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845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845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度根自尽了。而随着步度根的自尽,菊花港下的这场仗终于算是划上了个句号。

    真心投降的也好,假意投降的也罢,反正这会儿是一股脑的全都投降了。按战后的清点,步度根带来了五万多的人马,最后投降的也有三万多近四万。其余的那些,不说也罢。

    辽西的冬季很长,而这会儿是腊月底,距离春暖雪消至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三万近四万的降兵,至少也得在菊花港这里再呆上两个月才能回草原上去,那么如何安置他们的事情就摆上了台面。

    不过这个事并不算什么难事。以菊花港的物资储备,再来个四五万的人马都不成问题,更何况真有必要的话,拍个电报给陆仁,陆仁那头马上就可以组织舰队加送物资。

    于是乎在菊花港附近的某个地方新立起了几座大营,算是暂时安置这几万人马的营区。而这几万人所需的物资,自然是由菊花港这里运送给他们。顺便还得说一句,这几万人自从那一夜被“春雷轰炸”了一番之后,有很多人就没能再吃过几顿饱饭,现在一投降拓跋玉不但饭管饱,还能分配到一定数量的零食和酒,不由得都齐声大唿拓跋女神果然言而有信,恨自己为什么没能早点投靠到拓跋女神的身边。

    当然这三四万的人也不能白养着。如果只是花销些钱粮什么的到也没什么,可是几万人马在至少两个月的时间里都吃饱了没事的无所事事,指不定这些饱暖了的家伙又得闹出什么点什么事情出来。再说这可是几万的青壮劳力,此时不用那何时再用?

    所以在拓跋玉的号召之下,这几万人就开始了他们的“劳动改造”……好吧,就是叫他们去修补和扩建菊花港去了。修补不用多说,前后打了两个月的仗,被破坏之后要修补的地方不是一点半点,这个其实到不用投降的几万人来做些什么,主要的工程是扩建,因为扩建还关系到如何拉拢这些鲜卑部族的问题。

    简单点说,按照陆仁的计划,拓跋玉要尽可能的拉拢鲜卑部族。而既然是要拉拢与调用,当然不能让他们还回到草原上去到处晃悠,而是应该留在拓跋玉的身边。既然是要留在拓跋玉的身边,那就自然要给他们整出一块可以供他们长期定居的地头。现在这么多的劳动力在这里,让他们自己去修建,同时在修建的过程中让他们尝到一些定居的好处,自然而然的就比较容易吸引他们改游牧为定居。

    当然了,要他们去修建的时候可不是用奴役的方式,而是在包吃包住的前题之下按工计酬,说白了就是计件算工资。那些部族头领在这时候就变成了类似于后世的“包工头”一般的角色,你们修建好了多少地头就算给你们多少的工钱。而这些工钱嘛,欢迎你们在休假的时候到菊花港的市集里面来消费。另外你也可以在春暖雪消,准备回草原上去的时候,用这些钱买够你们想买的东西带回草原,菊花港绝不阻拦。

    于是乎,在这寒冬腊月之中,菊花港的里里外外闹出了一场大建设的活动,几万降卒的生活习惯也在赵雨等人有意的引导之下,有点开始往夷州型的生活方式靠拢。话又说回来,有安稳富足的小日子过,又有几个人愿意去打打杀杀?到不是说没有,而是那样的人太少,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更愿意平静详和一些。

    而在往夷州型的生活方式的诸多细节之中,最让这些降卒感兴趣的是两件事,头一件当然是拓跋玉正儿八经开的演唱会,几万人围着舞台跟着拓跋玉一起嗨的那种场面就不说了;而另外一件说出来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居然是泡澡堂子……反正后来陆仁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看错了。因为据陆仁所知,草原上的民族好像是有不洗澡的风俗习惯的吧?(未完待续。。)

卷三 第九十五回 请君入套

    时间得先回到一下那天夜里慕容紫英带兵出城去收拢叛乱的敌军的那个时候。

    这时虽然是深夜时分,但因为是腊月临近新年的时候,陆仁手边诸如年终总结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事情非常的多,所以在收到赵雨拍来的加急电报的时候,陆仁正在和雪莉、荀、刘晔、甄宓他们商量着事情。等到侍从急匆匆的把电报送到陆仁的手中,陆仁看了几眼就一拍桌子,气苦道:“我靠!怎么这就打成决战了!?”

