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932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932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尚香却先陆逊一步道:“别乱动,让我靠一下……呃,知道我为什么没有亲自上阵吗?其实是刚才我摔倒的时候脚踝扭伤了,这会儿有点使不上劲。

    真是这样吗?天晓得!不过对于此刻的陆逊来说,却也希望孙尚香能够像现在这样靠在自己的身上,反正也有个说得过去的借口是不是?只是换成某些人的话,诂计会叽笑陆逊这是在掩耳盗铃、欲盖弥彰了。当然,在这个时候却也没人会那么不识趣的去招惹这二位。

    而下一刻,孙尚香忽然把陆逊的披风扯了扯,顺手就围到了自己的身上。也不等陆逊开口,孙尚香就解释道:“有点冷,先借我围一下……”

    “……”

    孙尚香这时也查觉到自己好像做了什么过份的事,脸稍稍的红了一下之后就向身后喊道:“梅兰菊竹,帮我取件厚实点的衣物来,顺便再把烫好的酒拿两袋过来。”

    这四个孙尚香的近侍女兵应声领命拿东西去了。只是孙尚香刚才看似合理解释的命令,又哪里能拦阻得住这四个侍女心中已经熊熊燃起的八卦之火?所以相信用不了多久,陆逊与孙尚香今天发生的这点事就会传回夷州,而且在传播之中,也不知道会被无聊的好事之人整出多少的异常版本……

    视线再转回辽东。

    此时的襄平城中,公孙渊正在那里暴跳如雷。到也不为别的,就为高句丽方面,拔奇无法派出援军来帮助公孙渊而大为光火。不但无法派出援军,拔奇反到还希望公孙渊能派兵去高句丽,公孙渊在听到这样的消息的时候差点没气晕过去。

    什么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之类的话自然是没少骂出口,但也只是骂上一骂,借此来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而已。公孙渊又不是笨人,且不说他心知肚明他与拔奇之间本身就是互相利用的那种关系,更主要的是公孙渊在听了拔奇派来的使者对高句丽的沿海所受到的攻击的描述之后,马上就明白这是陆仁在高句丽那边搞的鬼,目的就是要牵制住高句丽可能会对公孙渊进行增援。

    而此时的公孙渊真的是怕了。本身就已经被陆仁给整得够呛,苦头没少吃,现在又听说他原本可以借调的援军居然都被陆仁给算计了,公孙渊的心头忽然泛起了深之又深的无力感……

卷三 第一百七十一回 收拢民心

    建安二十年,十一月。

    这时已经是冬季了,而辽东地处北境,到了这个时节已经有大雪降下,各处也因此都是一片片的素白。

    在某条前往乐浪的道路上,有那么十几号的人正在一间残破的房屋中,彼此都挤在了一起以求取暖。辽东这边的严冬可不是开玩笑的,说是“呵气成冰”可能都不足为过,而这十几号人原本是襄平一带的百姓,之前为了躲避战乱和夫馀的劫掠而躲进了山林之中。

    只是这样的躲避在冬季来临之前还好说,一但冬季来临,他们也支撑不住。要知道他们本身就因为今年的战乱没能有什么收成,夫馀趁乱来袭的时候,他们也不得不扔下了本来就不多的赖以为生的家当而躲了起来。缺衣少食之下,北方这漫长且严寒的冬季,叫他们怎么度过?

    几乎是在临近绝望的时候,他们总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就是公孙恭在乐浪发出了榜文,召集为今年战乱所苦的百姓去乐浪。只要到了乐浪,公孙恭自然会安顿好大家。

    这按说是好事吧?可惜的是公孙恭原本在辽东百姓的心中也不怎么样,具体的说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坏人,但也不是什么好鸟,所以有不少百姓对此都是持以了怀疑的态度。

    只是到了现在的这个份上,再怀疑又能怎么样?肚子饿着、身上冻着的,要是一点行动都没有的话,用不了几天可能就得变成山野之间的一具冰冷尸体。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去乐浪那里看看有没有活路,至少公孙恭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好鸟,却也没有过什么恶名不是吗?

