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819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819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雨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曹公军力强盛,像轲比能这样的势力,要是真的去占据北境地区的郡县,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在等着曹公出兵去灭掉他们。轲比能人不傻,不会去犯这样的错,所以只会是劫掠一番之后就退回草原,他可没有与曹公叫板的资本。

    “但是现在他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就算是不能攻克居庸进入关内进行劫掠,可只要能打上几个漂亮仗,让曹公感觉到他轲比能不好对付,那么在他向曹公献降的时候,就可以向曹公讨要到更多的好处……当然,这个好处挂的名是赏赐。”

    曹彰听完这些之后“哦”了一声再点点头,跟在曹彰身边的田豫则表示赞同的向曹彰点了点头。曹彰是战将型的人物,对这种其实涉及到了政治的事情不是很敏感,田豫却并非如此。田豫在北境多年,对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

    轲比能现在的行为,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勒索,只不过到时候会在态度上比较恭顺一些而已。反过来,老曹这头要考虑出兵征讨时的损耗等方面的问题,算一算帐可能还真不如破财消灾,甩给轲比能一大笔的赏赐,让轲比能别闹事就行。至于给多还是给少,那就要看双方这次的军事较量了。所以说,双方的仗肯定还是要打的。

    至于陆仁会知道这些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陆仁的手头上有着大量的史料可供参考,而在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这种事做得从来就不会少,反过来中原地区的当权者在没有能力消灭掉北方游牧民族的情况下,也多半会选择花点相对来说的小钱来让北方游牧民族安静一点。

    比如说盛唐时期,唐皇被称为“天可汉”,可还不是一样的要给北方游牧民族大量的赏赐?

    北宋时期如何?北宋的军事力量其实不弱,辽国虽然能对北宋造成威胁,但双方其实是一个谁都吃不掉谁的局面,北宋的当权者就选择了花钱买平安。甚至在面对西夏这样的势力的时候,原本大好的局面由于一连串的军事失误,闹得北宋与西夏之间僵持不下,最后提出花钱买平安的人又是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你能说范仲淹这样的人会是无能而怯懦之人吗?人家也是计算过得失才提出花钱消灾的好不好?

    这些就不说了,反正陆仁在很仔细的比对,并且征询了荀彧的意见之后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随后就拍了电报给赵雨,让赵雨把这些话转告给曹彰。当然,花不花钱、花多少钱那是老曹最后来决定的事情,但原则上居庸关可不能让轲比能给攻破了。

    因为居庸关一但被轲比能攻破,轲比能虽然不会吃饱了没事去占据北方边境的地盘,进而引来老曹的围剿,但轲比能会如同一把巨大的扫把,把北方边境地区给“扫”得干干净净却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而陆仁正在着手的辽西地区也肯定会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最后总结一句,陆仁这样连续三次出手帮助老曹,严格的来说并不是在帮老曹,更是在帮自己。因为陆仁与老曹的地盘一直都有着很大的贸易往来,一但老曹的地盘出现了什么不该出现的动乱,那么陆仁的贸易也肯定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再打个简单点的比方,就比如说在现代社会之中,一但某个地区发生了动乱,那么这个地区的投资商做的第一件是什么?当然是马上从这个地区撤资闪人,以免受到损失。但之前投下去的钱……呵呵吧!

    越扯越远了,就此打住,只说曹彰明白吕玲绮和赵雨的确是赶来帮忙的人,心中亦为之稍安了一些。

    这次吕玲绮和赵雨带来的人不多,只有三千多人。不是不想多带,而是想带也带不了。菊花港的总兵力目前大概是一万二上下,其中慕容紫英有七千,另有五千是陆仁派给吕玲绮的直属部队。而这一万二的兵力,之前大部份都已经出动过了,虽然辽西与蓟之间的距离不算很远,可这么来回的跑也受不了。

    另一方面,菊花港需要守备,特别是轲比能闹出动静之后,为免辽西地区受到轲比能的影响而闹出什么动静,菊花港当然要留下足够的兵力进行防守。再者,前两次的出动得到了几千匹的战马,慕容紫英的部队正在对这些战马进行消化,所以在短时间之内也不好再次出动,连慕容紫英也留在了菊花港镇守,改由赵雨随同吕玲绮到居庸关这里来。

    三千人的兵力虽然不多,但赵雨按陆仁的意思,向曹彰很明确的表示曹彰虽然不久前刚吃了败伏,但居庸关仍然保有近两万的兵力,凭借居庸关之险完全可以阻挡住轲比能。现在曹彰要做的事情是重振士气、恢复战意。而赵雨和吕玲绮的这三千人,与其说是来增援的,到不如说是来给曹彰运送物资、犒赏士卒的,说白了就是让大家吃饱喝好,先把心安下来再说。心安了下来,才能打好接下来的仗是不是?

