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60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60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说无益。只说赵雨稳下来之后,又过了好几天才离开许昌。郭嘉和荀彧可能是考虑到了赵雨身份上的问题,在这几天之中也没来找过赵雨的麻烦。当然,郭嘉有差人过来把信交到了赵雨的手上。而赵雨在临走之前听从了徐庶的建议,请丁夫人派了抚幼义舍里的人去给荀彧和郭嘉送了个口信。总之,赵雨这一行人是安安静静的离开了许昌,好像与一般的行人都没什么分别。

    许昌到襄阳之间的路程也不算太远。半个来月之后赵雨就回到了襄阳。陆仁与徐母、徐康本就是旧识,而且陆仁当初对他们非常关照,因此在见面之后少不了要感慨上一番。乱七八糟的一通事情忙完,现在只等着糜贞的船队抵达襄阳,徐母那里也先暂时的安顿了下来。赵雨这才找了个机会把郭嘉的那封信交给了陆仁。

    陆仁听说是郭嘉写给他的信,着实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先是向赵雨细细的问了一下事情的经过之后,陆仁这才缓缓的检看信函。而在看过之后,陆仁随即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过去,赵雨终于忍不住问道:“先生,郭祭酒信上说了些什么?能告诉我吗?”

    陆仁长叹了口气,把信收好再收入怀中,人也不停的摇起了头:“怎么说呢?我只能说你们当时还是小看了老郭这家伙。其实论坑人和玩心眼,我真不知道当今世上能有几个人会是这混帐老郭的对手。我现在也只能说一句,当时他如果不是有意的想放你们离开,就凭你们几个,恐怕根本就没有办法离开许都。”

    赵雨微微一惊:“真的?”

    陆仁点点头:“这个混帐老郭!信上的开头几句就是在嘲笑我,说知道我派你去许都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要办,他只是不愿点破,不想给我找麻烦而已。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只是不想查,亦或是懒得去查,再不就是他急着回冀州去帮老曹的手,不想把我逼到某个份上,结果却给老曹那头惹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还别说,他真要是把你们几个给扣在了许都,我这里一着急,确实是有办法给老曹那头添上许多的麻烦。”

    赵雨有些不信,毕竟赵雨可是陆仁这头的内部成员,夷州小城有多少的力量,赵雨算是比较了解的:“先生你能给曹公添上多少的麻烦?你这没兵没将的……”

    陆仁摸了摸收在怀中的信,稍显无奈的笑了笑道:“你忘了吗?田子泰可带了一批人在右北平那头建起据点,一方面在收拢流民,另一方面也多少有点卡住了柳城乌丸,至少也是让柳城乌丸对袁氏兄弟的支援没那么顺利。老曹已经攻克了邺城,现在已经在着手扫平河北袁氏根基的事。右北平那里有点什么动静,他老曹要是打听不到,那他就不是老曹了。老郭就是在担心我如果一怒之下把右北平那里田子泰给调回夷州,柳城乌丸对袁氏兄弟的支援就能畅通无阻。如此一来虽然翻不起什么很大的风浪,但是会给老曹添上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那却是肯定的。”

    赵雨稍稍恍然的点了点头。赵雨是河北人,因此袁氏与乌丸之间有些什么样的联系,赵雨还是比较清楚的。

    再看陆仁颇有些自嘲般的笑骂道:“吗的,这回的运气还真是不太好,怎么刚好就碰上老郭这混帐回了许昌调集物资?结果隔了老远都被他摆了一道……哦,小雨我可不是在说你。反正这一类的事情只要是碰上老郭那混蛋,吃亏的人九成九都不会是他。”

    赵雨撇了撇小嘴,对此却也无可奈何。她当初也和郭嘉打过交道,自然知道郭嘉这样的角色其实是有多么的厉害。再想了想,赵雨又问道:“那先生,郭祭酒说想把其子郭弈送到你这里来的事,你又怎么看?”

