰内,就在汉军营垒前,挖出一条三百步长,五步宽,深达十尺的陷马壕。

    战后结算军功,他被评为‘甲等’,升为校尉。

    还有幸被推荐到了武苑,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隧营培训。

    墨家、法家的大人物们,专门为他上课,少府的许多大匠,也莅临指导,培训他的技能。

    现在,黄仲和他的部下,已经是汉室最优秀的隧营部队之一。

    随着黄仲的一声令下,整个校尉部,五百余名工兵,从马上将驼运的各种工具取下来,立刻伐木,剪除灌木,并且在一处山谷附近,选好了营垒地址,开始建造一个简单的可以抵御骑兵冲击的防御体系。

    包括姗栏、绊马索、箭楼、马匹的蓄养地以及粮草的存放地。

    不过三个时辰,这一切就已经初具规模。

    同时,在营垒前方五十步左右,黄仲还带人挖出了三条纵横交错,可以作为骑兵缓冲地带的沟渠。

    不需要太深,也不需要太长。

    只需要让匈奴骑兵无法快速通过就可以了。

    ………………………………

    当义纵抵达此地时,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初具规模的标准营垒。

    有姗栏,虽然不高,但足以成为依托。

    有骑兵的出击通道,虽然不宽,但,足以让汉军骑兵可以快速通过,更有警戒和瞭望的哨塔矗立在附近的几个制高点上。

    不过,匈奴人也察觉到这一切。

    远方的平原上,数百骑匈奴骑兵的身影一直在徘徊。

    “我军距离要阳都尉所,至少还有八十里……”义纵拿着地图,走到一处刚刚被建立起来的瞭望警戒台,观察着四周。

    他的眉毛微微皱起来。

    通过千里镜,他看的更远,也看到了远方,更多的匈奴骑兵的踪迹。

    而且,远方的道路,那条原本坚固平坦的直道,此刻已经泥泞不堪,面目全非。

    漫山遍野,都是成堆的人畜粪便。

    很显然,在过去数日内,有大量,甚至是超大量的匈奴骑兵,从这里往来。

    现在,义纵虽然不能确定,自己将要面对多少匈奴骑兵。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地,恐怕要打一场血战!

    而这,是义纵所不希望看到的。

    消耗战,对他和他的军队,太不利了。

    义纵很清楚,现在,他与他的军队,只有不足三天的军粮了。

    所以,假如在此与匈奴人硬碰硬的打一场类似河阴之战那样寸土必争的消耗战。

    汉军恐怕撑不了多久!

    还是要通过运动战来调动和蚕食敌人。

    想了想,义纵将自己的亲卫,同时也是他的斥候队的队率张信叫到身前,吩咐道:“张队率,你立刻带全部斥候,去给我将匈奴人的人数和底细摸清楚……”

    “诺!”张信立刻领命而去。

    相比高阙之战,现在,汉军的物资,尤其是特殊物资,供应量更足了。

    在高阙之战,整个汉室仅有不到十具千里镜。

    但在现在,仅仅是义纵就分到了数十具。

    主力的校尉、都尉,几乎人手一副。

    担当侦查和渗透的斥候们,也做到了三人一副。

    这对于汉军来说,是一个巨大优势,这意味着,汉军可以在匈奴人无法观测到他们的地方,就摸清楚匈奴人的底细。

    而匈奴人甚至不会知道,有汉军在观察他们!

    “传令后军,加速前进……”义纵再次下令。

    燕蓟地区在现在,可不比后世。

    毕竟,此地刚刚开始开发不足百五十年而已,期间,经历了秦末的混战和汉初的无序。

    到现在,这里很多山区和地方,都是百里无人烟,甚至许多地方,都没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这片蛮荒之地,让渡过渔水后的汉军饱受折磨。