    至于这些物资就由陆仁先出了。菊花港那里本来就存有大量的钱粮军需,先用海船运送到蓟县东南面,再转送到居庸关这里并不算太麻烦,等打完了仗再找老曹要,老曹应该也不会那么小气才对。

    曹彰对此到也没什么意见。因为现在曹彰的确是需要稳住阵脚,该花用的钱粮也不能去过份的节省。如果是要从老曹那里调过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先借用一下陆仁这头的反到比较方便,无非最后就是多花俩钱让陆仁赚走而已。

    就这样,吕玲绮和赵雨在居庸关驻扎了下来。很让曹彰意外的是吕玲绮和赵雨除了带来的三千人之外,另外还有一支数百人的医疗后勤团队。

    当时是个什么时代?很多士兵在战场上受了伤之后基本上就没用了,运气好的能顶过伤病,运气不好的则是非死即残,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时的医疗能力就那个样子。现在连着打了好几场仗,曹军士卒受伤挂彩的不计其数,虽然居庸关里也有一定数量的随军医生,但以当时的医疗条件,这些半吊子的军医又能解决多少人的问题?

    可是吕玲绮和赵雨带来的医疗团队却不是这么回事。夷州一直以来就不停的在吸纳各地的流民,相关的救治事物从来就不会少,所以夷州的医疗团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救治一些曹军伤员病员简直不叫个事。别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事,你知道这一下曹彰能减少多少的兵员损失吗?

    这么说吧,曹彰的手上大概有四千多的伤兵,其中其实有很大一部份只要好好的救治一下就没问题了,但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在正常情况下这四千伤兵少说也得折掉一半。但由于夷州医疗团的缘故,很多伤兵都被救了回来,四千伤兵最后只有不到一成的人确实是没办法救。

    看到这样的一幕,曹彰的心里在高兴之余也有些叹息。身为老曹的儿子,当然是不止一次的听老曹提起当初陆仁在曹营时的一些事绩,而陆仁当初在跟着老曹的几次出征中就专门的搞过战地医疗,甚至最后还因此捞回来了一个“仙师”的称号。

    可惜在陆仁离开曹营之后,老曹手上的战地医疗系统因为缺了陆仁这个中心人物,很多相关的事物也就没能搞起来,闹得老曹的战地医疗有点半途而废……不过说实话,当时就算是陆仁还在也不见得就能搞起来,因为当时的陆仁纯属客串性质,很多东西陆仁也搞不了,最多也就是能让伤员少死几个而已。而现在的夷州医疗团,一则是有陆仁全方面的技术支持,二则是多年下来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才能够有现在的成果。两者之间的性质其实都差了很远。

    而此时此刻,除了对伤兵们身体上的治疗之外,医疗团还对曹军士卒们的心灵上起到了非常大的抚慰作用。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医疗团中的女护士可不在少数。曹军士卒们在战败之后情绪都很低落,正是需要温柔的女性给予他们安慰与鼓励的时候,而这些护士们在夷州接纳流民、安抚流民们不安的心理那是常事,现在稍稍的换一个角度去安慰一下曹军士卒也并不是难事……(未完待续。)

卷三 第七十三回 暂时僵持

    居庸关下,杀声震天,一群又一群的鲜卑士卒在向居庸关发动强攻。只是还没等鲜卑士卒们靠近,居庸关上就会有一大堆的石块、沙包扔将出来,把一些鲜卑骑兵打得人仰马翻。

    再冲近一些,但还没进入鲜卑弓弩的射程范围之内时,居庸关上密密麻麻的箭雨又落了下来。之前石块和沙包什么的杀伤力虽然比较大,但相比之下却比较稀稀落落,可箭雨的密集程度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值得一提的是居庸关上突然出现了二十几架强力机弩。这些机弩是重型弩,吕玲绮和赵雨在抵达居庸关三天之后才由后面的运输队送到了居庸关上安装起来的。此刻临战发威,着实令曹军士卒叹为观止。这些机弩的设计很全面,在击发结构上采用的是双把摇轮……就是类似于自行车的两个踩脚,击发手是坐在击发位上拼命的蹬。而一个正常人双腿的力量肯定要比双臂高得多,这样的设计结构在能够保证拉弦力度的同时又可以提升射速。

