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727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27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三十几万实际上已经能与大州郡挂上边了。

    三十几万的人口,如果按府兵制进行征兵,怎么说也能聚起个两、三万的兵力。两、三万的兵力是个什么概念?也不多说,老曹打官渡之战的时候,集结起来的兵力也才不过三万左右而已,而陆仁的这三万的兵力别说是压上了孙权的地头,就算是压到任何一家诸候的地头,也没有哪家诸候敢等闲视之的。

    至少这会儿的司马懿心里就在暗叫好险!心说幸亏那天张春华在老曹那里多了一下事,结果他就被老曹给派到夷州这里来了。如果是让其他的人来并且说动了陆仁全力出兵,那孙权北面要应付曹操集结在合肥一带的大军,很难再有余力应对陆仁这里三万的兵力。而孙权一灭,曹操要摆平目前还只拥有三分之一个荆州的刘备就不是什么难事,再往下司马懿也就没有了出头的机会。

    再接下来就是看经济条件,而这也是最令司马懿为之震惊的。这方面说多也没什么意思,反正司马懿闲逛了两天之后,虽然没有看见过夷州方面真正的正规武装,但却能够感觉到夷州完全打得起大规模的征战。

    总而言之,夷州的整体实力超乎司马懿的预料太多太多。一但出兵攻吴,在全力配合曹操攻势的前题下,只要不出什么大错,只怕孙权不死也得半残。而对于一个有着这样的实力的夷州,司马懿知道自己当初准备下的那些说辞根本就不够份量,并不足以阻止到陆仁的发兵之意。

    确切的说,按司马懿原先的想法,是想找机会和陆仁私谈,然后对陆仁说你夷州并没有真正牵制住孙权的实力,曹操也不见得就真能打赢孙权,与其如此还不如罢兵与孙权讲和什么的。但是这种说法的前题得是夷州的实力不足,可陆仁的夷州明显不存在这种问题,司马懿如果在这上面作文章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得想想其他的方法才行……

    这里得说明一下,司马懿这是站在他的观点上来判断的,具有相当的历史局限性,所以司马懿暂时还不明白陆仁心里其实不想把这场仗再打下去。比如说司马懿觉得陆仁可以有三万大军,陆仁的想法却是自身的兵力不能超出某个界限,否责境内的经济体系就得出问题。而这种时代观念上产生的差别,彼此间也是很难互通的。

    这些就不说了,只说司马懿选择了拖延时间,并且现在要尽可能多了解一点夷州的情况。因为只有这样,司马懿或许能找到点什么突破口,从而劝阻住陆仁的出兵意愿,回头他也好向老曹那里有个交待。

    不过游玩终归是有个限度的,夷州这里的军事区域,司马懿作为曹操派来的使节,在未得陆仁允许的情况之下是去不得的,所以司马懿尽管很想了解一下夷州的军备,却也不敢去犯这种忌讳之事。想来想去,司马懿就呆在了基隆的主吞吐码头上,因为唯有在码头这里,司马懿才能多多少少的看到一点夷州的武备实力,特别是海战方面的实力。因为老曹向司马懿交过底,就是你说服不了陆仁都没关系,你得把陆仁之前用的是啥给老子摸清楚。

    “仲达!”

    一个声音让司马懿回过了神,回过头望去时,司马懿的神情就变得相当之精彩了,因为他看到他的老婆张春华的身上尽是些大包小包……不止是张春华,连张春华的几个随从的身上都全是大包小包之类的东东。

    如果陆仁在这里并且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诂计会拍拍司马懿的肩膀再向司马懿叹口气,来上一句:“仲达啊,女人如果有了相应的条件,那么血拼起来可是相当疯狂的,而我的夷州对于现时点来说,那可就是一个购物天堂。”

    再顺便一句,血拼者,shoping也……(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九回

    就在司马懿对张春华那一大堆的大包小包份外无语的时候,陆仁也在对着赵雨送上来的一封书信感到无语:

    “雨丫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田畴那里的人反而还越送越多了?两年前的时候他跟我说大概是三万左右,这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你已经跑了好些趟,前前后后的都已经运了两万多人到咱们夷州来,怎么现在田畴在信上说还他喵的有三万多?”