    走的最快的轻骑,到现在,也仅有五千人抵达了此地。

    剩下的,都还在后面的山陵和小道挣扎跋涉。

    整个队伍,延绵了三四十里长,七八十里宽的广阔山区。

    义纵很清楚,在今天夜幕降临前,他必须让自己的军队和重装备,全部抵达此地,然后进行修整,等到明天拂晓,再决定进攻发现和战略。

    想到这里,义纵也不得不庆幸的拍了拍胸膛。

    他很庆幸,这次进军,自己带上了橐他(骆驼),这种珍奇怪兽,在汉室并不常见,曾经甚至只有上林苑里才有两头——那还是匈奴的老上单于送给汉室的。

    但,在马邑之战和高阙之战,汉室缴获了超过一万匹这种奇怪的异域之畜。

    这种怪异的畜生,在别的方面,可能不如牛马。

    但,在耐力和运输方面,却有着优点,特别是运载胸甲的重装备,很给力。

    这一路上,多亏了这些吃苦耐劳的畜生,不然,汉军的胸甲部队,恐怕至少还要三天,才能抵达此地。

    但现在,却已经可以勉强跟上大部队了。

    只是……

    义纵内心,却还是有些焦虑不安的。

    在他的计划里,他选择穿插到要阳地区,应该会是一场奇袭。

    甚至,只需要数百骑,就可以夺回要阳,同时再奇袭白檀,彻底封锁要水和濡水,断匈奴人的退路。

    从而达到调动和消耗匈奴主力的目的。

    但现在……

    匈奴人在要阳地区却有重兵!

    而且数量不少,根本不可能是几百骑就能够拿下来的。

    这让他的计划破产,运动战,有变成消耗战的可能。

    这是义纵所不愿意看到的。

    …………………………

    但义纵哪里知道,在他的对面,匈奴人也被他的出现吓了一大跳。

    负责在此主持撤离的,原本是呼衍当屠,但现在,呼衍当屠去了渔阳塞下与军臣商议,留下来主持撤离工作的就成了军臣的王庭亲卫队的队长,骨都侯系雩难。

    系雩氏,是匈奴王庭的氏族。

    同时也是单于世世代代的狗腿子。

    在历史上,系雩氏的成员,在汉匈交往的前期,曾经多次作为单于使者,出使长安,与汉高帝、吕后和太宗打交道。

    作为匈奴单于的亲卫,系雩难在得到了发现汉军的踪迹的情报后,一方面立刻派人去给军臣报信,一方面立刻点齐兵马,严正以待。

    与呼衍氏和兰氏、须卜氏这些大氏族不同,系雩氏只是一个依附单于的小氏族。

    历代都是给单于当使者,或者做保镖的。

    并没有什么阵战经验。

    在发现汉军后,系雩难的第一反应,就是收缩兵力,加强警戒,然后才是派军队前去监视和摸清楚汉军的来路和底细。

    由于不清楚这股汉军的人数,更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但系雩难知道,他必须死守要阳,要阳决不能有失。

    不然,匈奴的末日就肯定会降临。

    更何况,他还肩负着要将那二三十万头牲畜送到草原的重任。

    所以,一时间他也很为难。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主子们,现在更加为难。

    …………………………

    “汉朝人果然是冲着要阳去的!”

    “这是要断我们的后路啊!”

    许多匈奴贵族得知了消息后,纷纷议论起来,军臣和他的王庭贵族们,更是神色严峻,因为他们知道,那支出现在要阳的汉军,究竟是什么来路。

    ………………………………

    等下还有,今天三更~(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节 困兽之斗

    此刻,所有的匈奴贵族,都为汉军出现在要阳附近而惊诧、震惊,甚至是恐惧!

    一直想着投降的,自然欣喜若狂,随时准备给新主子来一份大礼。

    但,此事,却也刺激了其他人,尤其是那些对军臣不满,但不愿意投降汉朝的贵族和部族。

    在他们眼里,汉朝这是要赶尽杀绝,不留活路给他们!

