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642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42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陆仁那可真是平推碾压外加虐了。

    有着以上的这些大前题,陆仁怎么可能会让孙权跪在自己的手上?是,陆仁也可以选择不杀孙权,改为把孙权扣下来,然后向孙氏集团索要一大笔的赎金,但是那样的话首先就等于是在明面上与孙权方面撕破了脸皮,双方从原本还算友好,至少是在明面上还算友好的关系,直接就转变成了敌对的关系,那么回过头孙权想对陆仁这边进行什么军事行动也就变成了顺理成章、名正言顺,从道义的角度来说,陆仁这边也明显的是说不过去的。

    诚然,道义这玩意儿在乱世之中的利益面前就是在扯淡,但也正因为在利益的面前有些扯淡的缘故,偏偏还就是大家都所希望的,陆仁要是不顾及这些,就很容易把自己放在一个被人们口诛笔伐的不利位置上……

    ————————————————————

    (昨天一号,瓶子休息了一天……一个月也只有这么一天。)(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回 不得不扯(二)

    诚然,道义这玩意儿在乱世之中的利益面前就是在扯淡,但也正因为在利益的面前有些扯淡的缘故,偏偏还就是大家都所希望的,陆仁要是不顾及这些,就很容易把自己放在一个被人们口诛笔伐的不利位置上。

    现在抛开这些“名”上的东东,来看看“实”的方面。陆仁选择放走孙权,也是在向孙权表达一种友好的态度,一种以现时点的局面必须向孙权表达的友好态度。因为现在这个时候陆仁与孙权的关系转变成了正式的敌对的话,孙权就很有可能会在将要与老曹对战的时候心生顾虑,继而难尽全力。

    老曹为什么会把夷州牧封给陆仁?陆仁自己又是利用了些什么才得来了夷州牧这个正式的官职?还不就是因为陆仁在老曹南下的时候可以对孙权形成一个“后院失火”的姿态?反过来说也一样,孙权这次为什么会亲自跑来夷州看看?不也就是因为孙权担心陆仁会在关键的时候暴了他的菊花吗?

    所以说,陆仁得向孙权表达一个友好的态度,同时还得向孙权重点的说明自己就是喜欢无忧无虑的搞搞内政,过过自己舒心自在的小日子,其余的事你丫的孙权别想得太多,好让孙权可以安安心心的去抵抗老曹。

    如果不这么做,使得孙权担心其菊花不保的话,往小了说孙权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会难尽全力,没准就会因此而在赤壁战败;往大了说,孙权要是觉得势头不对而选择了向老曹投降的话,那陆仁到时候上哪哭去?

    把孙权扣下来然后要钱要地?说得不客气点这尼玛又能要来多少钱?为了这点小钱却破坏掉了整体上的局势,值得吗?

    问孙权要地?呵呵,今天要过来了,信不信明天孙权就派兵打回去?

    有些小利是不能去贪的,一但贪了就会因小而失大,今时今日的陆仁太明白这个道理了。现在用陆仁自己的话来说,孙权的这档子事吧,就好比是在酒吧夜店里碰上了个漂亮风骚的女子勾引你,你要是忍不住和这个漂亮风骚的女子来了次“玩乃”,那么回过头就可能得去医院打上几针抗生素的说……咳咳,貌似当初的陆仁还真的碰上了这种事,后来还在医疗舱里泡了半小时。

    ————————————————————

    貂婵静静的听完了陆仁一番郁闷的解释,却也只能是尽量的劝慰了陆仁几句,然后顺手就把陆仁的脑袋按到了自己的胸口上……只不过看那架势怎么那么像是在哄小孩子?

    陆仁对此无语,但也没怎么反抗,而且还顺势的在貂婵的胸前啃了一口,然后就享受起了这份温存。没办法,陆仁这会儿的心情真的是太郁闷了:

    “喵了个咪的!说到底还是我这里的实力不够啊!如果是十年二十年之后,我这里的实力到了某个程度,孙权这小子敢来,老子就敢把他给扣下来……”

    貂婵没好气的轻拧了陆仁一下:“行了吧?你那些军事政事我虽然不怎么懂,但也知道今日之事那孙权如果不是为时局所迫,又哪里会轻身犯险的跑到夷州来?十年二十年之后你有了足够的实力?到了那个时候孙权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像这次一样到夷州来了吧?”