    再说得过火一点,公孙恭或许是想借此来召集辽东百姓中的青壮来扩充军兵,什么赈济百姓之类的话不过是托辞与借口。但有个青壮子弟被征了兵,好歹也能领到一份口粮,拿回来给家里人分一分的话多少能填一填肚子,吃个半饥不饱。然后再想想别的办法,撑过了这个冬天的话就有希望了。哪怕再退一步来说,一家人里面总得保住那么几个人吧?

    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这十几号人就聚在了一起并且向乐浪进发。而在现在的辽东,像他们这样的百姓还有很多很多,这十几号人不过是其中的几个而已。只是这十几号人的运气有点背,在来的路上迷了路,好不容易找到路并且走到这里的时候,本来就不多的食物也已经吃完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在这里躲躲风雪,然后把最后的一点可怜的物资都交给了两个青壮之人,让他们赶去乐浪,看看能不能像榜文上所说的那样,最后领着人来把他们接去乐浪。如果不行的话,好歹也算是保住了两个青壮子弟,但留在这里的人就……

    风大雪大,一行人又都没有了力气,甚至想再去外面收集一点可供取暖用的干柴干草都变得十分艰难。所以此刻也只能是选择了挤在一起互相取暖。而按照现在的这个样子,他们还能支撑多久,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此时此刻,他们谁都没有说话,一是没有力气再去开口,二是绝望的念头已经在他们的心头渐渐的升涌了起来,所以气氛显得沉寂而压抑。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残破的屋外传来了一个有如银铃般悦耳,却又带着些稚嫩的少女声音:“老哥你慢点!等等我啊!!”

    “小雨你好慢!”

    “少爷!小姐!!你们小心着点啊!!!”

    屋内的人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目光就顿时一亮。他们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忽然间听到有人好像是路过这里,那么去求一求这路过的人,也许能给自己带来一线的生机呢?而这些人虽然在冻饿之下已经全无气力,但总还有一两个身体较好,能激发出一点身上最后的气力人的。所以此刻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年轻的女子离开了人堆,手脚并用的爬到了破屋的门前,向着刚才的声音传来的方向拼尽气力的挥了挥手,已然沙哑的喉间也勉强的喊出了一声:“救命!”

    因为没有了力气,这原本就很沙哑的声音并不大,甚至喊出这声“救命”的年轻女子都在怀疑对方能不能听得到。但也许是上天眷顾了她,她的这声“救命”被对方给隐约的听到了。而且在下一刻,就有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和一个年纪与之相仿的少女在向这边靠了过来。

    只是还没等这少年和少女再靠近一点,明显是随从的十几号人也跟了上来,为首之人则是忙不迭的拦住了想要过去的少年和少女:“少爷、小姐,不可大意!”

    那少爷远远的望了一眼,摇头道:“应该不会有诈。我又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孩子,饥寒交加的流民见得可多了。”

    为首之人连连摇头道:“话虽如此,小心一点总不会有错。再说既然有随从在,你又何必亲自过去?”

    少爷耸了耸肩:“好吧好吧,听你的就是了。”

    有这么两句话的功夫,已经有随从赶到了破屋那里,只几眼就看明白了破屋里的情况。反过来呼救之人虽然求援之心急切,但也不免会带上几分防备之心,自然也少不了要多看对方几眼。而这一看之下,呼救之人也是大为惊奇,因为来的这些人并没有骡马之类的座骑,却在脚上绑了个有点怪怪的玩意儿,而在他们的手里则是拿着两根长长的……拐棍?可也不太像啊!

    正不明就里间,探查情况的随从已经回头打出了没有问题的手势,那少爷、小姐,还有为首之人就带着人都赶了过来。而在这时,呼救之人到是明白了这些人手上和脚上的东西是有什么用处来着……好吧,说白了其实就是雪橇。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这些念头在呼救之人的脑海中划过时也不过就是一瞬间的事而已。现在看到对方都靠了过来,呼救之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求求各位,快、快救救我们……”

    很努力的想变趴为跪再向对方磕头,但是身上却实在是没有了力气,所以是一下就瘫趴在了地上,都无力再将身子支撑起来。

    那少爷一看这情况就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吩咐道:“快!救人要紧!!”