    赵雨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先生啊,你也该清楚自从曹公剿灭袁氏、击破乌丸之后,北方的局势日渐安定,各地流亡的百姓回到家乡重新开始生活的人非常的多。而田子泰在右北平一带素有名望,愿意依附到他那里的流民会比较多也很正常。”

    陆仁反背起双手在厅中转了两圈,然后又看了看手里的信,默然的点点头道:“的确,这北方稍宁,流民们都想找个可靠的主心骨,好让大家可以安居乐业,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只是如此一来,田畴想到我们夷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赵雨看看陆仁,犹豫了一下之后道:“先生,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陆仁呵呵的笑了笑,回应道:“雨丫头你在我面前还客气什么?说吧。”

    赵雨道:“先生你打田子泰的主意,无非就是想身边多个能帮上你忙的人而已,对吗?”

    陆仁点头。

    赵雨接着道:“可是先生,田子泰因为早年间的缘故,本身是无意于仕途的,仅仅是想避世而居而已。所以他既便是来到了夷州,也不见得就会出仕于先生的幕下,若是先生你强行的让他出仕,只怕最后反而会适得其反。

    “而像现在这样,让他在右北平挂着一个闲职,使北方那边的流民纷纷投奔到他的寨中,我们再时不时的从他那里吸纳一些愿意来我们夷州定居的流民,在我看来可能还更好一些。而且在北右平那边,我们也需要一个代理我们夷州出产的货物的人,那么这个代理商又有谁能比田子泰更合适的?”

    陆仁皱了皱眉,又开始了仔细的思考。而在良久过去之后,陆仁就向赵雨点头道:“小雨你说得没错。这强扭的瓜不甜,而田畴是个什么样的脾气,我也还算是清楚的,那么我们像现在这样与他保持着一个合作的关系,或许的确是对双方都有好处。也罢,田畴那边的事情就先这样吧,他如果愿意来就到时候再说。到是小雨你啊,你还愿意像现在这样继续负责北方海路商道的事情吗?”

    赵雨笑笑:“这有什么不乐意的?像小雨这样的女孩子,如果不是阴差阳错的跟随了先生,就算是再有本事,最后也不过就是嫁作人妇再在家中相夫教子的命而已。现在小雨才有所有,正乐得其所,最担心的反到是怕先生你会不要小雨了。”

    陆仁道:“可你今年都二十六岁了,怎么说也得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吧?而你和子良这小子之间……”

    赵雨的俏脸稍稍一沉:“他都没点动静,我又急个啥?再说了,小雨自认长相不错,人又这么有本事,身家也挺丰厚的,真想嫁人还怕找不到夫君?”

    陆仁心说我那个时代的很多剩女就是太强势了结果反而没人敢要好不好?不过这个事,赵雨自己都没那个心思,陆仁瞎操心也没什么意义。再说白了点,赵雨是个事业心挺重的女孩子,会选择把家庭的事先放到一边到也不是不能理解。

    再对陆仁自己来说,现时点北方商道十分的重要,也的确是需要像赵雨这样能独当一面的人帮自己撑起来。真要是赵雨在这个时候说想要嫁人了,诂计陆仁还得头痛上一阵子,这一时半会儿的上哪去找合适的人?要知道赵雨不仅仅是在能力上,在对老曹那边的人际关系上,目前也没有人能取代得了赵雨。

    接下来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话题了,主要是陆仁得从赵雨的口中了解一下北方那边的局势和走向。而谈着谈着,门人忽然来报说有陆仁的故人求见,这让陆仁愣了好久都没反应过来。

    故人?要说陆仁“着陆”是在公元193年,现在已经是建安十四年的公元209,也就是说陆仁已经穿越过来十六年了,这前前后后的所结识的人的确不在少数,但要说能和陆仁攀得上交情、称得上是故人的,却好像真心没几个。即便是有,也主要是老曹手底下的那几号人,但那些人又怎么可能会跑到夷州来?

    带着一肚子的问号,陆仁向门人问道:“来人可有通报姓名?”