    陆仁窒了窒,随即苦笑道:“是啊,我这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喂,阿秀,怎么你的胸口奶味这么重?”

    “我去你的!”

    貂婵一把把陆仁从怀里推了出去,怒道:“韵儿才出生多久?我这个当娘亲的又哪里有不哺喂韵儿的道理?”

    陆仁的脸上挂起了相当之猥琐的坏笑:“我也想来两口。”

    一把沙子向陆仁甩了过去:“滚蛋!没个正形!行了,回去了啦!都这么晚了,还不知道韵儿这会儿会不会饿醒了正哭着。”

    胡闹归胡闹,这又何尝不是陆仁在郁闷之下的一种自我排解?

    ————————————————————

    转眼便已是天明时分,而陆仁这一夜都没有睡,一直在府坻的庭院之中等着些什么。

    等到天再亮上了一些,雪莉的电信传了过来:“主人,孙权一行人的船只已经启航了。”

    陆仁回信:“人员和船只的安排都没有问题吧?”

    雪莉:“我办事,主人你放心就是了。安排给孙权的船只只是一般的帆动力船只,船工也都是一般的吴郡陆氏子弟。”

    陆仁又问了些相关的情况之后,就表示满意的结束了与雪莉的通讯。之前说是说调自己的应急用船只送孙权回去,可实际上陆仁的五只应急用船只都是有蒸汽动力的快船,这尼玛陆仁又哪敢调给孙权用?孙权要是一回到江东再扣了下来,陆仁找谁说理去?

    所以陆仁早在食铺里就决定要放孙权回去的时候,已经给雪莉发去了通讯,要雪莉赶紧去码头另行调配船只与人员,陆仁自己则是拉住了孙权,给雪莉争取点时间。当然了,陆仁也正好和孙权谈一谈心,向孙权摆一摆姿态。

    好在码头这里吴郡陆氏子弟的往来船只一向不少,雪莉要调用几只并不是难事,就是要安排货物与行程中的水粮什么的要花费一点时间,所以孙权在赶到码头登上船只之后,仍然是直到天明时分船只才离岸启航。至于陆仁交给孙权的那枚令符,则被雪莉派去的人找了个借口给收了回来,毕竟这玩意儿可不能真的落在了孙权的手上。

    现在孙权已经离了码头,陆仁的心里算是一块大石落了地。抬头看看已经在渐渐高升的日头,陆仁摇了摇头叹息道:“这尼玛闹的老子是一夜没合眼啊……唉,这天都亮了,蔡琰她们几个也都起来了,这尼玛老子又该抱着谁睡?或许老子真的应该去找几个给老子暖床的丫头?”

    ————————————————————

    这时的时间已经是建安十三年的三月了。

    刘备帮助刘琦发动政变,再到接下来的曹操派出先头部队进攻荆州,还有后面的刘琮与蔡瑁向曹操的先头部队……暂时还不能说是投降,而应该说是求援,反正也就那个意思了。总之,这时的刘备势力主要集中在当时荆州的东部地区,曹操的军队和刘琮的部队则主要是占据着如襄阳、江陵这几个荆州重镇。

    而就目前的局面来看,曹操的先头部队吃不掉早有准备的刘备,反过来刘备却也没办法把曹操的先头部队以及刘琮势力给赶出荆州,因此暂时来说双方还是处于一个拉锯胶着的状态。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曹操的主力部队不还没有南下,一但曹操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南下,刘备要能抵挡得住曹操的大军那才是怪事。

    其实哪怕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刘备与曹操的先头部队仍然时不时的就会小小的打上一仗,因为刘备方面想在老曹南下之前尽可能的多抢到一点优势,反过来曹操的先头部队又哪里会让刘备的这种心思得逞?

    只是如此一来,荆州地区的百姓们可就吃不消了。而目前的这些战事,基本上也主要都集中在当时的荆州北部地区,荆南地区至少在暂时来说,还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但真的就没有影响了吗?