    陆仁仰着头想了想,轻叹道:“没啥可说的,他要是送过来,我就收着吧。我与老郭之间虽然有间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但正如同他在信上所说的那样,他有着他不得不那样做的理由和苦衷……说出来可能有点可笑,他想把弈儿送到我身边来,是想让弈儿跟着我学习农桑耕耘之道,将来好当个安安稳稳、平平安安的治世小吏,而不是跟着他学习那些坑人阴人的本事。用他的话说,他的那些本事碰上了明主还好,可是如果没有碰上明主,那就太容易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了点。”

    赵雨哑然,毕竟以赵雨现在的见识,还很难理解郭嘉的这种心态。

    也别说赵雨了,陆仁如果不是经历了不少的事情,多半也会不怎么了解郭嘉的这种心态。不过真要说白了也很简单,想想历史上一些人的下场就多少能够明白一些了。比如说就因为太过聪明而遭来杀身之祸的人,在汉末三国时期一抓就是一大把,当然得了善终的人不是说没有,像懂得把尾巴夹得紧紧的贾诩就是其中一例。而像郭嘉那么精明的人,有贾诩给他当参照物,他没理由会不想想自己的情况。

    不过陆仁这一想起贾诩,到是连带着想起了另外一个人。下意识的激活芯片再查阅了一下相关史料,陆仁的眉头可就皱了起来。再仔细的想了想,陆仁用商量的口气向赵雨开口道:“小雨,这趟糜贞的船队过来,你就得先回一趟夷州,然后你又得辛苦一趟,代表我去邺城见一个人。”

    赵雨道:“先生你有事只管吩咐就是了。不过到时候是让我去见谁?”

    陆仁道:“你认识的,而且可以说跟你很熟,因为你曾经与他并肩战斗过。”

    赵雨好奇了起来:“谁啊?”

    陆仁道:“张绣。官渡一役的时候,就是你和他一起帮我抓住了袁尚的,你忘了吗?”

    赵雨愣了愣,回应道:“张将军?说起来我是与他挺熟络的。只是先生,你又为什么要我去找他?”

    陆仁回想起了当初在宛城时与张绣在屋顶上的那番交谈,轻声长叹道:“算是帮他一把吧。再过个把月可就是来年开春(建安十年),如果不赶紧的帮他一把,可能他用不了多久就会保不住小命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回 趁火打劫

    转眼间就已是建安十年的正月中,冀州邺城。

    老曹可不是个穷兵黩武的人。在花费了那么多的气力攻克袁氏的大本营邺城之后,现在对手上的军队正在进行休整。

    再怎么说,攻克邺城等于是动摇了袁氏的根基,而长久以来,袁氏一直都是老曹最强大、最可怕的对手。现在能够坐在邺城中华丽的宫殿之中饮宴谈笑,老曹多少总会生出几分自得,至少这会儿他就是四仰八叉的躺在宝座之上,听郭嘉禀报各处的事情。

    其他方面的事都好说,基本上都在老曹的预料之中,唯独有一件事引起了老曹的注意:

    “奉孝你刚才说什么?不久前南皮东面的近海之处曾有两支海贼在海上交锋?”

    郭嘉用力的点了点头:“其中一支乃是久在东海诸郡劫掠为患的管承(《三国志》曹操传中见载的人物),其众以淳于为巢。自主公起兵攻伐河北时起,管承趁乱多有在平原、南皮一带的沿海劫掠百姓。至于这另外的一支……”

    老曹皱了皱眉:“查不到来历?”

    郭嘉摇摇头:“查不到,以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股海贼。不过据嘉所遣出的细作回报,管承其众不下五千,大小船只约有三百余只,一战之下竟然几致覆灭!后来细作有找到几个漂回海岸死里逃生的小贼,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这股突然冒出来的海贼,其舰船不过十余只,但都是连他们都未曾见过的巨舰,而且在海战之时,竟然连帆都未曾升起过。用这些小海贼的话来形容,海战一起当真是虎入羊群……不。他们连羊都算不上。与那些巨舰相比,他们的那些船只根本就与鸡鸭无异!”

    郭嘉的形容很贴切,而老曹也不是没见过船只的人。听郭嘉这么一说之后,老曹大致的可以想像出当时的情景,立时间便紧锁起了双眉道:“五千余众,三百余只海贼艨艟。只一战就几致覆灭……这股没有来历的海贼,其战力绝不可轻视!奉孝,确实查不到他们的来历吗?若事有可为,孤很想将这股海贼收归孤的帐下,日后也必有大用!”

    这时的老曹其实已经有了南征之心了,听说有这样的水上战力,自然会有所动心。

    郭嘉再次摇头:“查不到。一般来说,海贼干的虽然是海上的勾当,但总归会有自己的停靠之巢。可是在青、徐、幽各州的沿海,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一股海贼。再依那些个死里逃生的小海贼所说,这股海贼由东而来,可能是东夷某国的海贼也未可而知。”

    东夷,是汉时对东面的三韩、倭等外族地区的统称。

    “东夷!?”