    弓弦方面,这些机弩使用的都是筷子粗细的钢丝弹簧,在弩臂的两端亦有加装助力滑轮,如此一来箭支的威力是有着绝对的保障。而在弩身的正上方安装着足可容纳百余箭支的箭鼓,并且在弩弦上有导箭钢丝。弩弦一拉开,导箭钢丝会带动箭鼓上的机关,然后箭鼓就会自动的掉落出一支羽箭到箭槽之中,接下来自然就是由弩弦把这支羽箭击射出去,跟本就不需要人手去上箭。

    此外,整架机弩都是呈一个包裹状的装甲台,即在机弩的前方与侧面,都有装上连体式的挡箭甲板……确切的说就是轻质硬木外面再钉上了一层钢片。而在箭槽的正前方,则是一块约两厘米厚的玻璃,这样可以保证弩手的视线,不妨碍其瞄准。

    机弩架设的俯射角度是三十度,这个角度架设好之后就不好调整了,但是其左右方向却可以进行约六十度的调整,换言之就是可以随时进行六十度的横向扫射。这个工作则是由两个助射手来完成的。

    简而言之,夷州的机弩就好比是现代战场中关防城墙上的速射重机枪炮台。不但火力够快够猛,而且对方寻常的武器还耐何不了它……至少在现在的这个战场上,鲜卑骑兵射出来的箭支根本就伤不了机弩台分毫。好不容易的有些箭支射将上来,却只是在机弩台的装甲上发出一阵乱响之后,羽箭就不知被弹飞去了哪里。

    当然了,如果只凭关上新架设的二十几架机弩,箭雨的密集程度会远远不够,那么这时吕玲绮支援给曹军的夷州制式弩弓那铺天盖地的箭雨的威力就体现了出来。三排弩手一通乱射,箭匣里的箭一射完马上反手就换一个,使得关上的箭雨一直就没有停下来过……

    就这样激战了一天之后,鲜卑骑兵扔下了不知多少的尸体退了回去。可是在临近城墙的百步之内,却基本上看不到鲜卑骑兵的尸体,由此可见鲜卑骑兵对居庸关的冲锋有多么的失败。

    只一仗下来,曹彰与田豫通过吕玲绮和赵雨支援的武器装备,间接的对夷州方面的战斗力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新式的投石机与机弩也都充满了兴趣。而到入夜时分,关墙下有机器的隆隆声响起,再过片刻关上便亮如白昼,却是吕玲绮带来的蒸汽动力发电机在提供电力,电灯也随之照亮了整个关墙……

    看到那灯光亮起,曹彰与田豫,还有众多的曹兵都惊得目瞪口呆。吕玲绮与赵雨看看众人的呆相,彼此相视一笑。其实当初她们在夷州见到这玩意的时候,呆相也不比他们好上多少。

    接着再有专人去一些灯上装好反光镜,关下战场的百步之内都能照得清清楚楚。看看防备工作已经作得差不多,赵雨便邀曹彰与田豫一起在门楼中小饮几杯。要知道越是在这种大战的场合,主帅如果表现得很镇定,甚至是很悠然自得,对军兵的士气都会有着莫大的影响。

    各自的满饮了一杯,曹彰一抹嘴唇赞道:“好酒!入口柔而不烈,回味悠长无比。”

    吕玲绮笑道:“小抵抵,这是夷州近几年才酿制而成的玉米酒。前些时候陆叔父着船送了百余桶到辽西给我,我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喝,却被我麾下之人黑了一半走。”

    “黑?”

    吕玲绮再笑:“夷州的嬉戏之词,大致上就是主人拿得不情不愿,可又无可奈何之意。”

    曹彰略解的点了点头。稍稍的犹豫了一下,曹彰问道:“二位姑娘,这大战既起,我等又当取何良谋破敌?”

    吕玲绮看向赵雨,赵雨则是把玩着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