    荆南,桂阳城。

    城楼之上,桂阳太守赵范正在紧锁着眉头,看着城中一拔拔背着大包小包、牵儿拖女的民众们离开城池,往东南方向出发的场面。本来赵范作为一郡太守,对这种人口流失的事件肯定是要出面管一管的,但此刻的赵范却很清楚这档子事他管不了。

    是啊,他到是想管,可怎么管?这些离开的民众,绝大多数都是荆北那边躲避战乱的流民,而不久之后荆州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赵范又哪里会不明白?赵范是可以下令禁止百姓离开,但又真的就能拦挡得住吗?这要是万了个一的真的把民众们给逼急了再闹出事来,赵范也只能是吃不了兜着走好不好?其实也别说这些民众了,真要是到了某个份上,赵范自己都想开溜闪人。这尼玛谁知道曹操的大军过来,自己到时候能不能保住小命来着?

    其实赵范的为人还是可以的,或许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好人,但至少也不是什么奸邪之徒。所以在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况的时候,赵范苦思许久,最后是下了这样的令:

    “传令各处军士,百姓们若要离去,任由他们离去也就是了,军士们只要把持好各处的治安即可,不得对百姓有所阻拦,更不可趁机劫掠百姓。如有违者,斩!”

    于是乎,一批又一批的民众在桂阳稍作休息,补充了一下路上所需的干粮之类的东西之后,就顺顺利利的离开了桂阳。而在这个时候,赵范一开始也很不明白这些百姓出了桂阳还往东南方向走是什么意思,因为出了桂阳再往东南方走的话,那可就都是很荒芜的山区地带了。即便是越过了荒芜的山区地带,到达的也将会是贫瘠的沿海之地,这些百姓到了那里又该怎么生存?难道说一个个的全都下海去捕鱼为生?这不太现实好不好?

    直到有一天,一只从长沙那边过来的商队在桂阳暂歇,向民众们说出了一些话被赵范的部下听见并转告给赵范的时候,赵范这才明白了些什么……

    ————————————————————

    (昨天一号,瓶子休息了一天……一个月也只有这么一天。)(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回 偷荆州人

    “爹爹,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家啊?”

    “傻孩子,爹爹也不想啊!但是不逃不行,咱们那里就快要打大仗了,现在不逃,到时候可能咱们一家老小都得赔进去。”

    “那咱们现在要逃去哪里?”

    “爹爹也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吧。不过听说只要跟着那些人,咱们就能到一个好地方重新安居下来……”

    ……这些可能是荆州出逃的流民们中最常见的一段对话了。而流民流民,本身就有着一种盲从性,犹其是当自己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的时候,就会很自觉的跟着领头的人走。

    且说陆仁在穿越之后,打从正式出仕任职开始,就几乎一直是在跟流民群体打交道,所以对流民群体的这种心态,陆仁也是格外的清楚。现在陆仁要做的事就是趁着赤壁之战的这个时期从荆州地区偷人口,在这一类的事情上当然是早有准备。

    就比如说韶关到桂阳的这一段路吧,其直线距离不到两百公里,陆仁却调派给了徐庶不下二十支的“商队”,而这些“商队”跑商都只是兼职,真正的目的就是在引导着荆州地区的流民顺利的前往韶关,到了韶关之后再引导着流民沿曲江南下抵达广州。等到了广州事情就方便了,从广州坐船出海,沿海岸线往东北方向抵达泉州,再从泉州改道前往夷州。

    老实说这条路线其实可真有些远,像广州是在广东省的沿海,泉州则是在福建,这两处之间的海程就有将近八百公里。不过陆仁手头上的南方海路线,也就是夷州&;amp;amp;gt;泉州&;amp;amp;gt;广州&;amp;amp;gt;珠崖这四个主要的点之间是早就已经打通了的,海路方面并不存在什么问题,所以真正难走的反到是桂阳至韶关之间的这段路。

    为了保证桂阳至韶关的这段路程,陆仁可是特意把徐庶派了过去坐镇在泉州。其实陆仁是很想让徐庶直接去广州的,但是考虑到泉州对夷州防务的重要性,也只能是让徐庶在泉州对广州那边进行调度。不过陆仁可是派了两个好帮手给徐庶,其一是徐庶从夷州出发的时候就把邓艾给带在了身边,其二就是陆仁另外下了令,把徐庶的好哥们儿石韬给调去了广州。有这个三人组合,再加上泉州与广州之间有电报通讯,相信应该不会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