    一旦汉军占据了要阳,那么,匈奴主力,就会陷入类似马邑之战那样的可怕危局之战。

    从燕山以下到渔阳塞下的千里土地,将成为匈奴的喋血之地。

    虽然,匈奴人可以选择分散突围。

    汉军必不能守住所有道路。

    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

    算上奴隶和牧民,足足十二万人,数十万头牲畜,一旦陷入溃散,那么,就会成为敌人砧板上的肉。

    尤其是幕北的贵族和王庭的贵族们,亲眼见过这样的可怕场面。

    不过,对象不是自己,而是大月氏、康居和大夏联军。

    当日,在俱战提(极东之亚历山大城),匈奴骑兵,就曾经追杀十数万的溃散联军。

    匈奴骑兵,甚至没有花太大力气,就让这些敢于抵抗的家伙,掉入河水里,跳进山崖,或者跪地投降。

    十几万的联军,能够逃过匈奴骑兵追杀的,十不存一。

    其中大半,居然是自己跳进河里淹死的……

    那些懦夫的尸体,一度将好几条河流堵塞。

    平原和山陵里,到处是尸体。

    匈奴人,可不想,更不愿意,自己变成那样的悲剧。

    “大单于!”原本已经在策划政变的渠落王,现在已经改变主意了,在他的眼里,现在,军臣死不死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他的部族,不能被汉朝人包围在这个可怕的地方,然后被汉朝人当成猪狗的虐杀。

    所以,他长身一拜,道:“请大单于立刻下令,奴才愿为先锋,趁汉朝人立足未稳,调动主力,将他们围杀!”

    “探子所报,汉朝车骑将军所部,最多不过三万骑,而且,他们长途跋涉,人马疲惫,此时正是绞杀他们的最佳机会!”呼衍当屠也说道。

    “大单于,臣弟听说,当年,兰陀辛曾经提议,若汉朝势大难敌,则弃守幕南,退保河西、浚稽山,引诱汉朝分兵,然后集合我匈奴主力,围歼其一部……”夏王也道:“如今,汉朝的车骑将军,自投罗网,大单于,请速速决断!”

    在汉军重压下,匈奴王庭的各部,现在终于放下分歧,一直对敌了!

    没有办法,人人都清楚,一旦这次全军覆没,那就也不要争什么单于位,什么权势了。

    匈奴会迅速衰落,并且陷入四分五裂。

    最重要的是,汉朝军队,很可能会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河西和整个幕南甚至进军西域。

    到那个时候,所有的引弓之民,都将成为汉朝人的奴隶和附庸。

    大家的富贵和权势,都将变成一场空。

    对这些匈奴帝国的大贵族来说,投降汉朝?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楼烦人倒是降了,但楼烦王是个什么下场?

    被汉朝皇帝架空,甚至被打发去了汉朝的沮阳城,读书去了。

    他连个奴隶的生死,都再无法决定。

    所以,这次匈奴南下,很多楼烦贵族都愿意充当内应。

    而看过了楼烦王和楼烦部族的贵族的下场,这些大贵族,哪里还敢投降?

    投降汉朝,再做一个楼烦王?

    他们还没有那么傻!

    现在,被逼到了悬崖上的他们,只能是拼死一博了。

    恐惧和畏惧之情,竟也因此一扫而空。

    军臣看着自己的这些大臣和贵族,心里面也是感觉舒服了一些。

    至少,在现在,他的贵族和大臣们,终于找回了一个匈奴勇士的骄傲和荣誉。

    他站起身来,点点头,说道:“本单于,有罪!”

    他扫视群臣,缓缓的开口,道:“当年,本单于与右贤王有争执,一时气愤,冤杀了右贤王,这是本单于的过错!”

    “这些年来,本单于日夜悔恨,每每想及,因为本单于之故,竟使汉朝坐大,徒使我大匈奴沦落至今!本单于就恨不得杀了自己!”

    群臣闻言,都是愣愣的看着军臣。

    这是匈奴单于第一次对贵族和群臣承认自己的错误。

    许多人一时间都有些恍惚。

    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还是那个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军臣吗?

    但他们那里知道,这是夏王和呼衍当屠,努力劝谏的结果,更是现在,匈奴帝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军臣为了收买人心,拉拢诸部族而不得已做出的决定。

    没有办法,再不这样做,匈奴帝国就真的没救了!

    军臣可不想被汉朝军队抓了,送去长安,然后被自己的女婿当成宠物养起来,甚至被关到笼子里,当成老虎一般,供人欣赏。

    匈奴单于?!

    多稀奇的事情!

    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