    老曹一听这个词,两条细眉差点没拧到一起去。老曹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明白现在的自己虽然实力大增,但想把手伸到东夷那边还很不现实。另一方面。老曹现在对统一北方的大业已经充满了信心,但对于这样一只突然冒将出来的东夷海贼舰队。也许在将来是不会成为什么大患,但却绝对的会让老曹头痛不已。再万一万一,这只强大的海贼舰队如果是哪个东夷国家暗中支持的舰队……

    郭嘉是最了解老曹想法的人,看看老曹的神情,郭嘉却淡淡的一笑:“主公勿忧。若嘉所料不差,这股海贼绝不是东夷某国的舰队。因为东夷各国大多穷困贫落,他们绝对没有实力养得起如此精锐的巨舰,而寻常的海贼就更加没可能了。”

    老曹眉头一挑:“奉孝言下之意是?”

    郭嘉又笑了笑:“主公可还记得,曾有一人早在数年之前,就造出了数只可以远洋至海外夷州的海船并借此经商。只是真正来说。在中原这里还没有人知道他能够去到哪里。”

    老曹反应了过来:“你说的是陆义浩?”

    郭嘉点了点头:“或许嘉是对东夷各国国情不甚了解,但嘉认为这些贫落之国绝无可能造出如此精良的海上巨舰。而所知众人之中,有能力造出此等巨舰,又与沿海各地都有所往来的人,似乎也只有他一人而已。”

    老曹眯起了双眼:“奉孝此言差矣,论舰船之业,当以东吴为最。”

    郭嘉摇头:“主公莫要忘了,此时此刻的东吴孙氏自顾尚且勉强,又哪里有余力派出如此精锐的舰队北上?再者东吴自孙策死后,孙权以未冠而继业,境内豪强其心未服,若真有如此精锐的舰队,正当留于其境以威慑群豪,又怎会令其北上劫掠?相比之下,陆仁那小子反倒是没有这等顾虑。除此之外,一则是他精于此道,完全能造得出精锐海船;二则这小子经商多年,时至今日说是日进斗金都不足为过,兼有夷州为家,所以他不但造得出,而且还养得起。”

    老曹稍觉恍然的点了点头,但心念一转间怒意就涌将了上来:“这个陆义浩!他到底是想干什么?当年他自许都叛逃,孤不念他之罪,他现在却干起了海贼的勾当,真是得寸进尺!”

    郭嘉劝谏道:“主公勿恼。其一,嘉现在还只是推测,并不敢断定这股海贼就是义浩所遣;其二,若真是义浩所遣,以他的为人也应不屑于海贼的勾当,所以嘉料想他意在取利,却不是真的在行以劫掠之事。”

    “何以见得?”

    郭嘉分析道:“自古之士,终难逃名利二字,至少义浩这小子虽然无意为官,但对赚钱养家却是兴致极高。而他又偏偏又没有争夺郡县之力,将可以出产他所需商货的郡县据为己有。强自与主公争夺,他会亏到天上去。他是个聪明人,断然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买卖。所以嘉细想过,他的舰队会与管贼交锋,多半是在行商途中刚好碰上,就索性来了个黑吃黑,把对其航道或有隐患的海贼给灭掉算了。”

    老曹闻言之后眉头舒缓了不少,再想了想之后便笑道:“若真是如此,义浩也算是于孤有功……算了,不去理他。奉孝啊,依你之见,眼下孤又该如何?”

    郭嘉亦笑道:“眼下春寒未退,而主公大军征伐至今也已劳顿不堪,从许都调集来的钱粮还有些跟济不上。即如此,主公不妨将大军多休整些时日,一则待春暖之时以便用兵,二则粮草送齐使大军无后顾之忧。除此之外……不妨看看袁氏兄弟那里,会不会被义浩这只蚊子给叮咬得不胜其烦。据我所知,义浩在夷州建城安家,收拢的流民可不在少数。而且他与袁氏兄弟有仇,若是能让袁氏兄弟不痛快,他可是很愿意的。”

    老曹大笑,郭嘉也跟着笑。不过郭嘉在笑的时候,心中却在暗道:“臭小子,主公直到今日都还不知道你其实已经知道了婉儿之死的实情,我也只能帮你帮到这里了。不过你也别做得太过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