    众人皆不解其意,陆仁就把电报交给众人传阅。雪莉和甄宓到也罢了,荀和刘晔都是战略大师级的人物,看完了电报之后都不由得皱了皱眉。

    不多时电报转回了陆仁的手中,刘晔便沉吟道:“我觉得赵雨他们决定趁此机会出击也并没有错。步度根那边内乱已生,就好比是一锅已经煮热的油,只要有一滴水滴下去,就肯定会是大乱之局。只是我们都没有想到这步度根竟然会亲自去射袭拓跋玉,结果却激得上万的鲜卑子弟生出叛乱。”

    陆仁摇头干笑道:“所以我说千万不要小看了偶像们的影响力。这么说吧,假如说我们家小兰在没有做错什么事情的情况下,我吃饱了没事跑上台上扇小兰一记耳光,那你们说夷州的民众们会怎么看我?”

    在场的几个人没好气的望了陆仁一眼,各自摇头。不过陆仁没过多的理会他们,曲指敲了敲桌案道:“现在回电让赵雨他们别去打还来得及吗?”

    荀和刘晔都摇了摇头。陆仁的意思他们明白,赵雨他们在菊花港依坚城而拒守,其实在进入冬季并且烧掉了步度根许多的粮草之后就已经占据了上风,真要是想取胜的话只要找到个合适的机会发动一次全面性的攻击就可以了。

    之所以一直这么拖着,其一是想采用细嚼慢咽的方法把步度根身边的那些鲜卑部族给一个一个的吸纳过来并且消化掉,另一个目的就是想借着拖延战局的方式来向外界显示陆仁在辽西地区的军事实力不足,让老曹那头认为不用担心陆仁,可以安安心心的出兵汉中。

    事实上按照陆仁这里收到的情报,老曹在经过了这一年的时间基本稳固了魏国的情况之后,已经在做于次年开春就去攻打汉中的准备。你说在这个节骨眼上,陆仁这头突然就把步度根的几万人马给摆平了,那放到老曹那头,老曹会怎么想?这要是万了个一的老曹觉得陆仁在辽西对他老曹的地盘很有威胁性,连带着就暂时放弃了进攻汉中的打算,转为防备在辽西发展的陆仁,那陆仁接下来的一些事也不太好做。

    要知道老曹的地盘主要是在河北一带,大本营邺城就是后来的河北省临漳,距离陆仁在辽西的主要目标柳城,也就是后来的辽宁省锦州市说近不近,说远也并不算太远。而且山海关这个重要的关口是握在了老曹的手里,老曹真要是出兵去对付陆仁在辽西的地头,陆仁很难应付得了。

    再看荀和刘晔各自叹了口气,随即荀向陆仁开口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好像是陈琳当初说过的话吧?义浩,步度根那里会因为步度根的这一箭而引发出叛乱,本来就是我们都没能想到的事情,而关键之处则在于那众多的鲜卑子弟是为了拓跋玉遇袭一事而生出叛乱,这个时候赵雨他们如果不及时的出兵接应,任由步度根把他们给镇压下来的话,那么那些鲜卑子弟恐怕就会因此而对拓跋玉寒了心。这心一寒下来,回过头来再想让拓跋玉去对他们生出些什么影响可就难上加难了。”

    陆仁点了点头,心说这个事到有点像现代社会中某些偶像人物在做了什么对不起粉丝的事情之后,马上就会被粉丝们给抛弃的事。而这个偶像人物再想把粉丝们给召回来,基本上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很没来由的,陆仁还连带着想起了当初的某个“门”的事件,涉“门”的两位女偶像其声望形像一落千丈,基本上就宣判了她们从艺道路的“死刑”。现在那些鲜卑子弟是为了拓跋玉遇袭的事情而发生了叛乱,拓跋玉要是在这个时候不出一下头,那以后再想去号召那些鲜卑子弟不就成了扯淡的事情了吗?换句话说,从日后的长远角度来看,这场意外的决战是不想打都得打了。

    再说得不客气点,这会儿算一算时间,诂计慕容紫英那头早都带着三千精骑出城,在步度根那里打得不亦乐乎了,就算是陆仁想叫也叫不回来。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陆仁回转过身去看墙上的地图,双眉紧锁间向荀等人问道:“那接下来怎么办?”