    一众的随从纷纷作动,而在他们的身上倒也带着不少的食物,就是有几样玩意儿拿出来之后吧,让屋里的难民有点看不懂是什么东西。

    另外也不知怎么的,破屋内早已熄灭的火堆被随从们三下两下的就给重新点燃了,不过这回难民们到是看明白了随从生火用的是火柴。

    可别小看火柴这玩意儿,在华夏的近代史中,西方列强们虽然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华夏的国门,但想要占据华夏的市场却还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华夏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所导致的自给自足的能力太强了,西方列强的很多玩意儿根本就塞不进来。所以到最后塞进来的是什么?是鸦片!

    不过抛开鸦片这种万恶的东西不说,真正具有冲击力并且打开了华夏市场的反到是一些小东西,火柴可就是其中的一种,甚至后来还得来了“洋火”这样的称呼。

    好吧,不扯得太远,只说陆仁这家伙清楚这里面的门道,而且火柴这玩意儿对火药的工艺要求也不高,手头上又有得是可以进行这种轻体力流水线工作的女工,所以火柴这玩意儿一直是夷州的高销量生活用品之一,典型的本小利薄却卖得相当的多。毕竟在那个时代,火柴这玩意儿你知道能提升多大的便利吗?

    而在辽东这边,这种气候相对寒冷的地方对生火的需求更大,而火柴又不贵,几个小钱就能买一盒,所以非常受辽东百姓们的欢迎。稍微有点条件的,家里放个一箱慢慢用都是常事,也因此此刻破屋里的难民见了火柴并不意外。真正让他们感到意外的,却是随从也不知道是往火堆上浇了点什么东西,那火势唰的一下就起来了……嗯,其实是助燃用的酒精。不过这玩意儿目前还是属于夷州的军需品,没怎么对外销售。

    火堆点燃,加上另有随从去收集了一些干柴干草回来,破屋之中很快就暖和了许多。再看那少爷一瞥眼,见某个随从正想把身上的干粮递给难民,马上就出声阻拦道:“等等,先不能给他们吃的东西。”

    随从一怔,手上的动作自然就停了下来,而难民们都处在那种快要冻饿而死的状态了,此刻见到了食物却听说不能给他们吃,一时之间眼珠子都快红了。这是他们的身上没了力气,不然扑上来把食物抢走的可能性都会非常之大。

    这少爷似乎是很懂这方面的事情,看了看难民们通红的双眼,赶紧的解释道:“别误会,我不是不给你们吃……”

    话没说完,之前那还有点力气且爬到门口那里呼救的年轻女子就急道:“这位小公子,求求你了,我们都快饿死了……只要你肯救我们,奴家日后定然……”

    那少爷哭笑不得的摆摆手打断了年轻女子的话:“都什么跟什么啊!听我说完!你们都饿得太狠了,要是直接把干粮给你们吃,你们很容易就噎住甚至闹出事来。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你们再忍一忍,等我们把雪水煮开,把干粮煮化成粥糊你们再吃。”

    难民们这才明白少爷其实是一番好意,自然就没了脾气,然后就眼巴巴的看着火堆上的锅,巴不得锅中的雪马上就变成一锅开水。

    不过那少爷到也没有让大家都这么干等着,而是解下了随身的一个小水袋,放在火堆旁稍稍的烘烤了一下之后就来到了那年轻女子的身边,然后一手扶起了年轻女子的头,另一手把水袋的袋口对向了年轻女子的嘴。而水袋的盖已拧开,年轻女子闻到的是水袋中飘出的酒香。

    “先喝几口,暖暖身子和肠胃。”

    其实哪里还用这少爷多嘴?这年轻女子在少爷的话才说到一半的时候就忙不迭的把嘴凑了上去,可是因为喝得太急,立马就被呛到了。而她这一咳,这少爷也也赶紧的放下水袋,顺手帮这年轻女子拍起了胸口。

    可能是因为这少爷看上去不过十岁出点头的年纪,还是个小孩子的缘故,这些难民对此到也没有不对的感觉,却没有注意到这少爷的那些随从人员,还就此刻就站在这少爷旁边的那个年纪相仿的少女,都向这少爷递去了一个既好笑又鄙视的目光。

    这少爷一抬头,正好和这些目光撞到了一起。干笑了一下,马上就吩咐道:“都愣着干嘛?都把身上带着的酒先烘烤一下再给他们灌几口,让他们暖暖身子和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