    “未曾。来人只说有要事求见主公,至少他事却不便明告。”

    陆仁就纳了个闷了,心说这是搞什么?跟我玩神秘流不成?不过这种来了却不通报姓名,直到见到主人之后才一个惊喜的事,貌似在那个时代也挺流行的,亦或是说大家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主人的注意?

    “算了,不管他。既然是要跟我玩神秘,没准还真有点什么要紧事也说不定。”

    心中打定主意,陆仁就吩咐门人将来人先引去偏厅,自己这里和赵雨再交待了几句之后就让赵雨回去休息,自己则是慢悠悠的晃到了偏厅。等到了地方,进入陆仁眼中的是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者,一个是二十岁上下的年青人,再就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自然而然的,陆仁就将那老者视作第一观察目标。

    而这一望之下,陆仁的确是感觉很眼熟,但一下子却又想不起来是谁。到是那老者在看见陆仁之后明显的吃了一惊,上上下下的打晾了好一阵子,这才恭身施礼道:“陆仆射,久违了!”

    陆仁一怔:“先生唤我‘陆仆射’?那还是我当初在许都时人们对我的称呼……老先生,请恕在下眼绌,虽然觉得先生很眼熟,可一下子就是想不起来先生是哪位。”

    老者笑了笑道:“果然是贵人多忘事啊!当初陆仆射在刚刚出仕于曹公之时曾经身负重伤,还是在老夫为陆仆射疗伤治病。后来老夫赴许都求官,不也是陆仆射为之引荐的吗?”

    “啊!?”

    陆仁又不是没记性,只不过刚才脑子卡住了一下而已。现在被老者这么一提醒,陆仁马上就回想了起来,抬手指向老者道:“华、华陀先生?你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你不是在天子的身边身任议郎的吗?”

    华陀轻叹道:“没办法啊!”

    说着华陀指了指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此子是老夫族中亲友之子,但在年幼之时因伤寒入体的缘故而留下了病根。老夫虽然自认医术精妙,但伤寒一系的病症却并非老夫所擅长之事。后听闻得精擅于伤寒之道的张仲景在夷州,所以就特地的向天子告假,带着此子来夷州求医,亦可借此机会向张仲景讨教讨教。”

    “哦,是这样啊!”

    陆仁对此表示理解。华陀擅长外科,对内科却不是很在行的事,陆仁还是知道的,那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着人到自己这里来求医也很正常。再接下来,华陀就跟陆仁说他本来是不想来打扰陆仁的,实在是他想见张仲景却见不到。

    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所以近半年多的时间以来张仲景一直都在忙着作最后的校正工作,完成之后就准备交给陆仁去刊印出版,换句话说就是处于一个闭关的状态,正常情况下是谁都不见的。华陀在见不到张仲景的情况下也只好跑来找陆仁,希望陆仁能帮着出一下面,请张仲景出手治一治这个少年。

    这对陆仁来说当然不叫个事,张仲景别人的面子不卖,陆仁的面子却怎么着都会卖上几分,所以陆仁马上就满口的答应了下来。

    那少年到也十分的乖巧,见陆仁与华陀的话谈得差不多,目光向自己飘过来的时候就规规矩矩的向陆仁行礼,言行举止间亦表现出了相当好的教养。

    不过陆仁对这个少年到没怎么在意,反到是觉得那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看着也有些眼熟。但再想想吧,自己是建安六年从曹营出逃,到现在都八年有余,那么这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当时也就十几岁的样子,应该是当初自己曾经在华陀那里见过的哪个随从童子之类的。而这一类的人当初自己见得不少,貌似也没必要去问得太多。再说了,华陀好歹也是朝中议郎,身边带着几个随从那不是很平常的事吗?自己没必要连华陀的随从都去过问吧?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既然是找自己出面去请张仲景帮忙看一下少年的病,正巧陆仁这会儿手边也没什么事,就索性领着华陀三人离开偏厅,准备这就去找一找张仲景。而在走到大院的时候,甄宓和赵雨却也正好一起出来了,准备结伴去逛一逛街。

    甄宓和赵雨一个是中山人,一个是常山人,本身算得上是大同乡,而且当初这俩妹纸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时间,严格的来说当时赵云和赵雨对甄宓姐妹还有救命之思,所以她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