    荀沉吟道:“没什么怎么办的,毕竟步度根本来也是我们要灭掉的家伙,现在有这样的机会灭了就灭了吧,我们到是可以借此来向天子上表请功,就说我们在辽西大破胡虏,尽收胡众十余万。”

    陆仁当时就愣了:“上表请功?尽收胡众十余万?荀公,你这是怕老曹不知道我们摆平了辽西的一个大头是不是?”

    荀摇头道:“事已至此,瞒之无用,再说也瞒不住。相比之下,到不如我们大肆鼓吹,吹嘘得越是离谱越好。义浩,曹孟德生性多疑,我们现在已经这样了,要是藏着瞒着,或许反而会被曹孟德看出点什么。但是反过来,我们故意的吹嘘夸大,以曹孟德的心性,到很有可能会认为是我们的心虚之举。”

    陆仁“哦”了一声,表示明白了荀的用意。

    荀捋了捋胡须,接着道:“现在是腊月,辽西那边正是隆冬严寒之季,而这一仗之后想必会有大批的归降之众,得让赵雨他们好好的安顿一下。在稍作接纳之后,应该在春暖雪融之后让归降之众先回到北方草原上去,一则好让曹孟德心中稍安,二则这些归降之众的人心也得让他们安生一下。如果在未能曾尽收其心之前就强留在菊花港一带,不但容易使曹孟德心中生疑,也容易使归降之众心中疑虑。这人心不稳,恐怕就容易出事。”

    陆仁点头称是。反正陆仁也没指望过打个一仗两仗的就把那么多草原部族给收编,那根本就不太现实,影响力这玩意儿得慢慢来。

    又商议了一些相关的细节,陆仁也草拟好了回电的电文,而荀在思索许久之后再次向陆仁开口建议道:“义浩,为了让曹孟德能够安心的出兵汉中,恐怕对辽东用兵一事,你得提前一些进行了。毕竟我们这里的仗要是没打起来,曹孟德是不会安心的。”

    “……明白了。来人,回电给菊花港!”

    现在再回到菊花港这里吧。

    那一夜的决战过去之后,到现在已经十来天了,拓跋玉这头按照陆仁那边发过来的指示,一边稳住了投降的大队人马,一面利用这些人马来修补与扩建。而这十来天的时间下来,投降的近四万人马基本上都稳住了,在各自的地头上做着自己的工。

    因为马上就是新年,拓跋玉他们看看情况差不多,就以拓跋玉的名义请了那些部族族长到菊花港这里来赴宴,同时向里里外外的宣布了新年的假期,城中军兵与投降的人马,也都得到了新年的恩赏……嗯,在那年头是这么叫,如果是在现代,则应该叫作节日的福利。反正每个人都得到了相应的酒食与红包。

    这种事在现代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被人们认为是必须的,不过在那个年代可就很让人兴奋了的说。特别是对于那些降卒来说,现在虽然要去卖力的劳作,但是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开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些就不说了,只说那些个族长来到了拓跋玉的府坻。因为是正式的饮宴,这些族长为了表示尊敬,在来之前还特意的去某个大澡堂子里泡了一通,把全身上下泡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再换上了拓跋玉这头送给他们的华美服饰,很有那么些人模狗样的意思之后才来的。再等他们进到了厅中,才发觉这厅中温暖如春,他们根本就用不着穿着那些厚重的服饰……好吧,这种正式的场合,拓跋玉府坻的主厅哪会没有暖气供应和相应的保暖措施?

    这些族长讪笑着,外带着一点不舍之意的把厚重的外衣挂到了身后的衣架上,一身轻装软饰的拓跋玉也适时的出了场。而这一出场,顿时就让那些部族族长全都看直了眼。说起来,他们并非不认识拓跋玉,但准确的说,他们这也是第一次在近距离看到拓跋玉。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很简单,以前他们看到拓跋玉都离得比较远,像之前拓跋玉在菊花港城头上开那种怪异的战场演唱会,彼此间的距离一般都在四五十米以上,又哪里能看清楚拓跋玉的样貌?

    而现在是正式的饮宴,席与席之间的距离就那么点,自然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论相貌,拓跋玉的长相本来就很不错,而且在夷州读过书,并且当偶像人物当了这么久之后,拓跋玉的身上自然而然的会有那么一种气质,不用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